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拉-罗伯斯《前奏曲第一号》的音乐分析与演奏实践
43
f和弦SONG OF YELLOW RIVER 2023
/ 15古典音乐的精髓,时而忧伤、时而欢快、时而神秘、时而冥想,意味深长而又优美动听。他的吉他作品是吉他音乐会的常用曲目。
二、《前奏曲第一号》乐曲分析与欣赏
维拉-罗伯斯身体里存续着欧洲人的基因,从根子上说,他的作品是属于传统的欧洲音乐。但维拉-罗伯斯又是出生、成长在巴西的音乐巨匠,他的音乐中更流淌着南美的血液。他常常把具有巴西音乐浓郁特
的要素运用到他的创作中,如热情奔放的旋律、摇曳多变的节奏、怪异的减七和弦、属九和弦,同时以节奏的变幻莫测和力度的鲜明对比,把这些带有巴西民歌特点的音乐与管弦乐结合起来,融入艺术创作中去。因此,他的作品又充溢着纯正的南美音乐风格。
《维拉-罗伯斯前奏曲第一号》选自其《前奏曲集》第一首。全曲A 段旋律主要在低音部进行,配以高音部的和声,富有深厚浓烈的情感。中间部分活跃的琶音和前后两段形成鲜明的对比。总体上,这是一首充满激情、从压抑到纠结、到神秘、到快乐、到狂欢,再回到忧郁、神秘的意境,宣泄意味十分浓厚的曲子。
第一段e 小调,旋律开始在低声部,以滑音技巧奏出舒缓、忧伤的音调,动人心弦。在以低音奏出旋律的同时,中高声部是一连串Em 和弦,在Em 柱式和弦的衬托下,仿佛大提琴在钢琴伴奏下优美地吟唱,更好似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波涛汹涌的亚马逊河旁唱着忧伤的歌。
接着,低音旋律通过B 音→D 音、B 音→E 音、B →#F 音滑奏,以模进的形式展开低音旋律,并向上、向下迂回进行,乐思随之层层推进,情绪越来越激动,逐步把乐曲推向高潮,而中高声部分别以Am 和弦、G7和弦、B7和弦、Gaug 和弦对低音旋律进行伴奏。这些和弦既是从作曲上低音旋律的伴奏,而在情绪彩上,Am 和弦忧郁而抒情,G7和弦和B7和弦给人以不稳定、不协和的感觉,暗示着河畔老人灵魂上的漂泊与压抑;Gaug 和弦则充满了扩张的感觉,似乎暗示着老人对命运的抗议且要挣脱命运的束缚。从低音旋律的音
上看,作品模仿大提琴,浑厚而抒情,但在吉他上奏出时,音低沉浑厚,但又有些硬朗,演奏中加以轻微的颤音(揉弦)效果,在忧伤中透着神秘与倔强。这段低音旋律非常著名,许多古典吉他演奏者就是通过这首曲目体味到吉他通过低音滑奏旋律与高声部和声配合出来的优美。这一段乐曲有点类似奥地利女性吉他演奏家、作曲家露易斯·沃克儿作曲的《小罗曼斯》,但比《小罗曼斯》意韵要丰富得多;许多初学者以为维拉-罗伯斯借鉴了露易斯·沃克儿的作曲技巧,而事实上,是露易斯·沃克儿模仿了维拉-罗伯斯的吉他作曲。
低声部进入G 音→#F 音→A 音→#G 音→B 音→#A 音等旋律音时,中高声部伴奏和声分别#Cdim7和弦、#Ddim7和弦、#Gdim7和弦等一连串的减七和弦,在中声部与高声部配合低音旋律的流动,速度越来越快,乐思既忧郁、又压抑,却又充满着狂暴不安的情绪;同时由强弱、快慢的变化组合使其所表达的强烈情感得到了充分的渲染,旋律下行中过渡到由#F 音→G 音→D 音→E 音→C 音→B 音→A 音→G →#F 音→E 音→G 音的迂回下行,上行滑行进至第六弦的C 音,配以C7和弦;又下行至第六弦的B 音,配以B7和弦,且C7和B7和弦中始终带有一个第一弦的空弦音E,如同响铃或三角铁在伴奏,意味深长。接着是第六弦的E 音带出连续Em 柱式和声的跳越下行,像桑巴舞一般的跳跃颠簸,最后通过一串低音迂回后进入#C 音的旋律及其#Cm7-5和弦,再到C 音及F 和弦,最后过渡到B 音及其B7和弦,这段音乐的旋律都流向了低声部,和声在高声部,旷远而又压抑,将乐曲带到中间段,而其情感方面的抑郁为下段跳跃分解和弦的欢快做好的充分的铺垫。维拉-罗伯斯的好友、著名吉他作曲家庞赛曾说:“维拉-
罗伯斯曾用他那奇怪的三种语言混合的口音(法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告诉我,他的音乐直接来源于巴西的森林。它会使人想起遥远的亚马逊河、狂热的节奏、在黑人的身体中扭动的含有切分音的旋律以及狂暴的舞蹈。”也有人据此认为:维拉-罗伯斯的一些作品有点类似于
