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我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
原始的居住形式有四种: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
原始的居住点:陕西临潼姜寨遗址,西安半坡村遗址。
第二章:殷周时代的城市
商城郑州,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城市遗址。
《尔雅》记载:邑外为之郊,郊外为之牧,牧外为之野,野外为之林。
《左传》记载: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
城与廓:三里之城,七里之廓。
《管子度地篇》:内为之城,外为之廓。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
《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里记述的王城规划易将显然与井田制的
土地制度有关。考工记中还记载: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说明道路宽度有分级,市内宽,环城窄,城郊更窄。还记载: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这说明按封建等级,都城有大小,其中道路宽度也不同。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管子对城市选址的总结: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
燕下都为现存战国城址中最大者。
齐临淄是目前所知春秋战国时期各古城中规模最宏伟的古城。
第四章:秦汉时代的城市
信宫、阿房宫及长安城的修建均由军匠出身、后任少府的杨城延主持。
5、东汉洛阳:九六城,南北九里,东西六里。
第五章: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的城市体系:城市发展总的趋势表现在北方中原地区城市的残破以及江南和周边地区城市的崛起。
3、曹魏邺城:在古代城市规划中有重要影响:1、城市有明确分区,统治阶级与一般居民严格分开。2、既继承了古代城与廓的区分,也直接继承了汉代宫城的区分。3、不同点是,区分更明确,不仅汉长安与洛阳宫城与坊里相参,或为坊里所包围,这也反映了阶级的对称及当时等级的森严,统治阶级对人民的防范。4、整个城市的布局,将道路正对城门,干道丁字相交于宫门前,这样把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一般的建筑扩大应用于整个城市,这种规划手法对以后的都城布局有很大影响。
4、隋唐时期的“四大都市”淮安、扬州、苏州、杭州。
5、隋唐长安的地形: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城市,也是古代全世界最大的城市。
道路系统:1、呈严整的方格网系统,共有东西大街11条,南北大街14条,互相直角相交,其间还有许多山路,通道每户,成为坊曲。
坊里:共划分109个坊里,面积之大,在中国古代城市中也是空前绝后的,原因:1、坊里的
划分完全是由干道网决定的,而是为了便于管理统治。坊的四周有夯土的坊墙。市肆:东市集中这位贵族官僚服务的各种商业,西市颇多外国商人的店铺。
水系和绿地:城内最好的绿地是曲江池和芙蓉池园。
6、唐代国内最大的商业城市有三个,一为南方海港广州,一为长江与运河交会处的扬州,一为运河至黄河的转运中心汴州,此外益州、洪州等地也是商业中心。
第六章:宋元时代的城市
1、后周世宗(柴荣)对开封的改建:1、扩大城市用地,在旧城之外,加筑罗城(外城),新扩建部分相当于原来城市用地的4倍。2、改善旧城的拥挤现象,展宽道路,改善交通条件。3、疏通运河,便于城市供应,便利交通。4、制定许多防火,改善公共卫生的具体措施,沿街划定植树地带,增加城市绿地。影响:主要力量没有放在宫室的修建上,也没有受旧的城市规划的束缚,主要是为了适应城市生产和防火及发展提出的要求,和以往都城大不相同。
2、开封平面规划特点:三套城墙,宫城居中,井字形道路系统,平面形状不方正规则。三
套城墙、三套护城河是逐渐扩建的,号称四水贯都。四水: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
3、《平江图》:保存至今的《平江图》,是在南京绍定刻成的石碑,是我国最早,最详细,最准确的城市平面图,在世界上也是较早的作品。
4、古代最大的港口城市:广州、泉州、扬州。明初一度实行海禁,广州撑了第一大贸易港口。
5、辽上京,上京临潢府,辽代五京之一,是契丹人在草原上新建设起来的第一个都城。是由汉人康默记、韩延徽规划建设的。城市布局的显著特征:既重皇权,又有番汉参与。大内的规划布局:西为朝,东为寝,是中原都城规划思想与契丹毡庐而居的传统相结合的产物。
6、金上京:除具备辽金城邑的典型特点外,上京城墙的建设较早采用了砖砌外表的先进技术,并用铁渣与夯土混筑加固。
7、元上都由刘秉忠规划建造。
9、元大都规划的特点:1、继承发展了唐宋以来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优秀传统手法:三套方
中国最大的城市城,宫城居中,中轴对称的布局。而且三套方城整齐规则,中轴线也更对称。反映了封建社会儒家的“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的传统观点,把至高无上的皇权加以烘托。2、规则的宫殿与不规则的范围有机结合。3、完善的上,下水道。4、城市建设宫城由有经验的中外建筑工匠参与规划和修建,统一领导与指挥。
10、元上都是元时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它的规模比大都小而又比和林城大,既有中原汉族城市规划的传统,又有鲜明的时代民族特。
第七章:明清时期的城市
1、农村地区出现了定期集市且分布广泛、在山东称集,在广东称虚,在四川称场,江西称亥,定期集市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了市镇的大量兴起。其中以晋商的票号最为著名,山西中部的平遥、太谷、祁县构成了清代中国的金融中心。
2、主要的专业性工商业中心有:纺织业及其交易中心:南京、杭州、苏州、松江;粮食业中心:开封、济南、常州、芜湖、荆州、南昌、成都;南北商业交易中心:淮安、济宁、东昌、临清、德州、直沽;印刷及文具交易中心:徽州、池州、湖州、徐州;边地及各族茶马交易中心:大同、开原、洮州、河州、大理;沿海外贸港口:福州。;泉州、广州、宁波。
3、四大名镇:汉口镇、佛山镇、朱仙镇、景德镇。其中汉口镇、佛山镇与北京、苏州并称天下四聚。
4、明清时期城市的分布:长江下游地区为经济最发达的核心地区,包括淮河以南的江苏、安徽两省以及浙江北部。次发达地区包括两类地区,第一类为华北地区,第二类地区包括南方的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东南沿海、华南东部,此类地区处于发展的上升期。不发达地区为衰落停滞的西北地区和发展起步的云贵地区及华南西部。落后地区为新开发的边疆地区,包括新疆、东北、蒙古、青藏以及东南沿海的台湾等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