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二第7讲现代中国的民族独立与曲折探索(1949—1978年)-陕西省铜 ...
第7讲 现代中国的民族独立与曲折探索 限时集训(解析版)
时间:40分钟  分值:85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武汉部分学校起点考试)
1949年与1952年企业加工订货和公私合营状况表
时间
项目
1949年
1952年
加工订货
产值
8.11亿元
58.98亿元
1960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占公私合营和私营企业比重
11.88%
56.04%
公私合营
产值
2.2亿元
13.67亿元
占公私合营和私营企业比重
3.1%
11.5%
以上表格主要说明了                                                      (  )
A.社会主义改造进展顺利                B.国家调控经济能力加强
C.私营企业获得较大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解析:选B。根据材料“1952年……加工订货……占公私合营和私营企业比重……56.04%”“1952年……公私合营……占公私合营和私营企业比重……11.5%”可知无论加工订货还是公私合营较1949年都有大幅提升表明国家调控经济的能力有大的提升故B项正确;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加工订货、公私合营占公私合营和私营企业比重问题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故D项错误。
2.(2019·皖南八校联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教授指出无论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的起草过程中还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初稿的讨论中参与人员既有政治精英和知识分子也有普通工人和农民。这表明1954年宪法的制定                        (  )
A.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B.发挥了人大制度作用
C.保证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D.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
解析:选C。题干提及的是1954年宪法的参加人员有各类人这反映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故C项正确;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指在民主基础上实行集中这是1954年宪法的原则与材料主旨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人大制度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社会主义原则故D项错误。
3.(2019·海门一模)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后政治协商会议的任务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该会议                                            (  )
A.标志着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B.说明统一战线组织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C.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D.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解析:选B。1954年政协会议讨论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后政治协商会议的任务表明政协统一战线组织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故B项正确;1954年全国人大的召开标志着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故A项错误;讨论确立新型国家的架构是在1949年的政协会议上
故C项错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1956年提出的故D项错误。
4.(2019·深圳一模)1956年2月《人民日报》接连发表《不要轻易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经营制度》《慎重地改造城市小商店》《慎重地从经济上逐步改组公私合营企业》等社论。这些社论旨在                                                                (  )
A.肯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                B.强调平稳推进工商业改造
C.重申“一五”计划的意义                D.宣传国民经济恢复的成就
解析:选B。“《人民日报》接连发表《不要轻易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经营制度》”强调改造的稳定性,故选B项;仅凭材料“《不要轻易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经营制度》《慎重地改造城市小商店》《慎重地从经济上逐步改组公私合营企业》”无法看出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一五”计划排除C项;1952年年底已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排除D项。
6.(2019·德阳一模)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1956年、1958年、1960年先后形成了四次扫盲运动的高潮。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的学习。这些
扫盲运动                                                            (  )
A.推动了义务教育的普及                  B.强化了民众对国家的认同
C.促进高科技水平的提高                  D.奠定高校院系调整的基础
解析:选B。题干中提及的新中国前期的四次扫盲运动有利于提高普通民众的识字率从而更加认同新中国政权故选B项;义务教育的普及是改革开放后才开始的排除A项;提高科技水平需要科研人员的钻研排除C项;奠定高校院系调整的基础需要国家政策支持和经费的支撑排除D项。
5.(2019·广东百校联考)下面是1951—1959年《中国青年报》中新闻漫画题材比例变化的折线图。这些变化                                                        (  )
A.说明现实环境对艺术创作影响较大          B.表明“双百”方针得到顺利贯彻执行
C.反映了新闻题材创作形式的多元化          D.弱化了报刊与杂志的政治宣传功能
解析:选A。由材料可知反映社会生活的新闻漫画题材比例变化较大由此可见1951—1959年中国社会现实环境对艺术创作有较大影响故A项正确1957年由于政治运动扩大化,“双百”方针没有坚持贯彻执行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新闻漫画题材比例的变化而非新闻题材创作形式的多元化也未涉及报刊与杂志的宣传功能故C、D两项错误。
6.(2019·唐山摸底)1962年年初的七千人大会明确提出当前全党要着重抓好的两项中心工作是大量精减职工和城市人口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切实加强农业。并据此大幅度地加大了精减工作的力度决定将中央财经小组原建议减少职工900多万、城镇人口 1 300 万的计划上调为 1 000 万和 2 000 万。这说明                                (  )
A.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                  B.人民公社化运动方兴未艾
C.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已完成                  D.经济调整的工作正在展开
解析:选D。由材料“大量精减职工和城市人口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切实加强农业”可知这项举措是在调整工业、农业生产比例说明经济调整工作正在进行故D项正确。1927年井冈山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故A项错误;1962年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端已经显现党和国家着手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故B项错误;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已经完成故C项错误。
7.(2019广东深圳一模,31)1956年2月,《人民日报》接连发表《不要轻易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经营制度》《慎重地改造城市小商店》《慎重地从经济上逐步改组公私合营企业》等社论。这些社论旨在                                                          (  )
A.肯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              B.强调平稳推进工商业改造
C.重申“一五”计划的意义              D.宣传国民经济恢复的成就
解析B由材料无法判断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故A项错误;“《人民日报》接连发表《不要轻易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经营制度》”强调改造的稳定性,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与“一五”计划的关系,故C项错误;“1956年”是三大改造的末期,故D项错误。
8. (2019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第二次素质测试,31)1959年6月,苏联决定提前终止《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不再向中国提供模型和生产的技术资料。随后,美国、英国、法国三个核大国也对中国在原子科学技术上实行严密的封锁。上述情况逼出了中国自研的“596工程”。这说明中国的研制                                (  )
A.缺乏人才                              B.缺少技术
C.开局不利                              D.迎难而上
解析:D。材料没有涉及中国研制缺乏人才,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国研制缺乏外来的技术援助,但并不意味中国就缺少技术,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在研制原子的过程中遭遇了其他国家的技术封锁,从而逼出了自主研发计划,体现不了开局之后是否不利,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在严峻的压力下,中国人没有屈服而是迎难而上,故D项正确。
9. (2019广东深圳二模,31)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来应邀访问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今埃及)、索马里等非洲十国,就国际局势、不结盟运动、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经济援助与合作等事宜进行了近两个月的交流。这一系列的外交活动                              (  )
A.促进了“求同存异”思想的形成        B.有利于改善新中国的外交环境
C.标志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舞台        D.推动社会主义阵营力量的壮大
解析B1955年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中国对非洲十国进行交流,有利于中非外交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使中国获得更多非洲国家的支持,因而有利于改善新中国受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孤立的外交环境,故B项正确;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舞台,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埃及、索马里等非洲国家均非社会主义国家,因而中国加强与这些非洲国家的外交联系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壮大无关,故D项错误。
10. (2019四川绵阳三模,31)这是1960年1月某杂志里登的《引洮河水上山》,展现了当时甘肃为了解决干旱问题,在高山上修建水渠引水的场景。这可以用来反映我国      (  )
A.社会主义工业化在稳步中前进  B.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面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