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毫针基本手法与平补平泻及平针法
毫针基本手法,包括进退、提插、捻转、针向、留针五项。本文就这些手法的概念、操作及运用,以及平补平泻与平针法的意义等,结合本人体会,试作初步讨论。
(一)毫针刺法的分类
针刺的作用,即《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中所指出:“通其经脉,调其血气”,主要是调气。调气的意义:个人体会是调整机体脏腑经络之气机。从作用上来分析,则包括候(催)气、行气、补泻三个方面。所谓“候气”和“催气”,乃是促使针刺得气的方法,任何针刺手法必须在得气的基础上施术方能有效。所谓“行气”,是宣行气血直达病所的方法。杨继洲曾说:“有病远道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故临床上多在病所邻近或远处取穴施治时应用。至于补泻,则是针对疾病虚实性质而设的措施。尚有平补平泻法,是一种刺激量较平和的手法,也属于补泻的范围。
(二)各种基本手法的具体应用
毫针基本手法,与针刺辅助手法不同,乃是针刺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动作。这些手法可以产生各
类不同作用,以下分别论之:
1.进退针
进针和退针是针刺过程中相对的两种动作,根据古人文献记载,应包括二方面的意义:其一是指针尖刺透皮肤和将针退出皮肤的动作,前者是针刺的开端,后者则是施行手法后,针刺的终了;其二是指针刺透皮后,根据不同刺法的要求,将针进至一定深度,及施行手法完毕后,按各该刺法的要求,将针退至皮下的动作。兹分述之。
(1)透皮出皮的进退针手法:进针法:进针透皮,务使病者不痛;古人文献记载的方法有下列两种:
窦默《标幽赋》中记载:“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窦默的这种进针手法是受《灵枢·官能》篇中“微旋而徐推之”的启示而来的。其操作须双手协作,左手重切下针的腧穴,以使气血疏散,免伤营卫,右手随切,轻微地将针捻转,徐徐将针刺入,可以使病者不觉或减少疼痛。
何若愚《流注指微赋》中记载:“针入贵速,既入徐进。”何氏的进针法恰与窦氏相反,是一
种快速的手法。操作时要求一捻一插迅速将针刺透皮肤。由于操作快,病者有时甚至不感疼痛。
本人在临床上的体会:前者进针缓慢,较易掌握,对初学者帮助较大;后者进针快速,必须具有相当的指力方能运用自如,一不当心,就会使针折弯,所以必须正确处理好押手(左手)与刺手(右手)的协作关系,先用押手的拇指压在腧穴上,刺手的中指须抵住针身,将针夹在中间,固定针的下端,这样刺入时较易着力。
针刺透皮肤后,古人认为须在皮下略停片刻,然后按不同刺法的要求进至一定的深度。
如颈结合呼吸,则补法时应在病人呼气时进针,泻法须在病人吸气时刺入。
退(出)针法:这里所说的退针,实际就是出针。出斜的方法,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指出:“如出针至于天部之际,须在皮肤之间留一豆许,少时方出针也。”这就是说,出针不能一拔而去,必须首先按刺法的要求退至皮下,停留片刻,方能出针,否则常易出血。所以何若愚说:“出针贵缓,急则多伤”。出针时,还可结合补泻的要求配合呼吸,并须掌握开穴与扪穴的原则。补法可于吸气时出针,应揉闭孔穴,无令气逸,泻法可于呼气时出针,同时要摇大针孔,不闭其穴,令邪气随针散泄。
(2)透皮后的进退针手法:
透皮后的进退针,须根据腧穴深度及刺法要求作具体决定。
脆穴的针刺深度均有一定的分寸,浅者仅三~五分,深者可达数寸。为此,古人配合各类刺法的需求而制定了分层(部)的标准。胎穴浅的一般不予分层;深的,则按具体情况可分为二层或三层。分二层者,即将腧穴的深度一分为二;分三层者,则将腧穴的深度分为三等分,称为天(上)、人(中)、地(下%)三方。针刺透皮后,按不同刺法的需要,每进针至一定深度(不论分层或不分层),均必须首先使之得气,因此,就有分层候气或催气的要求。
