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通过教学这条途径来实施,但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才能全面实现。另外,教学不仅是智育的实施途径,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途径。
2.教学的一般任务有哪些?
(1)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3.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教学规律是教学内部的本质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只能去发现它、掌握它,但不能制造它;教学原则是第二性的,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不同的教学体系有不同的教学原则。
4.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因材施教原则
5. 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哪些?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年龄特征;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6. 上好课基本要求有哪些?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4)表达清晰;(5)气氛热烈。
7.教师布置作业时应遵循哪些要求?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2)作业的分量要适中,难易要适度; (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8.教师课外辅导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1)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2)目的明确,着重启发;(3)组织学生互相帮助;(4)善于总结,积累经验。
9.简述设计教学法?
设计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克伯屈创立的。它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10.简述道尔顿制?
道尔顿制是由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提出的,是指教师不再通过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1. 班级管理的功能是什么?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2.班级管理的四种模式是什么?
(1)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2)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
式。(3)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一定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4)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目标与小组及个人目标,以推动班级管理活动的管理方式。
3. 怎么样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4. 班集体必须具备哪些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 (2)一定的组织结构;(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5.班集体的教育作用是什么?
在学校教育中,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形成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6.怎样培养和建立班集体?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1.课程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1)从课程任务的角度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2)从课程制定者的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2.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社会发展的要求对课程的影响;(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技的发展水平对课程的影响;(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对课程的影响;(4)不同的课程理论的影响。
3.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 (1)对学生的研究。对学生的研究,就是要出教育者期望在学生身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通常包括三方面内容: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并把它与理想的常模加以比较,确认其中存在的差距;了解学生个体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
(2) 对社会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泰勒认为应包括:健康,家庭,娱乐,职业,宗教,消费,公民等。(3)对学科的研究。
4.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是什么?
(1)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
他教材的依据。 (2)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3)教材与教科书。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
5.教学计划的要素有哪些?
(1)指导思想;(2)培养目标;(3)课程设置及说明;(4)课时安排及时间分配;(5)考试考查及实施要求。
6.我国义务教育教学 计划的三个特征是什么?
(1)强制性。义务
教育教学计划是义务教育法的实施计划,体现了义务教育法的基本精神。
(2)普遍性。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适用范围要比普通的课程计划宽得多,它规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
(3)基础性。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作用就在于充分保证为学生的各种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打好基础。
7.编排均衡生产 基本要求是什么?
(1)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 (2)教科书的内容阐述要层次分明;文字表述要简练、精确、生动、流畅;篇幅要详略得当; (3)标题和结论要用不
同的字体或符号标出,使之鲜明、醒目;封面、图表、插图等,要力求清晰、美观; (4)字体大小要适宜,装订要坚固,规格大小、厚薄要合适,便于携带。
8. 教科书的作用是什么?
(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2)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3)利用教科书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4)利用教科书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学生的本质的属性是什么?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而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是学习的主体,其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因。
2.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中对学生的身分是如何定位的?
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中对学生的身份定位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3.作为权利主体,学生享有哪些佥的权利?应履行哪些义务?
(1)作为权利主体,学生所享有的合法权利主要有人身权和受教育权,其中人身权主要包括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和荣誉权等。
(2)学生所应履行的义务包括:① 遵守法律、法规;②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③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④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4.教师所要扮演的职业角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教师所要扮演的职业角包括: (1)传道者角;(2)授业、解惑者角;(3)示范者角;(4)管理者角;(5)朋友角,(6)研究者角。
5.教师需具备的学科专业素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教师所需具备的学科专业素养包括: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6.教师需具备的教育专业素养训要包括哪些方面?
教师所
需具备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4)掌握科学有效、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
7. 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作用。教育目的一经确立就成为人们行动的方向。它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2)激励作用。目的反映人的需要和动机,目的一旦被人们认识和接受,不仅能指导
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3)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8.制定教育的依据是什么?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心发展的需要; (3)人们的教育理想;
9.普通中学在智育方面的要求是什么?考教师资格证需要什么条件
(1)帮助学生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技巧;(2)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极的心理品质。
10.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中对我党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如何论述的?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 简述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2.简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3.为什么说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1)教育具有传递和深化文化与构成文化本体的双重文化属性;
(2)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3)教育在社会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任何文化如不借助于教育的传递和深化,将影响其存在的质量或缩短它存在的历史长度。
4.简述学校文体的特性?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文化传统为己任;
(4)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
5.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响;(2)同伴体的影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
6. 学生文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2)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 (3)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 (4)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
7.简述人
的身心发展的特点?
(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人只有参与社会实践才能生存与发展,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社会实践性。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人具有自我意识,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能动的过程。人的能动性能否较好地发挥,是一个人的发展能否达到较高水平的重要因素。
8.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4)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9.简述遗传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意义?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存在着个体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影响; (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但遗传决定论是错误的。(4)
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5)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