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景观雕塑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研究
人文研究城市公园景观雕塑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研究
□陈从林成乔明
摘要:景观雕塑作为城市公园中的重要景观元素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如形式与空间的矛盾、深陷于静态化的发展、拘泥于传统材料与技艺等问题。随着现代科技、新型材料以及生产工艺的发展,未来的城市公园景观雕塑将呈现出与建筑融合以及智能化、动态化、实验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雕塑问题发展趋势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是人们栖息、游玩、休闲的场所。为了提升城市公园的品位和档次,景观雕塑作为其中必不可少的装饰艺术元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探索城市公园景观雕塑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城市公园与景观雕塑的双向选择。
―、基本概念引述
1.景观雕塑
“景观雕塑是以公共景观为平台的一种雕塑形式,是设立在户外公共环境中,能唤起人们视觉与心灵美感,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雕塑艺术作品。”景观雕塑也称“公共雕塑”“环境雕塑”景观雕塑应当与环境相协调,
营造兼具观赏性和装饰性的景致”随着社会的进步,景观雕塑的表现形式、视觉形象、制造工艺等也正在发生着变化,且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景观雕塑起源于欧洲,近代以前的城市景观雕塑大多是以纪念性为主的雕塑,这类雕塑在形式上表现出宏大的主题、深刻的思想以及统治权力的不可侵犯”受工业革命的影响,20世纪以来,雕塑事业蓬勃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以往的雕塑发展模式过于单一,开始重视雕塑与建筑、景观、环境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艺术、社会、自然三位一体的对照观、创造观及生态观”
2.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一般位于城市范围之内经专门规划建设的绿地,供居民观赏、休息、保健和娱乐等,并起到美化城市景观面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等作用。”城市公园以城市城区内的公园为主,主要服务于本市的居民,为居民提供集休闲娱乐、游览观赏、文化交流于一体的活动场所”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观光成为城市公园的重要功能,一些著名的城市公园也逐渐成为城市标志性的旅游景点”如南京玄武湖公园和牛首山公园、上海人民公园、贵阳黔灵山公园、重庆园博园和彩云湖湿地公园、成都人民公园和天府公园等,皆是人们观光、旅游之地”
3.城市公园景观雕塑
景观雕塑在城市公共环境中可分为公园雕塑、广场雕塑、街区雕塑、步行道雕塑、公共建筑雕塑、园林雕塑、水景雕塑、地景艺术、雕塑公园等”其中,公园雕塑是景观雕塑与城市公园相结合的产物”景观雕塑的体量、形式、主题、内容由城市公园的相关内容决定,现代城市公园景观雕塑通常为城市公园服务,配合城市公园的景观需要,在不同的景观空间中设置不同的景观雕塑,以打造美丽的景观节点”景观雕塑不仅丰富了城市公园景观的层次感、趣味性和多样性,而且能够吸引更多的人驻足观赏,这是城市公园景观雕塑的主要作用”
二、城市公园景观雕塑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之后,国内城市公园获得了快速发展,全国的多数城市都开始兴修人民公园、景区公园、儿童公园、主题公园、文化公园、湿地公园等”虽然建设城市公园的整体态势良好,但在其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特别是景观雕塑,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形式与空间的矛盾
全国十大丑陋雕塑目前,城市公园景观雕塑在形式上的处理手法趋向写实和抽象两种,城市公园景观雕塑的空间一般分为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外部空间指景观雕塑与周围环境的空间;内部空间指景观雕塑本身内部的空间”然而,并非所有的城市公园景观雕塑皆具备内部空间,城市公园景观雕塑具备内部空间的前提条件是其体量足够庞大、功能足够多样”现代城市公园景观雕塑尤为注重形式的表达,无论是纪念性、主题性的景观
雕塑,还是展示陈列性、装饰性的景观雕塑,大多以实心浇灌而成”实心景观雕塑用料多、运输困难,不易营造内部的空间”
不论写实形式还是抽象形式的城市公园景观雕塑,都很少有将内部空间或外部空间处理得十分完美的”许多城市公园的景观雕塑体量偏小,难以营造内部展示空间,这是当前城市公园景观雕塑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城市公园景观雕塑形式与内部空间的矛盾不容忽视”
2.局限于静态化的发展
雕塑的“静态化”,指雕塑呈静止不动的状态”纵观历史的发展,城市景观雕塑一直伴随着城市的成长”一直以来,纪念性景观雕塑作为城市雕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备受关注,之后人们开始大力发展主题性景观雕塑、装饰性景观雕塑以及展示陈列景观雕塑,景观雕塑的静态化才引起人们关注”无论是纪念
