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2003年世界和中国现代化指数
世界是一个舞台,现代化是一种竞赛。中国也是世界现代化竞赛的一名运动员。认识世界,分析世界,理解世界,面对世界,将成为我们的日常功课。要比较全面地认识现代化的国际竞赛,就需要对世界现代化进行评价。这就像身体体检,每年体验一次,可以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并获得改进健康的建议。不同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可以用现代化指数来定量刻画;其中没有包含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的现代化的指标。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1~2005》已经分析了2002年以前的世界和中国现代化指数。这里,我们介绍2003年世界和中国现代化指数,供大家参考。
第一节 2003年世界现代化指数
世界现代化指数指世界131个国家、不同组国家和世界平均的现代化水平,包括世界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和综合现代化水平指数。它反映世界现代化在经济、社会和知识等领域的综合水平,它没有包括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的现代化水平。关于现代化指数的评价方法,请阅读技术注释。关于现代化指数的评价数据,请阅读附录三。
一、2003年世界现代化指数
世界现代化指数包括世界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和综合现代化水平指数(表5-1)。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能够比较好地表征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水平、第二次现代化指数比较好地表征发达国家的实际水平,综合现代化水平指数同时比较好地表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相对水平。由于世界不同国家处于现代化的不同阶段,所以,将三者组合起来,能够比较真实地表征世界以及不同国家的现代化水平(表5-2)。
表5-1 世界现代化指数的组成
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 | 第二次现代化指数 | 综合现代化水平指数 | |
用途 | 反映不同国家和地区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的进展。第一次现代化是以工业化、城市化和民主化为典型特征的经典现代化 | 反映不同国家和地区第二次现代化的进展。第二次现代化是以知识化、绿化和全球化为典型特征的新现代化 | 反映不同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相对差距。综合现代化是以两次现代化协调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现代化 |
特点 | (1)比较好地表征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水平 (2)不能完全反映发达国家的实际水平 (3)随着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它的适用对象将逐步减少 (4)指标和标准值是固定的 | (1)比较好地表征发达国家的实际水平 (2)不能完全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水平 (3)随着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进入第二次现代化,它的适用对象将逐步增多 (4)指标和基准值是可变的 | (1)同时表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相对水平 (2)适用范围比较广 (3)与前两者有一些重复 (4)与前两者有所衔接 (5)指标和参考值是可变的 (6)可称为相对现代化指数 |
性质 | 主要反映“绝对水平” | 主要反映“绝对水平” | 主要反映“相对水平” |
表5-2 2003年世界现代化指数
分组 | 国家 | 第二次现代化指数 | 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 | 综合现代化指数 | 国家 | 第二次现代化指数 | 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 | 综合现代化指数 |
