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天下第一泉景区之营造与管理
济南天下第一泉景区之营造与管理
近年,山东省济南市天下第一泉景区的建设、管理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成为济南市景观、旅游的一大品牌,受到广泛的关注,现就该景区的基本情况、营造建设与景区管理上的一些做法作一些粗浅的分析,以资借鉴。
一、景区的基本情况
(一)景区整体情况
天下第一泉风景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心,是国家5A级景区、国家重点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3.1平方公里,由一河(护城河)、一湖(大明湖)、三泉(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三大泉)、四园(趵突泉公园、环城公园、五龙潭公园、大明湖风景名胜区)组成,是集独特的自然山水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二)各组团公园简介
景区由四大组团公园组成,各公园简介如下:
1、趵突泉公园
位于济南市市中心,面积10.5公顷,是以泉水为主的文化名园。园内名泉众多,趵突泉与附近的金线泉、漱玉泉、柳絮泉、马跑泉和无忧泉等二十多处名泉组成趵突泉,是“济南四大泉”之首。乾隆皇帝南巡时因趵突泉水泡茶味醇甘美,曾册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公园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泺源堂、娥英祠、观澜亭、来鹤桥、蓬山旧迹坊、尚志堂、李清照纪念堂、易安旧居、白雪楼、万竹园、沧园及诸多名泉、碑石形成了济南泉文化的发源地。公园风景秀美、古朴典雅、以观泉品茗、赏戏购物为特。园内经常举办书画、盆景展、戏曲演唱、金秋菊展、迎春灯会等文化活动,丰富了公园的传统文化内涵。趵突泉公园是全国优秀公园、国家重点公园、“十佳”公园、国家4A级景区和海内外著名旅游胜地。
2、大明湖公园
大明湖历史悠久,湖名见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1958年济南市政府将大明湖一带正式辟建为大明湖公园,并疏浚湖底,修砌湖岸,维修古建,广植花木,当时公园面积86公顷,其中水面46公顷。2007年济南市投资21亿元,拆迁居民2961户、国有单位21个,将公园面积
扩大到103.4公顷,其中新增水面11.7公顷、陆地17.7公顷。恢复重建超然楼、明湖居、闻韶驿等历史古迹;增辟老舍与济南、秋柳人家等文化展馆;新建七桥风月、稼轩悠韵、秋柳含烟等八大景观,建成桥梁28座、仿古建筑8组;修缮老建筑10组;挖湖65.1万立方米,清淤趵21.53万立方米,假山石砌叠2.79万吨,驳岸砌垒7052米,道路广场铺装7.48万平方米,绿化15万平方米,铺设管线11.5万米。整个景区呈现出曲径通幽、溪桥相映、草木葱茏、瑞鸟翔集的良好景观效果。
3环城(护城河)公园
建在济南护城河沿岸,全长6.26公里,以优美典雅的园林建筑和碧水翠,把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五龙潭泉及大明湖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以湖心泉水为特的园林绿化中心,使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半城湖的景更加秀丽。环城公园东护城河沿线为四季花园,自北向南依次为冬景园、春景园、夏景园和秋景园。护城河设有旅游观光游船,采用顺时针单循环、逐站停靠的公交式运行模式。沿途共设10个站点,即:黑虎泉船站泉城广场船站趵突泉船站五龙潭船站大明湖西南门船站大明湖稼轩祠船站(湖西码头船站)司家码头船站小东湖船站老东门船站青龙桥船站黑虎泉船站,游客在各站点均可购票上船,通过乘船游览很好地串联起核心城区的各景区(点)。
4、五龙潭公园
