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说话》教学反思
《动物说话》教学反思
《动物说话》教学反思1
在头晕脑热的感冒中,我用沙哑的声音上完了《动物说话》。课是完整地上下来了,但上的不够深入。主要是因为我对教材理解不够造成的。
《动物说话》是一首歌谣风的创作歌曲,2/4拍,五声降E羽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的节奏简单,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为主。旋律较为平和,级进与小跳相结合,采用重复、模进、变化重复的手法,紧密结合了语言的特点,表现了小动物稚嫩的拙态和叫声。乐句间加花伴奏的应用,使歌曲风趣、富于变化,又仿佛是小动物机警的神态。最后8小结尾奏多采用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和断音奏法,使小动物的形象得到补充,歌曲显得丰满完整。是一首便于学生表演的儿童歌曲,很有趣味。
上面这段话是来自书上的,每一课的后面都有的教材分析。跟往常一样,我在备课时,翻开书看了看。大致了解了一下就开始写我的教案了。教学环节一步一步下来,算是完整和规范了。于是,开始试教。大体框架还算可以。但一节课上下来总觉得缺少了什么下午,单老师来听我
的课了,他对我的评课终于让我知道了我到底缺了什么。没错,我的教学目的是基本达到了,但我的歌曲教学却太过浅显。学生只是会唱而已。而我对声音的要求只有轻声,好听。却忽略了作品本身特有的特点。那就是歌词的形象性,可爱性;旋律上的模进、重复;节奏的激进等等等等如果,我在备课前能够把这课好好地研究一下,我就不至于会出现太多这样的错误我的这堂课也能上得更为生动些。就像造房子,我只打了个地基,但我却迟迟没把房子造上去。使学生的声音缺少了表现性。
当然,也不能过于依赖教参,因为里面也是有错的。细心的你可以把教材分析处理的更好。总之,拿到教材就应该自己细心的分析一下,而不是不看或是全按教参来上。更要注意要当一个好的“音乐工程师”把“房子”要建的稳稳当当的才好。这是我这次课最大的收获。
《动物说话》教学反思2
《动物说话》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材第一册第四单元“可爱的动物”中的一个内容。通过聆听大量描写动物的音乐、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叫声,演唱描写动物的歌曲、将自己喜爱的动物编入歌曲演唱,让学生充分认识动物、感受音乐中的动物,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教学中与自然科学常识整合,注重培养学生听辨能力和观察能力,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和在体中的协调能力。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聆听、学习描写小动物的歌(乐)曲,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睦相处。
2、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聆听和学唱歌曲《动物说话》,在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3、通过各种音乐活动,为学生积累大量描写动物的音乐素材,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律动。播放轻松、幽默的器乐曲《三只小猪》,教师和学生自由地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美好的音乐氛围能使学生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接受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开始这节愉快的音乐课。】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呢?用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问好吧!
“汪汪 汪,朋友们 好!”
学生们也用他们喜爱的小动物的叫声与我问好,
“喵喵 喵,小狗 好!”
“叽叽 叽,老师 好!”
【这样的开课一改以往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古人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感受导入新课。
聆听模仿。在四周贴满动物图片的教室里,投影屏幕中出示森林的背景图片,播放描写大森林早晨美丽宁静景的音乐,拉开幕布展示贴有大树、小草、湖水的板书,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森林中的动物王国。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播放描写动物的音乐。有轻快奔跑着的小马,爱唱歌的布谷,骄傲的小兔,勤恳的乌龟,咆哮的狮子,学生随音乐自由地用肢体语言表现动物,寻“藏”在教室四周的“动物”。师:“看!我们到哪儿呢?森林里的动物可多了。听!这是谁来了?让我们用动作和声音模仿、表现这些小动物。”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表现空间,让他们大胆地模仿音乐中的动物,同时也在活动中自觉地辨别评价自己与别人的动作,选择肢体语言和体态表现活泼可爱的小动物。】
谈话:日常生活中你都喜爱哪些动物,会模仿它的叫声或动作吗?