发 达 国 家 18 个 | 瑞典 | 111 | 100 | 97 | 英国 | 94 | 100 | 90 |
美国 | 109 | 100 | 97 | 比利时 | 93 | 100 | 90 | |
丹麦 | 104 | 100 | 98 | 荷兰 | 93 | 100 | 90 | |
日本 | 102 | 100 | 92 | 法国 | 91 | 100 | 89 | |
芬兰 | 101 | 100 | 89 | 加拿大 | 90 | 100 | 81 | |
瑞士 | 99 | 100 | 95 | 韩国 | 87 | 100 | 80 | |
德国 | 97 | 100 | 94 | 奥地利 | 86 | 100 | 88 | |
挪威 | 97 | 100 | 87 | 新加坡 | 84 | 100 | 77 | |
澳大利亚 | 96 | 100 | 86 | 新西兰 | 84 | 100 | 77 | |
中 等 发 达 国 家 27 个 | 爱尔兰 | 77 | 100 | 78 | 科威特 | 57 | 100 | 55 |
以列 | 76 | 100 | 82 | 斯洛伐克 | 57 | 97 | 56 | |
意大利 | 73 | 100 | 80 | 克罗地亚 | 55 | 98 | 57 | |
西班牙 | 73 | 100 | 75 | 波兰 | 55 | 98 | 57 | |
斯洛文尼亚 | 70 | 100 | 69 | 白俄罗斯 | 53 | 92 | 49 | |
希腊 | 67 | 100 | 70 | 沙特阿拉伯 | 52 | 99 | 43 | |
爱沙尼亚 | 65 | 98 | 63 | 阿根廷 | 51 | 96 | 55 | |
捷克 | 64 | 100 | 62 | 牙买加 | 50 | 93 | 46 | |
葡萄牙 | 64 | 100 | 67 | 乌拉圭 | 50 | 96 | 60 | |
俄罗斯 | 63 | 93 | 56 | 智利 | 50 | 96 | 55 | |
拉脱维亚 | 62 | 96 | 61 | 乌克兰 | 49 | 91 | 46 | |
匈牙利 | 59 | 99 | 61 | 保加利亚 | 49 | 93 | 50 | |
立陶宛 | 59 | 97 | 59 | 约旦 | 49 | 93 | 51 | |
黎巴嫩 | 57 | 96 | 54 | 世界平均 | 48 | 91 | 52 | |
初 等 发 达 国 家 37 个 | 巴西 | 46 | 93 | 50 | 阿尔及利亚 | 36 | 87 | 31 |
多米尼加 | 44 | 93 | 51 | 阿塞拜疆 | 35 | 77 | 36 | |
罗马尼亚 | 43 | 90 | 41 | 蒙古 | 35 | 77 | 41 | |
马来西亚 | 42 | 92 | 47 | 哥伦比亚 | 35 | 93 | 44 | |
哈萨克斯坦 | 42 | 86 | 44 | 伊朗 | 34 | 90 | 37 | |
格鲁吉亚 | 41 | 79 | 43 | 摩尔多瓦 | 34 | 81 | 37 | |
土库曼斯坦 | 41 | 70 | 28 | 摩洛哥 | 34 | 77 | 38 | |
委内瑞拉 | 41 | 95 | 48 | 南非 | 33 | 83 | 38 | |
墨西哥 | 41 | 99 | 52 | 博茨瓦纳 | 33 | 70 | 31 | |
巴拿马 | 40 | 96 | 51 | 厄瓜多尔 | 33 | 93 | 42 | |
马其顿 | 40 | 92 | 45 | 中国 | 33 | 82 | 33 | |
哥斯达黎加 | 40 | 96 | 53 | 纳米比亚 | 33 | 69 | 32 | |
乌兹别克斯坦 | 39 | 75 | 31 | 泰国 | 33 | 84 | 35 | |
阿尔巴尼亚 | 38 | 87 | 35 | 埃及 | 32 | 86 | 39 | |
亚美尼亚 | 38 | 83 | 41 | 菲律宾 | 31 | 90 | 38 | |
秘鲁 | 38 | 93 | 50 | 萨尔瓦多 | 30 | 93 | 42 | |
土耳其 | 38 | 92 | 43 | 越南 | 30 | 69 | 24 | |
突尼斯 | 36 | 89 | 42 | 吉尔吉斯 | 30 | 66 | 33 | |
塔吉克斯坦 | 36 | 72 | 28 | |||||
欠 发 达 国 家 49 个 | 玻利维亚 | 29 | 82 | 40 | 巴布亚新几内亚 | 19 | 43 | 18 |
巴拉圭 | 29 | 87 | 36 | 尼泊尔 | 19 | 42 | 20 | |
尼日利亚 | 28 | 56 | 26 | 几内亚 | 19 | 40 | 18 | |
