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截屏社交”的使用意愿与动机研究
168 传播力研究 2021年04期
传播力研究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
收稿日期:2021-1-26
作者简介:蔡雨婷(2000—),女,山西阳泉人,湘潭大学新闻学专业2018年级在读本科生,主要从事新闻学研究。
所谓“截屏社交”即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迭代和手机截屏功能的不断升级,QQ、、微博等社交平台设置了方便转发和分享的按钮用以促进信息再传播的背景下。使用者有意或无意地将与好友聊天的内容通过截屏的方式转发给第三人、朋友圈或者其他组,将应在一定边界内的私下聊天内容被转移至边界外的行为。在此场景中,截屏超出了原有的复制功能,深刻地融入到当今社交方式中。
一、模型选择
1989年,Davis 提出了技术接受模型(TAM)。技术接受模型中有两个主要因素,一个是感知有用性,其定义为个体用户预期感觉到在组织内部中使用具体的应用系统,可以提高他或她的工作业绩的程度。另一个是感知易用性,其定义为个体用户预期使用目标系统的容易程度。使用的态度是指个体用户在使用系统时主观上积极的或消极的感受。使用的行为意愿是个体意愿去完成特定行为的可测量程度。感知有用性和
感知易用性共同决定了人们使用信息系统的态度,而使用信息系统的态度又和感知有用性一起影响了人们使用信息系统的行为意愿,行为意愿最终决定了实际系统的使用[1]。
TAM 技术接受模型被众多学者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在各个领域都有所验证和研究,均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徐剑力在品牌形象对于汽车购买力的研究利用TAM 模型通过国家属性、产品属性等因素来测量消费者对于行为和消费的
态度[2]。匡文波利用TAM 模型借助技术支持、等待时间、
信心安全等因素,研究制约使用的影响因素。该模型大量运用相关行为意愿研究中,例如:共享单车、无人超市、移动图书馆、网上购物、移动支付等。感知娱乐性是1977年Lieberman 提出的,他认识计算机的交互生产与娱乐性的主观感受相关,还有学者认为,个体产生的对场景的互动的感官会影响对该媒介的使用情绪。随着研究的扩展和不断地延伸,娱乐性的概念逐渐演化为感知娱乐性,并作为内部要素应用于模型中进行用户的行为研究。加上感知娱乐性后TAM 模型解释力更加显著,同时验证了感知娱乐性与用户的行为意愿成正相关[3]。1992年技术模型加入了娱乐性的这
一变量因素,同时将模型扩展为TAM 模型。
本次研究将TAM 模型中加入个人主观因素与外界客观因素,构建共五个维度研究其对“截屏社交”使用意愿的影响。
二、研究假设
感知易用性与使用意愿之间呈现显著相关感知有用性与使用意愿之间呈现显著相关感知娱乐性与使用意愿之间呈现显著相关个人主观因素与使用意愿之间呈现显著相关外界客观因素与使用意愿之间呈现显著相关
三、研究结果
(一)问卷调查概况
本次研究共发放189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22份。运用SPSS24.0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娱乐性、个人主观因素、外界客观因素对“截屏社交”的使用意愿有显著影响。
1.人口检验频率分析:本研究采用SPSS24.0进行分析。
表1 人口学变量频率分析
变量选项频率百分比平均值标准差性别
男6452.50%  1.48
0.50
女5847.50%年级
大一1613.10%  3.2
1.33
大二
2318.90%大三3125.40%大四2520.50%研究生
27
22.10%
根据以上(表1)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人口学变量的数值特征,反映了本次被调查对象的分布情况。其中均值代表了集中趋势,标准差代表了波动情况。根据各个变量的频率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分布基本满足抽样调查的要求。根据各个变量的频率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分布基本满足抽样调查的要求。如,其中性别调查结果,男性比例为52.5%,女性比例为47.50%。
大学生“截屏社交”的使用意愿与动机研究
◎蔡雨婷
(湘潭大学,湖南  湘潭  411105)
摘  要:随在数字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QQ、微博、等社交软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主要媒介平台。技术的延伸使信息传播的空间被不断扩展,为截屏图像的二次传播创造了条件,“截屏社交”风潮在大学生体中兴起。本次研究以技术接受模型(TAM)为基础,针对“截屏社交”的特点结合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娱乐性、主观个人因素、客观外界因素五个因素,通过建立新的结构模型,对大学生进行“截屏社交”的使用意愿和心理动机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截屏传播;社交平台;技术接受模型
中图分类号:G206;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1)04-0168-03
第 5 卷 总第 124期 169
研究与交流
表2 使用意愿可靠性分析
选项删除项后的标度平均值删除项后的标度方差修正后的项与总计相关性平方多重相关性删除项后
的克隆巴
赫 Alpha 标准化后
的α
你在与他人聊天过程中会截屏吗  3.94
2.55
0.774
0.614
0.647
0.82
你会将截屏内容进行二次传播吗
3.84  2.5350.6640.530.751
你对“截
屏社交”的态度和看法是
3.83  2.6560.580.370.839
表3 感知易用度可靠性分析
选项
截屏删除项后的标度平均值删除项后的标度方差修正后的项与总计相关性平方多重相关性删除项后
的克隆巴
赫 Alpha
标准化后
的α
截屏操作简单是
你进行“截屏社交”的原因之一  2.140.9310.4850.236.
