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泉”“引汶”话运河趵
“白英点泉”的故事,几百年来在汶上流传甚广,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话。
白英老人确实筹划参与了“引汶济运”这一伟大水利工程建设,并且汇诸泉之水开挖了一条纵贯汶上南北的新泉河,在水利建设上有着很大的功绩。关于白英老人治水这件事,必须先从元代治理运河说起。
元代建都现在的北京,国家的京都自然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必须解决南北交通运输问题。“元初,毕辅国始于冈城左汶水阴作斗门,导汶入氵光”(明史·河渠三)。冈城在宁阳县,汶水流经它的北边,在冈城修坝,导汶水入氵光河,直达济宁,南接徐、吕漕河,这是引汶水解决济宁以南运河的需水。到了元代至元年间,元朝统治者采纳了寿张尹韩仲晖引汶入卫和意见,“自东平安民山(安山)凿河至临清,引汶绝济,属之卫河,为转漕道,名曰会通”(明史·宋礼传)。这是解决东平县安山以北运河需水的问题。但是新开的这条“引汶入卫”的会通河,“岸狭水浅,不任重载”,所以终元之世,仍以海运为多。明太祖定都南京,“河南、山东之粟,下黄河,……溯河达渭,以给陕西,用海运以饷辽卒”。那时的运输主要靠黄河和海运,运输还不成大的问题。明成祖迁都北京,南北交通运输又特别紧张起来,只得实行
河海兼运。但是,海运险远,失亡严重。河1运也很不容易,必须由江淮水运到河南的原武,再转陆运至临清入卫河,然后转输北京。绕了这么大的一个弯子,而且中间陆运“历八递十所,民苦其劳”。当时劳动人民艰难困苦的运输之状,也是可以想见的。
明代运河总名曰漕河。由临清至徐、沛(原南黄河口)一段又称闸漕,即会通河。其间临清至济宁一段,水运主要靠汶水接济。明永乐九年,济宁州同知潘叔正上书朝廷,他说:
“旧会通河四百五十余里,淤者乃三之一,浚之便”。明廷采纳了他的意见,命工部尚书宋礼、刑部侍郎金纯、都督同知周长疏浚会通河。宋礼主张“会通之源,必资汶水”。
但是,如何用汶水疏通运河之源,成为当时治运当中最为关键的问题。
南旺是南北水脊,据当时记载,南比济宁“地降百十有六尺”,北比临清“地降九十尺”。汶水从汶上县北境流过,距南旺最近处也有六十多里。如何“引汶济运”,改济宁天井闸分水为南旺分水,这个问题必须首先解决。
面对如何“引汶济运”的问题,负责这项水利工程的宋尚书倒是比较讲究实际的。为了“引汶济运”这件事,他比较注意听取众治水的意见,听说白英老人治水有办法,据说这位宋尚书还
进行了“微服延访”,“坐谈于场圃之间”,谈的“悉合机宜”。
白英,汶上县军屯公社白家店人,史书上称他“汶上老2人”,并说他“博学有守,不求闻达,以耕稼为业”。可以肯定他是一位没有做过官的老百姓。白家店是彩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北距汶河不过五里,有名的七十二泉就是在离他家不过五、六里路的军屯山前后。旧社会的老百姓,虽然出尽了牛马力,由于官府的苛捐杂税,地主的残酷剥削,再加上水旱灾害,仍然过的是糠菜半年粮的生活。白英老人生长在这样的地方,特别是家乡一遇到水灾,眼睁睁地看着田园庐舍被大水漂没,总希望而且不断思考着“如何把害水变成利水”这样一个问题,以便让家乡人民过上比较的生活。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白英老人根据他多年的经历观察,思想上逐渐形成了一套治水的方略。关于他的这个治水方略,《明史》上讲的非常清楚:
“宋礼乃用汶上老人白英策,筑冈城及戴村两坝,横亘五里,遏汶流,使无南入氵光而北归海。汇诸泉之水尽出南旺,中分之为二道,南接徐沛者十之四,北流达临清者十之六。”从上述史籍中我们可以看出,白英老人在“引汶济运”中,他突出抓住了三个关键问题——筑坝、挖河、分水。
首先是筑坝。汶上从东北来,先在宁阳经过元代修筑的冈城坝。元代筑冈城坝是为了引汶入氵光,现在相反,筑坝是为了限制汶水南流入氵光的去路,这相问题比较容易地解决了。问题是白英老人为什么要选定在戴村筑坝?戴村在汶上、东平境注入东平湖。其间戴村一段,松山紧靠在它的南3岸,往南距彩山不过五里,北距龙山山脉不过七、八里,两岸夹山,南窥南旺又是一片平原,在这里筑坝,坝基好,河道稳定,距南旺比较近,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分水制高点,白英老人选定这样一个坝址是非常合适的。