尼加拉瓜 | 27 | 86 | 35 | 柬埔寨 | 19 | 44 | 19 | |
叙利亚 | 26 | 81 | 29 | 孟加拉国 | 18 | 55 | 24 | |
肯尼亚 | 26 | 61 | 26 | 安哥拉 | 18 | 42 | 16 1960年中国发生了什么 | |
也门共和国 | 26 | 59 | 26 | 马里 | 17 | 35 | 17 | |
斯里兰卡 | 25 | 69 | 28 | 塞拉利昂 | 17 | 31 | 14 | |
毛里塔尼亚 | 25 | 54 | 26 | 马拉维 | 17 | 37 | 16 | |
津巴布韦 | 25 | 60 | 27 | 乍得 | 17 | 38 | 18 | |
印度 | 25 | 63 | 29 | 莫桑比克 | 16 | 41 | 16 | |
危地马拉 | 24 | 77 | 34 | 马达加斯加 | 16 | 49 | 22 | |
洪都拉斯 | 23 | 86 | 33 | 坦桑尼亚 | 16 | 43 | 16 | |
印度尼西亚 | 23 | 75 | 27 | 尼日尔 | 16 | 33 | 17 | |
塞内加尔 | 23 | 53 | 26 | 莱索托 | 15 | 54 | 18 | |
刚果共和国 | 23 | 60 | 25 | 埃塞俄比亚 | 15 | 37 | 14 | |
科特迪瓦 | 22 | 51 | 24 | 乌干达 | 15 | 42 | 20 | |
多哥 | 22 | 46 | 22 | 布隆迪 | 14 | 32 | 14 | |
加纳 | 22 | 52 | 19 | 刚果民主共和国 | 14 | 34 | 12 | |
海地 | 22 | 50 | 25 | 布基纳法索 | 13 | 35 | 18 | |
喀麦隆 | 21 | 50 | 22 | 中非 | 13 | 36 | 16 | |
厄立特里亚 | 21 | 50 | 21 | 卢旺达 | 11 | 36 | 14 | |
贝宁 | 21 | 47 | 22 | |||||
老挝 | 21 | 43 | 18 | 高收入国家 | 100 | 100 | 100 | |
缅甸 | 20 | 59 | 28 | 中等收入国家 | 28 | 93 | 44 | |
巴基斯坦 | 19 | 57 | 26 | 低收入国家 | 12 | 61 | 26 | |
1、2003年世界现代化总体水平
2003年,在参加评价的131个国家中,有24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约占国家样本总数的18%;26个国家全面完成第一次现代化,42个国家基本实现第一次现代化,已经完成和基本实现第一次现代化的国家约占国家样本数的52%。
2003年世界发达国家全部进入第二次现代化,中等发达国家部分进入第二次现代化,部分已经完成或者基本实现第一次现代化,有些国家第一次现代化取得进展,有些国家仍然处于传统农业社会,有些少数民族仍然生活在原始社会(图5-1)。
根据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分组,2003年发达国家有18个,与2002年相同;2003年中等发达国家有27个,与2002年相同;2003年初等发达国家有37个,比2002年减少了1个;2003年欠发达国家49个,比2002年增加了1个(图5-2)。
2、2003年世界现代化前沿已经达到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期
2003年世界现代化前沿已经到达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期。2003年处于第二次现代化发展期的国家大约有12个,它们的现代化水平基本反映了世界现代化前沿水平(表5-3)。
表5-3 2003年处于第二次现代化发展期的国家
国家 | 知识创新指数 | 知识传播指数 | 生活质量指数 | 经济质量指数 | 第二次现代化指数 | 排名 |
瑞典 | 120 | 119 | 103 | 101 | 111 | 1 |
美国 | 101 | 113 | 102 | 119 | 109 | 2 |
丹麦 | 101 | 113 | 97 | 107 | 104 | 3 |
瑞士 | 111 | 83 | 94 | 108 | 99 | 6 |
挪威 | 66 | 109 | 104 | 107 | 97 | 8 |
澳大利亚 | 76 | 113 | 100 | 98 | 96 | 9 |
英国 | 73 | 112 | 86 | 103 | 94 | 10 |
比利时 | 70 | 97 | 109 | 98 | 93 | 11 |
荷兰 | 71 | 104 | 98 | 101 | 93 | 12 |
法国 | 76 | 93 | 96 | 101 | 91 | 13 |
