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 《西游记》:精读和跳读
【知识链接】
一、 作品名片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吴承恩编写而成。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传奇故事。作者通过虚幻的世界,对封建统治者的态度颇可玩味,在《西游记》中,简直不出一个称职的皇帝;宠信妖怪的车迟国国王、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则不是昏君就是暴君。玉皇大帝手下十万天兵天将,竟然抵不过孙悟空的一条金箍棒,而让真正的贤才去当不入流的马夫,其统治之黑暗不言而喻。如来佛祖所创佛教,僧人自然不能以钱财所迷,可是佛祖竟然默许手下人收取贿赂,这反映封建社会官官相护的黑暗情景。
二、作者简介
吴承恩(1501年—1582年)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汉族,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
选上,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长兴县丞,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在81岁左右时去世。吴承恩自幼喜欢读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官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三、 主要内容
《西游记》全书分为四大部分:一、从第一回到第七回是全书的引子部分,叙述孙悟空出生、求仙得道、大闹“三界”《西游记》一边安排孙悟空出场,交代清楚其出身、师承、能耐、性情;一边通过孙悟空在天、地、冥、水四境界穿越,描绘四境界风貌,建立一个三维四境界立体思维活动空间;二、从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描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僧出世的故事,交代取经缘起;三、十三至九十九回写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小白龙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取得真经;四、第一百回为全书的结尾,描写师徒四人取经回到东土,都得道成为真佛。四、人物性格简析
主要人物 相关故事情节 性格特点
孙悟空 勇闹水帘洞,闹龙宫,闹地府,大闹天宫,囚禁五行山,大闹黑风山,云栈洞收八戒,神化引婴儿,大闹五庄观,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留名三清观,显法车迟国,大闹金兜洞,真假美猴王,三调芭蕉扇,计盗紫金铃,三探无底洞,大战青龙山 无所畏惧,除恶务尽,重情重义,机智过人,桀骜不驯,敢作敢当,敢于反抗压迫,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正直无私,喜欢“戴高帽”,好胜心强,喜欢搞恶作剧。
唐僧 秉诚建大会,浮屠山受心经,四圣试禅心。恨逐美猴王,有灾沉水宅,女儿国逼婚,路阻火焰山,木仙庵谈诗,朱紫国论前世,黑松林逢魔,供状玄英洞,灭法国受阻,地灵县斋僧。 心地善良,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立场坚定,勇往直前,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
猪八戒 天庭戏嫦娥,被贬投猪胎,高老庄招亲,半山开路,大战流沙河,承恩转山林,义激美猴王,四圣试禅心,助力败魔王,忘形濯垢泉,大战青龙山。 忠勇善良,战斗勇猛,知错能改,淳朴憨厚,吃苦耐劳,好吃懒做,见识短浅,贪恋女,贪小便宜,耍小聪明,爱挑拨是非。
沙僧 失手打破琉璃盏,被贬流沙河,大战流沙河,大战黄袍怪,大战青龙山 取经意志坚定,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偶尔犯错,但知错能改。
白龙马 纵火烧宝珠,被贬鹰愁涧,化身白马,刺杀黄袍怪。 任劳任怨,不辞劳苦,赤胆忠心,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如来佛祖 收服孙悟空,辨识六耳猕猴,收服大鹏雕,惩罚乌鸡国。 法力无边,权力无限,出尔反尔,徇私情,有时缺少尊神风范。
观音菩萨 寻取经人,设置磨难,鹰愁涧收服小白龙,收服熊罢怪,流沙河点化沙和尚,五庄观医活人参果,火云洞智取红孩儿,捉拿灵感大王,麒麟山招回赛太岁,灭法国化身传信。 心存仁爱,大慈大悲,普救众生,法力无边,手段高强。
太上老君 金刚琢打孙悟空,三昧真火炼悟空,取经途中设险阻,收服小童,收服青牛。 位列仙班,处处维护天庭利益,道行深厚,法力无边,脾气随和,与世无争,胆小怕事,吝啬小气,滑稽可笑。
二郎真君 大战孙悟空,助悟空打败九头怪。 武艺超,法力深厚,讲义气,重情义。
红孩儿 骗取唐僧,擒八戒,战悟空,不敬观世音。 武艺高强,拥有喷烟吐火的法力;奸诈阴险,富有智谋;顽劣凶残,胆大妄为。
铁扇公主 掌管芭蕉扇,扇走孙悟空,假扇骗悟空,献扇救夫。 狡猾奸诈,具有强烈的复仇意识,倔强泼辣,温柔多情,富有人情味。
【试题精练】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西游记》有关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孙悟空和铁扇公主、牛魔王斗智斗勇,在众神的帮助下,取得芭蕉扇,师徒顺利通过了火焰山。
B. “三打白骨精”一段,妖怪变换花样化成好人,唐僧不知好歹一味大发慈悲,只有孙悟空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与白骨精战斗到底,终于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C. 太上老君举办蟠桃会,悟空得知自己没被邀请,自尊心受损,在宴会前不请自到,偷吃了用于招待众神仙的仙果仙酒,扰乱了盛会。