筑坝是为了遏汶分水济运,必须严格控制水量。白英老人根据伏秋水大,冬春水小的特点,提出了水小南行济运,水大漫坝入湖的主张,动工筑起了戴村坝。据记载,石护岸长五里十三步,两翼砌石护岸,并用铁扣予以铆固。临流筑起了滚水石坝,长六十余丈,入水三尺,出水三尺。又在滚水坝旁留一坎河口,以备伏秋水大时决坎河口溢洪入湖。后来为了减轻小汶河吃水过大的压力,又在滚水坝两侧扩建了玲珑,乱石两坝,三坝共长百二十五丈,高五尺至七尺,并于三坝连接处镇以鸡心石垛。南北两头高高筑起坝台,北坝台上建白英庙,南坝台上建将军庙,巍巍对峙,非常壮观。
筑坝是为了引汶济运,必须从戴村到南旺开挖一条新河,取名叫小汶河。据《县志》记载,
现在的小汶河,在明代各段名称不一。戴村以下原名席桥河,这条河宋代已有,宋真宗东封太山,曾经过这条河,“为梁而渡,以席籍之,故名。”我们推测这段小汶河很可能利用的席桥河一段或大段故道。从草桥以下,小汶河的名称有草桥河。白马河、黑马沟等等,现在沿河还有草桥、白马河、黑马沟这些村庄,可能就是那时延留下来的名字。白英老人经过实地勘查,把4这些河道的一段或大段连接起来,开挖小汶河,有这么个可能,也比较科学。这个推论恰当与否,聊备一说。
分水置闸。白英老人开挖了小汶河,把汶上引向南旺这个水脊,但南北流量控制不住。针对这个问题,白英老人在汶运合流处的南岸,建起了三、四百米的石坝,坝下迎着汶水入运的急流,砌起了一个鱼嘴形状的“水拨刺”,入运的急流首先冲击“水拨刺”,不仅减轻了急流的冲击力,更主要地是用它来控制南北的流量——偏左,右边的流量就大;偏右,左边的流量就大,这就是汶水南北四、六分流的关键所在。
运河水量四不一样,除设三湖以备调节水量外,并沿河置闸,计有进水闸、积水闸、减水闸。柳林闸、店子闸、寺前铺闸,都是那时置闸的遗迹。
汶上的地势东高西低,东北部山之间多泉。新挖的小汶河流贯全县南北,挡住了东水不得
西流,夏秋水涨,东部的泉水、山洪(包括从宁阳、兖州来的客水)无处宣泄,造成严重水灾。另一方面,汶水伏秋水大,冬春易涸,因而不能保证运河常年需水。对于这些问题,白英老人也比较妥善地予以解决,办法是,与小汶河平行开挖了一条新泉河,利用县境东北山间的诸泉作源头,沿流接纳西来的东水,而后注入蜀山湖。这样不仅补充了运河的需水,而且沿河建闸修渠,对农业生产也有很大的好处。5泉河,主要以泉多而著名。俗传有七十二泉。“白英点泉”就是指的泉河上游的诸泉头。这些泉集中在军屯山前后,有龙斗泉、鸡爪泉、泺氵当泉、薛家沟泉、赵家桥泉等等。
其中以龙斗泉最大,明主事张文渊《咏龙斗泉》诗:
描写它“怒角双龙战未休,撼开平地突新流。髻髯涌出数基碧,鳞甲浮来几片纟取”。由此可以想见泉水当时盛大趵突之状。现在龙斗、泺氵当几个泉犹存,只是泉小势弱,没有当年那股劲头了。诸泉在军屯山西南汇合为泉河,南流集纳南泉河,黑泥沟西来的各水,而后入湖。泉河,是白英老人“引汶济运”水利配套的一项重要工程。
白英老人“引汶济运”,是当时关系国计民生的一次水利大工程,由于这项工程告竣,“河运大便利,漕粟益多,(永乐)十三年遂罢海运。”明初统治者极力经营北京、辽东,有了这条运
河,在交通运输上确实有了很大便利,在交通运输上确实有了很大便利,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人民在“海运”、“陆挽”上漂泊转输的危险和痛苦,而且疏通了运河,使水利配套,农业生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所有这些都是“引汶济运”带来的好处。史称宋礼,白英“治河通运道,为国家经久计,生民被泽无穷”。
白英老人治运成绩卓著,他是一个精明而又热心水利的农民水利家。他细心筹划亲自操作,终于实现了治水的夙愿。
白英老人临终不忘治水,遗言葬他在村西彩山之上。从白英6老人墓地上看戴村坝和赵家桥诸泉,都约在五里左右的半径以内,坝下翻滚的白浪,源头趵突的清泉,历历如在目下,这些泉河滋润着汶上大地,然后注入京杭大运河,流向祖国的南北。白英老人引汶疏泉这一伟大水利工程,对当前社会主义水利建设,仍然发挥着它的伟大作用。7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