0.654
社交平台自带快捷分享键是你进行“截屏社交”的原因之一
20.810.4850.236.
表4 感知有用性可靠性分析
选项
删除项后的标度平均值删除项后的标度方差修正后的项与总计相关性平方多重
相关性
删除项后
的克隆巴
赫 Alpha 你进行“截屏社交”的截屏内容多为通知通告类信息  6.54
5.672
0.58
0.375
0.735
你进行“截屏社交”的截屏内容多为专业知识类内容  6.43  5.1720.6670.4690.689
你进行“截屏社交”的截屏内容多作为承诺凭证类内容  6.37  5.4250.5860.3630.732
进行“截屏社交”对你扩大自己的社交圈有积极影响
6.39  5.8590.5270.2810.761
表5 感知娱乐性可靠性分析
选项
删除项后的标度平均值删除项后的标度方差修正后的项与总计相关性平方多重相关性删除项后
的克隆巴
赫 Alpha
标准化后
的α
你进行“截屏社交”的内容多为娱乐八卦类内容  2.020.9170.5620.316.
0.72
你常常将你与他人的聊天笑料或猎奇内容等进行“截屏社交”
2.060.9310.5620.316.
表6 个人主观因素可靠性分析
选项
删除项后的标度平均值删除项后的标度方差修正后的项与总计相关性平方多重相关性删除项后
的克隆巴
赫 Alpha
标准化后
的α
害怕隐私信息
被泄露会减少你进行“截屏社交”的次数
2.16  1.0420.5770.33
3.
0.73
害怕在以后的聊天中自己的言论表达受限会减少你进行“截屏社交”的次数
2.040.9160.5770.33
3.
表7 外界客观因素可靠性分析
选项
删除项后的标度平均值删除项后的标度方差修正后的项与总计相关性平方多重相关性删除项后
的克隆巴
赫 Alpha
标准化后
的α
害怕破坏对话双方的社交信任会让你减少自己“截屏社交”的次数  2.080.9680.6350.403.
0.777
害怕出现传播信息不符合原意的情况会让你减少进行“截屏社交”的次数
2.10.9320.6350.40
3.
表8 总体信度分析
克隆巴赫 Alpha
基于标准化项的克隆巴赫
Alpha
项数.928
.929
15
2.信度检验
根据以上(表2—表8)的信度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总体标准化信度系数为0.929,每个维度信度系数为0.7左右,信度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越接近1可靠性越高。相对来说,信度较好。
3.效度分析
本次问卷效度分析是通过spss24版本,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实现检验过程:
表9 效度分析结果
KMO 和巴特利特检验
KMO 取样适切性量数
.912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
近似卡方
1045.792自由度105显著性
.000
根据以上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KMO 检验的系数结果为0.912,KMO 检验的系数取值范围在0—1之间,越接近1说明问卷的效度越好。
根据球形检验的显著性也可以看出,本次检验的显著性
传播力研究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
无限接近于0。拒绝原假设,所以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
表10 各个维度间的相关性分析
变量相关性感知易
用度
感知有
用度
感知娱乐
使用意
个人主观
因素
外部
客观
因素
感知易用
皮尔逊相关性1
感知有用
皮尔逊相关性.505**1
感知娱乐
皮尔逊相关性.583**.526**1
使用意愿皮尔逊相关性.703**.589**.726**1
个人主观
因素
皮尔逊相关性.549**.680**.612**.563**1
外部客观
因素
皮尔逊相关性.458**.640**.569**.637**.714**1
** 在 0.01 级别(双尾),相关性显著。
4.相关性分析
通过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检验(表10),可以发现在研究假设中,感知易用性与使用意愿之间呈现显著相关,感知有用性与使用意愿之间呈现显著相关,感知娱乐性与使用意愿之间呈现显著,相关个人主观因素与使用意愿之间呈现显著相关,外界客观因素与使用意愿之间呈现显著相关[4]。因此以上假设全部成立,根据上述结果可以形成一个大学生进行截屏社交的动机模型图。
(二)结合访谈的结论
1.感知宜用性影响大学生“截屏社交”的使用意愿
截图这一行为,由于技术的进步与支持,现更多为对应按键、三指下滑、双击屏幕等简单操作,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成本,且当今社交平台的快捷分享键,也为“截屏社交”提供了便利[5]。
