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河南省景点导游词5篇
旅游景区是指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区域场所,能够满足游客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等旅游需求,具备相应的旅游设施并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下面是小编搜集的介绍河南省景点导游词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介绍河南省景点导游词(1)
游客朋友:
大家好!在开封众多的文物古迹当中,铁塔是开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成了游客必到之地,就像人们所说的:“来开封不登铁塔,等于没来过开封”。
铁塔位于开封城内东北隅铁塔风景区内,秀丽挺拔,雄居中原,以它精湛绝妙的建筑艺术和雄伟秀丽的修长身姿而驰名中外,被人们誉为 “天下第一塔”。
铁塔建于北宋皇佑元年,就是公元1049年,因当年建在开宝寺内,称开宝寺塔。又因其外表全以褐琉璃砖镶嵌,远看近似铁,加之本身坚固异常,犹如铁铸,故从元代起民间称之为“铁塔”。据史料记载,铁塔前身是一座木塔,系我国北宋时期著名建筑学家喻浩为供佛祖释迦牟尼佛舍利而建造的。
据说,他经过八年的构想设计和建造,终于在公元989年把这座佛塔建成。木塔共八角十三层,
介绍河南省景点导游词(1)
游客朋友:
大家好!在开封众多的文物古迹当中,铁塔是开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成了游客必到之地,就像人们所说的:“来开封不登铁塔,等于没来过开封”。
铁塔位于开封城内东北隅铁塔风景区内,秀丽挺拔,雄居中原,以它精湛绝妙的建筑艺术和雄伟秀丽的修长身姿而驰名中外,被人们誉为 “天下第一塔”。
铁塔建于北宋皇佑元年,就是公元1049年,因当年建在开宝寺内,称开宝寺塔。又因其外表全以褐琉璃砖镶嵌,远看近似铁,加之本身坚固异常,犹如铁铸,故从元代起民间称之为“铁塔”。据史料记载,铁塔前身是一座木塔,系我国北宋时期著名建筑学家喻浩为供佛祖释迦牟尼佛舍利而建造的。
据说,他经过八年的构想设计和建造,终于在公元989年把这座佛塔建成。木塔共八角十三层,
高120米,上安千佛万菩萨,塔下作地宫,供奉佛祖的舍利子,造工精细,木塔在京城诸塔中最高,“其土木之宏伟,金碧之炳耀,自佛法入中国,未之有也。” 因此该塔被称为“天下之冠”。
初建成的塔向西北倾斜,有人问喻浩缘由,他说京师无山,又多西北风,离此地不远又有大河流过,用不到百年的时间,塔受风力作用和河水浸岸的影响,就自然会直过来了,并预言此塔可存在七百年不会倒塌。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木塔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就是公元1044年夏天,便被雷火所焚,仅存在五十多年。到了皇佑元年,宋仁宗下诏在距此塔不远的夷山上,仿照木塔的样式建造了我们今天所看到这座铁琉璃砖塔。
铁塔是因其卓绝的建筑艺术闻名遐迩的。铁塔现高55.88米,平面作八角形,十三层楼阁式,底层每面阔4米多,向上逐层递减,层层开设明窗,一层向北,二层向南,三层向西,四层向东,以此类推,其余皆为盲窗。设计明窗,除有采光、通风、了望之用,还能减缓强风对塔身的冲击力。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又在塔心柱正对明窗之处,镶嵌了琉璃佛砖,保护塔心柱免受风力侵蚀。
远看近观,铁塔仿佛是一座木塔,玲珑剔透。原来设计师在设计建造铁塔时,采用仿木结构,它以许多形状大小各异的 “结构砖 ”相组合。这些结构砖,就像经过斧凿的木料一样,有
初建成的塔向西北倾斜,有人问喻浩缘由,他说京师无山,又多西北风,离此地不远又有大河流过,用不到百年的时间,塔受风力作用和河水浸岸的影响,就自然会直过来了,并预言此塔可存在七百年不会倒塌。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木塔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就是公元1044年夏天,便被雷火所焚,仅存在五十多年。到了皇佑元年,宋仁宗下诏在距此塔不远的夷山上,仿照木塔的样式建造了我们今天所看到这座铁琉璃砖塔。
铁塔是因其卓绝的建筑艺术闻名遐迩的。铁塔现高55.88米,平面作八角形,十三层楼阁式,底层每面阔4米多,向上逐层递减,层层开设明窗,一层向北,二层向南,三层向西,四层向东,以此类推,其余皆为盲窗。设计明窗,除有采光、通风、了望之用,还能减缓强风对塔身的冲击力。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又在塔心柱正对明窗之处,镶嵌了琉璃佛砖,保护塔心柱免受风力侵蚀。
远看近观,铁塔仿佛是一座木塔,玲珑剔透。原来设计师在设计建造铁塔时,采用仿木结构,它以许多形状大小各异的 “结构砖 ”相组合。这些结构砖,就像经过斧凿的木料一样,有
榫、有眼,组装起来,严密合缝。塔身的檐、椽、瓦等,也俱为琉璃砖所成。砖型的规格化是我国佛塔建筑的一大进步,可以砌出各种仿木结构,这些特点使铁塔在我国佛教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粗壮的塔心柱是支撑塔壁,抵御外力的核心部分。各种不同用途的外壁砖瓦构件通过登道与塔心柱紧密衔接,异常坚牢,浑然一体,具有很强的抗震能力。九百多年来,铁塔历经地震、暴风水患,特别是1938年5月,日军用大炮对铁塔进行轰炸,北面从第四层至第十三层的各级檐角、塔壁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毁坏,但仍然屹立。对此,民间老人们解释说:铁塔作为一座佛塔,经历如此多的灾难而不倒塌,是受佛祖保佑的结果。佛教相信三世轮回,所以当地信佛的老人常告诉游客,如果你围绕铁塔左绕三圈,右绕三圈,佛祖将保佑你一生平安。
铁塔外壁镶嵌的花纹砖有五十余种,花纹图案包括飞天、降龙、麒麟、坐佛、玉佛、菩萨、狮子、伎乐、花卉等,造型优美,精妙生动,具有鲜明的宋代艺术风格。
铁塔原建于夷山之上,后来由于黄河泥沙沉积,将夷山及塔基淤没。据《如梦录》载,基座辟有南北二门,向南一门匾曰:“天下第一塔”。基座下有一八棱方池;北面有小桥跨池而过,由小桥进北门入塔。由此可以想见,当年铁塔如同一株破水而出的芙蓉,亭亭玉立,更
粗壮的塔心柱是支撑塔壁,抵御外力的核心部分。各种不同用途的外壁砖瓦构件通过登道与塔心柱紧密衔接,异常坚牢,浑然一体,具有很强的抗震能力。九百多年来,铁塔历经地震、暴风水患,特别是1938年5月,日军用大炮对铁塔进行轰炸,北面从第四层至第十三层的各级檐角、塔壁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毁坏,但仍然屹立。对此,民间老人们解释说:铁塔作为一座佛塔,经历如此多的灾难而不倒塌,是受佛祖保佑的结果。佛教相信三世轮回,所以当地信佛的老人常告诉游客,如果你围绕铁塔左绕三圈,右绕三圈,佛祖将保佑你一生平安。
铁塔外壁镶嵌的花纹砖有五十余种,花纹图案包括飞天、降龙、麒麟、坐佛、玉佛、菩萨、狮子、伎乐、花卉等,造型优美,精妙生动,具有鲜明的宋代艺术风格。
铁塔原建于夷山之上,后来由于黄河泥沙沉积,将夷山及塔基淤没。据《如梦录》载,基座辟有南北二门,向南一门匾曰:“天下第一塔”。基座下有一八棱方池;北面有小桥跨池而过,由小桥进北门入塔。由此可以想见,当年铁塔如同一株破水而出的芙蓉,亭亭玉立,更
使塔身外观出落得挺拔灵秀,瑞丽舒展。
铁塔内遏砖砌登道,绕塔心柱盘旋而上,历一百六十八层台阶可至塔顶。登到第五层,可以看到城内景;登到第七层,可以看到城外原野;登到第九层,可以看到浩瀚奔腾的黄河,领略到黄河号称“天河”的含义;登到第十二层,则祥云缠绕,云雾扑面,似入太空幻景。此即著名的古开封汴京八景之一的“铁塔行云” 。
诗曰:“浮图千尺十三层,高插云霄客倦登。润彩氤氲疑锦绣,行人迢递见觚棱。半空铁马风摇铎,万朵莲花夜放灯。我昔凭高穿七级,此身烟际欲飞腾。” 每当风度云穿时,环挂在塔身檐下的每层八个共一百零四个铁铃悠然而动,叮当作响,更让人心旷神怡、留连往返。
细心的游客在欣赏这座卓绝的建筑艺术时,总能惊奇地发现眼前的铁塔是座斜塔,已向东南方向倾斜。看来,喻浩先生当年的担心并非多余!