游戏猜一猜。请学生模仿动物动作和声音,其他同学猜一猜动物名称。
【学生间通过信息交流可间接地拓宽视野,在互动中展示自我、自由评价,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喜爱的音乐激趣活动。】
三、学唱歌曲。
出示小鸡、小鸭的图片。模仿小鸡、小鸭的动作和叫声。
小鸡 说话 唧唧 唧,
小鸭 说话 嘎嘎 嘎。
【学生们在模仿小动物的叫声的同时也学会了歌曲节奏,为学唱歌曲做铺垫。】
初次完整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速度、力度,节奏特点和演唱情绪。
再听歌曲演唱,把没有唱词的地方拍出来。在没有唱词的地方做你喜欢的动作。学生们不由自主地活跃起来,有的晃头,有的拍腿,有的跺脚,有的学小兔跳,有的学小狗叫
1=D 2/4
6 3 3 2│3 5 3 │(5656 3 3 │ 1212 3)│
6 2 2 1 │2 3 2 │(3535 2 │ 6161 2)│
【学唱歌曲《动物说话》时,歌中的间奏是学生较为难掌握的一个环节。通过律动认识歌曲
中穿插的间奏,引出间奏如何处理,让他们去思考并寻出他们心中的答案。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愉悦的活动中学生们智慧的火花便开始迸发为间奏创编出千姿百态的动作。】
随歌曲伴奏演唱《动物说话》,在间奏处学生自由加上自编动作。
四、创编活动。
师:还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也想加入我们的演唱了,请同学们想一想该怎样演唱呢?
【前面的音乐活动如:用动物叫声问候,听表现动物的音乐,看同学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声音猜动物名称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创编素材。学生们感觉正是展示自己的机会,积极开动脑筋,争先恐后发言。】
有的学生说我想请小狗来演唱,有的说我想请小羊唱歌,还有的说我想请小猫来演唱
1=D 2/4
6 3 3 2 │3 5 3 │(5656 3 3 │ 1212 3) │
小狗 唱歌 汪汪 汪,
小羊 唱歌 咩咩 咩,
小猫 唱歌 喵喵 喵,
合作学习。学生自由分小组,改编和创编歌词,结合律动进行表演。其中部分学生为新加入的小动物编歌,另一部分同学为歌曲编动作。
【通过小组合作,逐步培养学生的交际合作协调能力。师生、生生互动,情感交融。学生在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探究式的自主学习。】
教师和学生讨论:如何把小马和大象请到我们的歌曲中演唱?讨论中得出:
1=D 2/4
6 3 3 2 │3 5 3 │(5656 3 3 │ 1212 3) │
小马 跑步 嗒嗒 嗒,我在狂风暴雨夜里哭到沙哑什么歌
大象 走路 嘭嘭 嘭,
表演展示。师:欢迎大家来到“快乐大比拼”!学生们尽情表现自我、展示自我,遨游在音乐王国。
【音乐给人的想象插上高飞的翅膀,拓宽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发挥,潜能得以充分开发。探究式学习方法既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尊重学生的自我感觉也为其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唤起他们的表现欲和创造欲。有了成功的体验,就能极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音乐学习的兴趣,则更能终身享受音乐。】
《动物说话》教学反思3
《动物说话》一课的设计理念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抓住学生喜爱的小动物的心理特点,注重学生的音乐实践,鼓励学生大胆创造,有感情、自然地表演歌曲,并从中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围绕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律动中感受节奏,在模仿中激发兴趣,在表演、创造中将兴趣学习进行到底。
1、播放《动物说话》伴奏音乐,让学生踏着轻快活泼的音乐进行律动,创设轻松愉快的教
学氛围。紧接着为解决间奏的节奏难点,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拍手、跺脚、拍大腿点头、耸肩)进行练习,熟练掌握,为该节奏在歌曲中的运用做好铺垫。
2、喜爱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让孩子们在模仿中激发兴趣,
小鸡说话叽叽叽,小鸭说话嘎嘎嘎,小狗说话汪汪汪,小猫说话喵喵喵一下子,课堂里热闹了起来,孩子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
3、新歌教学中,重点让学生聆听、对比,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表演歌曲,把自己喜爱小动物的心情用歌声表现出来。
4、鼓励创造,展示成果。趁着孩子们表演的兴趣正浓,利用小动物演唱会引导学生创编歌词,把更多的小动物都唱到歌里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