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流行语cp是什么意思
篇一:浅谈网络流行语
浅谈网络流行语
摘要: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方言, 深受社会的影响。本文根据形式结构和表义形式对网络流行语进行简单分类, 对其时尚简洁、幽默诙谐、联想丰富的特征进行社会学角度的探讨。网络流行语的流行对语言产生了重大影响, 需要我们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社会心理、发展趋势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它真实地反映了在一定时期内的社会文化、众心理和民俗风尚。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 网络上的流行语日益丰富, 由于上网的多为20—30 岁的年轻人, 他们的网络语言体现出一种新奇、鲜活的特征。“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口语, 是人们在网上交际时使用的别致、活泼而新鲜的词语。”[1]作为语言的载体之一, 网络使得语言的表达方式更加自由随意, 方言、谐音词、转义词、生造词大量进入网络语言, 拼音简缩、英文简写、汉字拆分等方法也时常运用。网络流行语的使用, 不但丰富了我们的网络生活, 也使得我们的语言
更加生动有趣。也许你有天打开电脑, 会在论坛上发现这样一个帖子: “7456, 儿子又被抓去断背了, 事物所
真BT, 亲们一起BS 它, 就酱紫, 泪奔”这绝对不是胡言乱语, 而是一名“粉丝”(fans) 用网络流行语所表达的愤慨之情。这些鲜活生动的词汇通过网络, 丰富着我们的语言, 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一、网络流行语的分类
“新产品、新事物的出现常常使新词语大量涌现, 也诱发一些词语生出新义。”[2]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新词大量进入网络语言,并随着应用的广泛而成为流行语, 词义发展的例子也举不胜举。从网络流行语的形式结构来看,有汉语拼音简略、英语缩写、汉语短语简略等类型的网络流行语。从网络流行语的语义表现来看, 有谐音型流行语、旧词新义型流行语、隐喻型流行语等类型的流行语, 拟声、象形等手法也大量运用。上述流行语在划分上还存在一定的重合。
从形式结构上来看, 网络流行语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汉语拼音简略型
“MM”( 妹妹)、“GG”( 哥哥)、“PL”( 漂亮)、“BT”( 变态) 想必已为大家所熟知。网络文学的流行又让“TJ”( 太监, 指没有完结却又停止更新的文章)、“YY”(意淫)、“RPWT”(人品问题) 等词广为传播。在论坛里, 语言更是丰富多彩。“ZT”是
转帖的意思, 表示帖子并非自己原创, 发帖人叫“LZ”( 楼主), 相对来说也就有了“LS”( 楼上)和“LX”(楼下)的
关系。对于论坛上的帖子, 各路英雄更是有自己的看法。“SF”是“撒花”的意思,表示对某观点的赞同。“PP”是“批评”的意思,“BS”( 鄙视) 表示的是轻蔑, “PF”却有着“佩服”和“喷饭”两个相去甚远的意思, 看到这个词的时候不免要根据情境猜测下它的褒贬。“MS”( 貌似) 是一个比较谦逊的词语, 表示发帖人对自己观点的不确定的态度。网络上的称呼也多种多名段也随着作品的普及而广为传播, 而这些台词片段通常无法直接理解, 仔细品味才能体会个中含义。“ZT4”意为“猪头4”, 来源台湾偶像剧《流星花园》, 电影《手机》的热映也让“做人要厚道”传遍了大江南北。“XX 很生气, 后果很严重”出自《天下无贼》, “出来混, 迟早都是要还的”来自《无间道》, 意为报应。“农妇山泉有点田”改编自农夫山泉的广告, 被喻为是一个大学生的最低奋斗目标。“黑旺财”出自晋江文学网, 旺财是《唐
伯虎点秋香》里的一条狗, 狗者, 犬也。黑犬, 就是“默”。
4.除了以上提及的几种流行语, 还有其他一些如“呵呵”、“晕”、“倒”、“汗”等流行语, 不但在网络上广泛使用在生活中也经常用到。
二、网络流行语的特征
1.时尚简洁, 方便输入网络流行语大量采用字母、数字, 通
过谐音、简缩等方法将复杂的汉字输入转化为简便的字母和数字, 既提高了打字交流的速度, 又显得时尚
简洁。如表示同意用“4242”(是啊是啊), 求救用“995”( 救救我), 鼓励时用“+U”( 加油), 道别时用“88”。使用这些简洁的语言, 大大缩短了打字的时间, 使得交流更加方便。
2.幽默诙谐, 奇特搞笑网民们大多都是年轻人, 他们精力充沛, 充满好奇心和创造力, 他们或创造新词, 或给词增加新意, 使网络流行语显得幽默诙谐, 生动有趣。网络流行语中不乏幽默诙谐的用法, 如“裸奔”指的是发帖不登陆, 迷上一篇更新很慢的文章叫“掉坑”, “无粮瘦佛”则充满了打趣的意味, 被很多蚊子咬了则叫“新蚊连啵”。这些词语反映了网民们追新求变的心理。
3.想象奇特, 韵味丰富网络流行语中充满了奇特的想象, 如“轻舞肥羊”改编自流行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中的女主角名“轻舞飞扬”, 用来嘲笑体积庞大的女网友, “me too”则代表“我吐”, “爱老虎油”则代表“我爱你”, “本命”指最喜欢的偶像。“天才”可不是一句赞美的话语, 它的意思是“天生的蠢材”。这些词语乍看普通, 实则韵味丰富, 想要理解可得费一番精神, 这也说明了网民们丰富的想象力。
三、网络流行语受社会的影响
“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 是言语社团的
一种标志。”[4]作为一种社会方言, 网络流行语深受网民们性别、年龄、心理、文化程度等的影响, 也受影视文学作品的影响。
1.网络流行语受性别的影响。网民在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上存在着性别差异, 对同一件事情男女会选择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笑声, 女性一般用“呵呵”、“嘻嘻”这种比较文静的词语, 而男性则会选择“哈哈”、“咔咔”等比较粗放的词语。女性的用语显得可爱活泼, 常带有撒娇发嗲的意味。女性在自我称呼时特别喜欢用“人家”、“偶”一类的词语, 而男性则常用些粗俗的负面词语来表达情感。女性喜欢把自己喜欢的男性偶像称为“儿子”, 无论年龄是否比该偶像大, 据说是因为女性粉丝心中对偶像的母爱大于其他情感。男性则通常形容那些没有写完又不再更新的文章为“太监文”。
2.网络流行语受方言和外语的影响。网民们来自五湖四海, 他们有时候将自己的家乡方言带到网际交流中, 这些方言有的活泼可爱, 有的幽默诙谐, 因而在网上广为流传。如“饿滴神啊”为陕西方言, “俺”为东北方言, “粉”则来自福建方言。”CU”来自英语“See you”(再见), “88”来源于英语“Bye- bye”(再见), “卡哇依”( 可爱) 和“卡叩依”(帅气)都来源于日语。网络流行语不但受外语语音的影响, 还受外语语法的影响。“ ING”来源于英语语法, 表示正在进行的意思, 常用的网络流行语的例子有“冷汗ING”和“感动ING”。“ 的说”来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