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
第一篇货币、信用与金融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名词解释
1、货币流通:以个人、企业、财政及机关团体、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对外经济联系为中心的货币收支紧密联结在一起,此收彼支,此支彼收,由此及彼,连绵不断。由此构成的货币收支系统通常称为货币流通。
2、货币制度:各国在货币问题方面都制定的种种法令。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完善的货币制度能够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保障货币正常发挥各项职能。
3、无限法偿:是指法律规定的无限制偿付能力,其含义是: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如何大以及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即不论是购买商品、支付服务、结清债务、缴纳税款等,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
4、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目前世界各国发行的货币,基本都属于信用货币。
二、简答题
1、简述货币的职能。
货币职能是指货币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表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基本职能。货币的五种职能相互联系,共同表现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
2、金本位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来决定。金本位制于19世纪中期开始盛行。特征:自由流通、自由铸造、自由输入输出、自由兑换。
3、简述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对不同种类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管理,对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
第二章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
一、名词解释
1、布雷顿森林体系
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成员国的货币金平价应以黄金和美元来表示,形成了双挂钩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各国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二、简答题
1、什么是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就是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的需要,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的总称。
第三章信用与信用形式
一、名词解释
1、信用
这个范畴是指借贷行为,这种经济行为的形式特征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而且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有权取得利息,借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息的义务。主要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
2、商业信用
是以赊帐方式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买卖双方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典型的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以赊销方式对购买产品的工商企业所提供的信用。
3、银行信用
(1)银行信用是银行或货币资本所有者向职能资本家提供贷款而形成的借贷关系。是银行以货币形式提供给工商企业的信用。
(2)特点:以金融机构作为媒介;借贷的对象直接就是处于货币形态的资本。
二、简答题
1、信用有哪些本质特征?
(1)信用是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让渡);(2)信用关系是期权债务关系;
(3)信用是商品货币经济中的一种借贷行为;
(4)信用是使用权和所有权相分离的特殊价值运动形式。
(5)贷者有权获得利息。
金融学主要学什么2、描述信用的三要素。
(1)债权和债务关系;
(2)时间的间隔;
(3)信用工具,即融资工具或称金融工具。
3、描述信用的发展阶段。
(1)实物货币阶段的信用。它存在于人类历史发展早期,在实物交易制度下,交易者主要以实物货币作为借贷对象并形成债权债务关系。
(2)金属货币阶段的信用。主要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直接以金属货币作为借贷对象的信用关系,在金属货币信用阶段,出现过信用即以收取高额利息为特征的借贷活动,也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信用形式。
(3)信用货币阶段的信用主要是不同经济主体的商品交易,劳动支付或其他融资要求所引起的借贷活动。
第四章利率及其决定
一、名词解释
1、利息
利息是货币所有者(或债权人)因贷出货币或者货币资本,而从借款人(或债务人)那里获得的报酬。
2、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是指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
3、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是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包括通货紧缩)风险的利率。
4、基准利率
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即这种利率发生变动,其他利率也会相应变动。
5、流动性偏好
流动偏好又称灵活偏好,指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或存款形式保持某一部分财富,而不愿以股票、债券等资本形式保持财富的一种心理动机。
二、简答题
1、简述真实(实际)利率理论的内容。
实际利率理论是古典学派经济学中的利率理论。这种理论注意的是实际因素——生产率和节约——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生产利用边际投资倾向表示,节约用边际储蓄倾向表示。投资流量会因利率的提高而减少,储蓄流量会因利率的提高而增加,因而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储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而利率的变化则取决于投资流量与储蓄流量的均衡。
第五章金融范畴的形成与发展
一、名词解释
1、金融
(1)凡是既涉及货币又涉及信用,以及以货币与信用结合为一体的形式,生成运作的所有交易行为的集合;换一个角度,也可以理解为:凡是涉及货币供给、银行与非银行信用、以证券交易为操作特征的投资、商业保险,以及以类似形式进行运作的所有交易行为的集合。
(2)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2、中文的金融与英文的finance有何异同?
同:
窄口径的finance对应中文的窄口径的金融,仅用来概括与资本市场有关的运作机制,以及股票等有价证券的价格形成。
中口径的finance对应中文的宽口径的金融,指货币的流通、信用的授予、投资的运作、银行的服务等。
异:
宽口径的finance中文没有对应的金融,指货币的事物、货币的管理、与金钱有关的财源等。
二、简答题
1、金融范畴的形成,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1)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西欧产生了现代银行和银行券,同时,在银行存款业务的基础上,形成了既不用铸币也不用银行券的转账结算体系和在这个体系中流通的存款货币。
(2)18-19世纪在主要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中的典型现象是,一方面存在着金属铸币制度,这是独立于信用活动之外,并由国家直接制定和管理的制度,另一方面铸币的流通范围急剧缩小。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货币制度与信用制度的联系已经不可分割。
(3)到20世纪30年代,各国先后实施了彻底不兑现的银行券流通制度,完全独立于信用活动之外的货币制度已荡然无存,任何信用活动同时也是货币的运动。此时在货币范畴和信用范畴存在的同时,增加了由这两个范畴长期相互渗透所形成的新范畴,就是我们所说的金融。
(4)1935年以法币改革为标志,完全排除了银元的正式流通,完成了中国金融范畴形成的最后一步。
第二篇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
第六章金融中介体系
一、名词解释
1、储备银行
亦称“准备银行”,是一些国家对于中央银行的称谓,因其有有权集中保存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国家外汇及黄金储备,故称储备银行。如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和印度储备银行。在我国相当于中国人民银行。
2、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银行的一种类型,职责是通过存款、贷款、汇兑、储备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主要的业务范围是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办理票据贴现等。一般的商业银行没有货币的发行权,传统的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集中在经营存款和贷款业务。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根据1944年7月在布雷顿森林会议签订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于1945年12月27日在华盛顿成立的,与世界银行同时成立,并列为世界两大金融机构之一,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我们常听到的特别提款权就是该组织于1969年创设的。
4、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是专门为工商企业办理各项投资业务的银行。投资银行的名称通用于欧洲大陆及美国等工业化国家,在英国称为商人银行,在日本称为证券公司,此外与这种银行性质相同的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形式和名称,如长期信贷银行,开发银行,实业银行等。
5、世界银行
世界银行是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时组建的国际金融机构,它有两个附属机构,即国际开发协会和国际金融公司,三者统称世界银行集团。世界银行是按股份公司原则建立的国际金融机构。世界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负责处理日常业务的机构是执行董事会;执行董事会选举行长。世界银行主要向成员国提供长期的优惠贷款。国际开发协会是专门对较穷的发展中国家发放条件优惠的长期贷款的国际金融机构。国际金融公司的主要任务是对发展中国家会员国中私人企业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等提供资金;促进外国私人资本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促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