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960年攀登珠峰始末:以国家名义登顶
作者:黄艾禾
来源:《东西南北》2013年第14期
作者:黄艾禾
来源:《东西南北》2013年第14期
中国的现代登山运动自上世纪50年代中起步,经历了从显示国力的国家行为到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民间运动的转变。
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亟须在各方面证实自己的力量。登山是众多率先发展起的运动项目之一。
1955年初,苏联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向中华全国总工会(全总)发出了一份邀请,希望全总能派人去苏联学习登山技术。5月,全总派出了4个人奔赴苏联的外高加索,许竞、师秀、周正和杨德源,他们成为了新中国的第一批职业登山运动员。
次年的3月,中国登山队开始组建,他们的最初训练基地,在北京西郊八大处。当年4月25日,这支名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登山队的队伍在队长史占春的率领下,登上了3767米的秦岭太白山主峰,完成了自己的首次登顶。
以后的数年,他们与苏联运动员一道,陆续攀登了慕士塔格山(7546米)、公格尔九别峰(7530米)等,在1957年独立登上了7556米的贡嘎山顶峰,这一成功,为3年后的登顶珠穆朗玛峰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何选择在1960年攀登珠峰?
成立仅4年的中国登山队,去攀登世界第一高峰,而且是从人类从未上过的北坡,这与
当时的国内外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由国家体委编著、武汉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登山运动史》一书详细披露了这一过程。
在1958年,苏联登山协会致函中共中央和苏共中央,请求组织中苏联合探险队,争取在1959年3月至6月间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
就在这一年6月,国家体委正式成立中国登山协会,将原来隶属于全总的中国登山队及全国的登山运动统一管理,攀登珠穆朗玛峰第一次被提上议事日程。
为了选拔攀登珠峰的队员,登山协会在北京香山公园举办了中国登山营第一期训练班,共有学员90名,其中科学工作者20名、大学生25名、解放军官兵26名、厂矿职工11名及其他人员8名。他们中的许多人,日后都成了中国登山运动的骨干。
1960年中国发生了什么 本来按照中苏双方的协议,1958年,中国登山队派出两批运动员到苏联受训,1959年5月间中苏联合登珠峰。两批共46名中国运动员如约到了苏联,且与苏联运动员一起登上了列宁峰等。但是到了1958年12月,中国西藏地区开始爆发叛乱,预计次年5月中苏联合登珠峰不得不中止。
后来中国向苏联方面提出,将登珠峰计划改在1960年,但苏联却建议推迟到1961年。于是,国家体委决定,仍按原定规划,在1960年春单独从北坡攀登珠峰。
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这样的登山活动早已超出了单纯体育运动的范畴,成为了一次显示国家实力的行动。
以国家的名义登顶
为了保证这次登珠峰成功,从政府、国家体委到登山队的每一个运动员及工作人员,付出了经年的艰苦努力。从1958年10月开始,登山队各类人员160余人以国家体委参观团的名义分批进藏,训练对高山恶劣自然条件的抵抗能力和冰雪作业技术,然后又攀登了一些7000多米的山峰。
攀登珠峰所需的物资有近百吨,达200多种,政府特别为登山队准备了两架飞机,并抽调大批工人完成了定日机场的修建、从日喀则到登山大本营修筑起长达380公里的公路。气象工作者在大本营建起的气象台,相当于一个省级气象台的规模。
1960年2月,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正式组成,队员们来自全国各地各个行业:工人、
家民、解放军、教师、学生、机关干部和科研人员,全队共有队员214人,虽然最后登顶的只有3人。他们的平均年龄24岁。
