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星球:快乐的资源效率指数
作者:宋铁军
来源:《能源》2013年第07期
作者:宋铁军
来源:《能源》2013年第07期
一种与气候、能源、环保等密切相关的衡量指数提醒人们:
一个成功的社会,可以不以牺牲地球为代价来维持优质生活。
哥斯达黎加,一个遥远的中美洲国家,因为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的拉美之旅而受到关注。此前,国人对这个仅与中国建交6年的国家了解不多,只有球迷能记住2002年世界杯上两国足球队有过交锋。
从近期的报道中,国人才了解到,这个陌生的国家如此奇妙——中美洲最发达的国家、没有军队、超过52%的国土被森林覆盖,人民生活安静祥和。
其实,哥斯达黎加还有一个骄傲的纪录——2012年6月,英国独立智库新经济基金会发布的“快乐星球指数”(HPI)中,哥斯达黎加排行第一,因此被誉为“全球最快乐的国家”。
好生活不必牺牲地球
快乐星球指数主要包括3个指标:自身生活的满意度、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人均寿命,它主要考虑民众自身的快乐感受、预期寿命和环境的可持续性等,没有把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列入衡量指标。
指数设计者新经济基金官员解释说,计算公式是以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指数乘以人均寿命,然后除以当地资源消耗指数。新经济基金组织发现,贫富差距、社会诚信度、犯罪率、民众与政府关系等对指数也有较大影响。
快乐星球指数别出心裁之处,是把硬指标数据与国民的主观感受结合起来,以表现人们幸福度与物质生活水平的关系。
这个全新的标准与气候、能源、环保等密切相关。它衡量公民的预期寿命、对生活的满意度,同时也考虑各地人均消耗资源量。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高,排名越低,因此,排名较前的几乎都是中小型国家。
2009年7月,新经济基金会发布了快乐星球指数2.0版,题为《为什么好生活不必牺牲地球》,报告用极大的篇幅论述了资源合理利用对快乐生活的重要意义。
报告显示,消耗较多能源并不代表能提供较优质的生活条件,不破坏环境,人类仍能活得快乐。
新经济基金会的统计学家尼克·马克斯,在TED讲座中论述了快乐星球指数的环境理念:人们应该快乐,而整个地球也应该快乐。一个国家的最终追求,是为它的公民带来快乐、健康的生活。但我们必须要记住它一个最基本的衡量元素,那就是我们使用了地球上多少的资源。
哥斯达黎加为什么能在快乐星球指数榜上名列第一?马克斯列出的指标有:人均寿命78.5岁,比美国要长;根据盖洛普全球民意调查,哥国是地球上最快乐的国家,比瑞士和丹麦都更快乐;有着在拉丁美洲甚至全世界最高的识字率。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这个最快乐的国家,只使用了典型的西方世界所用资源的四分之一。哥斯达黎加的电力99%来自可再生能源,是最早承诺在2021年之前做到碳中和的政府之一。
“碳中性国家”的先驱
2008哥斯达黎加足球队实力年3月,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奇姆·施泰纳首次提出“碳中性国家”概念,率先响应的国家包括挪威、冰岛、新西兰和哥斯达黎加,他们都为各自实行“碳中性国家”的计划制定年限和措施。
哥斯达黎加是最早响应“碳中性”的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它提出到2021年实现“碳中性”。虽然该国处在既要发展经济又要降低碳排放的阶段,但仍有信心实现这一目标。
哥政府希望通过预算、法律、激励政策(如推广使用生物燃料、混合动力车和清洁能源)等实现这一目标。2007年5月,政府宣布,计划在2030年前将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减少到零,并整顿占全国发电量4%的化石燃料发电厂。此外,政府从1997年就开始征收3.5%的燃油税,并用部分燃油税支付环境保护的费用和补偿不开垦森林的业主。
“碳中性”的关键之一是到抵消碳排放的方式。哥政府尝试通过更新造林抵消碳排放。2007年,全国共种植了500多万棵树,人均1.25棵,成为世界上人均种植树木最多的国家。
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也在践行“碳中性”政策。香蕉是哥斯达黎加最大的出口产品。香蕉的生产、运输过程,都要测量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以帮助企业寻更好的生产方法减少排放。
哥斯达黎加还推行“碳中性”标签制度,新的认证系统对游客和商业部门征收一项自愿的税费,以抵消其排放的二氧化碳,一吨二氧化碳征收10美元,所征税费用于自然环境保护、造林以及保护区研究。
哥斯达黎加90%以上的能源为清洁能源。2012年11月,坐落于Miravalles的1MW太阳能园区正式启动,该园区为迄今为止该国最大的光伏电站,也是中美洲此类最大的项目。