D. 孙悟空具有高超的斗争艺术,他善于透过迷人的假象认清妖魔鬼怪的本来面目。
2、悟空打碎金铙,老妖忙用搭包将众神尽皆装入。夜半,悟空放去师父,唱同弟与诸神。那妖追出,又装去唐僧师徒与众神。悟空走脱,去请武当山( )来搭救。
A. 东来佛祖 B. 文殊菩萨 C. 真武大帝 D. 玉皇大帝
3、孙悟空神通广大,具有七十二变的本领,请问他的七十二变是谁传授的( )
A. 夷陵老祖 B. 如来佛祖 C. 菩提祖师 D. 观世音菩萨
4、孙悟空经观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一路上降魔斗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修成正果后被封为“_____”
A. 斗战胜佛 B. 旃檀功德佛 C. 净坛使者 D. 金身罗汉
5、《西游记》中,唐僧师徒遇到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面对险峻的自然环境。师徒四人出生入死,降妖伏魔,艰难跋涉于险山恶水之间,可谓是“寻穷天下无名水,历遍人间不到山”。将下列地名按照书中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鸦鹊难飞鹰愁涧
②烈焰腾腾火焰山
③鹅毛沉底流沙河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③①② D. ①③②
6、《雷音寺如来赐真经》故事中,唐僧送给阿傩、伽叶什么礼物?( )
A. 袈裟 B. 经卷 C. 紫金钵盂 D. 锡杖
二、主观填空题
7、阅读下面名著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他口里虽然答应,心上还怀不善,把那针儿晃一晃,碗来粗细,望唐僧就欲下手。慌得长老口中又念了两三遍,这猴子跌倒在地,丢了铁棒,不能过举手,只叫:“师父!我晓得了!再莫念!再莫念!”三藏道:“你怎么欺心,就敢打我?”行者道:“我不曾敢打,我问师父,你这法儿是谁教你的?”三藏道:“是适间一个老母传授我的。”行者大怒道:“不消讲了!这个老母,肯定是那个观世音!他怎么那等害我!等我上南海打他去!”
回答:结合选段划线句,分析孙悟空的形象。
涧怎么读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面是小明同学整理出来的《西游记》部分“取经路线及对应故事”图,请补全空缺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名著阅读。
修行是一种成长。《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在修行路上遇到了众多山。请从下面选项中任选一座山,结合相关故事情节,说说它对孙悟空成长的意义。
(1)舒适——花果山 (2)磨炼——五行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
10、阅读下面文本,完成后面各题。
好猴王,一只手扯住,一只手去耳内掣出棒来,幌一幌,有碗来粗细。那罗刹挣脱手,举剑来迎。行者随又轮棒便打。两个在翠云山前,不论亲情,却只讲仇隙。这一场好杀: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先言拜借芭蕉扇,不展骁雄耐性柔。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左挡右遮施武艺,前迎后架骋奇谋。却才斗到沉酣处,不觉西方坠日头。罗刹忙将真扇子,一扇挥动鬼神愁!
那罗刹女与行者相持到晚,见行者棒重,却又解数周密,料斗他不过,即便取出芭蕉扇,幌一幌,一扇阴风,把行者扇得无影无形,莫想收留得住。这罗刹得胜回归。
(1)上文选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_______》第五十九回,这部书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______。(人名)
(2)上文中的“裙钗”指的是《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为子怀仇恨泼猴”,她“恨泼猴”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答:__
(3)这一名著中取经之路漫长而曲折,其中一些经历堪称“取经之最”。你眼中的“取经之最”是什么?请从下面两个角度中任选其一,结合相关故事情节(“三调芭蕉扇”除外)说说理由。
①最难缠的妖怪 ②最厉害的宝物
答:__
名著导读 《西游记》:精读和跳读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第1题
参考答案: C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解答时需要认真阅读题干,需要学生对名著有所掌握和对文学常识有所积累,对作家作品中的人物和主要内容有所了解,根据积累的知识点进行作答即可。
【解题过程】
《西游记》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ABD项正确;C项有误,根据《西游记》的内容,举办蟠桃会的是“王母娘娘”,并非“太上老君”。故选: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C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的把握。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深入阅读文学作品,结合自己积累的知识作答即可。
【解题过程】
吴承恩的《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悟空打碎金铙,老妖忙用搭包将众神尽皆装入。夜半,悟空放去师父,唱同弟与诸神。那妖追出,又装去唐僧师徒与众神。悟空走脱,去请武当山真武大帝来搭救。故选:C。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