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见真知
——参加研修活动的学习总结
和许多人一样,是带着一种慵懒的心态和一点不屑的情绪开始打开学习网页的。但学习过之后,之前的慵懒与不屑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份羞赧,一份肃然。学无止境,是一条铁律。
听李镗老师讲“高效课堂九要素”,感觉很震撼。平时自己上课比较随意,没有特别地去关注一些什么过程啊环节啊,只是跟着感觉走,这样下来效果可想而知。李镗老师在谈话中提到的九要素:“创设鲜活情境,增强学习兴趣,渗透情感教育;组织多彩活动,享受学习过程,提高学科素养;开展激励评价,感知学习成长,促进全面发展”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我觉得,是该下点苦功夫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更细致一点,更用心一点。
我还很喜欢“语文学科核心知识”这一章节。在谈到“汉语构词与词义”时,举了一个情境:小云老师教“照”字。为了让学生记住这个字,小云老师可谓是煞费苦心。她编了一段顺口溜:一个日本兵,提着一把刀,杀了一口人,流了四滴血。这样一来,好像很形象,学生只要背会了顺
口溜,字就会写了。但仔细一想,就觉得不对劲儿了。我们常说,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符号,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这个“照”字,由“日”、“召”、“····”构成,与“火”有关,组词“照射”、“照耀”等。给人以“温暖”、“明亮”、“闪耀”的感觉。但那个顺口溜给人的感觉是什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残忍血腥的屠杀画面!这样来解析汉字的构词,是与“传承优秀文化”的宗旨相悖的。
处组词由此看来,看似一件小事,对于教育来说,却是不可小觑的。因为“教育无小事”,往往“于细微处见真知”,“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见品德”。面对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眸,面对一颗颗纯洁无瑕的心灵,我们不仅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春风化雨般施以德行的教化。虽然这条路漫长无际,但我们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必须背负着责任,上下求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