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声腔板式
 
  京剧的曲牌就是曲调的名称,俗称牌子,如「点绛唇」、「将军令」等。曲牌各有固定的名称、句数、句格(包括长短不等的字数、字音的平仄等),以及曲调方面的板式、板数、调高等,格律相当严谨。不过有些曲牌没有唱词,只用它的曲调作为器乐演奏的吹打曲牌(亦名工尺牌子),如「水龙吟」、「柳摇金」之类,可以自由反复,也可以中途停止,以及只念不唱的干牌子,则属例外。
京剧声腔板式:西皮、二黄
西皮,京剧主要声腔。西皮在胡琴上的定弦是:63弦。西皮的曲调跳跃、活泼、刚劲有力,节奏紧凑,唱腔明朗、轻快,比较适合表现欢快、坚毅、愤懑的情绪。西皮的板式有:原板、慢板、眼、娃娃调、导板、回龙、散板、摇板、滚板、二六、流水、快板、反西皮等。
二黄,京剧主要声腔。原作二簧。二黄在胡琴上的定弦是:52弦。二黄是一种比较平和、稳重、深沉、抒情的腔调。节奏比较平稳,起音、落腔多在板上。由于二黄的唱腔流畅、舒缓,
比较适合表现沉思、忧伤、感叹、悲愤等情绪,因此悲剧题材的戏,多用二黄腔。二黄的板式有:原板、慢板、眼、碰板、顶板、导板、回龙、散板、摇板、滚板、反二黄等。另外有唢呐二黄。
京剧声腔板式:反西皮、反二黄
反西皮,京剧西皮的腔调、板式。反西皮这种腔调发展较晚,现在只有散板、摇板和二六几种板头,不如反二黄板式那样完备。反西皮多用于生离死别或哭祭亡灵等极其悲痛的情境。这种腔调虽名为反西皮,但并不完全是正西皮的转调,有的是把西皮上下句唱腔的落音做了些变动,变为二黄腔,于是就成为用西皮定弦唱二黄腔的格式。
  老生戏《连营寨》中刘备唱的“点点珠泪往下抛”的唱段,是反西皮二六;《鱼肠剑》中伍子胥唱的“子胥阀阅门楣第”的唱段,是反西皮散板。旦角戏《三娘教子》中王春娥唱的“不由得春娥女痛在心”的唱段,是反西皮二六。
反二黄,京剧二黄腔调与板式。反二黄基本是把正二黄的曲调,降底四度来唱的腔调。正二黄胡琴定弦为52弦,转反二黄后即为15弦。由于转调后的反二黄调门降低了,相应地唱腔活
动的音区也就加宽了,故反二黄调腔比正二黄的唱腔起伏跌宕大,曲调性更强。反二黄擅长表现悲状、慷慨、苍凉、凄楚的情绪。反二黄本身即有导板、回龙、原板、慢板、眼、散板、摇板等各种板式。由于反二典的调门比正二黄低,故其上下句常有提高五度来唱的时候。在京剧传统戏中,老生、小生、旦、老旦均有反二黄的唱段,净行只有《大回朝》中的闻太师唱反二黄其他剧目比较少见。后来一代名净裘盛戎先生又在《林则徐》中也加入了大段发二黄唱腔。
京剧声腔板式:西皮导板 
京剧西皮板式之一。西皮导板是个散板上句的变化形式,因为导板多用在一个大唱段开始的地方,感情多较激越奔放,故这个上句要比一般散板上句复杂、开扩、悠扬、充沛。老生导板句尾的落音多为黄腔235。旦角导板句尾 的落音为16等。老生戏如《击鼓骂曹》中祢衡唱的“谗臣当道谋汉朝”,《珠帘寨》中唱的“昔日有个三大贤”等;旦角戏《女起解》中苏三唱的“玉堂春含悲泪忙往前进”等;老旦戏《赤桑镇》中吴妙贞唱的“见包拯怒火满胸膛”等;净角戏《铡美案》中包拯唱的“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等;小生戏《辕门射戟》中吕布唱的“某家今日设琼浆”等,都是西皮导板。
京剧声腔板式:二黄导板
凡不能独立构成完整唱段的板式,必须与其它板式组合、或相依附的板式,称之为“附属板式”。二黄导板是由二黄散板派生出的,是自由节奏的唱腔,它只有同其它板式组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为完整的唱段,因此将导板划归为附属板式类。导板是上句形式,在整个唱段中起先导作用,率先出现,其他板式再接唱。如导板可以和回龙、原板、三眼、散板、摇板等各种板式组合,形成完整的唱段。
