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深层结构书评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书评
摘要:《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是作者对于从古至今遗留下来未曾发生本质变化的影响中国人至今的文化进行的深刻探讨。作者主要是对这些文化进行批判,通过举例、对比等手法进行中西方的比较,指出这些文化造成了现今中国人哪些不良的习惯或者思想等。在论述的过程中,主要是先进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论述,其次是“人”与“社会”,最后是上升到国家之间,逐层递进,指出这些深层文化对人、社会、国家产生了哪些影响。
关键词:中国文化 性文化 肛门阶段 社会责任感 自我
一、介绍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的作者是美籍华裔孙耀基,且于20045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从题目我们可以了解,作者主要论述的是中国文化,而且是深层结构的文化,也就是书中在新千年版序中所说的“中国历史上由古至今比较稳定的某些规律”,而且在作者看来,这些深层文化基本是中国文化中的糟粕,是至今中国人一些恶习的源泉。本书总共分为三个版序(新千年
版序、修订版序、第一版序)和七个章节。
总的来说,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作者主要是指出看或评价中国文化不要走前人的道路,不要习惯用马列主义去进行分析,因为有了这种框架,判断的标准,在人的大脑中就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让人们习惯的去根据理论或者标准到现实中这样的现象规律,从而把两者联系上。但这种行为其实好比是古代成语的“盲人摸象”,你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也不同,认知评价也会变得狭隘。同理,一味的遵循着传统的马列主义去分析中国文化,分析来分析去基本上都是“换汤不换药”,没有本质的突破。因此笔者在导论部分首先提出了“良知系统”这个新的概念作为讨论中国文化的第一步。“良知系统”就是一个文化的“深层结构”,它虽然从古代就存在了,但依然是现今生活中可以看到的文化行为,这些行为就是作者文章要讨论的内容,当然这些文化存在至今也要归功于中国历史形态的超稳定性。
第二部分主要是写中国“个人”、“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关系。在论述的过程中,作者首先提出了“心”、“身”的概念。笔者认为单个的中国人只能称为“身”,在社会关系中,至少要在两个人之间,才能称为“心”,而这两者也就构成了中国人的“良知系统”。在论证了“心”、“身”关系之
后,并以此为主线,通过中西方对比和举例等手法,指出中国到底存在哪些“深层文化”以及对中国人造成了哪些不良行为和嗜好。当然作者有时也会阐述一下某些积极的方面。在进行阐述时,作者的语言比较生活化,对比或者举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能够遇到或自己发生过的,容易使读者产生认同感。
第三部分作者把论点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上升到国家的高度,指出中国深层结构中的文化在古代、近代的思想、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表现,如“锁国政策”、“夷夏之防”,感慨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深层文化”,才会导致近代中国的“模样”,现代中国的“不足”……并把当时“同等条件”下的中日进行了比较,从侧面指出“深层文化”对中国造成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代,最后指出了“现代”中国人政治行为的“文法”规则,而这也是中国深层文化的外在体现。
二、评价
这本书是2004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发行,1983年首次发行,但2004年才在国内首次发行,究其原因,主要是这本书的一些观点不符合当时中国的时代观念。 阅读全文,作者对中国“深层文化“的态度主要是揭露其负面并进行批判,看到作者的论述,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其
中的一些观点,确实是因为这存在已久的思想观念或者行为,才会导致现在的中国存在作者所提出的缺陷。