44
作曲理论与作品分析
巴西原始丛林或是亚马逊河中扭动的蟒蛇,粗野、狂暴而又神秘,也可以从《前奏曲第一号》的部分乐段中得到有力的印证。
中段E 大调。该段从E 和弦一连串快速的琶音和装饰音并加上2/4拍子、3/4拍子的转换,彩明朗而又斑斓多姿,乐思情绪与第一段的忧愁压抑形成明显对比,既表现了内心的动荡不安和情绪的起伏变化,又似乎表达了河畔老人对美好、快乐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这段落最后由3/拍子的和弦、滑音、泛音将这种感觉淋漓尽致地给予发挥。从跳跃性讲,由快速上行的E 分解和弦突然转向带有圆滑音的迂回下行旋律,再快速行进到由A9和弦伴奏的升G 音,然后又回来由
E 分解和弦伴奏的E 音上,巧妙地重复同一乐句,最后快速行进到由A 柱式和弦伴奏的高音E,带来乐句的高潮,下行至升D 音和圆滑音升C,回到用E 和弦伴奏的B 音,然后疾速重复同一乐句后用扫弦技巧演奏了C 和弦、B 和弦、A 和弦、G 和弦、F 和弦五个大三和弦,充满激情,最后通过扫击F 和弦,其中的C 音(吉他指板第一品位)滑向第十二品位的B 音,给人以带有极强的巴西民族彩,令人印象深刻。总之,这段旋律尽管以快速的分解和弦为主,但时而突然出现一个强有力的柱式和声,与连续跳跃的分解和弦交相辉映,在音响上给人以新奇与惊艳的感觉。
第三段是对第一段的再现,以低音主旋律和一连串意味深长的柱式减七和弦、小三和弦伴奏,再现了老人忧愁压抑的情绪和亚马逊河及亚马逊大森林的原始和狂野,最后以一个神秘的E 音意外而又意味深长地结束全曲。
三、演奏实践
演奏这部作品第一段的第1-12小节部分,要充分保持低音旋律的稳定和连贯,低音可弹得粗重结实一点,双低音部分大拇指的弹奏动作要快,是一个扫双弦的动作,给人以大提琴和低音鼓合奏般的浑厚有力感。且大拇指与食指一定要分开,大拇指对着指板的方向,与食指始终保持三十度以上的夹角,以突出大拇指运指的独立性。大拇指的触弦点在左侧指肚与指甲交汇处,发力方向是右下。演奏低音旋律时左手可适当揉弦,且在右手演奏高声部和声伴奏时继续保持左手按压低音,以保特低音的持续性、远达
性,确保余韵像大提琴那样连绵深长,绝不能出现断音现象。左手按弦时要特别注意精确度,避免按弦不准,一旦发生闷音,既中断了绵
长忧愁的低音,更造成破坏性的音响。演奏柱式和声时一定要将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来弹,以免声音散乱不结实。滑音的速度要控制得恰如其分,不能影响旋律的进行。rit 渐慢时注意强调D 音。
第13-28小节,弹奏时要比前面表现得更强烈一些。高声部和弦伴奏特别是小三和弦既要丰满,又要柔和整齐,勿喧宾夺主,但弹到几个减七和弦时不妨弹得狂野一点,速度可加快。cesc 渐强处要有一气呵成的感觉。在演奏柱式和声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每一个和音交代清楚,绝不能含糊不清,只有把柱式和声的每一个音弹出来,才能充分表达作品丰厚的意韵,而这又是演奏这部作品的一个难点所在。强烈地和弦伴奏、快速地低音移动,均不能影响旋律的连贯。从第34小节至39小节,注意不要因为小指和无名指的移动而影响食指的按弦。而在43小节至44小节和47小节至48小节,有几个转位的Em 柱式和弦,从十二品位向下换把到第七品位、第五品位和第一品位,由于演奏速度较快,一度要从慢速过渡到乐曲要求的速度,把和声弹清楚。
第二段E 大调开始后的跳跃的分解和弦琶音弹奏要求颗粒清楚,如果达不到此要求,宁可速度改慢一点,用节拍机放慢速度练习,然后再慢慢上速度,不能因为片面追求速度而弹得模糊不清。第二弦的伴奏音B 也可以和主旋律音#G、B 音一起用P 指弹奏。2/4拍子、3/4拍子转换时,弹奏一定要注意节奏准
