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试论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摘 要: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就个人而言是指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完整的发展,是使个人潜力和智能的最大程度的发挥,是个人需要的全面丰富和满足,是人的本质的真正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讲“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而人的自由发展实际上就意味着人的解放。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本文将从人的本质出发阐述为什么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使得人的本质得到呈现。
关键词:人的本质;共产主义;人的发展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也就是真正实现了人的本质。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探讨,经历了三个阶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劳动是人的本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
1.劳动是人的本质
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提出“人的本质即劳动”的观点。马克思说“劳动这种生产活动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而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里说的人类特性即人的本质,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也就是劳动,也就是说,人的本质就是劳动。
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在提纲的第六条中首先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费尔巴哈不是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所以他不得不: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的观察宗教情感,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所以他只能把人类的本质理解为,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
在批判费尔巴哈的基础上,马克思从社会实践出发,对人的本质做出了最基本的科学规定,他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费尔巴哈吧宗教的根源仅仅归结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忽略了从人的社会关系来分析宗教的社会根源,所以他对于人和人的本质只能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而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存在物,因而探讨人的本质要从社会关系出发。由于实践是人的社会活动,因此也只有从社会关系出发才能说明实践的具体性,才能对人的本质做出基本的科学规定。
3.人的本质是人的需要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马克思明确指出他的理论前提不是费尔巴哈等人所想象的抽象的个人,而是现实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这些现实的个人所以要进行物质活动和物质生产,首先是为了维持生存的需要,而这种为了维持生存而发展起来的生产,一开始便把他们与动物区别开来,“”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就是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的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他提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的观点,并具体论
述了生产劳动,人的需要同社会关系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人的本质实际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更加具体。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三种论述(劳动、社会关系、人的需要)而言,三者之间是密切联系、密切制约的,而人的本质就存在于三者的辩证关系中,存在于三者的有机统一中。我们可以这样来解读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马克思在《提纲》中提到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的本质的一般特征,而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到的劳动是人的本质,在《形态》中提到的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是人的本质的具体特征。
二、为什么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1)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2)消灭了私有制,消灭了剥削和压迫,消灭一切差别,人们完全平等(3)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劳动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4)社会关系高度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5)国家消亡,代之以社会管理机关,社会实现了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然王国的飞跃。
那么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本质为什么能够得到实现呢?
1.共产主义社会消灭了异化劳动
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劳动表现为异化劳动,到底什么是”异化劳动“?在马克思看来,异化劳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同阶级一同产生的,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即及产品对于劳动者来说,变成了一种异己的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用手稿中的话说,就是“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对立,就是说工人们在现在的劳动过程中,丧失了自己的主体性,反过来为他的劳动产品,劳动过程所统治,日渐成为劳动的奴隶”“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因而它不是满足劳动需要,而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需要的一种手段”“劳动不是它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别人”。
同时,马克思指出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消灭异化劳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私有制的消灭和社会分工的不存在,人们的劳动产品不再为资本家所有,而是满足包括自己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劳动不再是被强迫的劳动,不再是为了满足劳动需要以为的需要的手段,劳动成为了生活的第一需要,表现为一种自由自愿的活动,劳动就是自己的目的,在这种自由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自觉的劳动中,人们会感觉到一种充实感和幸福感,从而自由的发挥出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从而达到人的本质的真正实现。
2.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关系高度和谐
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这就导致工人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来维持自身的生存。资本家雇佣工人为其劳动,只付给工人廉价的工资,却占有了工人不计其数的剩余价值,工人与资本家之间是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而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政权掌握在少数资产阶级手中,因此他们所代表的也仅仅是少数资产阶级的利益。名义上讲人人平等,掩盖着实际上的不平等。
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将会消亡,由于生产的高度发展已经使得所有人的物质利益都得到了保障,由于分工不再具有经济利益划分的性质,由于全体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一致,社会已不再会因为经济利益的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的社会集团,并进行相互间的斗争了。于是,阶级消灭了,阶级剥削和压迫不复存在,阶级斗争也随之消失。到共产主义,国家也将消亡,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军队、警察、监狱等将失去作用。
3.共产主义社会人的需要是一种真实的需要
需要是植根于人的本质的基本需求,是有限度的,合理的消費应该满足人的需要,使人实现自己的本质。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消费异化”,所谓“消费异化”是指人们以欲求而不是以基本的生存需要作为消费的出发点,从而导致人在消费活动中主体地位和理性精神的丧失,使人的本质异化到消费品上的人的物化状态。资本主义为了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在强大的舆论宣传下,诱使人们进行消费,人们不知不觉的按照资本主义的要求,来提出自身的需要,甚至去拥护这种需要,失去自己存在的本性,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附属品。也就是说,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需要表现为一种虚假的需要。
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产品极大丰富,资本主义私有制被消灭,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不复存在,也就不存在为了刺激人们的消费而促使人们产生“虚假的需要”。人摆脱了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对“人的依赖关系”,也摆脱了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物的依赖性”,不再为了消费而消费,人的需要表现为一种真实的需要。
综上所述,在共产主义社会里,马克思所论述的人的本质的三个方面都得到了实现,也就是意味着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