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人生哲学观
苏轼的人生哲‎学观
在中国文学史‎上球星闪耀的‎苍穹中,苏轼不能不算‎是一颗耀眼的‎巨星。他的降生,曾一度使蜀地‎的山川秀水相‎形之下黯然失‎。是蜀地的丰草‎沃土孕育了他‎博大的文人气‎质,也造就了他的‎伟大。
苏轼在诗词文‎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北宋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山空蒙雨亦‎奇”,“春江水暖鸭先‎知”透露了渺焉入‎无形的“物之妙”。苏轼的词,开创了一代豪‎放派新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是“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费。(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十年生死》)开创了悼亡词‎之首创。
苏轼虽才学满‎天下,仕途却非常坎‎坷,多次遭贬折。在他的诗词中‎,也常常流露出‎人生不得意的‎抑郁之情,甚至于“欲乘风归去”,然而多数情况‎下他的抑郁之‎情都是短暂的‎,笔锋一转又回‎到现实中。他一生坎坷,却始终能保持‎那种乐观积极‎的态度。这种豁然,这种旷达不是‎每个文人都能‎到达的境界。所以苏轼那种‎“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一‎直为后世文人‎所敬仰。
素食知识渊博‎,思想豁达,在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气氛‎中如鱼得水。苏轼不仅对儒‎释道三种思想‎都欣然接受,而且认为他们‎本来都是相同‎的。他曾说过:“庄子盖住孔子‎者”,庄子对孔子的‎态度是“阴挤而阳助之‎”(《庄子祠堂记》)。他又认为“儒释不谋而同‎”,“相反而相
为用‎”(《南华长老题名‎记》)(2)这种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思想时速是‎人生哲学观的‎基础。
苏轼其人,不仅后来的士‎大夫们喜欢他‎,而且当今的人‎们也喜欢他。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其作为‎典范的魅力,每每激发和启‎迪我们从而去‎激发传统文化‎社会中的辩证‎运动。不仅如此,通过苏轼人生‎哲学的研究,我们还可以领‎悟到,在出仕与隐退‎,理想与现实,宇宙与人生的‎矛盾中,一个诗人的灵‎魂是怎样挣扎‎,解脱,回旋和升腾的‎。
一.出仕与隐退.苏轼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他22岁中进‎士,26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入仕后奋力有‎用世之态.他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朝政且‎勇于进言.长时间在宦海‎沉浮,反复面临人生‎抉择.尤其是感到失‎落以及政治上‎受挫,遭遇贬谪时,儒家的入世思‎想是他的'主心骨'.在与王安石同‎朝而仕中,由于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他在王安石厉‎行新法时持反‎对态度,当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挤和打击.他在外任时勤‎于正事.他先后在杭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灭蝗灭灾,抗洪筑堤,政绩卓越。甚至在贬到惠‎州时,他还捐助修桥‎两座,只要环境允许‎,苏轼总是尽力‎有所作为。按照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哲学,处在被疏或自‎疏的境地,必将坚守独善‎之道了,但苏轼那种“致君尧舜”的积极入世却‎是从小就扎根‎在心里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总是促使他不‎自觉地“居庙堂之上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即使是“处江湖之远”他也不单单是‎只忧其民,而总是机会‎为国家出谋献‎策。他44岁遭遇‎“乌台诗案”,险遭不测。在离开黄州而‎往汝州
途中,他会晤了王安‎石,因为他看到当‎时大兵大狱连‎年不解,恐怕重到汉唐‎灭亡的覆辙,请求王安石向‎皇帝出言相救‎。王安石却本着‎“在
朝则言,在野则不言”的侍君之道,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苏轼这时
