介休寒食节的风俗习惯
介休寒食节的风俗习惯
【篇一:介休与寒食文化】
介休历史悠久,形成于夏,从周代开始已成为三晋重镇;一九九二年二月改设介休市,成为晋中旅游中心城市。介休市人文荟萃,因晋国“功不言禄”的大臣介子推(公元前676年——公元前635年)携母归隐绵山,东汉大教育家郭林宗(公元128——169年)、北宋出将入相五十年的四朝元老文彦博(公元1006年——1097年)生长在介休,素有“三贤故里”之美称。介休是晋商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忠孝文化的发源地。忠孝文化在介休绵山的形成,主要源于忠孝两全的介子推、郭林宗、文彦博等介休十多位历史名人。
介子推跟随晋国公子重耳出国流亡19年,曾割股以啖君。重耳返晋被立为君(即晋文公)之后封赏功臣,介子推功不言禄回到夏县老家。公元前635年初春,介子推偕母来到介休(定阳县)小宋曲村姥姥家躲避。晋文公得知后让邻居解张带路到介休寻,介子推拒受封赏,又背着老母亲隐住绵山岩洞中草衣寒食。晋文公迫使介子推出山以辅其政,带领众大臣来到绵山下,派人登山百般呼唤,不见介子推出林相见;这时,有的大臣向晋文公献计说:“介子推是位大孝子,如果三面点火留下一面,他一定会背着老母出来。”结果奸臣孤偃、赵衰四面举火,
正值春季风很大火越烧越旺,火着了三天三夜,堵住了介子推携母出山。晋文公又派大臣再次登山寻,有人从岩洞中到半张破草席。晋文公接过草席子细看,只见上面写到:“割肉奉君尽忠心,但愿主公赏清明;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照复清明。”看后,晋文公悲痛万分追悔莫及,为纪念这位忠孝双全的贤臣,晋文公下令改绵山为介山,将定阳县改名为介休县。并把焚山这日定为“寒食节”,下令全国严禁在三天内生火煮饭,只吃冷食。  介子推的故事生动感人,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介子推割股奉君、功不言禄的高尚品格,已经成为我国人民一种可贵的忠孝文化财富。叶剑英元帅在介子推的论述中,将介子推和屈原相提并论,提出了“南有屈原、北有介子”的观点。现在,人们把清明节变成了对逝者的怀念,在清明节期间上坟扫墓,不仅包含了对介子推这位“清白”大臣、“明白”之士的怀念;而且也可以提醒我们,做人要做既清白又明白的人。
郭林宗,介休市城关郭家村人。郭林宗生于东汉顺帝永建三年(公元128年),早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他虽出身贫寒之家,但却胸怀大志,自幼刻苦努力、学习勤奋、博学聪颖,能洞察世事,加上他广结交,渐成为当时几万太学生的首领。因其为人品行端正,处处尊奉“仁义道德”,所以他被众誉为“有道先生”,他便以“有道”二字为号。郭林宗游学京师洛阳时,极富同情心,重视提携和帮助后进的人士;即使是那些所谓的“不仁之人”,也要尽
其所能给于帮助,是当时声望很高的士人领袖。因他生性耿直,不贪权势,痛恨腐败,曾三次拒绝官府征召,被誉为“八顾”之一。他名震四海,后来从洛阳返乡,数千名士大夫纷纷至黄河岸边送行。郭林宗讲学于家乡,不求官禄闭门教授,弟子千余人。公元169年初春,汉灵帝下令捕杀名士百余人,太学生被抓捕千余人。当他听到许多名士君子被冤枉致死,异常悲痛,一病不起,弥留之际与弟子讲“汉朝的天下恐怕不会有多长了”。死讯传出,四方文人学士纷沓而至,为其送葬者竟达千余之众。郭林宗一生虽然不愿当官,却有鲜明的政治观点和思想见解。他淡泊名利,设馆教书以德育人,授业弟子千余人,真可谓桃李满天下。他身为几万太学生首领、著名教育家,孝顺母亲、不贪权势、俭朴勤劳,是一个忠孝清烈的文化名人。  文彦博,北宋著名宰相、军事重臣,介休市城关文家庄人。文彦博生于宋真宗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他自幼天资聪颖,在幼年与儿童们玩球时,有一小孩不小心,将球掉进一棵大树的孔洞里;他出主意用木桶将树洞灌满水球浮出。文彦博的“灌水取球”,是与“司马光砸缸”齐名的儿童益智故事,现被国家邮政局作为儿童题材邮票《文彦博灌水取球》发行。文彦博是北宋时期政治家,著有《潞公集》40卷;是历任四个皇帝(仁宗、英宗、神宗、哲宗)的宰相大臣,出将入相50多年,被封为潞国公。文彦博遇事沉着、冷静,处理事情非常果断,且多为国家社稷百姓着想;他为保持政局稳定,提出精兵简政、整顿军