在铁塔西百米处,是一座重檐伟阁、漆栋画梁的大殿,名叫“接引殿”。周围由二十四根大柱支撑,青石栏杆。望柱上雕刻有形态各异的九十六只小狮子。
殿内矗立着一尊高大慈悲的站佛,他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俗称接引佛。这尊高大的接引佛像,是宋元时期用全铜铸造的,身高5.4米,重12吨,赤足站立,胸前铸有象征吉祥的万字符号。穿有山水云朵花纹的袈裟法衣。左手禅定在胸,右手下垂指地,表示
铁塔内遏砖砌登道,绕塔心柱盘旋而上,历一百六十八层台阶可至塔顶。登到第五层,可以看到城内景;登到第七层,可以看到城外原野;登到第九层,可以看到浩瀚奔腾的黄河,领略到黄河号称“天河”的含义;登到第十二层,则祥云缠绕,云雾扑面,似入太空幻景。此即著名的古开封汴京八景之一的“铁塔行云” 。
诗曰:“浮图千尺十三层,高插云霄客倦登。润彩氤氲疑锦绣,行人迢递见觚棱。半空铁马风摇铎,万朵莲花夜放灯。我昔凭高穿七级,此身烟际欲飞腾。” 每当风度云穿时,环挂在塔身檐下的每层八个共一百零四个铁铃悠然而动,叮当作响,更让人心旷神怡、留连往返。
细心的游客在欣赏这座卓绝的建筑艺术时,总能惊奇地发现眼前的铁塔是座斜塔,已向东南方向倾斜。看来,喻浩先生当年的担心并非多余!
在铁塔西百米处,是一座重檐伟阁、漆栋画梁的大殿,名叫“接引殿”。周围由二十四根大柱支撑,青石栏杆。望柱上雕刻有形态各异的九十六只小狮子。
殿内矗立着一尊高大慈悲的站佛,他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俗称接引佛。这尊高大的接引佛像,是宋元时期用全铜铸造的,身高5.4米,重12吨,赤足站立,胸前铸有象征吉祥的万字符号。穿有山水云朵花纹的袈裟法衣。左手禅定在胸,右手下垂指地,表示
能满足众生的愿望,接引众生到达西方净土的极乐世界。
最上方有一“光明无量”的匾额。周围四根柱子上写有两副楹联:一为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已了如来真实意;四大本空,五蕴非有,是为波罗密多心”。 一为“四八愿普被机,决定万修万人去;二五有同生正信,合当一念一如来。”佛像周围的殿壁上绘制有大型壁画“ 西天极乐世界图”上有佛像七十多樽,图中有慈眉善目的菩萨,婀娜多姿的彩女,手托花盘的仙娥,舞姿轻盈的飞天等,锦衣广带,彩绦飘飞,笙箫婉转,鹤舞鹿鸣,一派温馨和谐的天国景象。
铁塔胜景历来是文人骚客歌咏的对象。元人冯子振曾赋诗歌咏中秋节铁塔燃灯的壮观:“擎天一柱碍云低,破暗功同日月齐。半夜火龙翻地轴,八方星象下天梯。光摇潋滟治蛛蚌,影落苍冥照水犀,火焰逼人高万丈,倒提铁笔向空提。”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10月30日,主席视察黄河后,曾亲临开封铁塔,当时被日军炸坏的铁塔尚未修复,是主席亲自批准了铁塔的修复工程。
1958年铁塔周围已辟为铁塔公园,占地51.24公顷,其中陆地面积41.62公顷,湖水面积9.62公顷。1961年3月4日,铁塔被国务院批准为我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铁塔和周围建筑绿化的更美丽了,除铁塔和接引佛殿外,还有大型植物园、铁塔湖,置身景区里,
最上方有一“光明无量”的匾额。周围四根柱子上写有两副楹联:一为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已了如来真实意;四大本空,五蕴非有,是为波罗密多心”。 一为“四八愿普被机,决定万修万人去;二五有同生正信,合当一念一如来。”佛像周围的殿壁上绘制有大型壁画“ 西天极乐世界图”上有佛像七十多樽,图中有慈眉善目的菩萨,婀娜多姿的彩女,手托花盘的仙娥,舞姿轻盈的飞天等,锦衣广带,彩绦飘飞,笙箫婉转,鹤舞鹿鸣,一派温馨和谐的天国景象。
铁塔胜景历来是文人骚客歌咏的对象。元人冯子振曾赋诗歌咏中秋节铁塔燃灯的壮观:“擎天一柱碍云低,破暗功同日月齐。半夜火龙翻地轴,八方星象下天梯。光摇潋滟治蛛蚌,影落苍冥照水犀,火焰逼人高万丈,倒提铁笔向空提。”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10月30日,主席视察黄河后,曾亲临开封铁塔,当时被日军炸坏的铁塔尚未修复,是主席亲自批准了铁塔的修复工程。
1958年铁塔周围已辟为铁塔公园,占地51.24公顷,其中陆地面积41.62公顷,湖水面积9.62公顷。1961年3月4日,铁塔被国务院批准为我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铁塔和周围建筑绿化的更美丽了,除铁塔和接引佛殿外,还有大型植物园、铁塔湖,置身景区里,
绿树成荫,芳草萋萋,碧水荡漾,画舫穿梭。在我们欣赏景区之美时,更体会到古今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游客朋友,我们在铁塔的参观活动就要结束了。愿壮丽雄伟的铁塔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忆,愿高大的接引佛给大家带来吉祥和福气!谢谢!
介绍河南省景点导游词(2)
浮戏山雪花洞风景名胜区位于巩义市新中镇境内,东距郑州约58公里,西距洛阳76公里,区内有景点126处,景区面积125平方公里。
自古即闻名遐迩的浮戏山,集石英岩、喀斯特、黄土丘陵三种地貌景观于一体,荟萃北国江南风光于一区,绘成了“天集云,地溶石花、山峰奇秀,潭泉生涯,石窍怪状,林奇葩,庙宇星罗,胜迹幽雅”的古代八大名景,具有巩境“小桂林”之誉。雪花洞的发现,使古景又增新容,实为中华文明揽胜之名珠。
朱仙镇导游词 ·中岳庙导游词 ·岳飞庙导游词 ·河南嵩山少林寺导游词
雪花洞是发育在石灰岩地区的一个天然溶洞,全长1110米,共分三厅一走廊,面积约4000平方米。雪花洞是一个奇妙的地下世界,它“寂静、幽雅、深邃,洞内终年恒温,保持在15℃左右,是游览观光的宜人去处。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协会会长朱学稳教授对雪花洞作
游客朋友,我们在铁塔的参观活动就要结束了。愿壮丽雄伟的铁塔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忆,愿高大的接引佛给大家带来吉祥和福气!谢谢!
介绍河南省景点导游词(2)
浮戏山雪花洞风景名胜区位于巩义市新中镇境内,东距郑州约58公里,西距洛阳76公里,区内有景点126处,景区面积125平方公里。
自古即闻名遐迩的浮戏山,集石英岩、喀斯特、黄土丘陵三种地貌景观于一体,荟萃北国江南风光于一区,绘成了“天集云,地溶石花、山峰奇秀,潭泉生涯,石窍怪状,林奇葩,庙宇星罗,胜迹幽雅”的古代八大名景,具有巩境“小桂林”之誉。雪花洞的发现,使古景又增新容,实为中华文明揽胜之名珠。
朱仙镇导游词 ·中岳庙导游词 ·岳飞庙导游词 ·河南嵩山少林寺导游词
雪花洞是发育在石灰岩地区的一个天然溶洞,全长1110米,共分三厅一走廊,面积约4000平方米。雪花洞是一个奇妙的地下世界,它“寂静、幽雅、深邃,洞内终年恒温,保持在15℃左右,是游览观光的宜人去处。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协会会长朱学稳教授对雪花洞作
了高度评价,他讲到:“雪花洞因洞道宽畅,洞饰华丽,独居洞之首,为方圆数百里至千余公里范围内可供开发旅游洞穴的一枝奇葩,是我国中原地区重要的喀斯特区和洞穴之乡(因这里有100多个洞穴)。”洞中晶莹漏玉、玲珑剔透的石花、石葡萄和石珊瑚等次生化学沉积物布满整个雪花走廊,其面积之大,形态之美,在国内外目前发现的洞穴中均属罕见,可谓是“天下第一雪花洞”。
雪花洞内的片片鹅毛大雪的石花堆积于洞壁上,长达173米的“雪花走廊”,恍如两扇巨大的玉屏,洞壁上朵朵、簇簇、串串的石花、石葡萄、石珊瑚、玉斑澜、碧光银花、鸟语花香,成为中州大地一棵璀灿的明珠.近些年来,该景区先后筹资3000多万元,对雪花洞内部进行了整修,修建了小龙池、将军寨、朝圣城、老君洞等景点,是巩义市目前接待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一个风景区,每年可接待游客18万人次,门票收入200多万元.1987年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介绍河南省景点导游词(3)
欢迎到郑王陵遗址博物馆参观。我馆是依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东城郑王陵遗址而建立起来的一座专题性博物馆。郑王陵遗址博物馆是我市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也是我市最具特的一处文物旅游景点。
雪花洞内的片片鹅毛大雪的石花堆积于洞壁上,长达173米的“雪花走廊”,恍如两扇巨大的玉屏,洞壁上朵朵、簇簇、串串的石花、石葡萄、石珊瑚、玉斑澜、碧光银花、鸟语花香,成为中州大地一棵璀灿的明珠.近些年来,该景区先后筹资3000多万元,对雪花洞内部进行了整修,修建了小龙池、将军寨、朝圣城、老君洞等景点,是巩义市目前接待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一个风景区,每年可接待游客18万人次,门票收入200多万元.1987年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介绍河南省景点导游词(3)
