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猜谜语
第一章 谜语知识
一 谜语的组成
谜语一般是由谜面,谜目和谜底三部分组成.运用特殊方法制成的灯谜,还有谜格.
谜面是谜语的脸面,也是谜语的主要部分,是供人来猜的说明文字,是为了揭示谜底(答案)所给的条件或是提供的线索.谜面可以说出来让人猜,也可以写出来.
一般地讲,民间谜语(事物谜,包括简单的字谜)口述的多,灯谜差不多都得写出来.
比如,有这么一条民间谜语:
大树上叫,
二吓一跳,
三拿刀砍,
四点灯照.(猜四种小动物)
这四句就是出的谜题,也就是谜面(谜底是蝉,蚂蚱,螳螂,萤火虫).
比如,有这么一条民间谜语:
大树上叫,
二吓一跳,
三拿刀砍,
四点灯照.(猜四种小动物)
这四句就是出的谜题,也就是谜面(谜底是蝉,蚂蚱,螳螂,萤火虫).
这四句就可以说出来,让人来猜.我们再看灯谜的谜面:
三市尺不是米(打字一)
凤头虎尾(打字一)
这样的谜面就要写出来,因为答案(谜底)得反复琢磨琢磨.头一个谜底是"来",因为三市尺是"一米","一","米"上下一合,是"来"字(这个谜不能猜"米"字——"不是米").第二个谜底是"几"字,因为"凤"字的"头"和"虎"字的"尾"(下部),正好都是"几"字.
还有一些谜语,谜面没有文字,而是由图象,实物,动作,符号,数字,字母,还有棋谱,篆刻等形式组成的.
谜目就是给谜底限定的范围.谜目是联系谜面和谜底的"桥梁".它的作用有点像路标,给人指明猜射的方向.
谜目附在谜面的后边,比如"打一字",谜底就限定了是一个字,不能是两个字,三个字,也不能是什么东西."打"是"猜"的意思,"打一字"就是"猜一字".
一般谜目规定的谜底是一个,也有的是两个或者几个.比如:
客满(打字二)
谜目规定了谜底有两个.用会意法来猜,谜底就是:促,侈."客满",表示人已经足够了,"人"(变形为
三市尺不是米(打字一)
凤头虎尾(打字一)
这样的谜面就要写出来,因为答案(谜底)得反复琢磨琢磨.头一个谜底是"来",因为三市尺是"一米","一","米"上下一合,是"来"字(这个谜不能猜"米"字——"不是米").第二个谜底是"几"字,因为"凤"字的"头"和"虎"字的"尾"(下部),正好都是"几"字.
还有一些谜语,谜面没有文字,而是由图象,实物,动作,符号,数字,字母,还有棋谱,篆刻等形式组成的.
谜目就是给谜底限定的范围.谜目是联系谜面和谜底的"桥梁".它的作用有点像路标,给人指明猜射的方向.
谜目附在谜面的后边,比如"打一字",谜底就限定了是一个字,不能是两个字,三个字,也不能是什么东西."打"是"猜"的意思,"打一字"就是"猜一字".
一般谜目规定的谜底是一个,也有的是两个或者几个.比如:
客满(打字二)
谜目规定了谜底有两个.用会意法来猜,谜底就是:促,侈."客满",表示人已经足够了,"人"(变形为
立人"亻"),"足"合成"促".也可以表示人已经非常多了,"人","多"合成"侈".
谜底就是谜面所提出问题的答案.谜底字数一般很少,有的是一个字,一个词,一个词组,有的是一种事物的名称或者动作,最多也不过是一两句诗词.
谜底就是谜面所提出问题的答案.谜底字数一般很少,有的是一个字,一个词,一个词组,有的是一种事物的名称或者动作,最多也不过是一两句诗词.
有趣的是,有些灯谜的谜底和谜面互相调换以后,还能成谜.比如:
泵(打成语一)
泵bèng,是一种机械,有气泵,水泵等. "泵"字,"石"在上"水"在下,用会意法猜出谜底:水落石出."水落石出"是个成语.反过来,用"水落石出"作谜面(打字一),它的谜底就是"泵".
"谜格".对有些读者来说可能有些陌生.其实猜谜语,大家都曾经遇见过它.在1986年的春节晚会上,节目主持人给电视观众们出了一条谜语:
制服成了坎肩
要求猜参加晚会演出的一位歌唱演员的名字.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主持人宣布谜底是:"殷秀梅".主持人解释说,制服成了坎肩,是因为袖子没了,所以谜底是"殷秀梅"(因袖没).大家这才恍然大悟,不禁哄堂大笑.这条谜语就是用谜格制成的,用的是"梨花格".不过当时主持人没有点明.
