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检测题_百 ...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检测题
一、单选题
1.2022年7月,德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首次成功使用DNA折叠法制造出了一款分子马达。这种由遗传物质制成的新型纳米马达可以自我组装并将电能转换为动能,可以开关,还能通过施加电场控制其转速和旋转方向,未来有望用于驱动化学反应。这说明(   
①人类可以在认识指导下创造新的物质
②人类可以通过意识活动改变物质的具体形态
③人类可以制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东西
④实践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2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专门针对湿地生态系统保护进行的立法。我国湿地保护从过去的湿地单要素保护、局部保护延伸到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这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做法,也是中国参与全球生态治理、彰显大国形象的重要行动。由此可见,我国的湿地保护(   
①是一种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②是科学理论指导下的自觉行动
③是检验生态理念真理性的标准  ④是人们对生态系统的正确认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经过嫦娥四号探测器对月球背面表层月壤温度的就位测量,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月壤具有非常好的隔热性,可作为月球基地表面隔热材料。这是人类首次利用就位探测数据揭示月球背面月壤的热物理性质,对于认识月球地质历史和探月航天器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对本次“就位测量”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2022立秋时间   
①是科技人员对月球外部现象的感性认识
②是科技人员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③嫦娥四号探测器促进了人类对月球的认识的发展
④嫦娥四号探测器对月球本质的揭露具有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宇宙中所有天体的起源,都离不开原子气体。近日,我国科学家利用“中国天眼”发现了一个尺度约为200万光年的原子气体结构,比银河系大20倍,这是目前宇宙中探测到的最大的原子气体结构。这说明(   
①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
②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按自己的意志形成和发展
③任何天体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④实践提供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们的认识器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中国古代“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表达了古人对探索宇宙的渴望,蕴藏着古人的飞天梦想。从“嫦娥”揽月、“祝融”探火到“羲和”逐日、“问天”探苍穹,随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不断向前推进,远古神话梦想在今天变成现实。这说明(   
①人类探索宇宙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飞天梦想”是推动航天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
③事物发展的道路是上升的,必将走向更远的太空
④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架起了梦想与现实的桥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农谚有云,“七月立秋样样收,六月立秋样样丢”“早立秋,满山丢”“早立秋,灰溜溜”。因为如果“晚立秋”,无论是夏收作物还是秋收作物,都有足够的生长时间和热量,作物长势好,产量自然高;而如果“早立秋”,天气过快转凉,作物生长时间和热量不充足,长势受影响,产量就会跟不上。从哲学的角度看,上述农业谚语(   )
①意味着人们在自然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②表明农业生产规律是可以为人所认识的
③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表明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2年中秋节前夕,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以及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家,通过高科技手段,让人们领略到细如粉末的月尘中隐藏的美丽微观世界。这说明(   
①人们的实践活动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
②高科技手段可以延伸人的认识器官,促进认识发展
③人们通过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能够创造出新的物质资料
④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2年10月5日晚10时许,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社交媒体推特上连发13张图:这些被印在外国纸币上的地标性建筑,均为“中国建造”!其中,阿尔及利亚500第纳尔纸币上还出现了由中国研制和发射的卫星图案。中国兑现了“共同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的承诺。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在普遍性的指导下研究特殊性
B.认识要回到实践并为实践服务
C.出事物规律性作为行动依据
D.通过实践活动把观念变成现实
9.白海豚是海中的精灵。曾经,渔民跟随白海豚的脚步去寻鱼;现在,由于生活区与人类活动的高度交集,纪录片《众神之地》中的中华白海豚想要通过渔民,捕捉从网中溜出的
鱼。由此可知(   
A.中华白海豚的心理已有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B.和渔民争鱼是中华白海豚有目的性的活动
C.中华白海豚能够能动地反映渔民捕鱼场景
D.中华白海豚争鱼之智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
10.近期,网络上关于甜味剂的争议很多,有的说甜味剂能帮助减肥,有的说甜味剂会增加食欲、导致肥胖。针对种种争议,专家给出了科普解释。日前,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等四家专业机构发布了《食品甜味剂科学共识(2022)》,旨在帮助公众更全面了解甜味剂。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关于甜味剂的争议很多,说明不同认识主体对事物的认识必然不同
②发布食品甜味剂科学共识,是因为所有专家的认识都可以促进实践的发展
③关于甜味剂的争议很多,说明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受到诸多因素影响