哥斯达黎加环境部长卡斯特罗表示:哥斯达黎加推行“碳中性”政策会使国家更有竞争力,也更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自觉选择了一种更加复杂却更有利于子孙后代的模式,我们认为在10年内,哥斯达黎加会建成一个可持续发展且达到‘碳中性’的国家。这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我们要在法律、清洁生产和生态有效性层面推进这样一个实验,最终达到一个所谓‘负责任的实业发展’状态。”
终极目标:可持续的幸福
对快乐星球指数的争议一直存在。指数衡量了143个国家和地区(占世界99%的人口),10个得分最高的,有9个是拉美国家,加上排名靠前的东南亚国家,都是经济并不发
达的中小发展中国家。八大最发达工业国中,德国最开心、最干净而且最健康,但排名仅列第51位。经济体量小、人口少的国家最快乐,但他们难以产生示范影响。
有学者解读,快乐星球指数之所以和人们的感受有出入,是因为这个指数并不是“快乐指数”,而是“快乐的资源效率指数”。指数由3个指标计算得出,分别是:生活满意度、人均预期寿命、生态消耗。除去国民的主观因素,按指数的衡量标准,发达国家在生态消耗(资源合理利用)方面得分肯定不会高,因此影响最终排名。
快乐星球指数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重要的是,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标准:不再以GDP作为衡量社会发展和成功的根本尺度,而是从基本原则出发,将健康、快乐、积极的生活确立为人类的普遍目标,并将人类所依赖的自然资源明确为基本的投入。根据这个理念,快乐星球指数的创建者提出:一个成功的社会,可以不以牺牲地球为代价来维持优质生活。
进入21世纪,主流经济学越来越关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为每一次经济“翻番”所耗费的资源,都是之前所有经济翻番所耗费资源的总和。
日益严峻的自然环境形势,迫使人类反思,我们需要多少资源来支撑全世界各国都达到
发达国家现有甚至更高的发展水平?人类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多么严重的破坏?大自然将怎样报复我们?我们这一代欠下的环境债,子孙后代能够偿还吗?
新经济基金会发布的快乐星球指数2.0版——《为什么好生活不必牺牲地球》,以极大篇幅论述人类面临的环境挑战,以及资源合理利用的迫切性。
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发现:60%的全球生态系统性能有所下降。对资源枯竭和气候变化的担忧,已不再局限于环保领域,必须上升到国策高度。有政治家认为,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一些国家面临的“头号威胁”,其严重性甚至超过贫穷和恐怖主义。
要偿还我们为后代欠下的“生态债务”,就必须改变高耗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快乐星球指数上名列前茅的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可以减少资源消耗,同时保持甚至提高生活质量。
新经济基金会在报告中提出一个口号,如果说在二十世纪下半叶,人们是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那么在二十一世纪,人们应该追求美好的生活——不牺牲地球的美好生活。
人类永远不应忘记复活节岛的凄惨故事。十七世纪初,争相修建石头巨人——摩艾,使
岛上各部落之间的竞争白热化。然而,摩艾建设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尤其是木材运输和能源。到1650年,最后一棵树被砍伐。1722年,欧洲探险者到来时,发现岛民人口锐减,资源短缺导致自相残杀。
复活节岛的惨剧证明:人类危险的动机是可持续性发展的最大祸害。考古发现,十七世纪可能是复活节岛文明的巅峰,如果此时人们审视自己的发展目标,把快乐和生活满意度作为衡量指标,完全可以避免灭顶之灾。
今天,经济学家已经警告:“经济增长给我们带来的福祉已经接近极限。”
人类必须重新思索:财富的快速增长真的使人类更加幸福了吗?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到底是什么?人类的创富过程中,还有哪些最重要、最珍贵的东西被丢弃了?
新经济学基金会气候变化与能源政策主管维基·约翰逊提出了“幸福经济学”的概念,即通过经济活动和对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高程度的全人类幸福感。“如果我们将社会的整体目标定为幸福美满,把实现目标的手段定为可持续的经济活动,那么我们势必能泰然面对二十一世纪最大的挑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