欢迎到郑王陵遗址博物馆参观。我馆是依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东城郑王陵遗址而建立起来的一座专题性博物馆。郑王陵遗址博物馆是我市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也是我市最具特的一处文物旅游景点。
郑王陵遗址博物馆位于郑韩故城东城西南部郑国贵族墓地北侧。整个郑国贵族墓地面积约50万平方米。新郑市文物管理局对整个墓地进行了钻探普查,发现墓葬分布极为密集,墓葬总数在3000座以上,其墓葬数量在全国已发现的春秋墓地中为最多,密集程度在全国同期墓地中极其罕见,可用无卧牛之地来形容。特别是规格多样的车马坑的发现,在春秋墓地中尚无先例。如果将车马坑大面积的发掘,其盛况将是继秦始皇兵马俑以来又一处现场展示我国古代光辉文明的盛大舞台。
第一展厅 中字型大墓发掘现场
在我国古代,由于认识上的局恨性,人们事死如生,生前享有什么等级的生活,死后也按这个等级进行陪葬。中字型大墓2002年8月开始发掘,是目前发掘出的第一座春秋时期带墓道大墓。南墓道总长20.85米,北墓道长10米,葬具形式巨大,为三椁一棺或重棺。在全国已发掘的春秋诸侯墓中,三层椁极为少见。《庄子.天下》及《荀子.礼论》均云:“天子棺椁七重,诸候五重,大夫三重,士两重。”此墓三椁二棺,正与记载相符,从而印证了这是一座郑国国君墓。
这座墓的南北墓道中均有大量的实用葬车。而且车辆形制多样,装饰各异,均为拆车葬。目前在南墓道内已发现多种车40辆,在北墓道5辆。这些车绝大多数都有棕红的漆。
第一展厅 中字型大墓发掘现场
在我国古代,由于认识上的局恨性,人们事死如生,生前享有什么等级的生活,死后也按这个等级进行陪葬。中字型大墓2002年8月开始发掘,是目前发掘出的第一座春秋时期带墓道大墓。南墓道总长20.85米,北墓道长10米,葬具形式巨大,为三椁一棺或重棺。在全国已发掘的春秋诸侯墓中,三层椁极为少见。《庄子.天下》及《荀子.礼论》均云:“天子棺椁七重,诸候五重,大夫三重,士两重。”此墓三椁二棺,正与记载相符,从而印证了这是一座郑国国君墓。
这座墓的南北墓道中均有大量的实用葬车。而且车辆形制多样,装饰各异,均为拆车葬。目前在南墓道内已发现多种车40辆,在北墓道5辆。这些车绝大多数都有棕红的漆。
综观中字大墓不计陪葬坑3号车马坑中的葬车,墓道中车辆总数45辆,车辆之多在我国目前已发掘墓葬中为最多。是难得一见的春秋车辆奇观。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些车辆中发现了象牙龙饰车、青铜饰车、骨雕车、象牙饰车、楼车、漆绘花纹车等珍贵车辆,多属全国首次发现,完全与《周礼.春官.巾车》中所记载“王之五路”相对应。这些车辆是目前发掘中所发现的最高级别、最为考究的郑国车辆。
郑国国君为伯爵,按周代礼制,其国君埋葬不能用墓道,但这座墓葬既有宽大的南北墓道,墓道葬车中又有宽大的车辆,与郑国诸候国的地位不相对应,反映的是这位国君已经“僭越”不服周礼的客观现象。如果把它的陪葬坑3号与2号车马坑内的葬车数量加在一起,其车辆总数可能超过百辆,这对于当时号称“千乘之国”的郑国来说,无疑是太奢侈了。但从另一侧面说明了此国君在位时可能也是郑国比较强盛时期。在此墓东侧约7米的地方最近发现1座总长25米的甲字形大墓,是发现的郑国墓中第二座带墓道大墓,可能是此国君夫人墓。
另外,考古发现这里是韩国的铸铁遗址,韩灭郑后在都城内兴建的大型官营作坊,在此大挖大烧郑主墓破其风水的历史场景,刻意体现了改朝换代后韩人惧怕郑人复国。在此墓的南边,有一些韩国残疾人和小孩的墓葬。
第二展厅 五号车马坑及中型大夫级贵族墓
郑国国君为伯爵,按周代礼制,其国君埋葬不能用墓道,但这座墓葬既有宽大的南北墓道,墓道葬车中又有宽大的车辆,与郑国诸候国的地位不相对应,反映的是这位国君已经“僭越”不服周礼的客观现象。如果把它的陪葬坑3号与2号车马坑内的葬车数量加在一起,其车辆总数可能超过百辆,这对于当时号称“千乘之国”的郑国来说,无疑是太奢侈了。但从另一侧面说明了此国君在位时可能也是郑国比较强盛时期。在此墓东侧约7米的地方最近发现1座总长25米的甲字形大墓,是发现的郑国墓中第二座带墓道大墓,可能是此国君夫人墓。
另外,考古发现这里是韩国的铸铁遗址,韩灭郑后在都城内兴建的大型官营作坊,在此大挖大烧郑主墓破其风水的历史场景,刻意体现了改朝换代后韩人惧怕郑人复国。在此墓的南边,有一些韩国残疾人和小孩的墓葬。
第二展厅 五号车马坑及中型大夫级贵族墓
5号车马坑在中字型大墓南墓道东南约10米,坑中葬4马车1辆,2马车2辆,马8匹,犬1条。马骨被压在车体之下,马匹侧躺放置,头向西,1号车为仪仗类的大车,放在坑的中间,2号车与3号车都是小型游猎车。另外,犬骨斜爬在3号车厢上,有明显的挣扎痕迹,形象十分生动可怜。
这座陪葬坑的墓主人是大夫级贵族墓葬,作为葬具的木质棺椁均已腐朽,依其遗迹可知葬具为一椁一棺,出土了一些小件玉器和青铜器片。从故城中已发掘的10余座中小型车马坑的情况看,5鼎墓,也就是中大夫的级别才能殉葬1辆车,个别殉葬4辆车,这种级别的车辆都没有发现任何装饰品,这和国君所陪葬的车辆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了它们的级别和地位是明显不同的。
整个郑国陵区从1999年发现至今,共探明不同规模的车马坑达23座,这里展出的只是其中的3座,其中6米以上的大型墓近180座,而且不乏15米以上的特大型墓葬,长宽超过20米的特大型墓就有4座,位于中字型大墓西侧的3号车马坑长13.5米,宽11.5米,深7.5米,面积几乎是1号车马坑的2倍。2002年3月开始清理,7月份清理到5米深时发现车辆非常密集,现暂停清理,开始挖砌坑底防渗过洞和四周防渗墙,目前防渗工程已竣工。
该坑葬车数量可能在30辆以上。2000年发掘的1号车马坑在社会上引起很大轰动,新郑市
这座陪葬坑的墓主人是大夫级贵族墓葬,作为葬具的木质棺椁均已腐朽,依其遗迹可知葬具为一椁一棺,出土了一些小件玉器和青铜器片。从故城中已发掘的10余座中小型车马坑的情况看,5鼎墓,也就是中大夫的级别才能殉葬1辆车,个别殉葬4辆车,这种级别的车辆都没有发现任何装饰品,这和国君所陪葬的车辆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了它们的级别和地位是明显不同的。
整个郑国陵区从1999年发现至今,共探明不同规模的车马坑达23座,这里展出的只是其中的3座,其中6米以上的大型墓近180座,而且不乏15米以上的特大型墓葬,长宽超过20米的特大型墓就有4座,位于中字型大墓西侧的3号车马坑长13.5米,宽11.5米,深7.5米,面积几乎是1号车马坑的2倍。2002年3月开始清理,7月份清理到5米深时发现车辆非常密集,现暂停清理,开始挖砌坑底防渗过洞和四周防渗墙,目前防渗工程已竣工。
该坑葬车数量可能在30辆以上。2000年发掘的1号车马坑在社会上引起很大轰动,新郑市
委、市政府对文物保护工作非常重视,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又建立了中字型大墓发掘现场和中大夫级贵族墓展示厅,并对陵区进行了绿化和建设,以车马坑的展示为主要特,车马坑数量众多,葬车多样,在这样一个极为有限的区域内有如此多的车马集中,不能不说是一个罕见的奇观。它构成了我国截止目前春秋时期葬车最多,规模最大的地下车马军阵。成为以军阵形式随葬的渊源,比闻名中外的秦陵兵马俑军阵早400多年。
第三展厅 一号车马坑
1号车马坑是我国目前发现春秋时期葬车最多的车马坑。它的平面呈长方形,口长10.4米,宽8.4米,口部略大,底部略小,深5米,四角各有两道供古人上下的脚窝,内葬多种豪华、实用、形式多样的车辆22辆和许多马骨。春秋战国时期,一坑多车制似乎已成为一种更新颖、更时髦的追求。郑国1号车马坑葬车众多,就其典型代表它的葬制规律一般为车轮摘掉后侧靠在坑的四壁,马匹杀死后平铺坑底,车体则放在马匹之上,摘下的车饰、马鞍、马蹬、马衔等活动车马具放在主墓内,这与其它列国车轮不摘,马匹放在车辕下的葬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可能与郑人的观念有关,推测应是墓主人对珍贵的车马占有权的充分体现。
1号车马坑内的葬车车体是斜靠西壁分三排纵向相互叠压放置的,东边的车体依次叠压西边的车体,绝大多数车轮上都有两根加固的辅撑,这些车辆都是实用车辆,目前已发现37个车
第三展厅 一号车马坑
1号车马坑是我国目前发现春秋时期葬车最多的车马坑。它的平面呈长方形,口长10.4米,宽8.4米,口部略大,底部略小,深5米,四角各有两道供古人上下的脚窝,内葬多种豪华、实用、形式多样的车辆22辆和许多马骨。春秋战国时期,一坑多车制似乎已成为一种更新颖、更时髦的追求。郑国1号车马坑葬车众多,就其典型代表它的葬制规律一般为车轮摘掉后侧靠在坑的四壁,马匹杀死后平铺坑底,车体则放在马匹之上,摘下的车饰、马鞍、马蹬、马衔等活动车马具放在主墓内,这与其它列国车轮不摘,马匹放在车辕下的葬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可能与郑人的观念有关,推测应是墓主人对珍贵的车马占有权的充分体现。