2.感知娱乐性影响大学生“截屏社交”的使用意愿
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人们接触使用媒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有着一定的社会和个人心理起源[6]。这种娱乐性,一方面来自于截屏的内容——如双方有趣的默契的对话、最新网络流行语的玩梗瞬间、近期被火热讨论的娱乐八卦等;再者如对聊天者出现的口误或输入法误按出现错误的某一帧画面进行瞬间截取,从而保留住一闪而过或被撤回的特定语言,进一步赋予其娱乐性含义。另一方面则与对截屏图片的后期编辑处理有关,通过裁剪、修饰等手段,传播者可以赋予原图以新语境、新含义从而获得娱乐体验。
3.感知有用性影响大学生“截屏社交”的使用意愿
截屏可以将聊天内容中的具有知识功能的内容压缩至数十乃至几KB
大小的图片之中,这就为使用者节省存储空间的同时记录必要专业知识信息、凭证承诺信息提供了极大方便。同时,截图的二次传播也被当作是一种社交货币广为流通,在扩大自己的社交圈中起一定的作用。
4.个人主观因素影响大学生“截屏社交”的使用意愿
社会学家戈夫曼出版的著名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做了一项“戏剧论“大胆的假设,即人的
形象事实上是自我创造的一种自我呈现,不管是否意识到,我们都在进行着一种“印象管理”活动[7]。当个体处于他人面前的时候,他会用各种标记来强化他的活动,通过积极调动自身的活动,使个体在互动期间传达出其想要传达的内容,面对不同的“他人”,个体会有不同的反应,建立不同的“后台”。而“截屏社交”这一行为传播者一方将属于双方的聊天记录通过“截屏”的方式转发给第三人、组甚至使公开的社交平台,事实上就是一种单方面改变前后台划分的行为,而传播者者擅自进行的“二次传播”实质上就是单方面披露对方的后台行为。不仅如此,在揭露“后台”,带来自我规约的同时,也带来了道德伦理上的隐私泄露问题。
5.外界客观因素影响大学生“截屏社交”的使用意愿
同社会实体一样,网络虚拟空间同样存在着某种约定俗成的社交规定[8]。在契约中,在聊天框中的双方付出信任成本、时间成本、情感成本,成本的付出让两人的聊天成为私密且独特的存在。在规定中,不擅自截取并传播两人私人对话框中的内容成为普遍社会共识,这样的心理约束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大学生的“截屏社交”。
截图的传播,是离开特定的场景之后的传播,针对同样的内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码。一旦发生误解或者其他偏差,就会给发言者带来困扰,甚至伤害。网络聊天中的私人对话框起到的正是场景分割的功能,场景的框架,让彼此的发言有合理性、必然性与独特性[9]。就“截屏社交”现象而言,聊天记录不
受控制的“二次传播”单方面改变了这一场景,这就意味着语境坍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大学生的“截屏社交”。
[1]陈渝,杨保建.技术接受模型理论发展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6):168-171.
[2]Ajzen,Icek.(2006).Constructing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Questionnaire.1-12.
[3]Davis F.Perceived Usefulness,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MI SQuarterly,September 1989.
[4]Ajzen I.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1,50:179~2117.
[5]翁小颖.小程序用户使用意愿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8):85-87.
[6]刘晨.新媒体截屏传播的伦理困惑[J].青年记者,2019(9):40-41.
[7]庞晨,陈孟南.浅析截屏图片的功能、特征与风险[J].新闻爱好者,2020(1):94-96.
[8]李欢,徐偲骕.隔“屏”有耳?——聊天记录“二次传播”的控制权边界研究[J].新闻记者,2020(9):74-84.
[9]王志彬.自媒体时代截图传播的伦理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9.
170 传播力研究 2021年04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