队,减轻人民负担;在北宋王朝的社会稳定与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是一个对国家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四朝元老的重臣文彦博,国内外声誉很高,备受敬重,于公元1090年告老还
乡。公元1097年卒于乡里,终年九十二岁,溢号忠烈。
忠孝文化在介休的形成,除功不言禄归隐绵山的介子推,东汉名震京师的郭林宗,北宋四朝元老名相文彦博及宋昌、张煊、梁锡与、宋廷魁等学士名人外。还有唐朝的高僧——绵山活佛田志超(亦称空王佛)。田志超活佛出家修行来到绵山下,经常帮助冀家庄一带的村民割麦子、锄草施肥等,乡民们感激的称田志超为善友,至今绵山下附近村民还是称田志超为田善友。田志超到绵山抱腹岩创建云峰寺[视频]后,常为平民百姓办好事,在天旱少雨的季节让高僧银空、摩斯及五龙等弟子呼风唤雨。唐贞观十二年八百里秦川大旱,唐王李世民率众大臣到绵山拜佛祈雨后,到山下回銮寺休息时晋陕等地普降大雨,李世民称田志超为“空王佛”。从此,空王佛的美称便一代代地传下来,田善友的善行铭记在晋中一带民众的心中。  介休市民营企业家,山西三佳煤化集团公司董事长阎吉英先生,为振兴介休经济,解决企业下岗职工和安排绵山附近农村一千多名剩余劳动力。从1995年10月以来,投巨资开发建设绵
山风景名胜区;修复了十里崖壁上的古寺庙建筑,新开发了人文和自然生态景区,重修了云峰寺西院的介推殿,在龙脊岭新建了介子推携母塑像,修建了介公墓的神道和石窟介公祠,并兴建了哀号坡1800多级石阶路和碑林苑。在阎吉英先生的策划下,形成了大道绵山、文化绵山、仙境绵山、锦绣绵山、名胜绵山、生态绵山,弘扬了以绵山为载体、介子推为灵魂的忠孝文化。通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这一历史文化名山,已成为北方地区能四季游览的重点风景名胜区,成为千万人凭吊介子推、访古贤、寻遗迹、求仙拜佛、登山踏青及感受忠孝文化的旅游度假胜地。
山西介休市的重臣名士形成了“忠孝文化”,人间仙境、天堂风光的大道绵山孕育了“忠孝文化”,忠孝文化——已成为绵山独特的文化遗产;它是介休、以至山西省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传承绵山道教与寒食文化;
绵山,因春秋介子推携母隐居被焚又称介山。距介休市区20公里,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境,最高海拔2566.6米,相对高度1000米以上,山光水、文物胜迹,佛寺神庙、革命遗址集于一体,是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
一、介子推是绵山道教文化之祖
我国第一部道家神仙传记西汉刘向《列仙传》仅撰神仙七十位,而介子推列第十九位。仅此,足见介子推不仅与黄帝、吕尚、老子、彭祖等早期道教所奉神仙并列,而且地位也相当重要。其依据一是介子推生于老子之前,是最早的道家人物;二是他的言行与道教文化之源《道德经》及后世道教经典中所阐述的思想是一致的:
一、是天人合一顺应天命的思想,介子推对晋文公流亡十九年后复国称霸的原因归结为顺乎天命。子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