作者在开篇第一章就提出了中国人的“心”和“身”两个名词,说中国人“心”弱,有“身体化”倾向,而这方面我觉得最好的体现就是作者所说的“口腔阶段”和“肛门阶段”。古代中国一向压抑个人的发展,宋元时期,“理学”兴起,社会倡导“存天理,灭人欲”,将“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的欲望,让那些带有自我彩、个人彩的情感欲求受到强大的约束,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够遵守“社会潮流”,不要做出“出轨”的事,也就是让“自我”这个概念在人们的身上消失。纵观古今,那些不顺应“社会潮流思想”,有自身独特性格的人没有几个有好的结果,屈原受冤投河自尽,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采菊东篱下”,后来基本靠朋友资助生存。如果他们顺应社会潮流,不“孤立独行”,强调“自我想法”,或许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官场上风平浪静的度过一生。中国有太多的传统道德主义和规范主义,古人老子早就说过:“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中国13多亿的人口,一张嘴没什么,几十张,几万张……就不一样了,所谓“人言可畏”,中国的社会舆论在现代还是有相当分量的。所以为了不让自己或者亲人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戳脊梁骨嚼舌根(当然现在也存在有人故意做出不道德或引起众人不满的事情以引起社会注意,这种现象我们先暂且忽略),中国人从儿童开始就被教育要“守
规矩”,不要“乱动”,长大后,就容易造成逆来顺受的性格,不敢让自己太有吸引力,以至没有个性,从而失去“自我”,最终确保使每个中国人都能符合传统道德标准,让每个人都能以“善”的面貌去面对所有人,所以有很多人不是说进入社会就要学会“见风使舵”吗?很多人都是人前一面,人后另一面。这就是中国人“心”弱的表现之一,他们只能伪装自己,不敢真实的表露自己的内心,说的话多是违心的话,只因怕工作上说实话被领导骂,“炒鱿鱼”;怕跟同学说实话,同学赌气,影响友谊;怕生活中说实话被周围的人说“没教养”,甚至被隔离,中国就是这么现实。
而“肛门阶段”也是中国人“心”弱,压抑自己欲望的表现之一。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秉着保守的观念过日子,古代有“三纲五常”等观念束缚着人们的生活,古代休妻的原则是“七出”,而其中一条就是“”,古代婚姻基本上不是建立在爱情、自由的基础之上,其建立总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7080年代中国还未进行改革开放时,中国人的穿衣都很保守,男女衣服的颜基本上是黑灰系类,一旦女的穿了件颜鲜艳的衣服,就会被人指指点点,说“不检点”、“”之类的话,可其实大多数女性都想穿好看靓丽的衣服,不过当时的社会观念让她们不能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很多女性为了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的“端庄”,就会对那些“不合规矩”的女性进行“批评”,以赢得众人的赞许。到了现代,改革开放三十几年,中国人在压抑自
己的欲望方面还是值得考量的,尤其是“性文化”上,中国文化向来以“万恶淫为首”,在中国人看来,“性文化”是属于羞耻感的文化,在父母、夫妻之间,也很少有交流,觉得这样的话题不能明目张胆的议论,不能放在台面上说,而父母更是觉得这种事情不能让小孩子知道,以免影响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甚至在孩子提到相关问题时还进行训斥,但这种行为却容易给儿童造成负面影响。他们一旦有了兴趣,却不断被压抑遏制,就更有欲望去探讨真相。 20111111日《广东中学生性健康教育研究报告》称,15%中学生被迫交友,女生有较多的性焦虑心理。省政府副秘书长、省人口计生委主任张枫表示:调查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异性交往的意愿就越强,由初一30.25%的学生到高三74.39%的学生渴望与异性交往,学生比例的增长几乎呈直线上升趋势。而人一旦被压抑久了,也有可能做出偏激的行为。[1]20111121日,东莞理工学院大二女生梁某大白天在教学楼厕所被害,警方随后展开调查,发现凶手为同学院大四男生。该男生后来表示,自己在学校很孤独,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也曾经尝试接触过几名女性但都没有成功,心理有阴影,加上当时父母给他考研的压力,最后萌发了犯罪的想法。暂且先不说学校治安、父母压力等问题,如果那位男生能够正确认识“性”,或者学校能够提供真正的性教育,从性的人文科学的角度去教育,让同学们能全面认识性。我想上述这样的案例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
五常指的是什么
确实,中国人这样一直压抑自己的欲望,把“自我”封闭起来,带着“面具”去面对世人,这样只会影响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尤其对现代的青少年而言,更容易导致个性缺失,造成心灵的扭曲。
