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会计岗位工作流程内容
税务会计岗位工作流程内容
主要包括经营收入的确认、成本费用的计算、经营成果的确定、税额的计算、税款解缴、罚金缴纳和税收减免等业务的会计处理。经营收入是企业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销
梅花古诗
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所取得的各种收入,成本费用是企业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取得经营
收入而发生的耗费,两者的差额即为经营成果。税务会计在收入确认与成本费用的计算上
与财务会计有所不同见"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密切相关,财务会计中的核算原则,大部分或基本上也都适用于
税务会计。但又因税务会计与税法的特定联系,税收理论和立法中的实际支付能力原则、
公平税负原则、程序优先于实体原则等,也会非常明显地影响税务会计。税务会计上的特
定原则可以归纳如下:
1、修正的应计制原则。
收付实现制亦称现金制突出地反映了税务会计的重要原则--现金流动原则。该原则
是确保纳税人有能力支付应纳税款而使政府获取财政收入的基础。但由于现金制不符合财
务会计准则的规定,一般只适用于个人和不从事商品购销业务的中小企业的纳税申报。目
前大多数国家的税务当局都接受应计制原则。当它被用于税务会计时,与财务会计的应计
制存在某些差异:第一,必须考虑支付能力原则,使得纳税人在最有能力支付时支付税款;
第二,确定性的需要,使得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实现具有确定性;第三,保护政府财政税收
收入。例如,在收入的确认上,应计制的税务会计由于在一定程度上被支付能力原则所覆
盖而包含着一定的收付实现制的方法,而在费用的扣除上,财务会计采用稳健性原则列入
的某些估计、预计费用,在税务会计中是不能够被接受的,后者强调"该经济行为已经发生"的限制条件,从而起到保护政府税收收入的目的。在美国税制中,有一条著名的定律,即克拉尼斯基定律。其墓本含义是:如果纳税人的财务会计方法致使收益立即得到确认,
而费用永远得不到确认,税务当局可能会因所得税目的允许采用这种会计方法;如果纳税
人的财务会计方法致使收益永远得不到确认,而费用立即得到确认,税务当局可能会因所
得税目的不允许采用这种会计方法。由此可见,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
制原则。
2、与财务会计日常核算方法相一致原则。空调拆装
由于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密切关系,税务会计一般应遵循各项财务会计准则。只
有当某一事项按会计准则、制度在财务会计报告日确认以后,才能确认该事项按税法规定
确认的应纳税款;依据会计准则、制度在财务会计报告日尚未确认的事项可能影响到当日
已确认的其他事项的最终应纳税款,但只有在根据会计准则、制度确认导致征税效应的事
项之后,才能确认这些征税效应,这就是"与日常核算方法相一致"的原则。具体包含:
1对于已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全部事项的当期或递延税款,应确认为当期或递延所得
税负债或资产;
2根据现行税法的规定计量某一事项的当期或递延应纳税款,以确定当期或未来年份
应付或应退还的所得税金额;
3为确认和计量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不预期未来年份赚取的收益或发生的费用的
应纳税款或已颁布税法或税率变更的未来执行情况。
3、划分营业收益与资本收益原则。
这两种收益具有不同的来源和担负着不同的纳税责任,在税务会计中应严格区分。
营业收益是指企业通过其经常性的主要经营活动而获得的收入,其内容包括主营业务收入
和其他业务收入两个部分,其税额的课征标准一般按正常税率计征。资本收益是指在出售
或交换税法规定的资本资产时所得的利益如投资收益、出售或交换有价证券的收益等,一
般包括纳税人除应收款项、存货、经营中使用的地产和应折旧资产、某些政府债券,以及
芹菜猪肉饺子馅怎么调好吃除文学和其他艺术作品的版权以外的资产。资本收益的课税标准具有许多不同于营业收益
的特殊规定。因此,为了正确地计算所得税负债和所得税费用,就应该有划分两种收益的
原则和具体的划分标准。这一原则在美、英等国的所得税会计中有非常详尽的规定,中国
在这方面有待明确。
4、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是财务会计的一般规范。将其应用于所得税会计,便成为支持"所得税跨
期摊配"的重要指导思想。将所得税视为一种费用的观点意味着,如果所得税符合确认与
计量这两个标准,则应计会计对于费用就是适宜的。应用应计会计和与之相联系的配比原则,就意味着要根据该会计期间内为会计目的所报告的收入和费用来确定所得税费用,而
不考虑为纳税目的所确认的收入和费用的时间性。也就是说,所得税费用与导致纳税义务
的税前会计收益相配比在同期报告,而不管税款支付的时间性。这样,由于所得税费用随
同相关的会计收益在同一期间确认,从配比原则的两个特征--时间一致性和因果性来看,
所得税的跨期摊配方法也符合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
5、确定性原则。
确定性原则是指在所得税会计处理过程中,按所得税法的规定,在纳税收入和费用
的实际实现上应具有确定性的特点,这一原则具体体现在递延法的处理中。在递延法下,
