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全文阅读
《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全文阅读
  选自《中国散文鉴赏文库(当代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奥古斯特·罗丹先生,并没有艺术家们常有的那种罗曼蒂克派头,倒像是一位拘谨的绅士,严肃的学者。他头戴老式的礼帽,身穿黑的服装,须发皆白。飘拂在胸前的稀疏的银丝,看去像是闪闪发亮的轻雾。他没有瞧我,侧着头,眼光仰视着上前方,似乎在追踪一个遥远的目标。
  我随着他走出他的博物馆大厅,来到巨大的院落里。
  我看了看手表,才发觉自己已经在这幢漂亮的浅黄的楼房里,不知不觉地度过了五个多小时。楼上楼下的展览室大小不过十六间,然而,当我走出最后一个展览室的时候,我觉得似乎在广漠无垠的奇景里,走过了漫长漫长的路。那路上千姿百态的景象,尽入我的脑海,在其中不断闪现,不断流动,不断变幻,不断重叠,使我感到过于纷繁,就像浓郁的花香、醇厚的美酒,使人有些醉意。我想从这过于兴奋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到那巨大的院落里略微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
  院落里空气清凉。早晨我来的时候,还有像蒲公英一样纤细轻柔的雪花在飘落,现在已经停了。但昨夜降的雪,仍像一层白的轻纱,笼罩着院落里的草坪、花圃和台阶。
  沿着楼房右侧的那条路走几步,紧邻有一块周围布满了树木的草地,中央站着巨大的巴尔扎克塑像。他昂着头,披着睡袍,仿佛在展望美丽的晨曦;又似乎对他所揭露和鞭挞的人欲横流的资产阶级社会,表示着一种藐视;要不然,就是他自信将留下传世的杰作──“非人工的纪念碑”,因而怀着拉斯蒂涅〔拉斯蒂涅〕巴尔扎克的系列小说《人间喜剧》中的一个人物。那种“咱们俩来拼一拼吧”的情绪。他那像雄狮一样硕大的头、粗壮的脖子、鬣毛般的长发、略带棱角的头型以及健壮的身躯,显示了无限充沛的精力与宏伟的气势。巴尔扎克早已去世,但是,有谁能像我身边这位学者般的绅士这样,把他那巨人的身躯、他奇迹般的创造力和他刚毅顽强的劳作精神,用物质的、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凝炼出来,让他在地面上永世长存?如果说,巴尔扎克本身是一个奇迹的话,那么,立在这片草地中央的巴尔扎克塑像,不也同样是一个奇迹吗?
  再继续向右前方走去,上了几层台阶,又是一片树木与沙径。在靠尽头的地方,圆锥形的柏树,簇拥着一块大理石的基座,上面坐着那个著名的思想者。他全身赤裸,一手放在膝上,一手支在腿上,托着下巴,牙齿使劲地顶着握紧的拳头,全身肌肉则紧张隆起,似乎在进行强度极大的劳动。他是一个在思考某个永恒问题的智者?或者就是思考着一切问题,永远也不能从沉思中解脱出来的人类的缩影?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人类进行思考探索、从事
精神劳动的崇高与艰辛,不都完美地强烈地体现在苦思冥想的形象中,体现在这既强有力又毫无遮盖与庇护,显然最易于招致伤害的身姿上吗?谁要是为了探索与研究,为了思考与创作而曾竭其心智,而曾度过不眠的夜晚,而曾两鬓涂上了秋霜,而曾尝过辛酸苦辣……那么,在这赤身露体,经受着日晒露淋、风吹雨打的形象面前,又怎能不百感交集、怆然而涕下?
  雪虽然停了,但天空却是一片灰,而且压得很低。从我站立的台阶下望去,巴尔扎克与思想者嵌在那灰的天空里,像两块绿晶晶的翡翠。而较远处的天空里,一个式样像王冠的古老建筑,构成了一个庄严肃穆的背景。那是围墙外马路那边的荣军院。那王冠般的圆形建筑下,就是拿破仑的墓。这建筑的颜,与巴黎圣母院一样,浅黄之中又被时间蒙上了一层灰暗。它高大而威严,高踞于周围低矮的建筑的上空,显示出那个长眠者生前不可一世的气概。
  拿破仑、巴尔扎克、罗丹,共处在方圆不到一公里的空间里,这该是巴黎的一大奇景。面对着这一奇景,我不免沉思默想。拿破仑,他曾几乎征服了整个欧洲,其军旗所指,无不臣服;巴尔扎克,他曾这样宣称:“拿破仑以其剑未竟之事业,我将以笔完成之。”那么,罗丹先生呢?他能保持一种类似拿破仑和巴尔扎克的优势吗?拿破仑以前有凯撒大帝、查理曼大
帝;巴尔扎克以前有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但他们都有既不如前人,又为前人所不及的自己的“帝国”。这位戴着旧礼帽的罗丹先生,情况又怎样呢?