加拿大 | 68 | 102 | 95 | 96 | 90 | 14 |
新加坡 | 73 | 75 | 98 | 89 | 84 | 17 |
3、2003年世界现代化的国际差距在扩大
2003年世界现代化水平的国家差距比2000年略有扩大,比1990年有较大扩大。两次现代化和综合现代化水平所反映的差距变化情况不一样。
从1990年到2003年,世界第一次现代化水平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都没有多少变化,而第二次现代化水平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都有一些增加,综合现代化水平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也有一些增加(表5-4)。所以,总体而言,世界现代化的国际差距在扩大。
表5-4 世界现代化水平的国家差距
第一次现代化 | 第二次现代化 | 综合现代化 | |||||||
2003 | 2000 | 1990 | 2003 | 2000 | 1990 | 2003 | 2000 | 1990 | |
最大 | 100 | 100 | 100 | 111 | 109 | 98 | 98 | 98 | 98 |
最小 | 31 | 31 | 32 | 11 | 9 | 16 | 12 | 14 | 20 |
平均值 | 77 | 77 | 72 | 43 | 42 | 42 | 44 | 44 | 48 |
极差 | 69 | 69 | 68 | 100 | 100 | 82 | 86 | 84 | 78 |
标准差 | 23 | 22 | 23 | 26 | 26 | 23 | 24 | 23 | 22 |
相对差 | 3 | 3 | 3 | 10 | 12 | 6 | 8 | 7 | 5 |
变异系数 | 0.29 | 0.29 | 0.32 | 0.60 | 0.62 | 0.55 | 0.53 | 0.53 | 0.46 |
4、2003年世界现代化的追赶和国际地位的转移
根据第二次现代化水平分组,从2000年到2003年,在131个参加评价的国家中,有11个国家的分组发生了变化,其中,组别上升的国家有4个,组别下降的国家有7个。
分组升级的国家:中等发达组升级为发达组(新加坡、新西兰)、欠发达组升级为初等发达组(纳米比亚、越南)。
分组降级的国家:中等发达组降级初等发达组(阿根廷、牙买加、乌拉圭、智利、乌克兰、保加利亚),初等发达组降级欠发达组(巴拉圭)。
在1960~2003年期间,大约79~94%的发达国家一直是发达国家,大约86~93%的欠发达国家一直是欠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升级为发达国家的概率约为4~32%;初等发达国家升级为中等发达国家的概率约为6~14%,升级为发达国家的概率2~3%;欠发达国家升级为初等发达国家的概率约为7~14%(表5-5)。
表5-5 世界现代化的国家地位的转移概率(马尔可夫链分析)
分组 | 国家数 | 发达 | 中等 | 初等 | 欠发达 | 国家数 | 发达 | 中等 | 初等 | 欠发达 |
1960 | 1960~2003年转移概率 | 1970 | 1970~2003年转移概率 | |||||||
发达 | 16 | 88% | 13% | 14 | 79% | 21% | ||||
中等 | 23 | 13% | 57% | 30% | 19 | 32% | 42% | 21% | 5% | |
初等 | 30 | 3% | 3% | 73% | 20% | 36 | 3% | 11% | 58% | 28% |
欠发达 | 38 | 8% | 92% | 35 | 14% | 86% | ||||
1980 | 1980~2003年转移概率 | 1990 | 1990~2003年转移概率 | |||||||
发达 | 20 | 85% | 10% | 5% | 18 | 94% | 6% | |||
中等 | 18 | 6% | 72% | 17% | 6% | 28 | 4% | 68% | 29% | |
初等 | 49 | 2% | 8% | 59% | 31% | 54 | 6% | 56% | 39% | |
欠发达 | 27 | 7% | 93% | 28 | 14% | 86% | ||||
注释:1980~2003年根据综合现代化指数分组,发达国家>80,中等发达50~80, 初等发达30~50, 欠发达<30。1970年根据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分组(进行了换算)。1960年根据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分组:发达国家>90,中等发达60~90, 初等发达40~60, 欠发达 < 40
