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汉魏晋诗三首
◎诗海拾贝
饮酒(其四)
陶渊明
栖栖失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 千载不相违。
【赏析】 这首诗以失鸟依孤松,比喻自己隐居守志,终身得所。诗的前六句极言孤鸟的失意,鸟既失,自然恓惶不安,加之在暮苍茫中独自飞翔,令人倍感凄凉。“因值孤生松”以下陡然折回,敛归息荫,自然有无限乐趣,更何况在举世无繁荣之木的情况下,得一挺拔劲直、浓荫铺地之青松作为栖息之地,自为理想的乐土,故欲托身于此,千载不离。这首诗可以说是陶渊明对他本人下决心归隐的一种解释:在“失”亦即脱离了官僚阶层以后,必须一个“托身”之所来安身立命,他很荣幸地到了,于是下决心在这里坚持下去,千载而不相违。
◎语林撷英
课文名句
1.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5.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曹操名言
1.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2.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机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
3.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4.生于乱世是为不幸,但如能变乱为治,岂非不幸中之大幸!
陶渊明名言
1.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2.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3.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4.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作者卡片
姓 名 | 曹 操 | |
生卒年 | 155~220 | |
朝 代 | 东 汉 | |
字号称谓 | 字孟德 | |
籍 贯 | 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 | |
相关资料 | 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代表作有《蒿里行》《短歌行》等 | |
姓 名 | 陶渊明 | |
生卒年 | 365~427 | |
朝 代 | 东 晋 | |
字号称谓 | 字元亮,一名潜 | |
籍 贯 |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 | |
相关资料 | 著名田园诗人。现存的诗有120多首,散文6篇,辞赋3篇。代表作有《归园田居》《饮酒》等 | |
◎背景呈现
《古诗十九首》:东汉桓帝、灵帝时,宦官外戚勾结擅权,官僚集团垄断仕路,文人士子备受压抑。在这样的风气下,中下层文人士子或为避祸,或为寻求出路,只得奔走交游,因而也就有了“游子”的乡愁和“思妇”的闺怨。《古诗十九首》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表述着同类的境遇和感受。《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编的《文选》,究竟具体产生于何时,由何人所作,有种种不同的说法。
《短歌行》: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大战前夕,宴请文武百官,饮至半夜,忽见乌鹊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短歌行》。 《归园田居》:陶渊明曾几次出仕,然而,当时东晋政治日益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十分尖锐,权力斗争激烈。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又不肯与黑暗的势力同流合污。于是辞官回乡,过着躬耕自给的田园生活,终身不仕。《归园田居》这组诗写于陶渊明辞官归田的第二年,即公元406年,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
◎知识链接
古体诗: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是近体诗形成前,除楚辞外各种诗歌体裁的总称。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一、字音辨识
迢迢(tiáo) 皎皎(jiǎo) 札札(zhá)
脉脉(mò) 呦呦(yōu) 三匝(zā)
二、通假字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掇”通“辍”,停止
三、一词多义
1.旧
2.绝
3.适
4.当
5.且
四、词类活用
1.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名词用作动词,弹奏
2.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形容词用作动词,远离
3.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形容词用作名词,繁杂的事务;闲暇时间
五、古今异义
例 句 | 古 义 | 今 义 | |
零 | 泣涕零如雨 | 落下 | 整数以外的尾数;整数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数 |
去 | 相去复几许 | 距离 | 离开某地前往某地 |
存 | 枉用相存 | 问候,探望 | 保留,怀有 |
厌 | 山不厌高 | 满足 | 嫌恶,憎恶 |
沉吟 | 沉吟至今 | 对贤才的思念和倾慕 | 小声念叨 |
六、特殊句式
1.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宾语前置句
2.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状语后置句
3.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4.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七、成语积累
1.脉脉含情:形容用眼神或行动默然地表达情意。
2.对酒当歌:对着酒应该放声高唱。原意是人生时间有限,应该有所作为。后也用来指及时行乐。
3.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比喻执政者能宽宏大量,广纳贤才。
1.三首诗中的哪一首属于田园诗?