  “我服从自然,我惟一的愿望,就是像仆人似的忠实于自然。”奥古斯特·罗丹如是说,他的眼睛仍然仰视着上前方。
  罗丹先生讲的是事实。我记得很清楚,当我走进博物馆那幢楼的展览室时,罗丹的雕塑,就以其近乎严酷的写实风格,给了我深刻的印象。1860年的《罗丹之父胸像》,细部精确,一丝不苟;1863年的《于连·埃玛尔德神父》,那生硬严峻的面部表情,是多么真实!似乎传出了一股冷气。他头上的青筋隐约可见,皮肉上微微突出的鼻梁骨,也没有被雕塑家所忽略;1865年的《少妇》,风格朴实真切。那个妇女并不美,雕塑家无意于美化她,他把她那略为削瘦的面孔、稍带惊呆的表情以及她不甚整齐的服装,都如实地表现了出来……
  在看着这些雕塑的时候,我强烈地感觉到:罗丹所塑造的人像,都远远不及希腊雕塑那么优美、完整和典雅。他们显然不是以形体美取胜,而往往带有这种不足或那种缺陷。达鲁的胸像,肋骨毕露;G·B·罗朗的头像,眼眶相当难看,似乎有眼病;加米叶·克洛岱尔的头发颇不雅观,像一层地衣或者苔藓,贴在头皮上……以致我们完全可以说,表现畸形与丑陋,是罗丹雕塑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倾向。
  “平常人总以为凡是在现实中被认为是丑的,就不是艺术的材料,这是他们的大错。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丑’,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的‘美’。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或作家攫取了这个‘丑’或那个‘丑’,只要用魔杖触一下,‘丑’便化成‘美’了。这是点金术,这是仙法!”奥古斯特·罗丹如是说,他的眼睛仍然仰视着上前方。
  请看《青铜时代》。这尊赤身裸体的男人塑像,一点也不美,在当时曾以其酷似真实的人体,而被学院派指责为是从尸体上复制出来的。《施洗者约翰》也毫无圣徒的灵光,而是一个一丝不挂的瘦骨嶙峋的中年男子。《鼻子被毁伤了的男人》是一个丑陋的男人头像,头发几乎完全光秃,额头上有深深的皱纹,胡须蓬松,面部既不光滑也不洁净,还加上那已经塌断的难看的鼻梁。罗丹把无情的自然规律强加在人身上的可怕的变化,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罗丹先生这种表现畸形与丑陋的倾向,使我想起了波德莱尔这个“恶”的诗人。他不怕把丑恶畸形、变态反常的事物写进自己的诗里。罗丹比他迟生将近二十年,自是受了他的影响。艺术中的美丑,当然与生活中的美丑不同,生活中的“丑”可以成为艺术中的“美”,但只有当这“丑”被艺术家表现得有内心世界、有心理深度的时候。罗丹先生只是为了给人一种刺激,使人感到触目惊心才刻意追求形体上的残缺与丑陋吗?
