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古代汉语词汇与汉民族文化的密切关系
一个民族的语言尤其是语言中的词汇往往是与其文化有着密切关系的,这一点在古代汉语中显得格外突出。从某种意义上讲,古代汉语的词汇就是一扇洞察汉民族文化内涵的窗口,通过它可以透视出汉民族传统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折射出汉民族古老而又隐秘的文化心理。下面试从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反映着汉民族独特传统文
古代官职化诸多方面的特征
汉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而精深,有着复杂而多样的特征,这在古代汉语的词汇构成上体现得异常突出:
(一)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度在古代汉语词汇中有着十分突出的反映
同一件事情发生在不同等级的人的身上,是要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的,这在古代汉语中不但常见而且也相当地典型,而且随着封建等级制度的不断严密化、规范化,其区分也越发地严密、严格,绝不可以随意混淆。
例如,古时候非常注重区分人的等级身份,不仅对活人的称谓如此,对于死人的称谓也是这样。依照《礼记?曲礼》的解说:“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这是比较正式的对“死”的称谓。但即使是委婉些的说法,不同等级也有所不同。如帝王死叫“晏驾”,这是因为古代帝王出行时离不开车马,故而“驾”特指帝王乘坐的车,又进而代指帝王本人,帝王到什么地方都叫“驾临”,而“晏驾”的直白意思是皇车出来晚了,是委婉的说法,明眼人一听就知道是说帝王死了。贵族大臣死叫“捐馆舍”,直白意思就是抛弃馆舍,因为只有贵族才有馆舍可居,死了当然就抛弃馆舍了。平民百姓死叫“填沟壑”,因为平民百姓的身份低贱,命不值钱,死了后也没有条件厚葬,只好去“填沟壑”了,当然这个词还可以作为身份相对较低的说话人对自己死的一种自谦说法。
对于疾病,不同等级的人也有不同的称呼。《公羊传?桓公十六年》何休注:“天子有疾称不豫,诸侯称负子,大夫称犬马,士称负薪。”依照《白虎通》的解释:“天子病曰不豫,言不复豫政也。诸侯曰负子,子,民也,言忧民不复子之也。”其他如“犬马”等于说“犬马之疾”,是一种谦辞;“负薪”等于说“负薪之忧”,意思是过去未做士人时曾担樵,现今如同担负昔日之劳一样。
这种情况在英文这样的外语中一般是难以看到的。英语
虽然对“死亡”和“疾病”也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但这些词或是源于语言的风格不同,或是由于词语意义的轻重不同,完全没有汉语这样严格的等级区分。
(二)亲属称谓的繁复反映了古代汉民族宗法制度的严密
汉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十分讲究血缘和亲情的民族,在世界其他地方,很难到类似汉民族这样有着如此复杂而众多亲属关系和重视聚族而居的民族了。这种复杂的亲属关系在古代汉语里同样有非常集中的体现。
根据《尔雅?释亲》记载,古代的直系亲属称谓共有13辈之多:高祖王父、曾祖王父、王父、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来孙、昆孙、仍孙、云孙。同宗的兄弟按关系远近也分为4类:兄弟、从兄弟、从祖兄弟、族兄弟。
对父母、夫妻的特定称谓反映了中国古代父严母慈、男尊女卑的观念与传统。如称父亲为“所天”、“严君”、“老子”,称母亲为“慈亲”、“萱堂”,称丈夫为“夫主”、“男君”、“盖老”,称妻子为“内子”、“婆姨”、“屋里的”等等,莫不如此。
其他各种亲属关系的称呼也十分复杂,其嫡庶内外的关系区分得异常清楚。例如在宗法社会
中,一个贵族男人是可以有多个妻子,其中正妻称“嫡妻”,嫡妻之子为嫡子,其他妻子称“妾”,妾之子为庶子。妾有个别称叫“小星”,这一称谓反映了中国古代男为尊、女为卑,男在上、女在下,男为阳、女为阴的正统观念,按照此观念来推理,如果说把国君比作天上的太阳,国君的正妻当然就是月亮,也就是太阴了,那么国君众多的妻妾也就如同满天的星斗了。可见把妾称作“小星”这一比喻是何等地贴切啊!再如妯娌之间,长妇称幼妇为“娣妇”,幼妇称长妇为“姒妇”;婿之父为“姻”,妇之父为“婚”;姑表称“外表”、姨表称“内表”等等,同样也都反映了古代汉民族宗法制度的异常复杂严密,这在世界上其他民族的语言中是绝无仅有的。
(三)敬词和谦词的普遍使用反映出汉民族自谦和尊人的文化传统
敬词即表示尊敬的称呼,多用于对他人。对不同身份的人所使用的敬称是不同的。
如称一般人或职位、辈分差不多的人为“君”、“子”、“卿”、“公”、“明公”、“大夫”、“足下”。其中“明公”比“公”更具有肯定和赞誉的彩。“大夫”一词非常符合中国人称谓人时喜欢就高或高抬人的特点,也许对方只是一个普通人,但给他一个虚幻的“大夫”官帽大概是人人都乐得受用的。这种就高或高
第24卷第1期2011年1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24No.1
Jun.2011
试论古代汉语词汇与汉民族文化的密切关系
