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星辰大海,弘扬航天精神作文
拥抱星辰大海,弘扬航天精神作文
长驱无垠,逐梦九天。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十二号”,时光荏苒五十余年,中国航天人一次次智慧勇气的无畏探险,一趟趟满载而归的科学探索,让中国航天精神熠熠生辉。
自强不息、开拓创新,是迈向航天强国的动力源泉。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大批航天事业的科研工作者,他们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告别繁华喧嚣的城市,隐姓埋名、扎根深山、攻坚克难。没有技术,就用最笨的办法一点点摸索,推进剂原料配比换了三四十种配方终于成功;没有电子计算机,就用半自动的手摇计算器,算盘算了一年将轨道计算出来……中国航天人们始终卯足“外国人能搞成,我们也一定能”的一股劲儿,实现了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再到“探月工程”的里程碑式跨越,从无到有的历史经验一再表明,航天技术是国家参与世界竞争的“国之利器”,只有通过不懈尝试与探索才能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只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真正将祖国发展与安全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忘我奉献、不计得失,是逐梦星辰大海的理想内驱。连日来,乘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驻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中国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杨洪波的太空之旅牵动人心。而随着报道的深入,一段段鲜为人知的航天故事逐渐进入公众视野,特别是“备份航天员”这一特殊体
的奉献让人肃然起敬。众所周知,从翱翔九天的飞行员,到冲出地球的航天员,要优中择优,强中选强,历经千锤百炼。而备份,可能意味着再也没有机会出征太空,但每一位航天员们仍在默默苦练,时刻准备接受祖国和任务的挑选。正如无缘神舟十二号的“备份航天员”邓清明在谈任命感受时说的:“不管主份,还是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有一些人,他们未必站在最高点被聚光灯笼罩,未必拥有响亮的名号被成团簇拥,他们更多时候以集体的形象出现、以平凡的身份出现,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哪里需要自己就去哪里,国家需要什么就做什么。航天精神始终秉持着一个坚定的理想信念:只有大家与集体同心同向、与国家同频共振,时代才可能向前、国家才可能向上。
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诠释大国自信的精神内核。中国在太空合作方面一直态度积极,中欧的双星计划、中法的海洋卫星、中俄的国际月球科研站等,都见证着中国在太空领域一贯的开放与包容。如今“天宫”空间站开门迎客,在大洋的彼岸,敞开怀抱、面带微笑:“你好,欢迎登舱!”不掺杂自身私利,不搞排他小圈,这种“海纳百川”的态度,进一步彰显中国在国际上的自信、平等的形象。面对外太空的探索,“封闭”与“开放”两种态度,也正在导向不同的效果,科学是武器,威胁的破除需要全世界的联合监测与努力,人类越早实现真正的天下大同,在未来的星际竞争中才越安全。从“神舟”到“嫦娥”“玉兔”再到“天宫”“天问”,中国同其他国
航天员杨洪波家头顶同一片蓝天,为破解宇宙谜题携手“问天”,中国的太空探索,是一次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太空征程。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十四五”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中国航天人将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精神,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步一个脚印开启建设航天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新征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