1号车马坑内的葬车车体是斜靠西壁分三排纵向相互叠压放置的,东边的车体依次叠压西边的车体,绝大多数车轮上都有两根加固的辅撑,这些车辆都是实用车辆,目前已发现37个车
轮侧靠在四边坑壁上,轮子的外立面(轵端)向里,轮子的直径大多数为1.4米左右,有30根左右的辐条,有两个车轮直径很大,约1.7米,可能是大型车辆用轮。坑内车辆斜靠西壁向东分三组依次斜压,北组8辆,中部7辆,南组7辆。共22辆。
由于车辆摆放密集,为了展出和保护车辆,马骨只做了部分清理。初步分析,这些马均是杀死后平铺在坑底,马身上再放置车辆躯干,马匹头西尾南侧躺放置,肢体依次叠压,分东西向4组,每组约12匹,另外,按一辆车两匹马来推算,此坑内22辆车应埋有44匹马。
在5号车马坑中我们看到了一具十分生动的狗骨。此坑的东北角19号车处也有一狗骨。可见犬是郑国车马坑中不可缺少的配置。
这座马坑面积虽小,但葬车众多,车辆大小有异,装饰豪华,做工甚为考究,极具观赏与展示价值。经专家考证,这两座车马坑和中字型大墓中的葬车全是木质的实用战车,车的表面施有棕红漆。由于车辆摆放密集并相互叠压,多数车的车底与后门尚没有清出。
车在我国有着很早的使用历史,它的发明者一说是黄帝,一说是夏禹时的大臣奚钟,据说,他们是看到风吹着圆形的蓬草在地上不停地滚动,而触发了灵感,发明了车轮,造成了第一辆车。这样,早在4000多年前,我国已出现了车子,由于车的机动性强,冲锋起来锐不可挡,所以,它一出现,主要使用于作战。作为战车,限于当时的生产水平,车子是很少的,
由于车辆摆放密集,为了展出和保护车辆,马骨只做了部分清理。初步分析,这些马均是杀死后平铺在坑底,马身上再放置车辆躯干,马匹头西尾南侧躺放置,肢体依次叠压,分东西向4组,每组约12匹,另外,按一辆车两匹马来推算,此坑内22辆车应埋有44匹马。
在5号车马坑中我们看到了一具十分生动的狗骨。此坑的东北角19号车处也有一狗骨。可见犬是郑国车马坑中不可缺少的配置。
这座马坑面积虽小,但葬车众多,车辆大小有异,装饰豪华,做工甚为考究,极具观赏与展示价值。经专家考证,这两座车马坑和中字型大墓中的葬车全是木质的实用战车,车的表面施有棕红漆。由于车辆摆放密集并相互叠压,多数车的车底与后门尚没有清出。
车在我国有着很早的使用历史,它的发明者一说是黄帝,一说是夏禹时的大臣奚钟,据说,他们是看到风吹着圆形的蓬草在地上不停地滚动,而触发了灵感,发明了车轮,造成了第一辆车。这样,早在4000多年前,我国已出现了车子,由于车的机动性强,冲锋起来锐不可挡,所以,它一出现,主要使用于作战。作为战车,限于当时的生产水平,车子是很少的,
灭纣的牧野之战,武王直接统帅的战车不过才300乘(1乘就是1辆),跟随的方国也不过才4000乘,却一举打败商纣王统帅的几十万军队,取得了灭商战争的胜利。因此,商周时期,战车的多少成了衡量一个国家和家庭军事权力的标志。即所说的“百乘之国”、“千乘之国”、“万乘之国”。
考古中所见到的车的遗迹,多是商代晚期到战国时期的。这时期由于等级制度的限制,有身份的贵族坐车,一般平民不准有车,有车不坐,为当时的社会习俗所不容。这时期的车马成了显示身份地位的重要标准。身份越高所拥有的车越多、越豪华,平时乘坐它,战时用于作战,主人死后也可将其随葬,郑国贵族以大量车马随葬,不仅反映了郑国人高超的造车技术,同时也反映出郑国贵族身份地位高及崇尚武勇,偏爱车马的世风。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实物资料的不足,郑国之迷还有许多没有揭开。在郑王陵博物馆的东南部还有3000多座墓和几十座车马坑,随着文物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研究的深入,难解的郑国之迷将逐步被揭开,同时也将会有更多更好的文物向社会各界展出。
介绍河南省景点导游词(4)
现在我们来到的这所漂亮的庭院,就是1999年12月28日建成开馆的南阳汉画馆新馆。南阳汉画馆是我国第一座专门珍藏、陈列汉代画像石刻的艺术博物馆,创建于1935年,为中国早
考古中所见到的车的遗迹,多是商代晚期到战国时期的。这时期由于等级制度的限制,有身份的贵族坐车,一般平民不准有车,有车不坐,为当时的社会习俗所不容。这时期的车马成了显示身份地位的重要标准。身份越高所拥有的车越多、越豪华,平时乘坐它,战时用于作战,主人死后也可将其随葬,郑国贵族以大量车马随葬,不仅反映了郑国人高超的造车技术,同时也反映出郑国贵族身份地位高及崇尚武勇,偏爱车马的世风。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实物资料的不足,郑国之迷还有许多没有揭开。在郑王陵博物馆的东南部还有3000多座墓和几十座车马坑,随着文物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研究的深入,难解的郑国之迷将逐步被揭开,同时也将会有更多更好的文物向社会各界展出。
介绍河南省景点导游词(4)
现在我们来到的这所漂亮的庭院,就是1999年12月28日建成开馆的南阳汉画馆新馆。南阳汉画馆是我国第一座专门珍藏、陈列汉代画像石刻的艺术博物馆,创建于1935年,为中国早
期艺术博物馆之一。它以丰富的藏品和独特的艺术风采,早已被海内外学者所瞩目,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老馆原在南阳市西郊的卧龙岗上,占地2700平方米。现在我们通过这座仿汉门阙,进入庭院,面前这座雄伟的仿汉建筑,坐西向东,南北宽118米,中间高21米,占地80亩,馆藏汉画像石刻近3000块,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目前开放的是一楼综合馆的基本陈列部分,其中国家一级品119件,是现今全国规模最大的汉画石刻艺术陈列馆。
好,我们现在就步入画卷中,一览千古情。大家看,大厅里这二尊珍贵的大型石兽“天禄”、“辟邪”,已经饱经了2000多年的风雨沧桑,是全国绝无仅有的汉代大型圆雕艺术天之意。这两尊石兽虎头凤尾,鳞身双翼,造型古朴,栩栩栩如生。您千万别小看他们,这二尊石兽早在唐代就已经受到了世人的注目了,唐代李贤的《后汉书.孝灵帝纪》、北宋欧阳修的《集古录》、沈括的《梦溪笔谈》都曾提到这二尊汉雕石兽。
大家知道,南阳盆地地处豫、鄂、陕三省交会处,这里物产丰富,土地肥沃,河流纵横,气候适宜,水陆交通方便,自古就是我国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先进的地区之一,也是著名的战略要地。早在战国时期,南阳的冶铁技术就已相当闻名,西汉时南阳冶铁、水利、农业生产又有了进一步发展,《盐铁论》称“宛(南阳)周齐鲁,商遍天下,富冠海内”,已成为全国显赫的最大的商业城市之一。东汉光武帝刘秀发迹于南阳,二十八宿(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将
好,我们现在就步入画卷中,一览千古情。大家看,大厅里这二尊珍贵的大型石兽“天禄”、“辟邪”,已经饱经了2000多年的风雨沧桑,是全国绝无仅有的汉代大型圆雕艺术天之意。这两尊石兽虎头凤尾,鳞身双翼,造型古朴,栩栩栩如生。您千万别小看他们,这二尊石兽早在唐代就已经受到了世人的注目了,唐代李贤的《后汉书.孝灵帝纪》、北宋欧阳修的《集古录》、沈括的《梦溪笔谈》都曾提到这二尊汉雕石兽。
大家知道,南阳盆地地处豫、鄂、陕三省交会处,这里物产丰富,土地肥沃,河流纵横,气候适宜,水陆交通方便,自古就是我国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先进的地区之一,也是著名的战略要地。早在战国时期,南阳的冶铁技术就已相当闻名,西汉时南阳冶铁、水利、农业生产又有了进一步发展,《盐铁论》称“宛(南阳)周齐鲁,商遍天下,富冠海内”,已成为全国显赫的最大的商业城市之一。东汉光武帝刘秀发迹于南阳,二十八宿(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将
领)又多出自南阳一带,据不完全统计,两汉时仅分封在南阳的侯王就有47人。
这些皇亲贵戚、豪族世家、巨户富商,生时极尽其欲,死更厚葬,竞相营造冥宅大墓。这样,始于西汉的墓内石刻画像之风,到了东汉就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封建统治阶级大讲排场,竞相厚葬,除在墓中多埋珍宝、偶人、车马供死人“享受”外,还推出了依照地面建筑的“周阁重门”式的大型画像石墓室,南阳汉画像石刻,就是依附这种石墓室而诞生、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石刻艺术品。
南阳汉画像石刻涉及的题材非常广泛,表现的内容也异常丰富。由于南阳汉画像石刻采用的是以写实为主的艺术表现手法,因而可以说它是两汉社会的缩影,为我们研究两汉社会的政治制度、礼仪风俗、经济状况、宗教意识、文学书法、美术、音乐、舞蹈、杂技、武术、戏剧、建筑学、天文学、教育学、畜牧兽医学等,提供了珍贵的直观图象资料。这些汉画像石刻,雕造工巧,内容丰富,有显示汉代天文学成就的日月星辰图;有反映汉代歌舞杂技艺术的舞乐百戏图;也有高门甲第,连车列骑,宴客投壶的汉代统治者奢华生活场面;还有表现汉代统治阶级宠信道教、巫术的升仙图和神话传说。
我们首先进入的是祥瑞厅。汉初统治阶段中流行黄老思想,祟信道教、巫术,拜神仙,服仙丹,求长生不老,因此画像石中有不少表现升仙思想的画幅,看这幅“羽人神兽”图,画中