[摘要]词汇与一个民族的文化有着水融的密切联系,是这个民族的文化赖以传播的重要媒介物。这一点,在古代汉语的词汇中体现得异常突出。因此试从三个方面探讨古代汉语词汇与汉民族文化的密切关系,并试图透过古代汉语词汇来认知汉民族文化丰富而又隐秘的内涵,以期在汉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下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古代汉语的词汇。
[关键词]古代汉语;词汇;汉民族;文化;关系
[中图分类号]H109.2[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许华(1963-),男,学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化。
许华(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抬人的称谓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存在,比如不管你在学校做什么工作,都一律尊称为老师,明明是副校长、副教授却偏偏抬举为校长、教授。“足下”的本义就是脚下,是下对上或同辈之间的常用敬称,有的时候也用于上对下,相当于称“您”。据说这个词始于春秋时代的晋文公称介子推。据刘敬叔《异苑》卷十记载:“介子推逃禄隐迹,抱树烧死。文公拊木哀嗟,伐而制屐。每怀割股之功,俯视其屐曰:悲乎足下!‘足下’之称将起于此。”
再如称皇帝为“陛下”,陛的本义是丹墀,即宫殿的台阶;陛下本指皇帝设在丹墀之下以防不测的近臣,秦代以后成了对皇帝的专称。称王侯为“殿下”,殿下本指诸侯王,此称呼源于诸侯王常在宫殿接见臣,唐代时规定殿下专指皇太子和皇后。称高官为“阁下”是因为古代王公皆有阁,称阁下是不敢直呼其名,而通过在阁下的侍从人员因卑以达尊,唐代以后该词的使用渐趋宽泛,可以用于地位不高或同辈之间。称将军为“戏(麾)下”是因为麾本指古代指挥军队的旗帜,称主将为麾下有自居部下之意。称使节为“节下”、“毂下”源于使节出使时要手持符节、乘坐车驾,毂为车轮中间用于插套车轴的圆木。称师长为“夫子”是因为夫指大夫,
子是对男子的美称;春秋时代凡大夫以上的官员均可称为夫子,孔子当过鲁国的司寇,也是大夫,所以称夫子,后来人们把孔子神化为万世师表,所以夫子就成了对孔子的尊称,引申为对老师或可以师奉的男性的尊称。称有德者或有学问的人为“先生”源于有德或有学问的人往往比较年长,可视为长辈。妇女称丈夫为“官人”是因为这一称谓最初是称呼有官职的人的,男人在外做事养家糊口,是一家的顶梁柱,故而用此称呼以示尊敬。
在古代,还有一种以称呼对方下属来表示不敢斥指对方的情况,如用“左右”、“执事”、“从者”等来代替国君或将帅以示礼貌。
谦称即表示谦虚的称谓,多用于对自己。不同身份的人所使用的谦称是不同的。
如一般人自称“臣”、“仆”、“愚”、“敝”、“鄙”、“贱”、“贱子”、“小人”、“老夫”、“牛马走”、“不佞”、“不肖”、“不腆”。其中“牛马走”的意思是像牛马一样奔走的仆人;“不佞”是不聪慧、没有才智的意思;“不肖”即不像,即子孙不像先辈那样成器,也可以理解为不贤;“不腆”是不善的意思。
再如君王自称“孤”、“寡人”、“不谷”、“予一人”,在这里孤和寡都是独的意思,原为诸侯和小
国国君的自称,君主用它们称谓自己是一种表示谦逊的虚伪做法,常说的“称孤道寡”和“孤家寡人”即是如此;不过二者在使用时是有区别的,国家有凶灾时称“孤”,无凶灾时称“寡人”。“不谷”是不善的意思。“予一人”是说我只是人中的一个。其他如官员自称“下官”、“卑职”,下层人物自称“奴才”、“小人”,生员自称“学生”、“后学”,妇女自称“妾”、“奴”等。
此外,还有一系列表谦或表敬的副词如“窃”、“敢”、“忝”、“谨”、“敬”、“请”、“幸”、“辱”、“惠”、“猥”、“枉”等。
(四)其他正统的思想意识和伦理观念在古代汉语词汇中也有着极为突出的反映
伦理观念是汉民族传统心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以后,形成了传统的封建伦理观念,认为每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身份和利益都是先天注定的,伦理纲常也是神圣的,社会上的等级差别是永恒不变的,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人们各得其位、各安其业,社会才能和谐。传统的封建伦理观念包括尊卑有序、男尊女卑、官本位、重血统、重亲疏、重乡土等观念意识。
受封建伦理等级观念的限制,汉语的双音节词在词序结构上有着非常突出的特点,形成了约
定俗成的构词规律:一般说来,表示尊意的语素在前,卑意的语素在后;表示长者的在前,幼者在后;表示男性的在前,女性在后;表示褒义的在前,贬义在后;表示重要的在前,次要的在后;表示大者在前,小者在后;表示正面的在前,反面的在后。例如“君臣”、“官吏”、“官民”、“将士”、“士卒”、“师徒”、“祖孙”、“尊卑”、“爱憎”、“亲疏”、“恩怨”、“胜负”、“安危”、“雅俗”、“祸福”、“吉凶”、“甘苦”、“好歹”、“高低”、“上下”、“长短”、“深浅”、“褒贬”、“盈亏”、“厚薄”等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