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案要点]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两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答案要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是片面夸大科学技术作用的科学技术决定论观点。
科学技术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但科学技术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不能消灭压迫和剥削,也不足以克服社会关系中的各种矛盾。只靠科技进步,没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没有社会关系的根本变革,资本主义不能自动转变为社会主义。上述观点否认了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否认了阶级斗争社会革命与改革
的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没有看到科学技术掌握在不同阶级、不同人的手中,其作用是不同的。
3、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愈来愈具有社会性,这种社会性表现在:第一,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生产过程成为许多人协同进行的社会化的大生产;第二,企业、部门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程度日益加强;第三,社会分工不断扩大,生产的范围从一个企业扩展到一个国家,甚至扩展到全球,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密切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另一方面,资本愈来愈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完全服从于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按照资本家个人的意愿来进行;生产出来的产品完全由资本家所占有,并按照他们的私利来进行交换和分配。这样,在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便发生了深刻的矛盾。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这是资本主义必然被新的、更能够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的根本原因。
4、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答案要点]此观点正确。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形式的变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只有在流通领域中商品生产者之间才能发生关系,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资本家不把货币投入流通,购买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无法产生;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实现。
5.运用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有关原理,分析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供过于求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以及对策。
[答案要点] (1)马克思认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部分产品供过于求,表明这部分产品没有通
过市场交换实现价值上的补偿和实物上的替换,从而影响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2)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认为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要求按比例协调发展;生产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均应保持平衡。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供过于求,影响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均衡,影响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3)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上述原理,应坚持按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应对我国现有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使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实现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
6.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什么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革命是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最后消灭阶级并实现共产主义的革命,只有人类社会历史上最革命最先进的工人阶级才能承担起这个宏伟的历史使命。但是工人阶级革命如果没有自己的先锋队——共产党来领导,他们只能进行自发的、分散的斗争,这种斗争往往以失败而告终。工人阶级政党所以能够成为社会
主义革命事业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因为:第一,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掌握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根据历史发展规律,根据国内外形势,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工人阶级和人民众进行卓有成效的革命斗争;第二,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众的利益,因而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广大人民众和一切进步的政治力量;第三,共产党是由工人阶级和人民众中最有觉悟、最有理想的先进分子所组成,因而能够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最前列,能忍受和克服各种艰难困苦,必要时能自觉地做出牺牲,直至自己的生命,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领、团结众为实现人民的利益奋斗。
建设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坚持党的领导是其内在要求和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顺利实现党提出的战略目标,始终保证我国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顺利前进。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更有效地动员和组织广大众投身到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来,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持团结的政治局面。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是联系在一起的,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改革是利益关
系的重大调整,充满着各种挑战和风险,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有领导有步骤地向前推进改革事业,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障碍,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7.为什么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是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都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为了胜利地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改善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社会主义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因而从根本上说是迄今的人类历史发展中最民主的制度。社会主义民主高于资本主义民主,它不但是形式上的民主,也是实质上的民主;不但是政治权利上的民主,更是经济和社会全面权利上的民主。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着人民众的根本利益,领导人民实现着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坚持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如果放弃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人民众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民主权利就会再次丧失。在这个原则问题上,决不能动摇。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在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形势不断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党的领导也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党的思想领导方面,有一个不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不断提高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能力的问题。只有在思想上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在不同的条件下,实现对国家和众正确的思想领导。在政治领导方面,也有一个不断提高领导水平,提高执政能力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的挑战。在组织领导方面,也要根据形势和条件的不同,探索符合时代特点、切实有效的组织形式,以实现马克思主义政党更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