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练习(一)于
一 解释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
③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④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⑤业精于勤、荒于嬉。
⑥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⑦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
⑧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⑨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⑩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⑾燕王欲结于君。
⑿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
二 下列加点的“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D.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三、判断“于”在文中的意义。
“黄鸟1于飞,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2于吾等,则久别矣。自十年前偶见之,3于今已十载,未睹其姿。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其鸣之美则倍4于昔。吾乡之美已闻5于四方。世人皆欲老6于吾乡,此乃多人言7于我也,非吾杜撰耳。8于是吾等畅饮抒怀,陶然醉9于是,不亦乐乎?
文言虚词练习(二)与
一 解释句中“与”字的意义和用法
1 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 2 唯求则非邦也与。
3 蹇叔之子与师。 4 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
5 与尔三矢。 6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7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8 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
9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0 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
11 一与一,谁能惧我? 12 吾平生知韩信为人,易与耳。
13 君之谋过矣,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何故也?
14 季父不吾与,我起,先取季父矣。
15 恐年岁之不吾与。 16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17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18 当与秦相较。
19 遂与之俱出。 20 与战胜而得者。
21 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22 与风水相吞吐。
23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二 下列加点的“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去时里正与裹头。 B.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D.四海之大,有几人与
E.微斯人,予谁与归 F.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三 判断“与”在文中的意义。
朝过夕改,君子1与之,吾亦赞同。今将他人2与之璧上交,足见其悔过之意,何其坚3与!其4与吾等之约,当亦守之。以吾等之力,寇尚难5与也,应使众6与其事,7与慷慨之君子,离奸佞之小人,事乃成。且其雄才伟略,天下无双,若其助寇而不我8与,如之奈何?若弃之,此城能为我有9与?
文言虚词练习(三)焉
一 解释各句中“焉”的意义以及用法。
⑴于是余有叹焉。 ⑵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⑶万钟于我何加焉。 ⑷君何患焉。
⑸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⑹盘盘焉,囷囷焉。
⑺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⑻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⑼晋国,天下莫能强焉。 ⑽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⑾非曰能之,愿学焉。 ⑿而人之所罕至焉。
⒀吴人焉敢攻吾邑。 ⒁且焉置土石。
⒂彼有人焉,未可图也。 ⒃永之人争奔走焉。
⒄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⒅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二 下列加点的“焉”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于乱石之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C.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E.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F.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三 判断“焉”在文中的意义。
崤之战,秦军过崤山之间,见峭峭1焉,狭狭焉,未料及有伏2焉,山上大石纷落,但大呼“且3焉置土石”,别无他法,故致大败。于是余有叹4焉,骄而轻敌,5焉能不败?如此,纵万军于之何加6焉?但以其人之傲,若斥7焉,则必无颜世上矣。
文言虚词练习(四)何
一 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4 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
5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6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7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十九首•其三》)
8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9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10 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11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12 何以哉?(《曹刿论战》)
13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14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15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二 下列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 )
例: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A.徐公何能及君也 B.大王来何操
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E.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三、判断“何”在文中的意义。
“徐公1何能及君也”本谬也,懂其理者,2何可胜道也哉?然其妻如此言者,3何也?其所据4何为?原其理,当为爱之深也。可见,情之误,5何其大也!然6何人能忘情耶?7何以除此弊,望君以良策教我,8何如?
文言虚词练习(五)其
一 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二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意义判定正确的一组是( )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③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④则或咎其欲出者
⑤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⑦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⑧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⑨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A.①⑧相同,②⑤相同 B.③④相同,⑥⑨不同
C.⑥⑦相同,⑧⑨相同 D.②⑤不同,④⑥相同
三 判断“其”中在文中的意义。
人言,蔺相如徒以1其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观之,则非徒口舌耳。相如观秦王无意偿赵城,则却立睨柱,秦王恐2其破璧,遂许之斋戒,因得以完璧归赵,3其仅口舌哉?若与庸人
议之,其必曰:“吾4其与之.”焉敢如此?
归国,将相失和。途遇廉颇,即转退避,当5其时,何人能如此?门客询以因,相如则言:“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观古今英杰之所为,6其皆出于此乎?故吾以为,汝7其勿以他人之言为训。
且吾意相如之才,罕有其匹,古今英杰仅8其一二。9其是耶,其非耶?10其若是,则虽见霰雪纷11其无垠,亦无恨矣,吾亦无有“悔12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之憾了。
文言虚词练习(六)若
一 解释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
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3 执事聪明文章,与孟轲、扬雄相若 4 曾不若孀妻弱子
5 以为莫己若者一个土一个于 6 为蛇将若何?
7 亦使之若何? 8 国其若之何?
9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10 若毒之乎?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