这些皇亲贵戚、豪族世家、巨户富商,生时极尽其欲,死更厚葬,竞相营造冥宅大墓。这样,始于西汉的墓内石刻画像之风,到了东汉就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封建统治阶级大讲排场,竞相厚葬,除在墓中多埋珍宝、偶人、车马供死人“享受”外,还推出了依照地面建筑的“周阁重门”式的大型画像石墓室,南阳汉画像石刻,就是依附这种石墓室而诞生、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石刻艺术品。
南阳汉画像石刻涉及的题材非常广泛,表现的内容也异常丰富。由于南阳汉画像石刻采用的是以写实为主的艺术表现手法,因而可以说它是两汉社会的缩影,为我们研究两汉社会的政治制度、礼仪风俗、经济状况、宗教意识、文学书法、美术、音乐、舞蹈、杂技、武术、戏剧、建筑学、天文学、教育学、畜牧兽医学等,提供了珍贵的直观图象资料。这些汉画像石刻,雕造工巧,内容丰富,有显示汉代天文学成就的日月星辰图;有反映汉代歌舞杂技艺术的舞乐百戏图;也有高门甲第,连车列骑,宴客投壶的汉代统治者奢华生活场面;还有表现汉代统治阶级宠信道教、巫术的升仙图和神话传说。
我们首先进入的是祥瑞厅。汉初统治阶段中流行黄老思想,祟信道教、巫术,拜神仙,服仙丹,求长生不老,因此画像石中有不少表现升仙思想的画幅,看这幅“羽人神兽”图,画中
刻绘有“羽人”、“飞廉”。羽人是为道学仙之人,身生几寸长的毛羽,能从地上自升到楼台之上,作飞天状。飞廉是一种神物,乘上它就可以升天,所以凡是表现神仙思想的地方,常常刻绘飞廉。南阳汉画像石中的飞廉,头似龙而非龙,身似鹿而非鹿,身生两翼后拖蛇尾,两只飞廉,一前一后追逐奔跑,神态生动自然。大家看这幅“神人骑虎射怪兽”图,能看出它的雕刻技法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吗?对,这叫阴线刻,在汉画像石中是不多见的。南阳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多属于剔地并施有横竖纹衬地的浅浮雕,用粗劲的阴线表达画像的细部。画像构思大胆巧妙,线条运用刚柔得度,画像中的各种形象给人以古拙粗放,苍劲豪迈的感觉。早期的汉画像石,也有采用平地浅浮雕和阴线刻的雕刻方法,但这种画像石出土数量不多,因而也就越发显得珍贵。
南阳汉画像石是研究汉代社会史、美术史的重要材料,它数量多,内容丰富,属于墓门及桅楹的居多。汉代工匠在石刻中充分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手法,成功地刻画出众多的艺术形象。无论是车马的奔驰,宴乐的喧哗,授经时的肃穆,歌舞时的欢乐,都安排得疏密有致,特别是表现人物、动物的力与速度方面获得极大的成功。汉代人民的生产劳动、建筑艺术、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在画像石刻中有充分的体现,这是反映耕作场面的,这是在捕鱼,这是汉代的独轮车。
南阳汉画像石是研究汉代社会史、美术史的重要材料,它数量多,内容丰富,属于墓门及桅楹的居多。汉代工匠在石刻中充分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手法,成功地刻画出众多的艺术形象。无论是车马的奔驰,宴乐的喧哗,授经时的肃穆,歌舞时的欢乐,都安排得疏密有致,特别是表现人物、动物的力与速度方面获得极大的成功。汉代人民的生产劳动、建筑艺术、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在画像石刻中有充分的体现,这是反映耕作场面的,这是在捕鱼,这是汉代的独轮车。
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汉代封建贵族阶层的生活情景,这也是南阳汉画像石刻的主要表现对象。不尽的高楼重阁,对称竖立的汉阙;骈驾飞驰的战车;看,在长长的导骑射田猎.......这副鼓乐宴飨图还采用了上部直视,下部俯视的表现手法,酒杯用陷下去的窝状来体现,构思可谓奇特。看这些车骑出行图、田猎图、斗鸡图,无一不是他们生前骄奢生活的写照。作为供墓主人死后继续奴役的对象,画像中还刻绘有成的奴婢侍从,杨柳细腰的高髻侍女,操戈执盾,守卫在殿堂门阙之外,女婢端灯执奁,侍奉在贵族身边。此情此景。栩栩如生,使我们步入汉画馆,有一日梦回千年之感。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天象与神话厅。该厅是南阳汉画馆的重要主题内容。南阳汉画像石中有不少以神话传说和天文图像为题材的画幅,这些画像石,为研究我国古代天文学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图像资料。西汉时期是我国天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这时人们对天象的观察较之前代更为细致准确,并且掌握了五大行星的运动规律,对日食、月食、太阳黑子这些现象,人们已逐步认识了形成的原因。
这些在古代文献记录中已很详尽,汉画像石则是用图像的方法记录了天文现象,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图文并茂的汉代天文学资料。大家看这副日月同辉图,画像一端刻圆腹乌鸦,圆腹为太阳,另一瑞刻月轮,月中有蟾蜍,画像空白处刻饰星宿。乌鸦又叫金乌,金乌背负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天象与神话厅。该厅是南阳汉画馆的重要主题内容。南阳汉画像石中有不少以神话传说和天文图像为题材的画幅,这些画像石,为研究我国古代天文学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图像资料。西汉时期是我国天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这时人们对天象的观察较之前代更为细致准确,并且掌握了五大行星的运动规律,对日食、月食、太阳黑子这些现象,人们已逐步认识了形成的原因。
这些在古代文献记录中已很详尽,汉画像石则是用图像的方法记录了天文现象,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图文并茂的汉代天文学资料。大家看这副日月同辉图,画像一端刻圆腹乌鸦,圆腹为太阳,另一瑞刻月轮,月中有蟾蜍,画像空白处刻饰星宿。乌鸦又叫金乌,金乌背负
日轮又叫阳乌,《汉书·五行志》和《晋书·天文志》都有太阳黑子的记录,这幅图记录的其实是古人早已观察到的太阳黑子,至于“月里有蟾蜍,”则是古人对月中暗影的形象说法。
尤其值得提及的是这幅日月合壁图,古人用高超的手法,纪实与艺术的处理十分巧妙,象征月亮的蟾蜍遮住了表示太阳的金乌腹部中心,使人一望即知反映的是日食现象,说明汉代人们对日食产生的原因已有了正确的理解。天文图像是南阳汉画像石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占各地古代石刻天文图像之首。这里反映的有准确的北斗星、钩陈星、雷公车,牛郎织女星及罕见的慧星图等,是我国汉代天文科学方面的珍贵遗产和实物见证。其中,后奔射日、嫦娥奔月、阳乌巡天、月中蟾蜍、羲和逐日、常羲捧月等远古神话传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舞乐百戏和角抵厅。舞乐百戏在汉画像石刻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大家看,画中的歌舞演员借助美妙的乐声,舒展长袖,轻足点踏在复盘之上,尽情表演,这时我们似乎置身于数千观众之中,观看那高大舞台上演出的优美古代舞蹈《七盘舞》,我们看得目不转睛,如痴如醉,完全沉浸在金鼓管弦齐鸣,铿锵和谐有声的一派景象之中了。这些舞蹈中有威风凛凛、激奋人心的健鼓舞(鼓舞人心成语的来历);长袖飘拂、姿态妙漫的折腰舞;婉转鼓侧、逶迤丹庭的踏柑舞;、巾荡若虹的长巾舞;蹑屐历盘的七盘舞
尤其值得提及的是这幅日月合壁图,古人用高超的手法,纪实与艺术的处理十分巧妙,象征月亮的蟾蜍遮住了表示太阳的金乌腹部中心,使人一望即知反映的是日食现象,说明汉代人们对日食产生的原因已有了正确的理解。天文图像是南阳汉画像石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占各地古代石刻天文图像之首。这里反映的有准确的北斗星、钩陈星、雷公车,牛郎织女星及罕见的慧星图等,是我国汉代天文科学方面的珍贵遗产和实物见证。其中,后奔射日、嫦娥奔月、阳乌巡天、月中蟾蜍、羲和逐日、常羲捧月等远古神话传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舞乐百戏和角抵厅。舞乐百戏在汉画像石刻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大家看,画中的歌舞演员借助美妙的乐声,舒展长袖,轻足点踏在复盘之上,尽情表演,这时我们似乎置身于数千观众之中,观看那高大舞台上演出的优美古代舞蹈《七盘舞》,我们看得目不转睛,如痴如醉,完全沉浸在金鼓管弦齐鸣,铿锵和谐有声的一派景象之中了。这些舞蹈中有威风凛凛、激奋人心的健鼓舞(鼓舞人心成语的来历);长袖飘拂、姿态妙漫的折腰舞;婉转鼓侧、逶迤丹庭的踏柑舞;、巾荡若虹的长巾舞;蹑屐历盘的七盘舞