谜格产生在明代.当时,由于灯谜的不断发展,通常使用的制谜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人们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谜格,借助它们来制作谜语.按照谜格的规定,或者把谜底中字的位
泵(打成语一)
泵bèng,是一种机械,有气泵,水泵等. "泵"字,"石"在上"水"在下,用会意法猜出谜底:水落石出."水落石出"是个成语.反过来,用"水落石出"作谜面(打字一),它的谜底就是"泵".
"谜格".对有些读者来说可能有些陌生.其实猜谜语,大家都曾经遇见过它.在1986年的春节晚会上,节目主持人给电视观众们出了一条谜语:
制服成了坎肩
要求猜参加晚会演出的一位歌唱演员的名字.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主持人宣布谜底是:"殷秀梅".主持人解释说,制服成了坎肩,是因为袖子没了,所以谜底是"殷秀梅"(因袖没).大家这才恍然大悟,不禁哄堂大笑.这条谜语就是用谜格制成的,用的是"梨花格".不过当时主持人没有点明.
谜格产生在明代.当时,由于灯谜的不断发展,通常使用的制谜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人们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谜格,借助它们来制作谜语.按照谜格的规定,或者把谜底中字的位
置移动一下;或者把谜底中的字读成谐音(就是字音相同或相近);或者对谜底中文字的偏旁部首进行一番加工整理,然后再去扣合谜面.前面的例子就是把"殷秀梅"谐读成"因袖没",而后扣合谜面的.
谜格到底有多少种,说法不一.往多说四百多种,往少说也一百挂零.不过,常用的也就二十几种,最常用的不过十来种.
下面介绍一下这些常用的谜格.
(1)移字类谜格
这一类谜格,常常是通过变动谜底中一个或几个字的位置,然后再跟谜面相扣合.移字类谜格有好多种,最主要的有四种:
秋千格:谜底限定为两个字.这两个字要互相调换位置后再扣合谜面.就像荡秋千,由下摆上去(正读),再由上荡下来(倒读).正读是谜底,但不扣谜面.倒读谜底才能扣合谜面.
比如这条谜语:
问苍茫大地(秋千格打地理名词一)
怎么猜呢 得先从谜面入手."问"可以解释为"质问","苍茫大地"可以解释为"土地".连起来就成了"质问土地".联系谜目的要求一想,可以看出,我们只取其中的两个字"质土".把它们调换位置
谜格到底有多少种,说法不一.往多说四百多种,往少说也一百挂零.不过,常用的也就二十几种,最常用的不过十来种.
下面介绍一下这些常用的谜格.
(1)移字类谜格
这一类谜格,常常是通过变动谜底中一个或几个字的位置,然后再跟谜面相扣合.移字类谜格有好多种,最主要的有四种:
秋千格:谜底限定为两个字.这两个字要互相调换位置后再扣合谜面.就像荡秋千,由下摆上去(正读),再由上荡下来(倒读).正读是谜底,但不扣谜面.倒读谜底才能扣合谜面.
比如这条谜语:
问苍茫大地(秋千格打地理名词一)
怎么猜呢 得先从谜面入手."问"可以解释为"质问","苍茫大地"可以解释为"土地".连起来就成了"质问土地".联系谜目的要求一想,可以看出,我们只取其中的两个字"质土".把它们调换位置
就是谜底:"土质"."土质"倒读正好扣合谜面:质问土地——问苍茫大地.
再看一个谜语:
大家看(秋千格打名词一)
先把谜面会意成另外的说法,"大家"有"众"的意思."看"即"观",这样就会意成"众观"两个字,把它们位置一调换,就得到了谜底:"观众"."观众"在意思上并不扣合谜面,但把它倒读成"众观",正好扣合谜面"大家看".
下面是几个秋千格谜语,请大家猜猜看.
①终年节约(打职务名词一)
②不告而别(打法律名词一)
③鸡场(打生物名词一)(谜底见下注.后同)
再看一个谜语:
大家看(秋千格打名词一)
先把谜面会意成另外的说法,"大家"有"众"的意思."看"即"观",这样就会意成"众观"两个字,把它们位置一调换,就得到了谜底:"观众"."观众"在意思上并不扣合谜面,但把它倒读成"众观",正好扣合谜面"大家看".
下面是几个秋千格谜语,请大家猜猜看.
①终年节约(打职务名词一)
②不告而别(打法律名词一)
③鸡场(打生物名词一)(谜底见下注.后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