  导板属自由节奏型的“散板类”唱腔,有“散拉散唱”的特点。与散板相比,导板的唱腔更加复杂、申展、高昂。
  导板只有上句形式,但上句形式的导板,落音与散板的落音不完全相同,而有“上句唱、落下句音”之说,如《李陵碑》“金乌坠玉升黄昏时候”这段二黄导板的终止音,不是落在二黄上句的“1”音,而落的是二黄下句的“2”音。这样使导板即带有唱段起始的引导性,又有比散板更加延申、复杂的旋律,演唱起来激昂丰满,并具有可划段落的相对终止感。
  不论老生、花脸、旦角,导板的专用罗经都一样,这个锣鼓也叫“导板”,也有称之为“导板
头”的。导板的过门虽与散板相似,但比散板的过门更稳重、更丰满、慢而长。为渲染气氛,常常在导板过门的原有基础上,加花变奏作音乐处理,但过门的尾音一定要稳定落在“5”这个长音上,以便于起唱。
  《探皇陵》、《李陵碑》、《生死恨》这几个不同行当的二黄导板,都是一个大唱段的起始句,它引导着其他板式唱腔的出规,它是上句形式但落音却落到了“2”音。导板的前半部的旋律和落音与散板相似,而导板的第三个小分句,有了变化,比散板要长,有大拖腔。它既是从散板派生出的、有相似的一面,也有变化之后的特殊之处。发展变化的重点部位在第三分句。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把导板的第三分句的大腔去掉,落音一变,又恢复成了二黄散板。
京剧声腔板式:西皮回龙
京剧西皮板式之一。西皮回龙与二黄回龙不太相同,西皮回龙是附属在散板或哭头、二六、快板等句子后面的拖腔,是一种表达委婉、意犹未尽情绪的腔格,字数最多不过四、五个字。
由导板、哭头接回龙的老生戏,如《连营寨》中刘备唱西皮导板“白盔白甲白旗号”,随接哭头“二弟呀,三弟呀”,然后接唱西皮回龙“孤的好兄弟”。旦角戏如《玉堂春》中苏三唱导板“玉堂春跪至在都察院”,随接哭头“啊??”然后接唱西皮回龙“大人哪”都是同一结构。另有由快板接回龙,如《击鼓骂曹》中祢衡唱快板:“元旦节与贼个不祥兆,假装疯魔骂*曹。我把蓝衫来脱掉??”,其中“来脱掉”即是回龙腔。还有由二六接回龙者,如《人面桃花》中杜宜春的二六唱段,最后两句为:“案头相伴长供养,免得它坠泥溷无下场。”其中“无下场”三字即是西皮回龙腔。
京剧声腔板式:二黄回龙
二黄回龙也是附属类板式之一。它是只有一句唱词和唱腔、不能构成完整唱段的一种板式。回龙板与回龙腔不能等同,而是有不同的概念和实际内涵。二黄回龙板式常用于二黄导板之后,做为二黄三眼、原板之前的“中间连接板式”。如《搜孤救孤》“都只为救孤儿、舍亲生”。
  二黄回龙在导板之后,是成套唱段中的一句完整唱腔,作为下句形式出现的为多。一般用小垫头起唱、故有将回龙称之为“碰板”的,回龙是指一种迂回婉转的长腔而言。这种回龙腔的前面,因为常用垛字句,开头又是碰板起唱,故常被合称为碰板回龙。参见二黄导板。
    回龙也有带过门起唱的,《赵氏孤儿》这个唱段就是一例。回龙用结构紧凑的叠句形式开始,也就是垛句起唱,用高昂、伸展的一个大腔结束全句,很具渲染力。有两种结构形式的二黄回龙:即原板类(一板一眼)的,和慢板类(一板三眼)的。
  二黄回龙以下句形式的为多,但也有上句形式的。《黄金台》“千岁爷休得要大放悲声”这段唱腔,就是上句形式的回龙,它与回龙前面有导板的、下句形式的回龙不同。《三娘教子》“老薛保你莫跪在一旁立站”是旦角上句形式的二黄回龙,这种回龙的结构特征是,将慢板上句的唱腔单独抽出,在句尾行腔上加以发展变化,使唱腔更加迂回委婉,拖腔加长。常用于戏剧情节处在紧迫或转折的情况下,用它将激烈急促节奏的情绪缓和下来,逐渐进入抒情叙事。回龙作为这一组唱段的第一句,下面可接唱慢板、眼或原板。因回龙是用碰板形式起唱的,这种上句形式的回龙,往往被称为“碰板”、“碰板三眼”,而不重视、不强调,忽略了“回龙”这个板式的名称。《三娘教子》这句上句形式的二黄回龙,前半部紧凑,后半部抒展,是全剧节奏的转折点,情绪平缓后,接唱平稳的二黄原板。上句形式的二黄回龙,与导板后出现的回龙比较,相对要平和些。