等。
杂技画像中有惊心动魄的冲狭、斗牛、角抵;有显示技巧的飞剑、跳丸、耍壶、蹴鞠、倒立顶碗、幻术吐火等。请看这副冲狭女子,头上髻鬟高束,身着束腰长袖紧身衣,引颈侧身,像一只矫健的飞燕,急速跃过插有利刃的狭圈,她的衣带随风飘摇扬拂,可见动作之疾。观此画,不由得令人平息呼吸,依然汗出,为演员惊险优美的艺术表演而捏了一把汗,最后又长出了一口气。这些名目繁多的舞乐百戏,从音乐、舞蹈、戏剧、体育诸方面真切地反映了我国两汉时期文化艺术的辉煌成就。请看这幅“许阿霍”画像,左侧还有难得一见的汉隶文字记载,图文并茂,是南阳汉画馆的镇馆之宝。
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画像,在南阳汉画馆中也有不少。如“晏子见齐景公”、“二桃杀三士”、“荆轲刺秦王”、“聂政自居”、“门宴”“雎受袍”“乐相马”。
可以说,南阳汉画像石刻,艺术风格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形成了汉代艺术史上独特的画像石刻艺术流朗,在中国美术史册上占胡重要的篇章。它主题突出,布局疏朗,艺术表现雄浑,内容言简意赅,概括性强。如历史故事画,既未采用连环画法,也未严格按照史料记载中的细枝末节去全盘绘画,仅根据故事的主题,抓住主要戏剧性冲突的代表人物或特点加以刻画,一个长篇历史故事,只用寥寥数笔,便使人一目了然,回味无穷。这种巧妙的艺术构
杂技画像中有惊心动魄的冲狭、斗牛、角抵;有显示技巧的飞剑、跳丸、耍壶、蹴鞠、倒立顶碗、幻术吐火等。请看这副冲狭女子,头上髻鬟高束,身着束腰长袖紧身衣,引颈侧身,像一只矫健的飞燕,急速跃过插有利刃的狭圈,她的衣带随风飘摇扬拂,可见动作之疾。观此画,不由得令人平息呼吸,依然汗出,为演员惊险优美的艺术表演而捏了一把汗,最后又长出了一口气。这些名目繁多的舞乐百戏,从音乐、舞蹈、戏剧、体育诸方面真切地反映了我国两汉时期文化艺术的辉煌成就。请看这幅“许阿霍”画像,左侧还有难得一见的汉隶文字记载,图文并茂,是南阳汉画馆的镇馆之宝。
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画像,在南阳汉画馆中也有不少。如“晏子见齐景公”、“二桃杀三士”、“荆轲刺秦王”、“聂政自居”、“门宴”“雎受袍”“乐相马”。
可以说,南阳汉画像石刻,艺术风格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形成了汉代艺术史上独特的画像石刻艺术流朗,在中国美术史册上占胡重要的篇章。它主题突出,布局疏朗,艺术表现雄浑,内容言简意赅,概括性强。如历史故事画,既未采用连环画法,也未严格按照史料记载中的细枝末节去全盘绘画,仅根据故事的主题,抓住主要戏剧性冲突的代表人物或特点加以刻画,一个长篇历史故事,只用寥寥数笔,便使人一目了然,回味无穷。这种巧妙的艺术构
思与高度概括的艺术表现力,充分显示出汉代艺术家卓越艺术创作才能和高超的雕刻技巧。南阳汉画像石对人物、动物的刻画强调气势,夸张动态,注意以形出神,不拘细微修饰,正是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形成了后世难以相比的深沉雄大、古朴豪放的气势美。20世纪30年代初,鲁迅、董作宾、张中孚、孙文清等国内文化教育界名流,共同掀起了搜集、整理、研究南阳汉画像石的热潮,特别是鲁迅,不顾病魔缠身,对南阳汉画像石的搜集和喜爱达到了痴迷的地步,他说,未来的光明前景将一定证明,我们是文学艺术遗产的继承者,也是开拓者、建设者。鲁迅先生说得对。建国后,党和政府明显加强了对南阳汉画像石刻的搜集和保护,新建的南阳汉画馆,就像一座巨大的汉代历史文化艺术宝库,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土前来探访寻宝。
介绍河南省景点导游词(5)
大家好!用完午餐以后,我们就乘车前往洛阳古墓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位于洛阳市北郊的邙山冢头村,乘车大约需要30分钟。现在我就利用这段时间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洛阳地区古墓葬及洛阳古墓博物馆的一些情况。
洛阳在中国古代号称“天下之中”,它地势平坦,四周山环绕,西据崤山函谷关,东扼虎牢关,北依太行、黄河,南望伏牛山、嵩山;伊、洛、、涧四条河流,纵横其间,即所谓“河山
形成了后世难以相比的深沉雄大、古朴豪放的气势美。20世纪30年代初,鲁迅、董作宾、张中孚、孙文清等国内文化教育界名流,共同掀起了搜集、整理、研究南阳汉画像石的热潮,特别是鲁迅,不顾病魔缠身,对南阳汉画像石的搜集和喜爱达到了痴迷的地步,他说,未来的光明前景将一定证明,我们是文学艺术遗产的继承者,也是开拓者、建设者。鲁迅先生说得对。建国后,党和政府明显加强了对南阳汉画像石刻的搜集和保护,新建的南阳汉画馆,就像一座巨大的汉代历史文化艺术宝库,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土前来探访寻宝。
介绍河南省景点导游词(5)
大家好!用完午餐以后,我们就乘车前往洛阳古墓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位于洛阳市北郊的邙山冢头村,乘车大约需要30分钟。现在我就利用这段时间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洛阳地区古墓葬及洛阳古墓博物馆的一些情况。
洛阳在中国古代号称“天下之中”,它地势平坦,四周山环绕,西据崤山函谷关,东扼虎牢关,北依太行、黄河,南望伏牛山、嵩山;伊、洛、、涧四条河流,纵横其间,即所谓“河山
拱戴,形胜甲于天下”。优越的地理位置,既是洛阳成为“天下名都”的重要因素,也是蕴藏无数文物瑰宝的有利条件。我国历史上的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朝代,先后建都洛阳。正是洛有千年古都的文化积淀,才使邙山上下、伊洛之滨成为蕴育华夏文物瑰宝的风水宝地。
邙山位于洛阳城北郊、黄河南岸,东西绵延100多公里。山势雄伟,水深土厚,其南又有伊、洛之水自西而东贯流洛阳。墓葬于此,即成古人所崇尚的“枕山蹬河”的习俗。因此邙山被视为宜于殡葬的风水宝地。自古以来历代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多以邙山作为他们安身长眠的乐土。就连唐朝时位于朝鲜半岛的百济国义慈王及其后代客死洛阳后,也遵循这种习俗安葬于邙山。唐代诗人王建诗云“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在洛阳民间则有“生居苏杭,死葬北邙”之说。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洛阳先后调查、发掘了数以万计的历代墓葬。众多的考古发掘资料证明,这些不同时期墓葬带有以下明显的特征:
一、时代蝉联,自成体系。自龙山文化早期开始,纵横五千余年的墓葬文化,发展序列清晰,衔接有序,在中国墓葬制度研究中,具有断代分明的标尺作用。
二、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墓主人身份等级差异较大。不仅有大量帝王之陵、将相勋臣之冢,而且还有平民百姓甚至奴隶刑徒的坟墓。
邙山位于洛阳城北郊、黄河南岸,东西绵延100多公里。山势雄伟,水深土厚,其南又有伊、洛之水自西而东贯流洛阳。墓葬于此,即成古人所崇尚的“枕山蹬河”的习俗。因此邙山被视为宜于殡葬的风水宝地。自古以来历代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多以邙山作为他们安身长眠的乐土。就连唐朝时位于朝鲜半岛的百济国义慈王及其后代客死洛阳后,也遵循这种习俗安葬于邙山。唐代诗人王建诗云“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在洛阳民间则有“生居苏杭,死葬北邙”之说。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洛阳先后调查、发掘了数以万计的历代墓葬。众多的考古发掘资料证明,这些不同时期墓葬带有以下明显的特征:
一、时代蝉联,自成体系。自龙山文化早期开始,纵横五千余年的墓葬文化,发展序列清晰,衔接有序,在中国墓葬制度研究中,具有断代分明的标尺作用。
二、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墓主人身份等级差异较大。不仅有大量帝王之陵、将相勋臣之冢,而且还有平民百姓甚至奴隶刑徒的坟墓。
三、分布广泛,历代墓葬大都以洛阳都城为中心而相对集中,尤以邙山最为集中。
为了让世人了解洛阳地区的墓葬文化特,研究我国古代的墓葬制度、墓葬形制及古代的时尚习俗,洛阳古墓博物馆于1985年开始兴建,并于1987年对外开放。整个博物馆占地44亩,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可分为地上和地下两个部分。地上建筑体从南往北有汉白玉石门阙一对,馆表一座,馆表上的表额“洛阳古墓博物馆”题字由著名考古学家夏先生书写,进而为序幕大殿,殿前左右两侧设有复制的汉代天禄、辟邪兽一对。殿后为上下墓区厅,两侧为配殿。后边还有四角楼和望景亭。地下部分设有两汉厅、魏晋厅、唐宋厅和休息厅,各厅之间有通道相连,通道两侧是复原的历代古墓。
