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
当时,中国与苏联关系恶化,与美国尚未建交,急需周边国家支持。中印两国在近代都遭受到列强的侵略,国家主权、领土主权被肆意践踏;国家独立后面临巩固新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重要任务。
过程:1953年底,中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12月31日,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谈话时,周恩来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1954年,周恩来又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并与时任印度总理尼赫鲁、时任缅甸总理吴努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五项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巩固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国际支持,成为了国际外交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国际友好合作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不仅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者,而且是其忠诚的奉行者。在这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中国与绝大多数邻国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