如果施行行气手法,徐风在《金针赋》中指出:“下针至地之后,复人之分……运气走至疼痛之所……”。就是先要将针刺至地部,然后退至人部,再配合各种具体的行气操作法,以使经气行运到病所而起作用。故施用行气法,必须在人部进行。
在施行补泻时,古人认为须分别徐疾,这就构成了徐疾补泻法。《灵枢·小针解》篇中说:“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也,言疾内而徐出也。”如果结合分层法,《针灸问答》
中指出:“补法三次进(徐)一次退(疾),泻法一次进(疾)三次退(徐)”:或补时二进(徐)一退(疾),泻时一进(疾)二退(徐)。这种分层徐疾进退法可以在综合手法中见到:如烧山火的三进一退,透天凉的一进三退,阳中隐阴的二进一退,阴中隐阳的一进二退,子午捣白的九入六出(为三进二退,三度行针),都是具体运用的例子。
徐疾补泻法的机理,即杨继洲所谓:“泻者先深后浅,从内引持而出之;补者先浅后深,从外推内而入之”。因此,不论三进一退、二进一退、或三进二退都符合先浅后深(徐而疾),从外推内——补法为原则:一进三退、一进二退、或二进三退都以先深后浅(疾而徐),从内引出的原理为依据,故也符合泻法的原则。所以,严格地说,如果瞻穴的深度符合要求,徐疾补泻法的运用必须分层操作才有意义。
2.提插针
提针和插针也是二个相对的动作。提插是指进针到达一定深度后,在所要求的层次或幅度内一上一下反复地操作而言,故不能与分层进针相混淆。提插是针刺过程中具体行针的手法之一,故在各类刺法中均须重点应用,以下简要论之。
继气时的操作:《神应经》中记载:“用右手大拇指及食指持针,……进退(指提插)、搓捻(指捻转)其针……谓之催气”。具体应用时,应结合分层进退针的需求,在施行行气或补泻之前,首先在针进入的层次内分别候气或催气。若候气不至,需要催气时则可结合捻转手法,将针上下均匀地提插并左右来回小幅度捻转。这种方法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
行气时的操作:《针灸大成》中记载:“徐推其针气自往,微引其针气自来”。推即是插,引则是提。此法的具体应用常须配合分层法来理解,即先在人部得气后,治上时乘病人吸气时提针退至天部;治下时呼气时将针插入地部。这种方法《金针赋》中结合在通关过节四法(即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风迎源)中应用。
补泻时的操作:《难经·七十八难》中首先指出:“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后人据此以提针插针的缓急来分别补泻,即《针灸大成》中所记载的:“紧提慢按似冰寒(泻),慢提紧按如火热(补)”。提插补泻的机理,杨继洲解释说:“阳下之为,阴上之为泻”,以调和阴阳为目的。故其操作应按疾病的阴阳偏胜之轻重程度而决定补泻刺激量的大小。杨继洲在论刺法有大小时说:“有平补平泻,谓其阴阳不平而后平也,……但得内外之气调则已;有大补大泻,唯其阴阳俱有盛衰,内针于天地部内……”。因此,本人认为提插补泻
五项基本原则的运用,应视疾病阴阳偏胜的程度灵活掌握。偏胜严重时,须用大补大泻,提插的幅度应较大,所谓“内针天地部内”,即指须以整个腧穴的深度为标准,上下提插针,这样自然刺激量较重较大,故称“大补大泻”。偏胜轻微时,提插针的幅度应相对减小,一般仅取三层中的一层(或更小些),这样刺激量就轻,故名“平补平泻”。但是临床上阴阳偏胜严重的病者,正气往往也较虚弱,难以忍受大补大泻强烈的刺激。本人认为可以参照烧山火与透天凉的办法,采用逐层小幅度提插的方法,用较多、较弱的刺激综合成一个“大补大泻”的刺激量,常能使病者易于接受。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