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A卷
B卷
题号
总分
总分
得分
 
A卷(100分)
卷(选择题,共21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
A.朔方(shuò)迸射(bìng) 忏悔(chàn) 目光灼灼(zhuó)
B.污秽(huì)  虐待(lüè)  犀利(xī)  长吁短叹(xū)
C.稽首(qǐ)  罪孽(niè)  执拗(niù)  夜阑人静(lán)
D.雷霆(tǐng)  鞭挞(dá)  踌躇(chú)  海誓山盟(méng)
(解析:A项“迸”应读“bèng”;B项“虐”应读“nüè”;D项“挞”应读“tà”,“霆”应读“tíng”。)
2.下列句子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D)
A.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洌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B.别人说你是太阳神,你,你坐在那马上丝毫也不能弛骋。
C.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樵悴。因为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
D.在寂静中,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于是那敲击声构成一种乐曲,启迪那些敏感的心扉。
(解析:A项“洌”应为“冽”;B项“弛”应为“驰”;C项“樵”应为“憔”。)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A.为将风险降到最低,一些官员精心挑选“合伙人”,制造范围极小的“共腐圈”,甚至订立了海誓山盟。
B.汽笛一声长鸣,好像在为他鸣锣开道。
C.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决不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
陂怎么读D.尽管风狂雨暴,排列在人民大会堂前的三军仪仗队员仍是持挺立,纹丝不动。
(解析:A项“海誓山盟”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梧州中考)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B)
A.菲律宾单方面提交南海国际仲裁案,不是为了解决争端,而是妄图否定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
B.能否真正做到精准扶贫,是农村贫困户受益的根本保证。
C.通过开展高雅音乐进校园,粤剧进校园等活动,我市师生文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D.《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将诗词文化带到人们生活中,有利于更多人走进、了解、研究古诗词。
(解析:B项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A)。
A.念无与为乐者 念:思念,想念
B.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共同,一起
C.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是
(解析:A项“念”应解释为“考虑,想到”。)
6.选出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B)
A.水陆草木之花 宋何罪之有
B.自李唐来 屠自后断其股
C.濯清涟而不妖 丁壮者引弦而战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且焉置土石
(解析:A.结构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B.介词,从;C.连词,表转折/表顺承;D.句末语气助词/于何,在哪里。)
7.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D)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A.庭院的地面,积水清澈透明,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交织纵横,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枝叶(在月光下)的影子。
B.庭院的地面,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有藻、荇交织纵横,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枝叶(在月光下)的影子。
C.庭院的地面,积水清澈透明,水中有藻、荇交织纵横,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枝叶(在月光下)的影子。
D.庭院的地面,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交织纵横,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枝叶(在月光下)的影子。
8.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欣然起行”一句写出了作者赏月的兴奋喜悦之情。
B.作者把自己列为“闲人”,表达了虽在政治上有远大抱负却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C.“念无与为乐者”的“乐”与《醉翁亭记》中的“乐”在思想内容上有着相同的意味。
D.本文运用了叙事、写景、抒情多种表达方式。
(解析:本文的“乐”主要是个人的快乐,而《醉翁亭记》中的“乐”更多的是与民同乐。)
卷(其他类型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2分)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刘祯《赠从弟》(其二))
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2)请默写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4分)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四、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10—12题(共10分)
盐促进了华夏民族的形成
杨孝文
①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炎、黄两个部落是在阪泉之战后才整合到一起的。从此,中国大地上的大小部落走向联合统一。史学家钱穆和张其昀谈到炎黄血战的原因时,都认为这场战争实因食盐这一极为重要的民生与战略物资而起。
②此后,盐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一直占据着无可取代的地位。尧、舜、禹先后成为统一华夏的帝王后,不约而同地选择在盐池附近的平阳、蒲坂、安邑筑城,史称“尧都”“舜都”“禹都”。尧、舜、禹为何要在这些地方筑城?正是出于保卫盐池的考虑。
③盐给华夏民族带来前行力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丰厚的财富,所以尧、舜、禹三帝对盐充满
了感恩之情。舜帝曾创作了一首《南风》,诗化了盐对百姓和国家的重要性。
④春秋战国长达550年的历史进程中,盐再一次成为国家与民族整合的无形推手。这一时期“盐政”概念定型,“盐业官营”这一日后的专营制度出现并被迅速推广,产盐各国因此而获暴利,为日后的兼并积聚了雄厚的战争本钱,先秦各诸侯国因国力变化而重新洗牌。
⑤在盐与税收捆绑到一起后,盐更成为左右诸侯国兼并战争走向的隐性力量。因盐税暴富而强大的,除了西部的晋国外,还有东方的齐国和燕国。这些重要的产盐国,财富积聚,国力大增,很快在诸侯战争中占得上风。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