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班别:          姓名:            评分: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24
1.下列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pánɡ)    (shǚ)    (suì(jiǒnɡ)乎不同
(miǜ)    (chóu)    (hè)    rě)人注目
(pán)    (xù)      (xī)    (qīn)佩不已
(shè)    (diē)    (bài)    义愤填(yīnɡ)
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为人知(很少)    死而后(停止)      神凝(聚集)
B.家户晓(了解)    尽心血(滴)        气冲斗牛(泛指天空) 
C.杂乱无(条理)    而不舍(刻)        鞠躬尽(劳累)
D.锋芒露(全)      可歌泣(可以)      兀兀穷年(最穷的一年)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甘成为任人宰割的民族。
B.二战中日军恶贯满盈,家喻户晓
C.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D.风小心翼翼的吹过来,唯恐弄乱了他的头发。
4.下列各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7大浪费是什么
A、《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B、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共产党员。(   
C、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D、莫泊桑,法国作家,被称为长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5、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A、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成出不穷。
B、邓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
C、闻一多在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概淋离。
D、他诚然狐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6、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
①如果浪费个人时间,蹉跎年华,虚掷生命,是个人的损失 
②而浪费国家和民族的时间,造成历史倒退,则是亿万人民的损失 
③因此赢得时间,接受挑战,为民造福,没有不能创造的奇迹 
④最大的浪费是时间的浪费 
⑤时间孕育机遇,机遇来自时间 
A.⑤②①③④   B.④①②⑤③   C.①②③⑤④   D.④②①⑤③
7、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3)
A、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
B、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C、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D、他又粗着嗓子喊道:“你们说的声音大些,我是个聋子。”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3)
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B、卿/言多务,孰若/孤?
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D、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二、名著导读8分)(每空1分)
9、《童年》是            (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在人间》《我的大学》。《童年》讲述的是            (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10、《昆虫记》的作者是        国籍)昆虫学家            其一生观察研究昆虫,写出《昆虫记》(又译《昆虫物语》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                        ”。
11、“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这句话是《        》中            说的,“好孩子”指的是             
三、古诗文积累与阅读(12—15小题共43)
()古诗文积累 
12、默写填空。(20分,每空1
1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山中杂诗》(吴均)
2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王维) 
3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扬州。《峨眉山月歌》(李白)
4                                        。此夜曲中闻笛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5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约客》(赵师秀) 
6)岐王宒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7)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滁州西涧》(韦应物)
8)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论诗》(赵翼)
9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10)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逢入京使》(岑参)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10—15题。 (23)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0、翻译加点的字词。(10分)(每空1分) 
1)卿今当涂掌事(                 2)蒙辞军中多务(       
3)孤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当涉猎,往事耳。(        )(       
5)卿言多务,若孤?(            6)蒙始就学(       
7非复吴下阿蒙!(                  8)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11、翻译。(3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1分) 
译文: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2分)
译文: 
12、孙权告诉吕蒙哪两种读书方法?其目的分别是什么?(3分) 
答:(1)读书方法一:              其目的是:                                           
  2)读书方法一:              其目的是:                                           
1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句话表达了鲁肃怎样的感情?(1分) 
答:                       
14、出自本文的成语有(1              2                     并解释这两个成语。(4分)
1                                                                                 
2                                                                                 
15、学习了这篇课文,你领悟到了什么?(至少两点)(2分)
1                                                                                   
2                                                                                   
三、现代文阅读(15—33题共28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16—22题。(15)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
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为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6、“望闻问切”是古代名医          发明的中医传统诊疗方法,文中的“望”的意思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