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吃什么
寒食节吃什么
  *导读:知道寒食节的人比较少,知道寒食节吃什么的就少之又少了。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日,所以在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将两个节日并为一起的。下面就跟一起去了解一下寒食节吃什么吧。


  历史上,寒食节活动由纪念介之推禁烟寒食为主,逐步演变为以拜扫祭祖为主,其中蕴含的忠孝廉洁的理念,完全符合中国古代国家需要忠诚,家庭需要孝道的传统道德核心,成为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载体。发展到现代,寒食节已成为缅怀革命先烈,教育青少年重要形式。同时,每逢寒食节,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回乡扫墓祭祖,成为传承中华民族根祖文化,体现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节日。


  *寒食节吃什么



  *寒食粥


  寒食粥源于春秋晋文公重耳追祭功臣介子推焚身之日的寒食节(古代的节令之一,在清明前一天)。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相近,后来人们便融成一个节令,衍化为清明祭祖扫墓的风俗而流传下来,节日期间,百姓家家不许动烟火,需备麦粥等冷食,借此纪念。而寒食粥就是因寒食节而流传下来的节日饮食。


  原料:白梅花5克,粳米80克。


  制作方法:将粳米煮成粥,再加入白梅花,煮沸两三分钟即可,每餐吃一碗,可连续吃三五天。



  功效:梅花性平,能舒肝理气,激发食欲。食欲减退者食用效果颇佳,健康者食用则精力倍增。


  *饴糖


  饴糖是以米、大麦、小麦、粟或玉米等粮食经发酵糖化制成的糖类食品,是古代寒食节的专备食品。海外无寒食,春来不见饧,市远无饧供寒食,箫声吹暖卖饧天,粥香饧白杏花天从众多的提到饧的寒食诗作中不难看出,古代过寒食节必须有饧食,没有饧,根本不叫过寒食节。
寒食节有什么风俗活动

  原料:高粱少量,米少量,大麦少量,粟少量,玉米少量。


  制作方法:将以上食材发酵即可。


  功效:味甘,性温。能补中缓急,润肺止咳,解毒。


  *杏酪


  又名杏仁茶,为寒食节中的另一高档食品,东晋孙楚祭介之推食品中便有杏酪。据《册府元龟》记载,五代时后周广顺元年,太祖郭威曾作御批宣示臣,意思为一些土特产取之民家,未免劳烦,率多糜费,今后不要再进奉。其中所列的土特产贡品中便列有怀州产寒食杏
仁。


 


  原料:杏仁,糖桂花,大米,糯米,白糖。


  制作方法:将大米、糯米混合一起洗净,用凉水浸泡2小时;杏仁用温水浸泡15分钟取出,搓掉黄皮,洗干净与大米、糯米一起加凉水250克磨成稀糊状;凉水入锅,用旺火烧沸,将稀糊倒入锅中,沸腾5分钟即成杏仁茶,随即舀入桶中保温。食用时,将杏仁茶盛入碗中,放上白糖和糖桂花汁便可。


  功效:能防止皮肤老化,防止素及蝴蝶斑的形成,特别是硒和锌能促进皮肤活性,保持青春,延缓皮肤衰老。


  *青精饭


  又称乌米饭,用糯米染乌饭树法之汁煮成的饭,颜乌青。青精饭原为民间食品,唐代即有。江苏宜兴、溧阳、金坛,南京和皖南一带农村每逢浓历四月初八,多有人家用乌饭树叶煮乌米饭,已成习俗。为寒食节的食品之一。


  原料:糯米500克,南烛叶50克。


  制作方法:将糯米淘洗净备用;南烛叶洗净加水500毫升,煮半小时,去其叶渣取汁水煮糯米,用文火煮2小时左右,待米变黑,熟烂后可即食用。


  功效:补益脾肾,止咳,安神,明目,乌发,适宜体质衰弱者食疗调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