[我的理解]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2.三首诗各侧重写了什么内容?
[我的理解] 《迢迢牵牛星》写咫尺天涯之哀,抒夫妻团圆之愿。《短歌行》表达渴求贤才的心情。《归园田居》写离开污浊的官场,回归田园的欣喜。
3.文脉梳理
迢迢牵牛星
短歌行
归园田居质朴自然
1.《迢迢牵牛星》一诗中有许多叠词,这些叠词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名师指津] 从外在情景的描绘和作者感情的抒发两方面回答。
[我的理解] 这首诗中大量使用叠词,全诗50字,却有“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六个叠词12字,这些叠音词既是诗句对外在情景的细致描绘,又是诗人内心真挚感情的巧妙抒发。叠词的运用与全诗缠绵悱恻的感情十分和谐,深切地表现了景中情、情中景,显得韵味深长、哀婉动人,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抒情性和音韵美,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2.《短歌行》开头八句却有两问,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
[名师指津] 从运用的修辞手法的作用上作答。
[我的理解] ①设问开头,破空而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②运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逝的感慨。③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
3.在《短歌行》一诗中,诗人反复叙说的“忧”有哪些?怎样看待这种“忧”?
[名师指津] 第一问从人生、人才、功业方面思考,第二问从这种“忧”表现的追求和精神方面作答。
[我的理解]
诗人之“忧” | 评 价 |
①忧人生短暂 | 曹操作为一代帝王,他在《短歌行》中流露出的这些“忧”,正是他积极进取、求贤若渴、希望建功立业的表现 |
②忧人才难得 | |
③忧功业未成 | |
4.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名师指津] 进取,追求。
[我的理解] 这四句表达了诗人奋发进取、不懈追求的理想。“对酒当歌”,表面上看很像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而其实大不相同。这里并不是让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人生就像“朝露”那样易于消逝,应该珍惜时间,及时施展才华。
菊花古诗5.怎样理解《归园田居》一诗开头四句的含意和作用?
[名师指津] 前四句写出了什么之间的矛盾,从中看出诗人什么样的性格,“适俗韵”“爱丘山”的人做了官,结局会怎样呢?
[我的理解] 起首四句,先说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可以说是陶渊明对归隐前十三年生活的总结。表露了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6.《归园田居》中诗人用“羁鸟”“池鱼”比喻什么?“拙”是什么意思?
[名师指津] 自比。从本义和语境义来理解“拙”字。
[我的理解] 这里诗人以“羁鸟”和“池鱼”自比,说明自己跟“羁鸟”和“池鱼”一样早有摆脱官场束缚、返回田园隐居的强烈愿望,现在终于做到了隐居躬耕,保持了质朴的本性。“拙”,《辞海》解释为“笨拙,与‘巧’相对。《老子》:‘大巧若拙。’”诗句中的“拙”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与世俗的虚伪机巧相对,强调自己不会适应世俗的潮流,并以此自许。
历朝历代都有两部分人,一部分主张出仕,或归隐山林,寄情山水;或退归田园,亲近自然。一部分主张积极入仕,去实现自己经国济世的宏伟抱负。陶渊明选择了归隐,而曹操选择了积极入仕。对他们二人的选择,你持什么观点?
[名师指津] 言之有理皆可,但要从人生意义的方面点明合理性。
[我的理解] (示例1)我支持曹操的选择。人生在世几十年,总要留下一点积极的东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要想做点有益于社会的事,就必须克服社会上的阻力,积极入仕。归隐山林,寄情山水,是一种只顾自我感受的自私行为。
(示例2)我支持陶渊明归隐。滚滚红尘,纷繁复杂,各人等,争来抢去,无非一个“利”字,而一个人一生所需实在有限,一日三餐,居住一屋足矣,睡眠一床足矣,一切利益,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为了这些,不择手段,劳心费神,倒真不如归隐山林,寄情山水更干净些。
迢迢牵牛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