位于山东省济南旧城西门外,泺源桥北,因内有五龙潭而得名。占地面积5.44公顷,其中水面0.8公顷,是由潭、池、溪、港等景观构成,以质朴野逸为特点的园林水景园。
五龙潭泉系并成为济南四大著名泉中水质最好的泉。有水自池底涌出,形成累累串珠的古温泉、东流泉、回马泉、濂泉;有水从碗口粗的泉眼腾涌,水花飞溅,状若趵突的玉泉、青泉、潭西泉;有水从池岸石隙漫溢,跌落清溪,形似瀑飞的宫家池、虬溪泉;还有“地涌千珠乱,天重一镜湖”的天镜泉,“滋味美如饴,一饮似天浆”的蜜脂泉,以及贤清泉、并洗钵泉、睛明泉、七十三泉等名泉。
二、景区建设及管理上值得借鉴之处
(一)主题集中
集中围绕“泉”和历史文化进行打造。泉水是自然赋予济南的宝物,济南人在保护上也下了大力气,在现代城市中能见到如此清澈的泉水实属难得,泉水感动着每一游人的心。“天下第一泉”景区在策划之初已将这一得天独厚资源作为灵魂,景区的各个组团(公园)都以“水”为题,
作“水”文章,包括自然状态的湖、河、溪、泉,以及人工打造的假山瀑布、喷泉水景等;由“水”衍生出的文化系列也是重点配套的“软件”,如:诗词歌赋、戏曲茶座、游船泛舟等。
作为济南市重要资源之一的“千佛山”景区(4A级景区),原本也想一起打包创建,经多方激辩,最终也因主题不吻合而忍痛割舍。现在看来,这一思路是科学正确的。
(二)统一打造
趵突泉公园、黑虎泉公园、五龙潭公园、护城河公园等公园由来已久,但一直各自为政,未能形成拳头产品,制约着济南市旅游品牌的做大做强。20128月,济南市政府决定以趵突泉景区、五龙潭景区、护城河景区及大明湖景区为主体的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开始组建,目标是创建国家5A级景区。具体措施包括:统一管理(成立“天下第一泉景区管理中心”统一管理)、统一门票(77元套票制,注:当地居民另有门票政策)、统一标识、统一宣传、统一服务。经联合打造后,景区于2013年正式成为国家5A级旅游点。
(三)完善配套
2012-2013年,济南市城市园林绿化局先后投入6600余万元,对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基础设施
进行提升。硬件设施方面,新建、改造内容主要包括:游客中心、停车场、厕所、电子导游、监控、仿古建筑、码头、桥面、休息坐椅、防滑地面、无障碍设施、盲道等。改造后的游客中心集导游服务、邮政服务、宣传推介、咨询投诉等功能于一体,影视厅、医务室等设施齐全。20处景区厕所经改造后均达到了三星级以上标准。10处停车场改造后总面积达到1.4万平方米。在高速、国道、省道以及市区主要路口新装部分交通指引牌。软件设施方面,完善内容包括:设计完成天下第一泉风景区标志(LOGO),注册了“天下第一泉”商标;完善了景区,实现了电子商务和虚拟景区游览;拍摄了景区风光片、宣传片,制作了天下第一泉风景区门票,形成了完整的景区视觉识别系统。另外完善的导游指引系统、景区各组团之间免费自行车接驳、各景点详细介绍等措施都值得我区绿道网建设和管理借鉴。
(四)园林绿化
园林建筑:景区内有众多园林建构筑物点缀,形成一道相当具有历史文化蕴味的风景线。主要特征包括:一是风格相当统一,多采用中国传统北派古典园林建筑风格,突显厚重、大气、彩丰富,另外由于景区内各园均历经多次大规模的修建、扩建,但风格均能恰如其分地统一到原有园区的基调;二是形式变化多样,景区内几乎能看到传统园林建构筑物的各种
形式,包括:亭、台、楼、阁、廊、舫、榭、桥、城墙、水池、石山……各种形式的建构筑物均能根据园林环境布局“恰好地”出现在其所需的位置,有效地避免了园林建构筑物的众多而造成的审美疲劳;三是大多园林建筑均能很好地与功能相结合,极少出现“有形无实”的空壳。
绿化植物:景区内绿化植物规划合理、配植得体,为体现景区历史文化气质增不少。主要特征包括:一是充分利用乡土树种作为基调树种,体现浓郁的地方特,如:杨柳(市树)、荷花(市花)、国槐、悬铃木等;二是以绿为主调,配以部分木本彩叶植物(紫叶李、红枫等)或开花植物(石榴、紫薇等)增添彩,一年生草本花卉只在极少节点中以点缀形式出现,既稳重大气,也节约成本;三是配植手法灵活多样,独木成景、疏林草地、丛林密植、垂直绿化等多种手法在不同场合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氛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