  介绍了二黄回龙板式后,再谈谈回龙腔。我们通常所说的“回龙腔”,是指在一个大段唱腔中
一句与一般唱腔不同的、复杂、迂回的特殊大腔。这种大腔虽然也具备了旋律迂回婉转、环绕行腔的特点,但它只是一个“腔”而已,不能把这种唱腔与“回龙板”混同。比如:《三娘教子》一剧中,唱“因此上回家去与母分辩”只是回龙腔而不是回龙板式的唱腔。有关回龙腔的专门知识,在后面的有关章节会详细介绍。“回龙腔”是附属在大段唱腔的中一句唱中的一个大腔,而回龙板是单独起始存在的一个完整唱句。不能把回龙板式与回龙腔混为一谈。
京剧声腔板式:西皮娃娃调 
京剧腔调之一。小生、老生、老旦都有娃娃调的唱腔。小生西皮娃娃调是一种眼形式的腔调,是从老生西皮原板、慢板发展出来的,其板式结构及各分句落音和老生西皮原板大致相同,唯唱腔曲调高昂、华丽一些。例如《辕门射戟》中吕布唱的“只为讲和免争强”的西皮慢板的唱段,《四郎探母》中杨宗保唱的“扯四门”的唱段,都是娃娃调。老生戏《辕门斩子》中杨延昭见到佘太君时唱的西皮眼的唱段“杨延昭下位去迎接娘来。见老娘施一礼躬身下拜……”,也是西皮娃娃调。老旦戏《打龙袍》中李后唱的西皮眼“眼不明观不见花花美景”的唱段,用以表现内心的激动情绪,也是娃娃调的唱调。
京剧声腔板式:四平调
京剧腔调与板式。又名平板二黄。四平调的胡琴定弦是52弦,与二黄相同;过门也和二黄原板的过门一样。但其唱腔的内部结构却和二黄不尽相同。从其上下句落音、节奏和某些音程跳动的情况看,四平调与西皮腔调类同。但从四平调的另一些行腔来看,多用自然七声的级进,曲调流畅平滑,1526各种调式综合使用极为灵活,又很象二黄。因此四平调可以说是一种兼有西皮、二黄两种性格的腔调。四平调的板式只有原板、慢板两种,慢板也只是原板放慢的板式。另外还有反四平。
    四平调的曲调和节奏的变化非常自由灵活,任何复杂和不规则的唱词,都可以用四平调来唱。例如《贵妃醉酒》中的唱词:“裴力士啊,卿家在哪里呀,娘娘有话来问你,你若是遂得娘娘心,顺得娘娘意,我便来朝把本奏丹墀,哎呀卿家呀,管你叫官上加官,职上加职。……”这种长短参差的句式,若用一般西皮、二黄板式唱,比较困难,而用四平调唱,却能顺理成章,这是四平调的特性之一。
    四平调能表达多种多样的情感,如《贵妃醉酒》的四平调委婉缠绵,华丽多姿;《梅龙镇》、《乌龙院》的四平调轻松闲适,明快佻达;《打棍出箱》、《清风亭》的四平调则是苍凉沉郁,悲切凄楚。四平调由于在曲调节奏、唱法和艺术表现上所具有不同特,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情调。老生、小生、旦角、老旦都能唱四平调,旦角的唱腔更为丰富。
    四平调的唱腔丰富,艺术处理手法灵活多样,因此除正格四平调外,还有反四平、四平调顶板流水、四平调流水、西皮四平调等不同类型的唱腔。
京剧声腔板式:南梆子
京剧腔调、板式。南梆子在胡琴上的定弦是63弦,它的唱腔和西皮原板,二六结构大致相同,因此能和西皮的唱腔在一起使用。南梆子只有导板和原板两种板头,传统戏中只有旦角和小生能唱,因为它的腔调 委婉、旖旎,最适宜表达含蓄跌宕、细腻柔美的情绪。如《霸王别姬》中虞姬唱的“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的唱段,《春闺梦》中张氏唱的“被纠缠陡想起婚时情景”的唱段等,都是南梆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