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识
人文常识:二十四节气
 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反映我国一定地区(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代表)一年中的自然现象与农事季节特征的二十四个节气。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西汉时问世的《淮南子·天文训》,则完整地记录了全部“二十四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春雨惊春清谷天)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夏满芒夏暑相连)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秋处露秋寒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同步练习题】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说法错误的是(B)
  A、雨水、谷雨反映降水现象
  B、立春、春分反映季节变化
  C、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
  D、小满、芒种与农作物成熟和收成相关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常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反映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季节变化。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惊蛰:开始打雷,冬眠动物复苏。清明:气候温暖,天气清和明朗。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
人文常识:五行
  1.五行:水、木、火、土、金。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将世界的本源归结在五行上。
  2.原则:彼相生,间相克。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3.古代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变迁。汉之前讲究相克说,之后讲究相生说。
  四象: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做四象。
  四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源于中国古代的星宿信仰。
  (五行同步练习题)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汉代被定为“火德”,通过“禅让”代汉的曹魏应为(D)
  A.金德 B.木德 C.水德 D.土德
  【解析】汉代为火德,通过禅让,即用相生解释朝代变换,火生土,故曹魏应为土德。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人文常识:干支纪年
  1.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2.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3.搭配原则: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其中单为阳,双为阴。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布采用公元纪年。
  【干支纪年同步练习题】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在1894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以干支纪年是(B)。
  A.己亥年
景德镇四大名瓷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常识。1900年庚子赔款,1901年辛丑条约。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六十年一甲子,周而复始。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
  【扩展】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年份计算首先要记住: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单为阳,双为阴。
  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
  第一年为甲子年,按顺序第二年为乙丑年···到了癸酉年,因为天干有十个,地支有十二个,所以地支多出两个。然后再从甲开始对应多出的戌,为甲戌年;按顺序乙对应多出来的亥,为乙亥年。这样十二地支也完成一轮后,天干到了丙,地支从子重新开始,就成了丙子年。依次类推。
  在计算时有个小技巧就是根据已知的年份,天干和地支同时往后或往前推相同的年份来计
算。例如习题中甲午战争是1894年,问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以干支纪年是什么年?1900年和1894年相差6年,应该从甲午开始往后推6年,即甲往后推6年为庚,午往后推6年为子(这里推到亥之后,在从子重新开始,所以子是第6年),那最后得出1900年为庚子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