  “不,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是美的。所谓性格,就是不管是美的或丑的……而性格就是外部真实所表现于内在的真实,就是人的面目、姿势和动作所表现的灵魂、感情和思想。自然中被认为是丑的,往往要比那被认为是美的更显露出它的‘性格’,因为内在的真实在愁苦的病容上,在皱蹙秽恶的瘦脸上,在各种畸形与残缺上,比在正常健全的相貌上更加明显地呈现出来。在艺术中,只有那些没有性格,就是说毫不显示外部与内在的真实的作品才是丑的。”奥古斯特·罗丹如是说,他的眼睛仍然仰视着上前方。
  是的,罗丹所追求的并不是形体上的丑陋,而是内心的深度,是内心世界的某种状态在形体上的一种如此强烈以致使形体变形的反映。《这个曾经美艳一时的老妇》,她低头看着自己丑陋的形体,面部充满那么深的悲哀、羞惭和绝望!《施洗者约翰》那略呈内八字的两腿,使他瘦弱的身躯更显得僵硬难看,然而却表现出了约翰机械的一步一顿的步伐之沉重与庄严,使人感受到这位传道者那种完成神圣使命的精神。《青铜时代》那个从沉睡中刚醒过来的青年男子不美的形体与不平衡的身姿,正是为了表现人类刚从蒙昧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而逐渐具有了清醒意识的伟大的过程……
  这时,我已经沿着巴尔扎克身边那一条笔直的沙径,走到了花园的尽头。沙径的两边种着两排高大的梧桐树。虽然有阵阵微风,可惜树叶已经落光,我听不到它们动人的和声,也看
不到花园里葱郁的景象,只有落在路旁的一些红的花瓣,向我透露着这个园子里的风光。花园的尽头有一个大水池,水池旁立着一些裸体雕像,而中央则是有名的《乌谷利诺》。
  它使我想起了《拉奥孔》,也使我想起了凯尔汲的同一题材的雕塑。如果说凯尔汲的雕塑所表现的人的痛苦情景是极为悲怆、感人至深的话,那么,罗丹的《乌谷利诺》所表现的痛苦与不幸就更是惊心动魄的了。乌谷利诺的孩子们都已经饿死,躺在他的脚下,他自己也已经饿得只剩下最后一点力气。在饥饿的煎熬下,几乎丧失全部的理智,现在只有求食欲、生存欲控制着他。死去的儿子,对他来说,似乎不再是亲人了,而只是一堆肉。于是,他趴在地上,俯身在儿子的尸体上,想要去吃。然而,作为人、作为一个不幸父亲的意识,又在最后一瞬间,制止了他。他的头又微微抬起,眼睛不敢正视眼前的尸体。而他的面部表情,则反映出他内心一种父性的感情与一个饥饿者求食的兽性的激烈的斗争,充满了一种极端的痛苦。当你面对这一雕塑时,会使你感到一种生理上的恶心,你会觉得这种可怕的悲剧已经超过了你感情所能负荷的程度。但那人性与兽性的斗争,那种具有最大尖锐性的悲剧,被艺术家表现得如此彻底,又不能不使你感到惊讶!这是一尊属于《拉奥孔》系列的雕塑,它刺心的程度似乎比《拉奥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似乎也是罗丹全部艺术创作的标记之一,它代表着罗丹好些以表现人类的痛苦感情为己任的雕塑作品。
  那些表现人类痛苦感情的作品,在这博物馆的展览室里可有不少。这里是像雕塑《地狱之门》中的《三亡灵》,他们的手臂都断了,疲惫不堪,低垂着头,弯曲着腰,似乎有一种无形的重担压得他们几乎直立不起来;这是同一像中的《夏娃》,她双手拢抱在胸前,全身退缩,头竭力往肩窝里躲藏。眼帘低垂,不敢睁开,一副无地自容的样子,她正为自己的“原罪”而感到羞惭和痛苦……所有这些,你不妨说,就是罗丹心目中的人类图景、人类状况,或者就是他心目中的人生的缩影。即使不是这些以痛苦的感情为主题的雕塑,而是其他人像雕塑,他们的表情往往也是忧郁、悲戚、压抑,缺乏一种乐观、开朗。而他们的肌体,既不像希腊雕塑那样娴静妩媚,也不像米盖朗其罗那样雄壮威严,而往往是扭曲着,绷紧着,神经质的,似乎在承受着某种物质的压力或精神的纷扰,这些当然都渗透着一种苦涩的味道。透露着雕塑家本人的某种悲观主义。然而,也许正因为这些形象中,蕴含着雕塑家对人类痛苦的严肃思考,他们才具有如此激动人心的力量。不过,也有例外,那就是罗丹所塑造的以性爱为主题的雕塑,如《吻》《永恒的模式》《永恒的春天》《艳妇们》《风流的女人》等,这些雕塑线条优美,体态婀娜,容貌俏俊,肌肤光洁动人,情景热烈兴奋,表情酣美欢畅,反映出雕塑家在进行塑造时那种沉醉的情绪。当然,它们与前一类雕塑一样,也具有艺术的魅力,也许更容易使观者感染到雕塑家自己的那种沉醉与神往……
  这时,我已经从花园的尽头往回走,沿着博物馆那幢楼房左侧的道路。这路正与我刚走过的右侧那条路遥遥相对,完全平行。它的两侧也有两排高大的梧桐,它们整齐地排列在一条两百米的路旁,就像是笔挺的仪仗队。路的左侧,则是高高的院墙,上面布满了常春藤,只有它们保持着自己的本,给高墙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绿的丝绒。这路靠那幢楼房的一段,建成为一条长长的宽大的走廊。两旁一些粗大的木架上安置着一些另一种风格的大理石雕塑,它们没有完整的人体形象,往往是在一大块粗糙石头中,露出一个人头,一段肢体,或者是一个局部的形象,它们虽然不完整,但似乎颇有寓意,耐人寻味。啊,罗丹的又一魅力:象征!
