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3部编人教版
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精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4个一类字,会读5个二类字,联系古诗语境,理解古诗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并写出古诗所描绘的景象。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力。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生字,会默写4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田园劳动生活,体会人们生产劳作的辛苦和儿童的天真烂漫。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兴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背诵过很多关于田园生活和儿童情趣的古诗,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今天,我们再来共同学习三首描写儿童情趣的古诗。板书:古诗三首。
二、整体诵读古诗三首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zhòu yún gòng zhì yī sāng xiǎo
昼 耘 供 稚 漪 桑 晓
稚:读准整体认读音节;耘:读准后鼻音 晓——挠:区别音、形、意
多音字:“供”
三、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1.《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之作。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2.《稚子弄冰》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
3.《村晚》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
四、分步解读,感悟诗情
1.学习《陂怎么读四时田园杂兴》。
(1)解题。“兴”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的内容。
(2)介绍作者: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
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3)自主学习,课件显示《四时田园杂兴》全诗内容
自由朗读古诗,圈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把古诗读熟。
2.赏析古诗,有感情的朗读
(1)范读全诗,学生小声自读并思考: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指名试读全诗,引导回答上面问题。
(3)根据注释,品读古诗的意思。
①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昼:白天;耘:除草;耘田:在田里除草;绩麻:把麻搓成线;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明确: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②三、四句中写不懂如何耕织的“童孙”也在“学种瓜”,要表现什么呢?
未解:不懂;供:参加;耕织:耕田织布;傍:靠近;桑阴:桑树下。
明确:在农村,无论男女老幼,人人爱劳动,人人需要劳动。另外说明劳动像游戏一样,虽然繁忙但充满乐趣。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后两句表现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衬托出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3.品读诗歌的写法
(1)正面描写劳动景象
(2)语言清新自然,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4.引导学生试着解释全诗: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5.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
6.放声自由读诗,想像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六、教师总结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七、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预习下一首诗。
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耘田 夜绩麻 辛勤劳动 (赞美)
学种瓜 天真可爱 (喜爱)
第二课时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你们正经历着人生的美好季节,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你们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儿童,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吗?有许多喜爱儿童和富有童心的诗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作品,在他们的诗词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千年以前的孩子的生活情景。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四时田园杂行》体会孩子的天真可爱!
二、精读会意
1.教学《四时田园杂兴》。
(1)自由读诗,读正确,读通顺。
(2)介绍作者: 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3)释题: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2.再读古诗,了解诗意。
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合作学习。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铮: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磬(qìng):四声 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以悬挂在墙上。
玻璃:指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这首诗的大意是:儿童早晨起来,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用彩线穿起来当铮。提着银锣似的冰块在树林里边敲边跑,忽然冰锣敲碎碎落地,那声音就像美玉落地摔碎一样。
(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全诗摄取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
3.品读古诗,想象画面,领悟诗境。
师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品读理解。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每读一句想象到哪些美好的画面?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2)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赋予它美好的情感并流畅地描述出来。
一、二句“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金盆,古时把金属的东西统称作金,这里指铜盆。脱,脱离,取出。晓,清晨。钲(读zhēng),锣。说清晨起来,儿童从铜盆里取出夜间冻好的冰块,用彩丝线穿上当作银锣。天寒才能结冰,冰块又是很凉的,儿童却早早起来去玩它,写出儿童不怕冷;一块凉凉的冰有什么好玩的呢?有的,可以穿上丝线当锣敲。这是只有儿才想得出的,而且是“彩”线,“银”锣,又很美。说明这个儿童既顽皮,又聪明精灵。
三句“敲成玉磬穿林响”,磬(读qìng),乐器名,古时常用玉石雕成。悬于架上,以物敲击。这句详细描写儿童提着银锣似的冰块玩耍的情景。说他手提“银锣”在树林里边敲边跑,“银锣”发出玉磬般美妙的乐声。无疑,这声音清脆悦耳,传得很远。“穿”字,有人在林间奔跑的意思,也有声音的传播。诗句将儿童得到“银锣”,兴高采烈的情态传神地描绘出来。
第四句“忽作玻璃碎地声”。意外的情况发生了。玻璃,古时指天然的玉类美石。碎地,落在地上摔碎。意思是;儿童手里的冰块忽然掉在地上,摔碎了,声音就像美玉落地摔碎一样。儿童的心情怎样呢?诗人没有写,但可以想象出,一定是感到突然,有些遗憾,也许会瞬间转忧为喜,高兴得又蹦又跳了。这最后一句,意外,又合情理。沉甸甸的冰块,用丝线提着,掉下是很自然的,但儿童不考虑这些,只顾高兴地跑呀,敲呀,结果摔碎了。活画出儿童天真可爱的形象,而且情趣横生,余味无穷,给人以美的享受。
4.交流感受,练习朗读。
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心态上,寒天“弄冰”,童心炽热;泽上,“金”盘“彩”丝串“银”冰;形态上,是用“金盘”脱出的“银铮”,圆形;声音上,有 “玉罄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 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全诗形兼具以感目,声意俱美以悦耳赏心,绘声绘地表现出
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唯其如此,孩童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
5.诗中描述儿童的童年生活怎么样?你觉得诗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的?
全班交流。对学生不正确的认识要恰当地进行引导。
三、结合学生的积累,拓展阅读。
1.交流已经背诵积累下来的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
2.拓展阅读杨万里其他写儿童生活的诗。
舟过安仁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 杨万里 宋 杨万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