三、是君主重德无为而治的思想。《道德经》曰:“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以道“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当重耳看到介子推血染衣袍时,感动地说:“我日后拿什么报答你呢?”子推慨然而言:“我不求什么报答,但愿您今后能做一位为政清明的国君”。
四是淡泊名利功成身退的行为。《道德经》云:“金玉满堂,莫能守之,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介子推割股奉君,功高盖天。但他却功不言禄,悄然而退。
五是守志守节始终如一的行为,《道德经》云:“孔德之容,唯道是从”,“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介子推正是这种思想的先躯。当重耳焚山时,子推守志不出,与母抱木而亡。
以上阐述,提出了一个重大课题:为什么先于老子的介子推的言行与《道德经》中阐述的思想有许多一致之处呢?是一种历史的巧合呢,还是介子推的言行对老子撰写《道德经》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正因为介子推的言行与《道德经》的思想一脉相承,因而介子推历史地成为绵山道教文化之祖。同时证明,绵山道家活动和道教文化的历史要比其它地方早得多。
二、绵山历代道教文化简述
小寒吃什么传统美食
先秦两汉时期,从《列仙传》和历代介休县志可以清楚地看出,春秋时期,绵山道家人物除过介子推外,还有他的好朋友赵成子和老师伯子常。
唐王朝建立以后,太宗李世民曾宣布“朕之本系,起自柱下(官名,老子曾为“柱下史”)。李世民在雀鼠谷大战后为感谢神恩敕建了天桥洞神宫;后唐高宗李治于永徽二年(651)敕建一斗泉洞真宫;开元十一年李隆基的南出雀鼠谷后敕建大罗宫。
绵山李姑岩庙观亦为唐代所建。相传太宗李世民义妹入山礼佛至此,“结庐焚修有年,卒登觉岸,后人即其庐肖像祀之”。(见清嘉庆《介休县志》)
宋代绵山最大的道教活动是宋神宗敕封介子推为洁惠侯。据《汾州通志》载:元丰元年,神宗下旨曰:子推“宜特封洁惠侯”。后文彦博奉旨在绵山举行了敕封大典,现有封侯亭遗存。 文彦博崇尚道教,“自号南极真子”(见清嘉庆《介休县志》)。庆历八年(1048),文彦博贝州平叛后,为感九天玄女助战之恩,于故里建玄神楼。后文彦博屡上绵山,研究道教养生,其长寿秘诀为“任意自适,不以外物伤和气,不敢做过当事,酌中恰好即止”。
金代介休人马天来,曾为国史院编修。曾数次游历绵山,其“波澜口颊谈元駃,土木形骸与世违。畴昔麻鞋见天子,只今道服胜朝衣”。天来善塑神像,绵山一带多有其佳作。
元代介休人梁志通,号达眩子,从小爱道。至元丙子年(1336),慕道西游,终秦之玉泉观,后封为烟霞真人(见清嘉庆《介休县志》)。玉泉观曾为北宋著名道士陈抟隐修地。志通得陈抟之嫡传,入玉泉观后常往返于秦晋之间,对绵山道教发展的影响深远。
明清民国时期:据传明太祖朱元璋之父朱五四曾游食到绵山,于后来叫朱家凹的地方修行。
明王朝建立后,朱氏后裔朱元璋第三子晋恭王朱棡、第十七子朱权,以及第六代晋王朱知烊等,都相继朝绵山,修寺庙。洪武十五年(1382)介休道会司建立,绵山道教科仪日臻健全,活动更加规范。
范荣,字子兰,(介休)涧武里(今涧里)人。明永乐甲午年 (1414)举孝亷,任江西兴国令,遇仙人张三丰并赠诗。张三丰认为“牟尼、孔、老,皆名曰道”,主张“三教同源”。在张三丰及范荣影响下,绵山众教相融,一直沿袭至今。
明末清初大学者傅山,号朱衣道人,也是在绵山一带活动频繁的一位道家人物,明崇十五年,为云峰寺题写长联;清康熙十七年,重摹原东汉蔡邕所撰写的《郭泰碑》;题绵山《石乳泉》、《介公祠》诗;创立《绵山太极拳》,并授于绵山道士孟太真。另据清顺治间介休籍进士梁钟豫《修李姑岩记》,当时虽然战乱不止,而绵山李姑岩却“道宇杂树交荫,云垂烟接,披拂清芬,令人坐卧忘返”。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