31
图1图2
性景观雕塑,还是装饰性景观雕塑,静止不动都是其主要的特点。雕塑艺术的历史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静态化的雕塑一旦制成就不易变,一旦损坏,其中的价值也就不复存在。国外的雕塑艺术家在20世纪就已经意识到雕塑静态化发展的危机,于是开始研究动态化的雕塑,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国内的城市景观雕塑起步相对晚,虽然近几年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部分雕塑家多集中于对静态化雕塑的研究和创作。
3.拘泥于传统材料与技艺
城市景观雕塑的制作材料和制作技艺拘泥于传统。花岗岩、大理石、不锈钢、青铜、玻璃钢、水泥等材料,是城市各类景观雕塑的主要选择。泥塑是雕塑家或雕塑工匠必备的基础性技艺,也是美术学院雕塑系学生的必修课程。如今,国内城市的部分景观雕塑雷同,除了材料雷同,塑造的手法与技艺也有些接近,景观雕塑之间缺乏明显的差异和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景观雕塑的兴趣,也难以让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对雕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城市公园景观雕塑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科技、新型材料、生产工艺的发展,未来的城市公园景观雕塑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
1•雕塑与建筑的合一
“雕塑与建筑的合一能够完美解决雕塑的形式与空间的矛盾。都说雕塑是审美决定形式,建筑是功能决定形式,但现代雕塑往往也拥有如建筑般可使用、可进入的空间,这是雕塑对建筑功能的借鉴。”国外的一些雕塑家在很早以前便开始探索雕塑与建筑融合的可能性,并创作了不少成功的雕塑。如,美国自由女
神像是一座建筑式的大型雕塑,其内部巨大的空间可供游客上下,人们上可到达火炬点,下可进入庞大的展厅。此外,SOSNO美术馆是建筑和雕塑完美结合的例子,该美术馆由法国艺术家Sacha Sosno和建筑师Ryts Daukantas合作设计,美术馆高22m,面积共600m2,共6层。目前,SOSNO美术馆已经成为法国尼斯市的标志性雕塑建筑。建筑如果具有浓厚的雕塑感,其应用将会更为广泛。当代优秀的建筑作品还有西班牙的巴特林住宅,韩国Says公园美术馆,我国的“鸟巢”、国家大剧院、苏州东方之门,等等。这些建筑结合了雕塑的外观造型,增强了建筑的形式美和仪式感,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2.景观雕塑的智能化发展
针对国内景观雕塑陷入静态化的发展情况,雕塑家可以思考如何让景观雕塑动起来,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当今社会已经进入智能化时代,景观雕塑与智能化结合发展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方向,可以有效解决景观雕塑静态化的问题。雕塑家应努力创新景观雕塑,打破固有的发展模式。
雕塑家可以将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智能化热点应用于城市公园景观雕塑。今天,机器人可以帮人看门、做家务,智能马桶能感知温度的变化进行自动冲水等操作。赋予人工智能的景观雕塑如同智能机器人一样,可以动起来、活起来。如,在城市公园中直接用智能投影成像技术创造活动的景观雕塑值得雕塑家探索。虽然相关的研发成本较高,但是城市地标性大型活动景观雕塑能随着环境的需要而发生多样变化,其性价比是以往的静态化雕塑难以比拟的。智能技术正在深入人们生活
的方方面面,景观雕塑的智能化发展真正体现了“艺术+科技”的融合,对物料、生产过程、运输的节约,也是艺术对生态环境保护做出的贡献。
3.景观雕塑的动态化发展
对于景观雕塑静态化发展的问题,除了智能化设计,雕塑家还应重视当前雕塑多样性、动态化的发展趋势。景观雕塑的“动态化”指让景观雕塑区别于传统的静态化景观雕塑,让景观雕塑动起来,这与上文所说的智能化不同。智能化设计主要运用智能技术,如芯片、参数化设计、智能影像技术等;动态化包含运用物理、机械、自然的能量实现景观雕塑的运动和位移,如轮、杠杆、绳索、滑轮、风力、水力甚至太阳能等。
32
人文研究ART EDUCATION RESEARCH
这种动态化的景观雕塑在国外城市中已有实际的运用。如,捷克雕塑艺术家大卫•切尔尼创作的《弗兰兹•卡夫卡》(图1是一件大型的动态雕塑,他利用机械与科技的手段和不锈钢材质,以独立的驱动将不锈钢板移动扭曲,不停地变换雕塑的造型。塔玛拉是格鲁吉亚的雕塑艺术家,他设计的《Al and Nino》(图2)是两尊可以移动的大型钢制人形雕塑,两尊雕塑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呈现出相拥、相合、相离的画面。美国动态雕塑艺术家安东尼•豪,为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开幕式设计的火炬台引起了全球观众的关注,他利用风力使金属装置台来回翻转,火炬台相当华丽、富有动势。
4.景观雕塑的实验化发展