确。带有伴奏和声的圆滑音因食指负责大横按、左手小指负责捶击、勾弦导致小指任务较重,必须充分、仔细练习;演奏A9和弦时采用大拇指扫弦时,左手要将5个音按紧,充分表达出这个和声的韵味。保持音记号处音符的时值要准确并保持连贯性,左手的按弦交换要仔细练习。3/8拍子开始,和弦力度加强。可用拇指扫弹全弦。ima 弹三和弦后食指有一个滑音的处理,然后在十二品处弹奏泛音。这里要控制节拍,三拍子一定要准确。最后逐渐放慢速度。在乐曲再现第一乐段后,情感不能因为演奏时间的迟续而变得应付,应继续保持忧愁压抑的激情,与第二段明快跳跃的情感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在越来越轻柔的和弦声中用持续的E 音结束全曲。
纵观维拉-罗伯斯的古典吉他作品,都具有相当的演奏难度。特别是其十二首音乐会练习曲,技巧艰深,是古典吉他演奏的试金石。而这部《一号前奏曲》的演奏技巧约在七级左右,难度不是很大,但这首富于激情的作品,对演奏者的滑音技巧、柱式和弦和跳跃式分解
45
SONG OF YELLOW RIVER 2023
/ 15和弦的处理技巧,都是一个较大的挑战,也是一首很好的、具有技巧练习价值的演奏会曲目,值得
我们认真学习钻研。
常言道,功夫在诗外。乐器演奏艺术常常也遵循这一规律。要演奏好维拉-罗伯斯的古典吉他作品,首先是要尽可能地全面了解和研习欧洲、美洲的古典吉他音乐。因为,古典吉他这一乐器,虽然起源于西亚,但在曲目创作思维主要发源于欧洲的西班牙、意大利、法国、葡萄牙、德国,然后是发展于南美洲的巴拉圭、巴西、智利、古巴等国。比如,要深刻把握以巴赫、约翰道兰、魏斯为代表的巴洛克时期的古典吉他音乐作品,其主要特是多采用复调手法、精致、作曲在多条旋律上同步优雅地展开;要深刻把握以索尔、阿瓜多、朱利亚尼为代表的吉他古典乐派的音乐作品,其主要特是多采用交响乐的作曲思维,宏大、华丽甚至是深刻(这一特以索尔最为明显);要深刻把握以泰雷加、柯斯特、雷冈第为代表的吉他漫漫乐派的音乐作品,其主要风格是着力发掘古典吉他这一“一手在握”的小乐器的内在性格,细腻抒发人的情感(而不是神性)音乐华美、艳丽、感人(这一特以泰雷加最为明显);要深刻把握以巴里奥斯为代表的带有南美洲特的古典吉他浪漫乐派的音乐作品,其主要风格是继承了欧洲部分音乐作品的理性、对于最高原则的思索、高雅脱俗、令人动容;也要深刻把握阿尔贝尼兹、格拉那多斯为代表的古典吉他民族乐派的音乐作品,其主要风格是富于浓郁的西班牙特,热烈、深情。
而维拉罗伯斯则是现代音乐的开端,兼具民族性、现代性,又兼具欧洲和南美特。演奏他的作品,不仅要注重其建立在多种性格特上的优美、华丽;因而在技巧上要精雕细琢,也更应该注重其粗犷、狂野、热烈、炫丽而又变幻莫测的特,因而在技巧上要大开大合,高爽硬朗。鉴于其作品和声的多重意
义,在演奏柱式和声时一定要注意手指并拢,以求得其音响效果的丰满、厚重和集中,分解和弦要演奏得更加跳跃、摇曳,令人回味无穷。特别是对于他的五首前奏曲和十二首音乐会练习曲,要全面练习、领悟,以求全面把握其丰富和独特的音乐特性。
结  语
在浩如烟海的古典吉他作品中,维拉-罗伯斯的音乐是属于现代风格的。他与莱维-布鲁威等古巴现代派吉他作曲家一起,撑起了南美洲古典吉他音乐的半边
天。但我个人觉得维拉-罗伯斯更是民族风格的。从本质上讲,维拉-罗伯斯的灵魂里有巴西和欧洲两种基因,其作品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巴西音乐元素、注入了巴西民族的血液与灵魂,同时这种元素又发源于欧洲,注入了巴赫等伟大作曲家的复调、旋律法。他的音乐同时又融合巴西与欧洲多种音乐流派的风格特点,是一种风格杂糅与多元的民族音乐:既有南美文化的外向火辣,也有欧洲文化的精致内敛,犹如南美洲的探戈舞曲那般充满着的顿挫和张力,豪放不羁、神秘狂野、悠远旷达、热烈活泼而又伤感迷幻,反映了不可思议的景与精神,创造了新颖独特的听觉体验,韵味十分浓厚,听其作品如同品饮驰名世界的巴西北部Capeta 鸡尾酒,令人振奋,回味无穷,无愧于古典吉他现代乐派和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
参考文献
[1] 丽莎·佩伯孔恩,李君豪译.维拉-罗伯斯[M].智库文化出版社,1996.
[2] 许拓.浅析维拉罗伯斯吉他作品[D].中央音乐学院,2012.
[3]《作曲家维拉-罗伯斯逝世60年:他是巴西文化的现代象征》[N].澎湃新闻,2023.6.8.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