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文)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为本欤。”由此,可见孔子仁的学说的逻辑起点是 ( )
A.人性本善
B.血缘远近
C.宗法等级
D.君臣尊卑
2.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朱子云:“若在理上看,则是虽未有物已有物之理。”由此可见,两人都试图( )
A.揭示自然规律B.论证天人关系 C.发现人性本质D.探寻事物本原
3.以下有关绘画艺术特征的点评,与右图所
示
画作相符的是( )
A.讲究布局,画面气势雄浑
B.“钩勒工细”,“尽其精微”
C.注重描摹,力图再现实景
D.“意在笔先”,“趣在法外”
明〃徐渭《菊石图》
4.高续增在《〈诗经〉为证,我们曾经浪漫过》中写道:“《诗经》不是按照‘上头’的尊意做出来的赞美诗,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华夏先民们灵魂还未被奴化,君主们包括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作者意在强调( )
A.《诗经》反映了中国古代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
B.《诗经》内容是当时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
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
5.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宋元戏剧史序》中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此语意在( )
东三省是哪三个省A.赞美宋元文学的辉煌成就 B.强调古代文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C.说明古代文学不具连贯性 D.论证古代文学的整体发展
6.某同学拟开展“宋元时期的市民文化”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他可选择下
列材料中的( )
①《三国志平话》②《四书章句集注》③杂剧陶俑④《中国京剧史》
A.①③
B. ②④
C.③④
D.①④
7.有学者在分析中国某一时期文化特征时曾这样概括:“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该时期应是( )
A.先秦 B.汉代 C.唐代 D.宋代8.王夫之认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与此相似的社会历史观是( )
A.“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B.“克己复礼,渐有文教”
C.“制天命而用之”
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9.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介绍西方时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
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 ) A.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已经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 C.由闭关锁国到主动开放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10.谭嗣同被梁启超誉为“晚清思想界的彗星”,他认为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惟独“朋友”一伦“最无弊而最有益”,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是朋友关系,因为它“一曰平等,二曰自由”。以下对谭嗣同的观点评述正确的是( )
①猛烈抨击封建秩序和封建等级关系②以“朋友”之伦完全取代其它四伦
③没有彻底跳出传统儒家思想的圈子④以西方资产阶级学说改造儒家思想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1.孙中山说:“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要去这种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里,他强调的是(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新三民主义
12.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记载:“民国的建立并没有带来和平、秩序和统一;相反,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君主复辟运动、军阀割据,以及帝国主义势力加剧。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运动来唤醒国家及人民。”上述材料中,徐中约先生在强调哪一个关键词? ( )
A.沦落 B.复辟 C.革新 D.唤醒
13.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
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14.1938年10月,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下列史实符合这一思想主张的是( )
①秋收起义军进攻长沙②“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创立
③《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④中共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一切科学的东西,都是在辩论、求证中获得发展,一切优秀的文艺都是在包容、并存中得到繁荣。”这一讲话( )
A.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B.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内涵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16.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文化大革命”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籼型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17.“文艺复兴时期服饰文化的特点突出地表现在服装为崇尚人体美服务,服装的作用在于充分显示人体的美感,弥补人体的缺陷。”材料反映了文艺复兴( )
①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②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③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构想④倡导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④18.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中说:“一个皮匠、铁匠、农民,各有各的工作和职务,但都是被授予圣职的神甫和主教。”对此理解
最准确的是()
A.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就是神甫和主教
B.神甫和主教要从各种职业的人中选举产生
C.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要信奉上帝
D.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是在上帝面前权利平等的教士
19.“把统治权看做只是一种‘代办权’,从而证明把人民的合法权利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
正当的”。提出该主张的启蒙思想家是( )
A.卢梭 B.孟德斯鸠 C.康德 D.伏尔泰20.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的圈套。然而,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本质就是寻求( )
A.人身自由
B.推翻专制
C.思想自由
D.主权在民
21.文学是对社会现实的艺术反映。《十日谈》和《西游记》这两部文学名著
体现的相同思想是( )
A.冲破束缚,追求个性解放B.挑战正统,提倡经世致用
C.反对专制,否定教会权威D.批判现实,宣扬理性主义
22.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促进了近代欧洲的思想解放。因为它们都( )
A.抨击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 B.体现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诉求
C.倡导理性至上和科学思维 D.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实
23.某学生在学习“19世纪中期法国文学艺术流派”时发现一段残缺不齐的句子:“①主义偏重主观、表现;②主义偏重客观、再现。①主义偏重内心,向自我心理世界探求,揭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②主义偏重向外,向感性世界开掘,描绘大千世界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尖锐剧烈的斗争。”与句中①、②两处文学艺术流派相对应的法国文艺作品分别是( )
A.《人间喜剧》、《悲惨世界》B.《巴黎圣母院》、《拾穗者》C.《自由引导人民》、《格尔尼卡》D.《苹果车》、《安娜·卡列尼娜》
24.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 )
A.日心说
B.进化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
25.王觉非在《英国近代史》中指出:“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 )
A.运输技术的重大改革
B.瓦特研制的万能蒸汽机
C.煤炭钢铁的大量生产
D.阿克莱特建立水力纺纱工厂
26.《美国宪法历程》指出:“美国法治的中心内容是政府是自由的、具有道德的人们自愿同意的产物,不存在天然的权威。”这体现的基本原则是( )
A.天赋人权
B.社会契约
C.制约平衡
D.人民主权
27. 1655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写到:“人只不过是一株芦苇,本质上是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所以我们所有的尊严都在于思考……通过思考,我们理解世界。”这一思想反映了( ) A.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 B.宗教改革中的“信仰得救”说
C.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 D.工业革命后的空想社会主义28.《全球通史》写道: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材料叙述的情景开始于( )
A.新航路开辟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29.“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下列有关“这一发现”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显著标志 B.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重大发展C.促进了人们深入认识微观世界 D.有助于解释光电效应
30.物理学家普朗克年轻的时候,他的老师焦里告诉他,物理学家今后的工
作只不过是提高测定的精度而已。当时,这种说法很流行。后来普朗克取得的科学成就证明了这种说法的
A局限性B.欺骗性C.前瞻性D.准确性
31.贝多芬用音乐全力颂扬“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这一时代理念。据此判断,贝多芬的作品体现的时代主旋律是
A.启蒙时代的自由精神 B.工业时代的自由主义
C.古典主义的悲剧情结 D.现实主义的批判意识
32.右图是毕加索的《葡萄与小提琴》。对其艺术特
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光线是绘画的主宰”
B.“将一切都缩减在立方体之中”
C.“不要失掉你所感觉到的第一印象”
D.“从风景变化的光线中,捕捉彩的魅力”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2分。
33.(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
民为贵,社稷(指国家)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众)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