中国人这种“自我”缺失的思想另外也影响了关于国人关于“私心”概念的正确认识。在中国人看来,大家都应该差不多。如果几个朋友,一个单独的获益,就容易遭人口舌,说其有“私心”,不带着大家一起获益。他们觉得有好东西就应该一起分享,不应该有自己的“小秘密”。最好的例子是古代农民运动,基本上他们不是打着“均田”的口号,就是带着这样的条件和地主进行谈判,如太平天国运动的“平均分配”。新中国成立之初,也是收回大地主的土地然后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期间,所有财产都归国家公社,每个人都不能私藏任何财产,被发现了就要被“打压”,就连吃饭都是“大锅饭”。 而西方人大多有自己的做人处事风格、见解、选择,不太希望自己被安排、被控制,因此很多时候都是单独行动,因而这种行为在中国人看来就是“私心”。但是中国人在看到别人获益时会怪对方“自私”,可一旦下次一起有损失的时候就又会怪到对方身上,怪对方拉自己下水,推卸责任。在推卸责任方面,中国人可以说很擅长,而且总是会有理由做借口,例如“上面是这样规定的”、“这些事不是我们的管辖范围,你们应该去XXX”等类似的话,等有好处的时候就一个劲的往自己身上揽,总要到个点
把自己和事件扯上关系,即使一丁点儿大的联系点也能说得天花乱坠。
我想这种推卸责任在现今最突出的应该是社会责任感丧失。社会责任感简单来说就是人在社会上生活,总会和其他人进行接触,在这个过程中,不应该随心所欲的活着,而是要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为他人,为社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才能使这个社会变得更美好。近几年,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可国民道德的发展却“望成莫及”。最好的例子应该算是20111013日下午广东佛山发生的“小悦悦”事件,两岁的小孩被面包车撞倒,司机逃逸后,10余路人经过小孩身边,都冷漠的走过,最终小悦悦在医院身亡。这件事件的背后反映的就是“人性”的冷漠,国民道德的丧失,社会责任感的缺乏。现在的社会,有太多的“好心人”打着道德的口号为自己做宣传、谋利益,没有几个是真正的用心去关怀别人。有人说过一些慈善家在晚年的时候都会做很多慈善事业,如捐钱或者资助贫困儿童,那是因为他们在中年时为了赚钱做了很多亏心事,到了晚年生命逐渐消逝的时候才有所觉悟,想为自己赎罪。对这种行为,我觉得用“可耻”来形容都算轻的,做了错事就是做错,没有什么所谓的“弥补”,因为可能就你的私心而使一条人命没了,你事后送个几万,十几万,哪怕更多的钱有什么用,能够挽回这条命吗?如果用这么多钱去换你的一条命,你换不?我想基本上没有人会点头!所以在社会责任感这方面,我觉得中国人比西方人更“私心”,中国人很多时候都只会对和自己有关的事件“上
心”,而那些无关紧要的或者可能带来自身利益缺失的事件都是冷漠的,觉得自己没有责任、义务去做。
作为正准备踏出校园迈向社会的我们,虽然没有完全的接触社会,但是校园也是个“小社会”,在这里,四面八方的信息基本能够传到我们的耳朵,有时我们也不得不感慨中国社会道德的落后,优秀传统文化的丧失,人性的冷漠,所以在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时,我也不由自主的在某方面与作者产生了一些共鸣。但是本书的作者孙隆基教授是在香港长大,后来又到西方等国家接受教育,中西方教育方式的不同,也导致了其在进行中国深层结构文化论述的时候带有一些偏激性,对某些观点,我也存在质疑。
第一,在讲到“肛门阶段”一章时,作者不停的强调中国人压抑自己的欲望,并用理学作为论述的基础,使读者觉得中国人在“性”方面和西方相比略显“懦弱”和“无知”。以作者的论述来看,确实如此,但是在中国古代,有理学那样的“灭人欲”的思想,同样也存在“重欲论”、“理欲统一论”等这些提倡发挥“人的欲望”的思想观点,并不是说中国自古以来都是“节欲论”,只不过是这种思想再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占了主导地位而已。除此以外,虽然中国的“性”教育和西方相比有一定的落后,但是中国的教育已经在改善,有些大学还专门开了这样的课程作为
必修课。20110927号桂林生活网讯报道:教育部日前发布了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基本要求,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等课程成为大学生的必修内容。恋爱再度成为校园热议的话题。记者当时通过采访了解到当时多所高校了解到,目前各大学已开设了涉及性心理、爱情婚姻等课程,受到了了学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20111115日北京晚报报道:今年9清华大学在校内装上了免费避孕套发放机……在北京大学,通选课《人类的性、生育与健康》因受学生热捧,被称为“三宝课”。几乎同期,教育部发布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基本要求,包括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等心理健康课成为大学生的必修内容。其主干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要求设置2个学分,占据3236个学时。[2]可见,现在的大学教育已经逐渐开始重视这方面。2011第九届广州性文化节1112日开幕,展览区钢管舞、人体彩绘吸引眼球,音乐也很火爆,旨在从性的人文科学的角度去做,通过性教育让人们在思想、人生观价值观上有所认识。所以说,中国的“性教育”也在慢慢的普及。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