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 Temple , a Palace Building at the Foot of Mount Tai
岱庙,泰山脚下的宫殿建筑
岱庙因祭祀“东岳泰山神”而得名,坐落于泰山中路古建筑的南北轴线及泰安古城的中轴线上。岱庙建筑按帝王之居的宫城形制营造,以主殿天贶殿为中轴,回廊环绕,钟鼓楼左右相对,四周有城墙,设八门,雉堞周匝,四隅起角楼,面积96500平方米。庄严、雄伟的岱庙,殿宇辉煌,文物荟萃,堪称一座融建筑、园林、雕刻、绘画等艺术于一体的古代艺术博物馆。
文/孟令谦 于军 图/曲业芝
岱庙历史悠久,是中国四大古建筑之一。
The time-honored Dai Temple is one of China’s four ancient building complexes.
从历史中走来
岱庙始建于汉代。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引南朝宋伍缉之所著《从征记》:“太(泰)山有下中上三庙。(下庙)墙阙严整,庙中柏树夹两阶,大二十余围,盖汉武帝所植也。赤眉尝斫一树,见血而止,今斧创犹存。门阁三重,楼榭四所,三层坛一所,高丈余,广八尺。”其中,“庙中柏树夹两阶,大二十余围,盖汉武帝所植也”可以作为岱庙始建于汉代的佐证,同时可推断出最迟至东晋、南朝时期岱庙已初具规模。
岱庙于隋唐两代不断增修、宋代基本形成现有规模。北宋初年,宋真宗封禅泰山,对岱庙的庙制及祭祀
供器“与次值升”;真宗之后的哲宗、徽宗更是增修有加,初步形成现今岱庙的宏大规模。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诏建天贶殿;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重修岱庙,形成“凡为殿寝、堂阁、门亭、库馆、楼观、廊庑合八百一十有三楹”的规模。
明清时期,岱庙规模达到最大。明宣德三年(1428年)岱庙大火,天顺四年(1460年)再次重修;嘉靖
年间,岱庙再次毁于火灾,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重修,并增建遥参亭院落,形成三路轴线、十座院落的最大规模,一直沿袭至今。
后因战火等历史原因,岱庙历经风雨,部分建筑被毁。直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陆续复建艮楼、巽楼、乾楼、坤楼、钟楼、延禧门以及天贶殿两侧东西廊房等建筑,岱庙的历史格局得以逐步恢复重现。
1987年,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岱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988年,岱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
“择中立宫”的布局
岱庙遵循了封建礼制按帝王之居的宫城形制营造,是研究中国宫殿建筑布局及特征的典范。
岱庙建筑体现了“中轴对称、择中立宫”的设计理念。岱庙采用东、中、西三路空间布局形式,主要建筑遥参亭、岱庙坊、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天贶殿、后寝宫、厚载门由南至北依次分布在中路轴线上,汉柏院、东御座以及唐槐院、雨花道院分列东西两侧,突出了中轴对称的作用。岱庙的建筑布局分两部分,前部以天贶殿为中心,供奉泰山神,后部以寝宫为中心,体现了《周礼》所记载的前朝后寝制度。天贶殿与中寝宫作为主体建筑位于岱庙中轴线后部,体现了“择中立宫”的设计理念。
天贶殿呈现出中国古代礼制建筑的最高等级特征。在中国古代社
会,建筑等级制度是根据人的社会地位制定的,建筑屋顶式样、面阔和进深的间数都有详细规定。古建筑屋顶形式包括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
顶等,最高等级是重檐
庑殿顶。天贶殿采用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的“九五”之制以及重檐庑殿顶的建筑形式,是中国古代礼制建筑的最高等级,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宫殿”。
岱庙内部分辅助建筑的设置丰富了建筑空间序列。明洪武《去东岳封号碑》、清乾隆《重修岱庙记碑》的碑亭分别位于主体建筑天贶殿前的西侧和东侧,碑亭的构建不仅丰富了建筑空间序列,更满足了必要的碑刻保护功能需求,使单体建筑造型、整体建筑环境以及建筑功能得到了完美统一。遥参亭和岱庙坊位于岱庙前,岱庙坊是由遥参亭到岱庙正阳门的过渡
庙会期间,岱庙坊下游人如织。
During the temple fair, the Dai Temple Archway is crowded with visitors.
