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化
各交错的纹理谓之文,事物动态的变化过程谓之化。
1)文化是涵盖人类所有文明成果的大文化观。
2)主要是指人类精神文化方面的创造性成果。
3)以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等为主的艺术文化。
2. 宗族
宗族就是同一父系,聚而居,有着共同的土地财产,有共同的宗庙,祭祀着同一祖宗,甚至还有共同的墓地等的一个血缘体。
3. 风
是声调的意思,国风是地方声调,地方土乐,大都是民歌。
4. 周易
是我国早期非常重要的一部文化元典。相传为周文王所作。有卦象、卦辞和爻辞三部分组成。卦象有八卦,卦辞是对卦象的解说,爻辞是对爻象的解说。(八卦:是八种基本图形,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周易》运用阴阳两种符号经过一系列排列组合,以此预测和解释世界万象和人类社会的复杂变化。
5. 三纲五常
由董仲舒提出的政治伦理道德。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董仲舒是在孟子四德的基础上发展的,四德指:仁义理智。)三纲出自《韩非子》,三纲五常第一次连用则在东汉《白虎通》中。
6. 道
老子提出的“道”是万物之始,万物之母,是先于天地而存在的世界万物形成、变化、运动的总规律,是万物之间固有的本质的联系。
7. 玄学
魏晋玄学是儒佛道三家思想在中国第一次发生碰撞的产物。玄学因研究阐发《老子》《周易》《庄子》三本书的玄理而得名,此三本书被称为三玄。玄学提倡尚自然,笃名教。即,崇尚道家无为,笃信儒家三纲五常。从“无”与“有”的本体论出发,论证了名教和自然的关系。
8. 理学
送明理学是儒学发展的最高形态,把“理”作为世界的最高本体,由周敦颐创立,程颐程颢兄弟发展,朱熹完善。沟通了宇宙与伦理,成为影响千年的正统思想,为封建统治充实了理论基础。
9. 五伦
指中国传统文化中人际关系网络: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关系。各有其典范与道德模式: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教妇从,兄友弟恭,朋亲友信。孟子首先提出这一概念。
10.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
统一,其实质是揭示了人类与自然在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实现了有机统一。天人合一思想不仅影响制约着政治,同时也影响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它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兼具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11. 天人感应
由董仲舒直接提出这一命题,他认为,天和人类相通,天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
12. 礼、礼治
五常指的是什么礼起源于宗教仪式,用以表示对神灵和祖先的敬意。原本指人与人或国与国之间交往的一种意识。所谓礼治,则是将此予以加工改造,升华为一种社会理想,然后予以实施和推行,这就是礼制精神。其实质是强调社会有序,坚持社会的秩序。礼治精神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目标,是人区别与动物的本质特征。因此,礼首先是指社会制度,其次才是伦理道德规范。
13. 仁
仁是春秋时期的新观念,指一种美好的品德。孔子的仁 是包括从德的最高概念到一般的道德规范的范畴,仁几乎包含了一切优秀品质,全部美德的总和构成仁。仁是礼的精神支柱;恭、宽、信、敏、惠是实行仁的具体要求;孝悌是为仁之本;忠恕是为仁之道。
14. 内圣外王
内圣指内在修养,对善的领悟,对道德的把握;外王指把修养所得,推广于社会,使天下道一风同。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和仁政。最早出自《庄子》,后成为儒家重要的治世修身原则。
15. 三纲八目
三纲八目是实现内圣外王的修养功夫。三纲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即明德、亲民、知止。八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语出《大学》)
16. 中庸
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不偏不易,谓之中庸。中庸,即中道、中行,意为无“过”与“不及”,
注重适度、恰当、不偏不倚,以此实现中和,达到和谐的境界。中庸之道既是儒家的伦理思想和方法论,也是汉民族的一种思维方式。
17. 三不朽
《左传》中记载叔孙豹把立德、立功、立言看作三不朽。