④发布食品甜味剂科学共识,说明对同一个确定对象只有一个真理性认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一提到有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很多人第一时间就是猿类、猩猩等等。在很多人的意识当中都觉得人类应该是从灵长类的动物演变而来的。但是伴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还原地球生物进化历程,将人类起源的时间更加推进了,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将人类起源指向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远古鱼类。这表明(   
①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相互包含   
②实践是推动人类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科技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④认识是反复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中国古人认为地球是方形的。“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北极在天的中央,日月星辰绕之旋转。天地之间有八根柱子支撑,即天圆地方。1522年9月6日,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主要来源
②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
③理性认识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④人的认识是一个无限变化发展的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农村实行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限制了农民的择业自由,不利于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针对该问题,国家经过多年探索,提出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的“三权分置”,不仅能使土地利用效率得到提升,更能明显提升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农业效率和竞争力。由此可知(   
①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
②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③认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④实践是改造世界的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般认为,常吃水果,不仅可以提供我们身体所需要的营养,还可以起到延缓衰老和美白皮肤的效果。不过也有些人是不宜多吃水果的,如阳虚之人,本身阳气就不足、怕冷,如果吃过多的水果,体内的阳气将会更虚。这说明(   
①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决定认识的反复性
②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③超出其适用条件的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④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刚学会吹响笛子的人,就激动地觉得自己是个乐器天才,但你若去问那些学了许多年乐器的人,他们往往会说,自己不擅长乐器,这并不是谦虚,而是因为当他们深钻许多后,真的认识到了其广博以及自己的许多欠缺。这一现象说明(   
A.理论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我们要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实践水平的限制
16.推进共同富裕如果搞“唯收入论”,就会简单地把中国的基尼系数和国外进行对比。这个错误就类似比较北京和洛杉矶冬天的温度,来衡量两个社会是否健康或者先进。但这样的比较没有大大意义,因为同样温度下,有的社会可能生病但有的则不会。下列句子与上述蕴含
的哲理相一致的有( 
①真理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
②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③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④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作为与中秋、端午和春节同等重要的传统节日,是否把元宵节纳入法定假日一度引发热议。支持者认为:元宵节放假,让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反对者认为:元宵节和春节距离太近,假期过多会影响工作和学习。这个争议说明(   
①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认识是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③人的立场、角度不同导致认识有差异性
④对同一对象可以产生不同的真理性认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近期,美国一元树折扣店(俗称“一元店”)打破35年的坚持,将大部分商品单价从1美元“永久”上调至1.25美元,民众日益感受到了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专家指出美国通胀上升受到美国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等因素驱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②认识受人们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的影响
③专家的认识更深刻,理性认识是正确的
④专家的认识是理性认识,可以不依赖感性认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在2021年12月11日举行的2021年大湾区科学论坛生命科学分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针对新冠肺炎等呼吸疾病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攻关、药物疫苗研发等发表了一系列看法。他认为,正是因为有了20世纪的基础研究,才为这两年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起到推动作用。对于上月底刚发现的奥密克戎毒株,他指出,目前对这个病毒的了解不多,需要多学科、各个国家共同努力。要加紧研发药物,特别是小分子药物和中药,要加快推进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这表明(   
①毒株不断变异升级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
②真理性认识必须通过科学实验来检验和证明
③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才能获得对病毒的正确认识
④临床试验的目的在于将研究成果转化到实践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