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寒食节
有一个节日,是唯一一个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那就是排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
寒食就是吃冷的食物,不能动用火来加热。所以人们会提前做好一些,不用加热也好吃的食物。比如南方人爱吃的青团,先用在初春时候生长的艾草捣出绿的汁液,然后和在面粉里,做成绿的糕团。
而在福建一带,是吃一种叫润饼菜的美食。润饼菜和春卷差不多,是用润饼皮裹着胡萝卜丝、豆干丝等各种自己喜爱的食物,咬上一口,又香、又甜、又脆,实在是太馋人啦。因为每个地方的特产不同,所以天南地北吃到的寒食节美食都不同。
那么,寒食节这个以吃为名的另类节日是怎么形成的呢?这个呀,还要从我们远古时候的祖先说起。古时候的人没有打火机可以点火,也没有煤气灶可以用来烧饭做菜。想要吃到美味的熟食,要么上天打个雷,点着了树木,就能留下天然的火种;要么就是吭哧吭哧纯手工钻木取火。不管哪一种,都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更别说天天取火了。于是古人想了一个办法,每年只点一次火,然后全年小心保存着,不让火种熄灭。
但是,这火种不太听话,特别是在初春的时候,由于天气干燥,常常一不小心就闹个火灾,真让人不省心啊。那可怎么办呢?古人可是很聪明的,他们发现春天经常打雷,被劈中的大树燃烧起来后就是最好的新火种。于是,大家先把旧火种熄灭,过上几天不用提心吊胆
看守火种的舒服日子,然后再为新的一年存下新火种。保存火种的过程非常隆重,主要通过是跪拜行礼,还有供奉一些好吃的,来表达诚意。后来,这样的祭祀活动慢慢变成了怀念自己祖先的行为,不管怎样,都表示了感恩。寒食节有什么风俗活动
关于寒食节还有一个故事呢。故事发生在26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晋国的国王有很多儿子,每个儿子都想当太子,于是大家为了争夺太子之位而打了一架。有一个儿子叫重耳,他当时的力量不够,打不过人家,无奈之下,只能带着亲近的人一起逃离了皇宫。谁知道,外面的世界也不太平啊。和他一起跑出来的一个仆人,把他的钱给偷了,重耳和其他跟随他的大臣只能挨饿。眼看,重耳就要饿死了,一个叫介子推的大臣悄悄割下自己腿上的肉,骗重耳这是猪肉,给他吃了,这才救了重耳一命。后来重耳知道这事,特别感动,承诺以后只要自己当了国王,一定好好报答介子推。
介子推只是出于忠心才这样做,也没真的想得到回报。没想到,重耳还真当上了晋国的国王,并要履行承诺。重耳想要给他官做,还想送他很多钱。但介子推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一个忠臣该做的事,没有什么可以邀功的,于是连夜跑到深山里隐居起来。重耳在后面一路追,追到大山里就傻眼了,这山很大,介子推住在哪里,谁又能知道呢?那个时候又不像现在还有定位。这时,重耳身边也不知道是谁,出了个馊主意,放把火把山给烧了呀,他介子推还不乖乖被烟给熏出来了。可是他们都没有想到,介子推非常有骨气,他宁可被烧死,也不愿改变自己的初心。当重耳看到介子推的尸体后,真是后悔啊!但
人死不能复生,重耳为了纪念介子推,把他死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每年的这天都不许生火。
据说,当时介子推是被烧死在一棵老柳树下的。第二年,重耳再去祭拜介子推时,发现那棵被烧死的老柳树又活了。重耳觉得,这棵柳树不简单,便折了些柳条,编个圈戴在头上,表示对介子推的怀念。从此以后,老百姓也都学着,在寒食节的时候,用插柳戴柳环的方式来纪念介子推,这个习俗就一代一代传到了现在。
寒食节虽然是以吃为名,但并不是为了吃才有的节日。它所蕴含的是古人的智慧和五千年优良品德的传承!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