首批搬迁复原的有上自两汉下至北宋的历代典型古墓葬22座。其中包括著名的西汉打鬼图壁画墓、卜千秋壁画墓、新莽时期壁画墓、东汉车骑图壁画墓、曹魏正始8年墓、西晋关内侯裴诋墓、北魏孝文帝之孙长山王元醒墓、南平王公玮墓以及西域安国人唐代定远将军安菩夫妇墓。
河南旅游景点介绍 另外还有宋代五座仿木结构雕梁画栋的砖室墓等。这些墓葬建造的各具特,或深邃巨大,或结构灵巧,或布局严谨,或性质殊别;尤其是琳琅满目的壁画,或表现打鬼仪式、或反映神仙思想、或描绘天体星象、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或再现车骑出行及家庭生活的场景。
为了让世人了解洛阳地区的墓葬文化特,研究我国古代的墓葬制度、墓葬形制及古代的时尚习俗,洛阳古墓博物馆于1985年开始兴建,并于1987年对外开放。整个博物馆占地44亩,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可分为地上和地下两个部分。地上建筑体从南往北有汉白玉石门阙一对,馆表一座,馆表上的表额“洛阳古墓博物馆”题字由著名考古学家夏先生书写,进而为序幕大殿,殿前左右两侧设有复制的汉代天禄、辟邪兽一对。殿后为上下墓区厅,两侧为配殿。后边还有四角楼和望景亭。地下部分设有两汉厅、魏晋厅、唐宋厅和休息厅,各厅之间有通道相连,通道两侧是复原的历代古墓。
首批搬迁复原的有上自两汉下至北宋的历代典型古墓葬22座。其中包括著名的西汉打鬼图壁画墓、卜千秋壁画墓、新莽时期壁画墓、东汉车骑图壁画墓、曹魏正始8年墓、西晋关内侯裴诋墓、北魏孝文帝之孙长山王元醒墓、南平王公玮墓以及西域安国人唐代定远将军安菩夫妇墓。
河南旅游景点介绍 另外还有宋代五座仿木结构雕梁画栋的砖室墓等。这些墓葬建造的各具特,或深邃巨大,或结构灵巧,或布局严谨,或性质殊别;尤其是琳琅满目的壁画,或表现打鬼仪式、或反映神仙思想、或描绘天体星象、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或再现车骑出行及家庭生活的场景。
墓中均随葬有丰富的明器,其中有一部分可称的上是国之瑰宝和艺术杰作。记载墓主人身世和功德的墓志,可谓是补正史书的“石史”。另外,在配殿内还陈列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典型墓葬模型以及历代葬具和丧葬仪式,以展示洛阳历代墓葬的演变和时俗风尚。
说到古墓葬,就要首先从“丧葬”二字开始讲起。
死,作为人生的一种自然归宿或终结,是人类无法回避、无法解释、无法超越的现实问题。这个另人恐惧、焦虑的现实问题,对于史前时期的原始人类来说,自然是一个无法解释的迷。他们惧怕死亡的降临,以为死亡不过是向另一个世界的过渡,因此丧葬便成为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大事,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种种具有神秘彩、庄严而隆重的丧葬礼俗,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然而,基于灵魂不灭观念和原始道德观念而产生的一种宗教性质的社会习俗,“丧葬”二字并不是一开始就结合在一起的,而是经过了一段漫长的演变过程。
“丧”字在殷商甲骨文中的原意为采桑,后来才被人们借作“丧亡”的“丧”,其意在古代有以下四种说法;一是指失去,二是指死去,三是指尸体,即死者的遗体,四是指哀葬死者的礼仪。
“葬”字在殷商甲骨文中为掩埋死者尸体的象形字,其意是将死者的遗体掩埋在草丛中或者用井字形的棺椁装殓起来加以掩埋。后人以“葬”字指掩埋死者尸体,当渊源于此。
说到古墓葬,就要首先从“丧葬”二字开始讲起。
死,作为人生的一种自然归宿或终结,是人类无法回避、无法解释、无法超越的现实问题。这个另人恐惧、焦虑的现实问题,对于史前时期的原始人类来说,自然是一个无法解释的迷。他们惧怕死亡的降临,以为死亡不过是向另一个世界的过渡,因此丧葬便成为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大事,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种种具有神秘彩、庄严而隆重的丧葬礼俗,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然而,基于灵魂不灭观念和原始道德观念而产生的一种宗教性质的社会习俗,“丧葬”二字并不是一开始就结合在一起的,而是经过了一段漫长的演变过程。
“丧”字在殷商甲骨文中的原意为采桑,后来才被人们借作“丧亡”的“丧”,其意在古代有以下四种说法;一是指失去,二是指死去,三是指尸体,即死者的遗体,四是指哀葬死者的礼仪。
“葬”字在殷商甲骨文中为掩埋死者尸体的象形字,其意是将死者的遗体掩埋在草丛中或者用井字形的棺椁装殓起来加以掩埋。后人以“葬”字指掩埋死者尸体,当渊源于此。
大约到了秦汉以后,“丧”“葬”二字才开始合称,其最基本的含义就是指人死后的尸体处理及其有关的礼仪习俗。从程序上看,“丧葬”可以划分为殡葬礼仪、埋葬礼仪和祭祀服丧礼仪三个部分。
丧葬作为意识形态的产物,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并由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决定,为其它上层建筑所制约,并随着经济基础和整个社会制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丧葬有着各自不同的性质、职能和形式。就丧葬的社会作用或意义而言,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联系与强化血缘和亲族关系。
2、重视与推崇敬爱先人的孝道观念。
3、强调丧葬的社会教化与文化积淀。
人类学和考古学的资料证明:丧葬礼俗决不是人类一诞生就有的,而是到了一定的阶段才开始出现。当人类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人类的思维能力有了提高,社会组织的结构也已有原始规范的迹象,丧葬制度便开始萌芽和产生了。中国古代的丧葬制度包括埋葬制度和居丧制度,而居丧制度又包括丧礼制度和丧服制度。
埋葬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丧葬作为意识形态的产物,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并由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决定,为其它上层建筑所制约,并随着经济基础和整个社会制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丧葬有着各自不同的性质、职能和形式。就丧葬的社会作用或意义而言,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联系与强化血缘和亲族关系。
2、重视与推崇敬爱先人的孝道观念。
3、强调丧葬的社会教化与文化积淀。
人类学和考古学的资料证明:丧葬礼俗决不是人类一诞生就有的,而是到了一定的阶段才开始出现。当人类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人类的思维能力有了提高,社会组织的结构也已有原始规范的迹象,丧葬制度便开始萌芽和产生了。中国古代的丧葬制度包括埋葬制度和居丧制度,而居丧制度又包括丧礼制度和丧服制度。
埋葬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葬法、葬式与墓向
1、葬法:葬法指埋葬死者的方法。中国古代葬法种类很多。采用哪一种形式埋葬死者与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意识形态等都有关系,其具体形式主要有土葬、火葬、天葬(鸟葬)、水葬、野葬、瓮棺葬、悬棺葬、衣冠葬等。衣冠葬是中国古代一种比较奇特的葬法,其特点是墓内无死者的尸体,仅埋葬死者生前穿戴的衣冠。这种葬法,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出现。这与当时的社会生活有关。在当时,氏族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掠夺财富的战争,一些氏族首领、军事将领或勇士,或为保卫氏族生存而献身,或在掠夺财富的战争中战死,其尸体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收回。于是,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往往要为他们举行盛大而隆重的葬礼,对他们实行厚葬,为他们建造衣冠冢,祈求他们的亡灵为本氏族带来更多的福气。