当初的所得税税率是可确证的,递延所得税是产生暂时性差异的历史交易事项造成的结果。按当初税率报告递延所得税,符合会计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报告绝大部分经济事项的特点,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信性。这一原则也用于所得税的税前扣除,凡税前扣除的费用,其金
额必须是确定的。
6、可预知性原则。
可预知性原则是支持并规范"债务法"的原则。债务法关于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
得税负债的确认模式,是基于这样的前提:根据会计准则编制的资产负债表,所报告的资
产和负债金额将分别收回或清偿。因此,未来年份应税收益只在逆转差异的限度内才被认可。将可预知性原则应用于所得税会计处理,提高了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流动性和财务
弹性的预测价值。因此,在该原则下,支持并规范的债务法被越来越广泛地采用。
宣传手册
7、税款支付能力原则。
税款支付能力与纳税能力有所不同。纳税能力是指纳税人应以合理的标准确定其计
税基数。有同等计税基数的纳税人应负担同一税种的同等税款。因此,纳税能力体现的是
合理负税原则。与企业的其他费用支出有所不同,税款支付全部对应现金的流出,因此,
在考虑纳税能力的同时,更应该考虑税款的支付能力。税务会计在确认、计量和记录收入、收益、成本、费用时,应选择保证税款支付能力的会计方法。
税务会计以财务会计为基础,财务会计中的基本前提有些也适用于税务会计,如会计
分期、货币计量等。但由于税务会计有自己的特点,其基本前提也应有其特殊性。
1、纳税主体。
纳税主体与财务会计的会计主体有密切联系,但不一定等同。会计主体是财务会计
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会计处理的数据和提供的财务信息,被严格限制在一个特定的、独立的或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之内,典型的会计主体是企业。纳税主体必须是能够独
立承担纳税义务的纳税人。在某些垂直领导的行业,如铁路、银行,由铁道部、各总行集
中纳税,其基层单位是会计主体,但不是纳税主体。又如,对稿酬征纳个人所得税时,其
纳税人即稿酬收入者并非会计主体,而作为扣缴义务人的出版社或杂志社则成为这一纳税
事项的会计主体。纳税主体作为代扣或代收、付代缴义务人时,纳税人与负税人是分开的。作为税务会计的一项基本前提,应侧重从会计主体的角度来理解和应用纳税主体。
2、持续经营。持续经营的前提意味着该企业个体将继续存在足够长的时间以实现其
现承诺,这是所得税税款递延、亏损前溯或后转以及暂时性差异能够存在并且能够使用纳
dnf连接不上
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跨期摊配的基础所在。以折旧为例,它意味着在缺乏相反证据的
时候,人们总是假定该企业将在足够长的时间内为转回暂时性的纳税利益而经营并获得收益。
3、货币时间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投入周转使用的资金价值将会发生增值,这种
增值的能力或数额,就是货币的时间价值。这一基本前提已经成为税收立法、税收征管的
基点,因此,各个税种都明确规定了纳税义务的确认原则、纳税期限、缴库期等。它深刻
地揭示了纳税人进行税务筹划的目标之一--纳税最迟,也说明了所得税会计中采用纳税影
响会计法进行纳税调整的必要性。
4、纳税会计期间。
纳税会计期间亦称纳税年度,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选定的纳税年度,中国的纳
税会计期间是指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纳税会计期间不等同于纳税期限,如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纳税期限是日或月。如果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的中间开业,
或者由于改组、合并、破产关闭等原因,使该纳税年度的实际经营期限不足12个月的,
应当以其实际经营期限为一个纳税年度。纳税人清算时,应当以清算期间作为一个纳税年度。各国纳税年度规定的具体起止时间有所不同,一般有日历年度、非日历年度、财政年
度和营业年度。纳税人可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选择、确定,但必须符合税法规定的采用和
改变纳税年度的办法,并且遵循税法中所作出的关于对不同企业组织形式、企业类型的各
种限制性规定。
5、年度会计核算。
年度会计核算是税务会计中最基本的前提,即税制是建立在年度会计核算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某一特定业务的基础上。课税只针对某一特定纳税期间里发生的全部事项的
如何清除历史记录
净结果,而不考虑当期事项在后续年度中的可能结果如何,后续事项将在其发生的年度内
考虑。比如在"所得税跨期摊配"中应用递延法时,由于强调原始递延税款差异对税额的影
响而不强调转回差异对税额的影响,因此,它与未来税率没有关联性。当暂时性差异以后
转回时,按暂时性差异产生时递延的同一数额调整所得税费用,从而使税务会计数据具有
更多的可稽核性,以揭示税款分配的影响额。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