在主力队员登顶之前,为保证他们不致体力过早消耗,登山队先组织了先遣队,建立起大本营及位于5400米、5900米和6400米的三个高山营地,队员们把几千公斤的高山装备、食品和燃料等先行运到这些营地。这支先遣队就有192人,他们的名字都没有出现在后来登顶成功的新闻里。
在正式登顶之前,登山队员们先进行过三次高山行军,一方面为适应高山环境并选拔登顶队员,一方面也运送一部分物资到更高的营地。高山行军本身也非常艰苦,第二次高山行军,到达7000米处的队员汪玑因严重高山反应而牺牲。到了4月25日,登山队又组织了第三次高山行军,共55名队员参加分成四组,其中大部分人都是作为支援,负责修整路段、护送病号、运送急需物资、在7007米和8500米建立四号营地和突击营地,只有第四组的10人,任务是突击主峰。而这一次,又有队员邵子庆在7300米附近因严重高山反应而牺牲,全队有25人不同程度冻伤。
5月17日,登山队开始了第四次高山行军,这一次的目标就是突击主峰。
5月24日上午9时,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贡布四名登顶队员开始向主峰进发。中午12点时,他们到达“第二台阶”,这座4米多的岩壁竟然花去他们3个小时,是刘连满用身体做“人梯”将队友屈银华托上去才最后登上去的。结果刘连满体力透支,只得留在了8700米处。
晚上7时,剩下的3名突击队员决定继续摸黑登顶。气象预报25日天气将变坏,这恐怕是他们最后的机会。后来他们在自述中这样回忆:“更主要是想到了党的指示和六亿人民的希望。所以决定只有前进不能后退,不能错过时机,不拿下顶峰誓不回头。”
这三个人,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在1960年的5月25日凌晨4点20分才终于到达顶峰。他们带上去的除了一面国旗,还有一座的半身塑像。
中国登山队首次登顶珠峰后,又在1964年登上希夏邦马峰。此后,到来,中国的登山运动陷入停滞。直到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队员共9人再度向珠峰进发,并成功登顶,其中包括了一名女队员:藏族运动员潘多。他们还在地球之巅上树起测量觇标,测得珠峰的精确高度为8848.13米。
“他们登上了过去被认为是做不到的(珠峰)北坡。”“这一成就将永远作为登山探险上的里程碑而载入史册”,当时英国登山界这样评论道。中国登山队更成为亿万中国民众的英雄,一种精神样板。
[延伸阅读]
人类征服珠峰难在哪?
地形复杂:即从前进营地出发,在到达7028米营地之前,要经过一个70度陡的雪坡,这是第一个难点;从7028米营地出发,在海拔7400米至7500米之间,要经过“大风口”,最大风速能够把人吹跑,是第二个难点;从8300米的突击营地出发,在海拔8700米至8750米的高度,要经过著名的第二台阶,这是一个由岩石组成的悬崖(“希拉里台阶”),难以攀爬。
气候恶劣:从头年10月到次年3月的整个冬季里,都刮着强烈的西北风,有时达到十二级以上。五月末开始从东南吹来的季风,一直要吹到9月底。这段时间,山顶随时都可能降雪。山顶上气温很低,通常都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
高海拔型脑水肿:缺氧使得心率加快至140次/分以提高血循环输氧量,同时毛细血管渗
漏会引起大脑水肿,造成协调能力丧失,产生幻觉等后果。
冻伤:细胞被冻伤,血管、肌肉、肌腱、神经等受到影响,血液循环不畅引起局部坏疽,重者可能截肢。
血栓:血液减少引起脱水、血液黏稠易形成血栓,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发猝死。
心理:一天可能要走十个小时甚至更久,当疲惫和高原反应袭来时,当你头痛乏力、食欲全无、手脚仿佛灌了铅、身上好像背着煤气罐、似乎每走一步路都要付出平时十倍的艰辛,而前面的路愈发艰难时,你有信心继续前行吗?
当你经过一整天的劳累急需休息时,骤然刮起的大风疯狂拍打着帐篷,似乎随时要将帐篷撕成碎片,嘴里呼出的气在帐篷内遇冷液化,一滴一滴落在身上甚至脸上,再加上高原反应的作祟,各种因素搅得你夜不能寐时,你有勇气明天整装再出发吗?(本刊综合整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