在1960~2003年期间,有23个国家的分组发生了变化(5-6)。地位上升的国家有8个,它们是日本、芬兰、意大利、韩国、哥斯达黎加、沙特阿拉伯、博茨瓦纳和中国。地位下降的国家有14个,它们是俄罗斯、保加利亚等。
表5-6 1960~2003年世界现代化的国际地位发生变化的国家
升级的国家 | 降级的国家 | ||||
国家 | 1960年分组 | 2003年分组 | 国家 | 1960年分组 | 2003年分组 |
日本 | 中等发达 | 发达 | 俄罗斯 | 发达 | 中等发达 |
芬兰 | 中等发达 | 发达 | 保加利亚 | 中等发达 | 初等发达 |
意大利 | 中等发达 | 发达 | 蒙古 | 中等发达 | 初等发达 |
韩国 | 初等发达 | 发达 | 巴拿马 | 中等发达 | 初等发达 |
哥斯达黎加 | 初等发达 | 中等发达 | 南非 | 中等发达 | 初等发达 |
沙特阿拉伯 | 欠发达 | 初等发达 | 罗马尼亚 | 中等发达 | 初等发达 |
博茨瓦纳 | 欠发达 | 初等发达 | 委内瑞拉 | 中等发达 | 初等发达 |
中国 | 欠发达 | 初等发达 | 牙买加 | 中等发达 | 初等发达 |
刚果共和国 | 初等发达 | 欠发达 | |||
叙利亚 | 初等发达 | 欠发达 | |||
斯里兰卡 | 初等发达 | 欠发达 | |||
缅甸 | 初等发达 | 欠发达 | |||
津巴布韦 | 初等发达 | 欠发达 | |||
赞比亚 | 初等发达 | 欠发达 | |||
注释:196年根据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分组,2003年根据综合现代化指数分组。按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分组,2003年新西兰为发达国家;按综合现代化指数分组,2003年新西兰为中等发达国家
5、2003年世界现代化的不平衡性
世界现代化的不平衡性大致表现在五个方面:(1)国家现代化进程不同步(表5-7);(2)不同国家现代化速度不平衡;(3)不同国家现代化水平不平衡;(4)世界现代化要素指标的不平衡;(5)世界现代化的地理分布不平衡,世界五大洲的平均现代化水平是不同的(图5-3)。相对而言,欧洲和北美水平比较高,南美和亚洲相当,非洲比较落后。
图5-3 2003年世界现代化的地理分布
(本地图为世界简图,完整的世界地图见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地图)
表5-7 2003年世界现代化的国家分布和不平衡性
第二次现代化的阶段 | 过渡期 | ||||||||
成熟期 | |||||||||
发展期 | 瑞典、美国、澳大利亚、瑞士、丹麦、荷兰、加拿大、新加坡、英国、法国、比利时、挪威 | ||||||||
起步期 | 芬兰、日本、德国、奥地利、韩国、以列、意大利、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 | ||||||||
第一次现代化的阶段 | 过渡期 | 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约旦、科威特、博茨瓦纳、南非、墨西哥、乌拉圭、阿根廷、委内瑞拉、秘鲁、厄瓜多尔、马其顿 | |||||||
成熟期 | 巴西、新西兰、波兰、拉脱维亚、俄罗斯、克罗地亚、立陶宛、智利、哥斯达黎加、黎巴嫩、沙特阿拉伯、牙买加、萨尔瓦多、多米尼加、白俄罗斯、乌克兰、马来西亚、突尼斯、哈萨克斯坦、伊朗、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刚果共和国、希腊、巴拿马、保加利亚、哥伦比亚、罗马尼亚、土耳其、洪都拉斯 | ||||||||
发展期 | 中国、土库曼斯坦、菲律宾、阿尔巴尼亚、泰国、埃及、阿塞拜疆、斯里兰卡、纳米比亚、津巴布韦、巴拉圭、亚美尼亚、叙利亚、尼加拉瓜、乌兹别克斯坦、越南、印度尼西亚、毛里塔尼亚、厄立特里亚、危地马拉、也门共和国、莱索托、塞内加尔、尼日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玻利维亚、蒙古、塔吉克斯坦、肯尼亚、巴基斯坦、科特迪瓦、莫桑比克、几内亚、摩尔多瓦、吉尔吉斯、海地 | ||||||||
起步期 | 印度、加纳、多哥、格鲁吉亚、孟加拉国、赞比亚、喀麦隆、马达加斯加、贝宁、布基纳法索、柬埔寨、老挝、尼泊尔、卢旺达、马里、塞拉利昂 | ||||||||
传统农业社会 | 中非、缅甸、乌干达、乍得、马拉维、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尼日尔、布隆迪 |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