18. 四心、四端
孟子认为,人们生来具有四心:恻隐、羞恶、恭敬、是非。
四端指:仁、义、礼、智。又叫四德,是孟子伦理思想的主要范畴,是处理五伦关系的典范。
19. 性三品
董仲舒在参考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之后提出的,把人性分为天生能善的“圣人之性”、贪欲难改的“斗筲之性”和可善可恶的“中民之性”。
20. 濂溪学派
由理学开山之祖被称作濂溪先生的周敦颐开创的学派。其著作有《太极图说》,描绘了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宇宙生成模式。世界根源于无极,无极产生出宇宙的原始实体太极。
21. 关中学派
由横渠先生张载创立的理学开创阶段的重要派别。作为理学中涌现出的独立派别,主张学以致用,把学术思想与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问题联系起来,力图为现实服务。(理学诸学派中,还有二程的洛阳学派、朱熹的福建学派等,其学派思想与代表人物几近相同,不再赘述。)
22. 致良知
是王守仁对朱熹“致知”命题的修正。他认为,良知就在人们心中,且人人皆有、圣愚皆同,必须“求理于吾心”,心外无物,并把这种统一叫做知行合一。
23. 王道、王道政治
王道政治,指夏商周三代圣人之治的代称。在王道时期,天理流行于社会之中,人心至善至美,社会充满光明,呈现昌盛的局面。孟子“仁政”学说在政治上就提倡王道之治。
(与此相对的是霸道政治,即三代以后以功利为目的的暴力政治,这一时期人心不古,充满黑暗和混乱。)
24. 稷下学派
战国齐国陈氏在临淄稷下开创了一个高等学府,集中儒墨名法等众人。研究学术、互相争鸣,有七十六人位列上大夫,史称稷下先生,居于主导地位的是道家思想。
25. 智慧
“智慧”是兵家文化理想人格的核心内容。指的是人们对问题能够迅速地、灵活地、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
26. 佛教相关
1)佛教三宝:佛、法、僧。
2)大乘小乘。小乘佛教认为只有一人可以成佛,其它诸人只能成为超生天界的阿罗汉。大乘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可成佛。
3)四圣谛:苦、集、灭、道
4)六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
5)三业:身(行为)、口(言语)、意(思想)。
6)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静。
7)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
8)五蕴:、爱、想、行、识。
9)三学:戒、定、慧。P237
10)妙悟
佛教把妙悟看作是对真理的透彻理解,是对事物本质的最真实的认识,也是认识的最高境界。用于审美和艺术创造中,妙悟是指主体对客体审美观照后所产生的感悟。
11)顿悟
顿悟本是佛教用语,是指顿了,与渐悟相对。从佛教含义来看,顿悟是指无须经过繁琐仪式和长期修行,即可豁然觉悟,把握佛教真理。(渐悟亦称渐了,是指必须经过长期修习,才能达到对佛教真理的觉悟。“悟”既是中国哲学的精髓,也是中国美学的核心。)
27. 诗的自觉
魏晋时诗歌发展进入了自觉时代。所谓自觉,即诗人认识到诗歌具有自身之价值,不必依附政治与伦理说教,是对儒家正统“诗言志”的突破。
28. 邺下文人
由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领导,聚集了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楊、刘桢建安七子的文人集团。作品多反映社会动乱及民间疾苦,悲天悯人,表现乱世英雄建功立业,收拾金瓯的使命感。
29. 竹林七贤
指魏晋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共同的特点是任情放达、发言玄远、藐视礼法、一腔孤愤,用曲折的方式表示对现实的不满。
30. 意境
通常认为“情与景统一,意与象统一,形成意境”,即情景交融、形神结合。或者将其概括为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化和典型化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和深情或深意的完美统一。
31. 佳人胆
随着时代发展,市井细民的婚姻观念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不再是绝对恪守的。那些私定终身的爱情故事又往往突出了女子的大胆、主动,即所谓佳人胆。
32. 四大南戏
由元末明初南方书会才人编撰成的《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杀狗记》《拜月亭记》等所谓四大南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