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学-教学大纲
《中央银行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12332B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总 学 时:32    讲课学时:32
学  分:2
适用对象:金融学(实验班)
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金融学等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
《中央银行学》是金融专业的选修课,它既是一门理论课程,但更是一门管理课程,它基本上揉和了金融学方面的大部分核心理论与知识,通过阐述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中央银行的基本业务、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中央银行的对外经济关系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对一国的金融概况、金融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效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主要掌握下列几个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1、系统了解中央银行的产生过程、独特性质和职能;
2、熟悉中央银行的基本业务及运作方法;
3、全面准确掌握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使用工具相关原理与方法;
4、熟悉中央银行在新时期宏观审慎管理的重要职责;
5、了解中央银行对外金融关系的基本内容。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一)教学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国际理论界对中央银行问题的前沿研究,着重对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货币政策操作及其效率、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等内容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与此同时,使学生对中央银行的业务及对外金融关系等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1、注重启发式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内外的讨论为辅,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2向学生推荐、介绍和点评国内外相关文献,鼓励并督促学生扩大阅读量,在阅读中进行学习并深化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消化,为学生答疑解惑。
3、采用案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课后作业练习:通过课作业课程小论文、案例分析报告、专题调查报告、专题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的作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启发探索和研究问题的思路。
5、利用学院配备的综合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教学。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缩短书本理论和现实之间的距离。
6、课堂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方法。
(三)学习要求
1、本课程要求学生已经学习过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等先修课程,并具有一定的数理知识。
2、本课程要求学生积极完成课后作业,包括论文、实践操作等,并能够在教师提供的参考资料基础之上自主学习,拓宽知识面。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序号
章节内容
讲课
实验
其他
合计
1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2
2
2
中央银行的业务运作
8
8
3
中央银行宏观调控
10
四大银行是哪四个10
4
中央银行与宏观审慎管理
8
8
5
中央银行的对外金融关系与业务往来
4
4
合计
32
32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
1.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客观经济原因
2.中央银行制度的初步形成
3.中央银行制度的普及与发展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1.中央银行的性质
2.中央银行的职能
第三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与组织结构
1.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类型
2.中央银行的资本组成类型
3.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中央银行产生的途径及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基本类型和组织结构,理解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背景,掌握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充分认识中央银行产生的重要意义。
(三)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中央银行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2.中央银行制度在初建时期和普及发展时期各有何特点?
3.市场经济国家为什么需要一个健全的中央银行制度?
4.如何认识中央银行的性质?
5.中央银行的职能有哪些?
6.中央银行有哪些体制类型?
7.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一般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8.概要说明中国人民银行目前的组织结构状况。
第二章中央银行的业务运作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法律规范与原则
1.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法律规范
2.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一般原则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与一般分类
1.银行性业务
2.管理性业务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1.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一般构成
2.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四节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1.中央银行的存款业务
2.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业务
3.中央银行的其他负债业务
第五节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1.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和贷款业务
2.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
3.中央银行的黄金外汇储备业务
节  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服务
1.中央银行支付清算服务的产生与发展
2.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运作
3.中央银行在跨国支付清算中的作用
4.中央银行对支付系统的风险管理
节  中央银行的其他主要业务
1.经理国库业务
2.中央银行的会计业务
3.中央银行的统计调查业务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法律规范、原则以及业务活动的类别,理解中央银行业务活动与其宏观调控职能发挥之间的关系,掌握中央银行的负债、资产和支付清算业务,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三)复习思考题
1.中央银行业务活动法律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大致分为哪几个类别?
3.中央银行的存款业务包括哪些?
4.货币经济发行与财政发行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5.货币发行制度有哪些?
6.中央银行再贴现和贷款业务有何意义?
7.中央银行贷款主要有哪几种?
8.中央银行在买卖证券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9.你认为应如何完善我国外汇储备的经营管理?
10.“结算”和“清算”的区别是什么?
11.中央银行支付清算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12.支付系统风险有哪些?应如何防范和控制?
13.由中央银行经理国库的重要意义何在?
14.中央银行会计的任务与职能包括哪些内容?
15.我国现行金融统计包括哪些内容?
第三章  中央银行宏观调控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宏观经济分析
1.宏观经济分析框架
2.经济与金融运行状况分析
第二节  货币政策概述
1.货币政策的内涵
2.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
1.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2.货币政策目标
3.货币政策目标的统一性与矛盾性
4.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第四节  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
1.选择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的主要标准与客观条件
2.可供选择的中介指标分析
3.可供选择的操作指标分析
4.货币政策指标选择的历史考察
第五节  货币政策的决策机构与程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