景观雕塑的实验化,指对已有景观雕塑的材料、材质、视觉成像、传播媒介、工艺以及内容进行的新的尝试和实验。景观雕塑的材料与现代化学工业紧密联系。景观雕塑的视觉成像与现代人工智能技术、光影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保持密切联系,雕塑家可以用科技手段丰富景观雕塑的呈现方式。在景观雕塑的传播媒介上,雕塑家要时刻关注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景观雕塑可以借助二维码或条形码使参观者了解作品具体的信息,如创作风格、创作背景、创作过程等,景观雕塑管理者可以通过远程技术调整雕塑的形制。在景观雕塑的工艺和内容上,雕塑家可以进行更加多元化的拓展,尤其可以与传统纺织工
艺、传统陶瓷工艺、传统建筑工艺、传统民间艺术等相结合,让现代雕塑成为传承文化遗产的有效载体。通过材料实验,雕塑家可以利用青花瓷、斗拱、中国结、剪纸、花格窗、丝绸、榫卯结构等中国
(上接第30页)
形态,从肌理体会生动美、朦胧美、偶然美、矛盾美,从形态缺损体会缺憾美与含蓄美,从空间对比体会和谐感与生长感。与观者之间未完对话的发酵、时间的客观参与带来的语焉不详的对“未完”的哲学追问,使“未完形态”的审美体验得以释放。个性化的“未完形态”的艺术表现手法在陶艺中并没有限制,而是以多元、自由的面貌使观者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给予观者更多的审美期待。
2.延伸陶艺作品的意蕴空间一“梦”的遐想边界
“未完形态”能拓展作品意蕴的联想空间—
—“梦”的诗意美感,现实中并没有完成,而寄情于“梦”的延伸。这种“未完”的情绪,无论放置于生活中、艺术中,还是陶艺作品的意蕴空间中,都是美的表现。在创作时,创作者为了含蓄地表现自己的感受,怎样从精神层面体会、延伸“未完形态”精神的新鲜感受,也是创作者不断探寻的内容。这种未完的意蕴美,为当代陶艺创作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结语
关于“未完形态”在艺术史上的溯源,一些研究者也作了详细的研究,是有迹可循的,在此便不再赘述。随着历史的变迁,陶艺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发展至当代,逐渐从现象走向观念,与不同艺术门类相互交叉融合,由静态到动态层面的多媒体的介入,使其边界越来越模糊。“未完形态”不是一种常态,而是一种亟待陶艺创作者实现的开放式新兴领域。
科技的不断进步,促使数字化时代到来。如3D打印陶瓷,陶艺创作者采用软件建模,使陶艺出现新的、未完的、多元化的面元素创作富有文化气息和创新精神的新型景观雕塑。雕塑家还应关注时尚界的发展,积极捕捉新的流行元素,为未来的景观雕塑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结语
当前,景观雕塑在城市公园中的地位越发重要,其影响着城市公园的形象、文化内涵以及美学品位。城市公园景观雕塑应改变以往单一的发展模式,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总的来说,城市公园景观雕塑与建筑融合、与智能技术结合、与传统文化对接、与时尚潮流互动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发展方向,而动态化发展、影像化呈现、虚拟化设计、科技化提升不但会成为未来景观雕塑的主要特征,而且对构建健康的人与艺术、社会、自然的关系也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郭晶.中国山水城市的景观雕塑设计探讨.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成乔明.艺术市场学论纲.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3]谭晖.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李金仙.西方雕塑与建筑的融合之路.雕塑,2011(6).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
编辑张瑞
貌。机械与艺术的多元结合,也是艺术未来发展的趋势。
作为新鲜血液的当代年轻创作者,具有独特且愈加敏锐的直觉,也使“未完形态”的探索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他们敢于从自身的真实情感出发进行实践创新,在创作中合理利用这种审美,拓展更多的未完可期的陶艺创作空间。
发展陶艺文化的氛围正在中国大地上营造。陶艺创作者要脚踏实地工作、创作,为陶艺的充分发展争取更好的条件。这是中央美术学院吕品昌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的作品寄语,同样适用于当前的陶艺创作环境。笔者作为创作实践者,在作品“未完形态”的探究上,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不断创作。
基金项目:中央美术学院自主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9QNQD107。
参考文献:
4]德)库尔特•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黎炜,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2]毛增印.巾帼陶艺.河北美术出版社,2016.
43颜新元.中国现代陶艺家.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
[4]白明.世界著名陶艺家工作室:亚太卷1.河北美术出版社,2005.
[5]朱强.现代陶艺新形态一新媒体陶艺探析.艺术生活,2017(2).
(作者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编辑张瑞
33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