  “如果我认为一个雕塑家可以只表现栩栩如生的肌肉而不注意任何主题,这并不是说我排斥他的工作中的思想性;如果我声明他不必去寻象征,这并不是说我赞成从事于缺乏精神意义的艺术的人。但是,老实说,一切都是思想,一切都是象征。”奥古斯特·罗丹先生如是说,他的眼光仍然仰视着上前方。
  我也应该说老实话,我倒很喜欢罗丹雕塑中的这种象征性和它所具有的诗意。展览室里那动人的形象和深藏的寓意,还历历如在我的眼前。这里是一个赤身的健壮男人,他步伐沉着有力,在向前迈进,可惜他没有脑袋,也像米洛的维纳斯那样断了两臂,这是罗丹自认为纲
领性的作品《行走着的人》,它蕴藏着罗丹对人类的物质之力与精神之力不调和的认识。那强有力的身躯和庄重的步伐似乎象征着人的力量和他不断前进的伟大雄心,表现了雕塑家对人的赞赏与信心。而他缺乏头脑似乎又象征着他的盲目,象征着他是在摸索前进,表现了雕塑家对人的某种悲观主义的情绪。这里是一个男人,他跪在地上正亲吻一块大理石,大理石的前方,朦胧地呈现一个女性丰满的肉体,这标题是《人与他的思想》。对于这个人来说,他的思想就像他最心爱的女性;他以亲吻女性的深挚的热情,疼爱着他自己的思想,然而,这思想毕竟只是一块坚硬的石头。这形象蕴含着多么深的哲理!
  我再环视这个巨大的庭院和博物馆的这幢楼房,准备向它们告别。这是我所见到的罗丹的艺术“帝国”和我所理解的他的艺术“帝国”的构成。我不敢说我的理解没有遗漏,但是至少还有重要的一点,我是不应该遗漏的。
  我不能遗漏的这点,是我在楼上最后一个大展览室里见到的。那里陈列着八个巴尔扎克的塑像。塑造于1891年的共有四个,第一个造型根据德维利亚所作的巴尔扎克头胸像,相貌清秀而英俊,像一个美少年;显然不符合人们心目中的巴尔扎克形象;第二个是巴尔扎克的全身塑像,他抱手于胸,身穿礼服,面带微笑,态度从容,姿态潇洒;第三个也是巴尔扎克全身塑像,他穿着睡袍,系着腰带,塑造得真实细致、一丝不苟,真像一个刚起床的绅士;第
四个则无头。全身赤裸,双手放在腰后,身材矮壮,下体突出。塑造于1892年的有两个,一个是全身像,赤裸,强壮的身躯,两手交叉在胸前,眼睛傲视前下方;另一个则是像雄狮一般的头像。第七个塑像成于1896年,这个巴尔扎克又没有头了,两手交叉在腹前。全身的肌肉强劲有力。最后,第八个巴尔扎克塑像,才是我在这个庭院里所见到的那一举世闻名的杰作,它完成于1897年。从最初一个塑像到最后一个塑像,罗丹在摸索如何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面貌上用了整整七年!在同一个展览室里,还陈列着罗丹为雨果所作的不同的塑像,仅仅雨果像上的两个缪斯,他也费了五年的时间!这是多么煞费苦心的探求,这是多么辛勤的劳动!这是奥古斯特·罗丹先生的劳作,这是罗丹之手! 全国十大丑陋雕塑
  我深深为艺术家艰辛的劳动所感动。走出了大展览室,沿着有镂花栏杆的大理石的楼梯,下到博物馆的大厅。大厅里设有出售关于罗丹雕塑艺术的书、资料和图片的专柜,品种甚多,皆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我购买了几册,其中一册厚厚的,前面有着奥古斯特·罗丹先生的大幅肖像。他像一个严肃的学者,头戴老式的礼帽,身穿黑的服装,须发皆白。他侧着头,眼光仰视着上前方,似乎在追踪一个遥远的目标……
  本文记述了作者在巴黎罗丹艺术博物馆里的所见所感。
  文章不但准确、细致地描写罗丹雕塑作品的外观,而且注意挖掘作品的“象外之意”;行文中
多次引用罗丹本人的艺术见解,以此作为理解和欣赏他的雕塑作品的重要依据。文章材料丰富,但繁而不乱,这得益于作者精巧的构思。文章采用两条线索:一是游踪,作者边游边抒发感想;一是罗丹的艺术见解,这些见解引领着读者一步步走进罗丹的伟大艺术世界和深远博大的心灵之中。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