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
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曾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来评述西周政治制度,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西周政治具有浓厚的集权彩
B. 血缘政治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
C. 该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D. 该制度避免了周天子的决策失误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定之以天,争乃不生”中可以看出,“天”是指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即宗法制的核心嫡
长子继承制,王国维认为西周用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决定大宗小宗的政治地位可以减少争论,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集权”;材料反映的是宗法制,故C项排除;宗法制与周天子的决策之间无关,故D项排除。
选择题
中国古代社会有“出妇之道”:女儿出嫁后,娘家的户口、土地、生活用品一律清除;不能继承娘家财产;改姓氏;不在传统伦理的三族(父族、母族、妻族)中;若一个家族因罪连坐,嫁出去的姑娘也不必受牵连。导致上述现象的历史根源是 ( )
A. 重男轻女的社会传统 B. 根深蒂固的宗法观念
C. 女性社会地位低下 D. 束缚人性的三纲五常
【答案】B
【解析】
材料对嫁出去的女儿的身份和地位进行了分析,在世系排列上完全排斥女性成员的地位,女
性在继承方面没有权力等,这是受到了古代宗法制的影响,故B项正确;AC项是对材料的描述,没有揭示其原因,故排除;材料中仅仅涉及妇女出嫁后不在三族中,没有强调三纲五常对妇女的束缚,故D项排除。
选择题
“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上述古语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 )
A. 宗法血缘关系 B. 尊卑等级意识 C. 家国同构观念 D. 以民为本传统
【答案】C
【解析】
从题干中“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孝、忠”的信息可以看出,材料体现出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家国同构、家国同等的思想观念,故C项正确;A项包含在C项之中;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尊卑等级观念和以民为本的传统,故BD项排除。
选择题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B. 宗法制是中国先秦政治制度核心
C. 分封制存在弊端,最终被郡县制取代
D. 分封制隐含着地方割据主义因素
【答案】D
【解析】
五常指的是什么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从材料中的“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来看,分封制隐含着地方割据主义因素。故答案为D项。材料信息不是探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信息探讨的是分封制的弊端,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分封制的弊端,排除C项。
选择题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死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 建立统一的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B. 开创皇帝制度
C. 建立三公九卿制
D. 统一度量衡、货币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虽死犹存”并结合所学知识,秦统一后,为了巩固统治,政治上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地方上实行郡县制,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了度量衡,文化上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虽死犹存是指秦朝虽然灭亡了但他/她创立的政治制度却保存下来,故A项正确;BCD项是A项的具体表现,排除。
选择题
《水经注》载:“秦灭楚,立长沙郡,即青阳之地也。”长沙郡下设湘、罗、益阳、阴山、零陵、衡山、宋、桂阳等9县。从此,长沙开始纳入全国统一的政治体制,并第一次明确地以一个行政区域载入史册。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郡守是长沙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B. 长沙郡守需要定期向皇帝汇报工作
C. 郡守由皇帝直接任命
D. 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