2、葬式:葬式即安葬死者的姿态。从死者尸体入埋时的身体姿势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仰身葬、侧身葬、俯身葬三种;从死者尸体入埋时的肢体置放状况来看,则可分为直肢葬、蹲肢葬、断肢葬、折肢葬等;从墓葬遗址中发现的人骨堆放状况来看,又可分为叠骨葬、骨架扰乱葬等;从死者入埋的次数来看,又可分为一次葬、二次葬或一、二次混合葬等;从墓坑中入埋的死者人数来看,又可分为单人葬、多人葬。
1、葬法:葬法指埋葬死者的方法。中国古代葬法种类很多。采用哪一种形式埋葬死者与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意识形态等都有关系,其具体形式主要有土葬、火葬、天葬(鸟葬)、水葬、野葬、瓮棺葬、悬棺葬、衣冠葬等。衣冠葬是中国古代一种比较奇特的葬法,其特点是墓内无死者的尸体,仅埋葬死者生前穿戴的衣冠。这种葬法,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出现。这与当时的社会生活有关。在当时,氏族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掠夺财富的战争,一些氏族首领、军事将领或勇士,或为保卫氏族生存而献身,或在掠夺财富的战争中战死,其尸体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收回。于是,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往往要为他们举行盛大而隆重的葬礼,对他们实行厚葬,为他们建造衣冠冢,祈求他们的亡灵为本氏族带来更多的福气。
2、葬式:葬式即安葬死者的姿态。从死者尸体入埋时的身体姿势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仰身葬、侧身葬、俯身葬三种;从死者尸体入埋时的肢体置放状况来看,则可分为直肢葬、蹲肢葬、断肢葬、折肢葬等;从墓葬遗址中发现的人骨堆放状况来看,又可分为叠骨葬、骨架扰乱葬等;从死者入埋的次数来看,又可分为一次葬、二次葬或一、二次混合葬等;从墓坑中入埋的死者人数来看,又可分为单人葬、多人葬。
3、墓葬方向,简称墓向,一般是指死者埋葬时的头向,有时也指面向、足向等。它是我国人类社会埋葬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具体的定向原则:1、向日出方向2、向日落方向3、向高山方向4、向流水方向5、同本族文化同一方向等。墓葬定向的意义是原始人祖先崇拜和灵魂不灭观念的产物,其意义有三:
一是认为人死后,灵魂要回到原来的老家去,因此头就朝着老家的那一方向。中国人叶落归根的思想便源于这种观念;二是认为世界有一个特殊的地域,人死后,就应到那里去生活。因此,埋葬死者时就朝着这另一世界的方向——日落方向,是亡灵的集中之所,是区别与人间的阴间世界;三是认为人的生死犹如太阳东升西落一样,因而埋葬时应背东向西。
二、葬具、随葬品与墓志
1、葬具:是指装殓死者尸体或遗骨的用具,土葬所用称为棺椁。但棺椁在古代又有内外之分。棺为直接装殓尸体的葬具,为区别棺或椁,又有人称其为“内棺”,因其与死者尸体最为接近,故又称“榇”,又因其一般以木材制成,故也称“棺材”。椁,因其在内棺之外,故又称外棺;又因其大于内棺,故又称大棺。棺椁的使用方法,《礼记》有载:“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是故衣足以饰身,棺周于衣,椁周于棺,土周于椁,反壤树之”。
2、随葬品:从山顶洞人把石制工具和石珠、穿孔兽牙等饰品一同随死者埋葬的事实可知,
一是认为人死后,灵魂要回到原来的老家去,因此头就朝着老家的那一方向。中国人叶落归根的思想便源于这种观念;二是认为世界有一个特殊的地域,人死后,就应到那里去生活。因此,埋葬死者时就朝着这另一世界的方向——日落方向,是亡灵的集中之所,是区别与人间的阴间世界;三是认为人的生死犹如太阳东升西落一样,因而埋葬时应背东向西。
二、葬具、随葬品与墓志
1、葬具:是指装殓死者尸体或遗骨的用具,土葬所用称为棺椁。但棺椁在古代又有内外之分。棺为直接装殓尸体的葬具,为区别棺或椁,又有人称其为“内棺”,因其与死者尸体最为接近,故又称“榇”,又因其一般以木材制成,故也称“棺材”。椁,因其在内棺之外,故又称外棺;又因其大于内棺,故又称大棺。棺椁的使用方法,《礼记》有载:“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是故衣足以饰身,棺周于衣,椁周于棺,土周于椁,反壤树之”。
2、随葬品:从山顶洞人把石制工具和石珠、穿孔兽牙等饰品一同随死者埋葬的事实可知,
随葬习俗几乎与丧葬习俗同步,而最初的随葬物品均为死者生前用过的武器、工具、生活用品以及简陋的装饰品,以寄托人们对死者的淳朴祝愿。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帝王贵族不仅生前酒池肉林,骄奢淫逸,并幻想死后到另一个世界里仍能享受富贵,往往用大量的能显示其生前地位及财富的专用品和大量的金银玉瓷、珍奇玩好之物随葬,逐渐形成了厚葬的风气。于是一种专用的随葬品——明器就产生了。
明器又称为“冥器”、“盟器”、“鬼器”、“息器”,是专为死者随葬而制作的无实用价值的各种器物模型的统称,一般用陶土、竹木和石头制成,也有一些是用玉石或金属以及纸等材料制成的,用以安慰死者之灵。这些明器大多依照日常用具制作,还有一些依据家畜、房屋等动产或不动产所模仿。做成人或家畜、鸟兽模型的明器即所谓“俑”。不过一般情况下,明器很少单独随葬,大多是和部分实物一起下葬。北宋以后逐渐流行纸扎明器,纸扎明器并不随葬,而是在下葬时或下葬之后焚烧,这种纯粹象征性的明器可能是最经济的寄托哀思和希望的器物了,所以直至今日仍在普遍使用。
3、墓志:墓志的性质与作用和墓碑相似,是记载死者姓名和家世生平事迹的石刻,文章末尾缀有称作“铭”的韵语颂词。不同的是墓碑立于墓前而墓志则埋于墓中。墓志起源于东汉,魏晋以后普遍流行。早期的墓志形似碑而较小。南北朝后,墓志一般作方形,由志盖和志石
明器又称为“冥器”、“盟器”、“鬼器”、“息器”,是专为死者随葬而制作的无实用价值的各种器物模型的统称,一般用陶土、竹木和石头制成,也有一些是用玉石或金属以及纸等材料制成的,用以安慰死者之灵。这些明器大多依照日常用具制作,还有一些依据家畜、房屋等动产或不动产所模仿。做成人或家畜、鸟兽模型的明器即所谓“俑”。不过一般情况下,明器很少单独随葬,大多是和部分实物一起下葬。北宋以后逐渐流行纸扎明器,纸扎明器并不随葬,而是在下葬时或下葬之后焚烧,这种纯粹象征性的明器可能是最经济的寄托哀思和希望的器物了,所以直至今日仍在普遍使用。
3、墓志:墓志的性质与作用和墓碑相似,是记载死者姓名和家世生平事迹的石刻,文章末尾缀有称作“铭”的韵语颂词。不同的是墓碑立于墓前而墓志则埋于墓中。墓志起源于东汉,魏晋以后普遍流行。早期的墓志形似碑而较小。南北朝后,墓志一般作方形,由志盖和志石
相合而成。志盖多作橥顶形,一面刻有篆体的标题。志石上则刻有志文、志铭,唐代以后还有撰文者及书写者的姓名。历代墓志,其志文、书法不少出自名人之手,且大多有当时的史实记载并录有确切纪年,因此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史料价值。
三、坟丘、墓穴
1、坟丘:中国传统的葬式是实行土葬。实行土葬,要把死者安置在棺中,然后埋入土穴。埋棺之处叫做墓,也叫做茔,墓地周围以内叫做兆域,在墓地埋棺之处的地面上堆土成丘状,叫做坟,也称冢,也就是说墓指平处,坟指高处,所以古人讲“土之高者曰坟”,又说“葬而无坟者谓之墓”。
中原地区以土坑竖穴墓为主要的墓葬形制,但直到西周初年,地表上还没有明显的坟丘。到了春秋晚期,中原地区才出现了坟丘式墓葬。土丘坟一经出现,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便迅速流行,墓葬由“不封不树”一变而为“大封大树”,至战国时已巍然成风并且制度化。
秦汉以后,几乎可以说无墓不“坟”。秦汉时的坟丘以方锥形为贵,一直延续到唐代。但规定只有皇族可以使用方丘,一般贵族和平民均为圆锥形。至明初改方形陵为圆形宝顶起,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庶民百姓之墓,都带有圆锥形坟丘,所不同的只是占地大小和坟丘的高低。
三、坟丘、墓穴
1、坟丘:中国传统的葬式是实行土葬。实行土葬,要把死者安置在棺中,然后埋入土穴。埋棺之处叫做墓,也叫做茔,墓地周围以内叫做兆域,在墓地埋棺之处的地面上堆土成丘状,叫做坟,也称冢,也就是说墓指平处,坟指高处,所以古人讲“土之高者曰坟”,又说“葬而无坟者谓之墓”。
中原地区以土坑竖穴墓为主要的墓葬形制,但直到西周初年,地表上还没有明显的坟丘。到了春秋晚期,中原地区才出现了坟丘式墓葬。土丘坟一经出现,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便迅速流行,墓葬由“不封不树”一变而为“大封大树”,至战国时已巍然成风并且制度化。
秦汉以后,几乎可以说无墓不“坟”。秦汉时的坟丘以方锥形为贵,一直延续到唐代。但规定只有皇族可以使用方丘,一般贵族和平民均为圆锥形。至明初改方形陵为圆形宝顶起,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庶民百姓之墓,都带有圆锥形坟丘,所不同的只是占地大小和坟丘的高低。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