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hé bào zhī mù,shēng yú háo mò,意思是粗大的树木都是由小树苗长成的。比喻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出自《老子》。
合抱:两臂围拢,形容树粗大;毫末:指幼苗,比喻细小。粗大的树木都是由小树苗长成的。比喻大事是由小事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全句译意为:合抱的大树,由细小的萌芽产生;九层的高台,从一堆泥土垒起;千里的远行,从脚下第一步开始。
出处:《老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理:①说明万事积于忽微,量变引起质变!②说明要成就大的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任何事业都是从小事做起,离开了小事,亦无伟业可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lěi)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一个土一个于老子是一个富有远见和非常务实的思想家。他这段话不仅蕴合着深刻的哲理,而且也蕴含着富有实际意义的行动技巧。要有“合抱之木”,起“九层之台”,致“千里之行”,要实现宏伟的规划,达到远大的目标,成就伟大的事业,就要从“毫末”、“累土”和“足下”开始,老老实实地干。工作要抓一项成一项,事业要干一件成一件,舍此没有其他路可走。
全文是:“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道德经》约五千余字,和后世那些大部头的著述比起来,真的是简短到了极点。但经典的价值不是以长短薄厚而论的,这五千余字,可以说字字玑珠,在中国乃至整个人类文明史上都闪耀着光辉。全书分81章,以“道法自然”为核心命题,涉及到哲学、政治、天道、人事等各个方面,可以说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的出处和语境就是这样。联系上下文,这两句话实际是各有侧重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强调的是再强大的事物,在初起的时候也很弱小,所以不要因事物尚处在初级阶段而心生轻视或妄自菲薄;“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强调的则是踏踏实实、点点滴滴的积累,所以毅力和恒心,乃是成就一番伟业的必要条件。两层意思结合起来,就把事物从弱小到强大,以及完成一项任务所需要的坚忍和努力,揭示得极其清晰而有力了。在《道德经》整体偏向阴柔的语境之中,这两句话更显得格外精警有力,有一种令人感奋的力量。
当然,从细小的萌芽长成到合抱的大树,从第一堆泥土到建成九层高台,过程是充满艰辛的。老子的后半句“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就明确地点出了世界上许多事之所以有始无终的根本原因,以及避免这种结局的关键之处。一句话:要想有所成就,除了坚忍的意志,脚踏实地的努力,没有第二条道路可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