性建筑,既丰富了正阳门前部的建筑空间,又衬托了正阳门的高大雄伟。
古代艺术的博物馆
岱庙内壁画宏大壮观、内涵丰富,彩画类型多样、绘制精美,碑刻数量众多、形式多样,是一座不可多得的艺术宝库。
天贶殿最为著名的壁画当属《泰山神启跸回銮图》。自大殿北门为界,东为“启跸”,西为“回銮”。该画总高3.3米,总长62米,画面以出巡人物为主,衬以山川树木楼阁,间以祥兽,表现了泰山神出巡、回宫的宏大场面。壁画始绘于北宋初年,历经兵乱、庙火、地震等灾害损坏,被多次重绘,融进了不同时代的绘画风格,但在人物表现上则大多保留了宋代的原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现代著名美术史家俞剑华先生称赞其“在美术史、绘画史、壁画史上均有它的地位”。
岱庙内彩画类型多样,包括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其中,和玺彩画主要为凤草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包括烟琢墨石碾玉彩画、金线大点金彩画、墨线大点金彩画、墨线小点金彩画;苏式彩画主要是包袱式苏式彩画,几乎囊括了中国古建筑彩画的所有类型,是研究古建筑彩画艺术的宝库。
岱庙内碑刻所涉及的年代包括秦、东汉、西晋、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金、元、明、清和近现代。碑刻种类有历代维修类、诗词类、题字雕刻类、纪事类、经幢类等。其中,秦代《泰山刻石》、汉代《张迁碑》《衡方碑》、晋代《孙夫人碑》为国家一级文物;《去东岳封号碑》《重修岱庙记碑》两通御碑制作工艺水平较高,使用线雕、浮雕等艺术手法,所刻图案细节精美、形象
生动。
传承泰山文化
岱庙是泰山文化的重要载体,因
其蕴含着封禅文化、民俗文化等丰富
多样的文化内涵,是人们了解泰山文
化、感受泰山文化的重要场所。
“封禅”作为一个专用祭祀名
称,特指帝王在泰山举行的封以祭
天、禅以礼地的祭祀大典。封禅是修
身治国合一的体现,“治国”“治
身”的基本思想也融入了泰山文化
之中。岱庙是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
封禅大典的驻跸之地,最高规格的建
筑布局和形式,以及配天门“德配天
地”、仁安门“天下归仁”的命名思
想,集中体现了泰山封禅文化的内涵
和要求。岱庙作为历代祭祀泰山神的
场所,是泰山精神文化活动的重要载
体和必要组成部分,见证了泰山文化
的发展历程。
泰山作为神山受到历代帝王的
尊崇和膜拜,岱庙是封建帝王祭祀泰
山神的圣地,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
产——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史记》《水经注》《岱史》等多部
古籍中都提到了岱庙是祭祀泰山神的
庙宇。有明确记载到泰山封禅、祭祀
的皇帝有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
东汉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等12位
皇帝。岱庙见证了这12位皇帝祭祀泰
山神的过程,承载着各个时代对岱庙
的创建、增建、维修等众多的历史
信息,体现了历代帝王对泰山神的重
视。
此外,岱庙内现有大量秦代至清
代的刻石及文学作品,这些来自全国
各地文人墨客留下的作品丰富了泰山
文化的内涵,与泰山庙会、泰山石敢
当等信仰活动和民俗活动相融合,促
进了当地民俗文化的发展。
编辑/魏伟 天贶殿内的壁画(局部)。
The murals (partial) in the Tiankuang Hall.
Dai Temple, a Palace Building at the Foot of Mount Tai
Named from the worship of the “God of Mount Tai”, the Dai Temple is located on the north-south axis of the ancient building complex in Tais-han Middle Road and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Tai’an Ancient C ity. The Dai Temple building complex was built in the form of an imperial palace, with the main hall, Tiankuang Hall, as the central axis. With glorious halls and a galaxy of cultural relics, the solemn and majestic Dai Temple is an ancient art museum integrating architecture, gardens, carving, painting and other arts.
In 1987, Mount Tai was inscribed on the UNESCO’s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List, with the Dai Temple being an important part. In 1988, the temple was announced as
one of the third batch of key nation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units by the
State Council.
Built in the form of an imperial
palace according to the feudal ritual
system, the Dai Temple is a model for
studying the layout and character-
istics of Chinese palace buildings. In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the building
hierarchy was based on the people’s
social status, and roof styles, build-
ing width and depth all had detailed
rules. With a width of nine rooms and
a depth of five rooms, the Tiankuang
Hall follows the architectural form of
double-eave hip roofs, which is the
top level of ancient Chinese ritual ar-
chitecture. The Tiankuang Hall, along
with the Hall of Supreme Harmony
in the Palace Museum, Beijing, and
the Dacheng Hall in the C onfucius
Temple, Qufu are collectively known
as the “Three Palace Halls of Ancient
China”.
With spectacular and meaning-
ful murals, various types of exqui-
site color paintings, and numerous
stele inscriptions in various forms,
the Dai Temple is a rare art treasure
house.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the
Taishan culture, the temple is an im-
portant place for understanding and
feeling the Taishan culture because
it contains a rich variety of cultural
connotations, e.g. the culture of offer-
ing sacrifices to heaven, and the folk
culture.
岱庙秋,令人陶醉。
中国最高建筑The autumn scenery of the Dai Temple is fascinating.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