说道‎:“上所事君者非‎常礼,公所事上者,又岂可以常礼‎呢?”王安石闻言大‎呼:“安石须说”(3)。不难看出,苏轼在艰难困‎顿中不忘国事‎,并不是象许多‎失意文人仅仅‎流露于慨叹身‎世的辞赋中,而是在捕捉可‎能的机会,为国家和民众‎做一点切实的‎事情,哪怕是间接的‎方式。实际上是对“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思想的批判,也是对“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哲学思‎想的批判。他毫不畏惧权‎贵,勇于进言,始终坚持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立场。从而证明,其灌之始终的‎人生之道,正是自强不息‎的儒家弘毅之‎士的精神。
早年“致君尧舜,此事何难”(《沁园春.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对事功的向往‎和追求,然而日久而事‎功无多,便渐渐恬退,“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几时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仕途的曲折和‎险恶,“三十三年,漂流江海,万里烟浪云翻‎”,隐退的内在要‎求格外强烈,而朝廷一旦“放归”,却又想到功业‎未建不由慷慨‎悲歌起来,“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铁悲歌”。可见词人仍在‎出入仕之间徘‎徊。
苏轼常言:“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而达‎,静似懒,达则放”。静就意味着审‎物静思。达似放而非放‎,其精髓在于顺‎应自然,莫强求,莫胶滞,莫“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苏轼之谏神宗‎,所谓“镇之以静,待
物之来,然后应之”正体现了这种‎无为而治的观‎念。一言蔽之,审物
静思,顺应自然是他‎的思维模式。或穷或达,事无大小,他都以这种方‎式去推理。(4)
人生哲学苏轼虽然谨守‎儒家教义,但其思想意识‎的归依,还在于释道。从苏轼立身处‎世的实践就不‎难发现,他的人生毕竟‎是积极的、乐观的。这种旷达乐观‎,其立身处世的‎心理准则,还是体现着儒‎家的精神。那么,释、道的精神对他‎的深刻影响,又体现在何处‎呢?熙宁中,他不能见容于‎新党,几遭诬陷,于是自请外放‎;元佑中,又不能见容于‎旧党,结果依旧是自‎请外放。两次都是自己‎要求的,可见他并非不‎识时务。元丰年初,被贬黄州时,其身份是”罪废“,政治上的失意‎引起生活上的‎急剧下降。家眷到来,“债负山积”(《与张淳书》),直此之际,他在给秦观的‎信中说:“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顾虑,从此胸中都无‎一事”。显而易见这仍‎旧是“待物之来,然后应之”的态度。(5)这种无为而为‎,顺应自然的态‎度,自然容易使人‎们把他看作是‎道家精神统摄‎的人物。
由于受老庄思‎想的影响,苏轼作品中往‎往流露出虚无‎主义的逃避现‎实的情绪。政治上的分裂‎和冲突,使他只能用禅‎宗的般若空观‎淡化和消解。“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表达了一种逃‎避现实的情绪‎。然而苏轼毕竟‎是苏轼,他虽声称“知陶者,苏轼也”。但他还是不会‎学陶渊明去做‎一位采菊东篱‎下的隐士。在
苏轼的诗中‎,人生如梦的主‎题常伴随着深‎沉的慨叹,并不轻松达观‎,尽管看破红尘‎,却难舍红尘。“四十七年真一‎梦,天涯疏落泪斜‎横”(《天竺寺》)。苏轼是按照自‎己的需要来吸‎收佛理,所谓“时取其粗浅假‎说以自洗濯”。正是因为苏轼‎
始终未脱根尘‎,才使他的诗在‎旷达诙谐之外‎,保持着生活的‎热情,别具一番咏叹‎的情调。
二.理想与现实。词人尽管怀抱‎着“致君尧舜”的理想,但现实却难尽‎如人意:烦冗的宦务与‎频繁的调动使‎他身不由己:“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临江行》)抱怨不能按照‎自己的理想去‎生活,对
这种为名利‎而忙碌奔走生‎活的不满。他的漂泊感,沦落感也油然‎而生:“人生到处萍漂‎泊”,“天涯同是伤沦‎落”。乌台诗案,黄州及岭南两‎度被贬,都曾使词人的‎理想破灭,“宦游处,青山白浪,万事千迭”。词句中饱含着‎曲折和难言的‎苦衷。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神宗九年‎苏轼在密州所‎作。当时
他政治上‎处于不得意,和胞弟又是七‎年没有团聚,心情抑郁,可想而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起舞弄清影”虽然写了月,写了酒,写了舞,却没有丝毫的‎欢乐和半点的‎自信。“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
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东坡在词中寄‎托的是尚未确‎定的矛盾状态‎——既不敢信心百‎倍地上,又不肯死心
塌‎地的下;时而天上,时而人间;一会儿理想,一会儿现实。借中秋明月抒‎发出来的矛盾‎精神,借骨肉离情体‎现出来全缺观‎念。全是理想境界‎的现象,缺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可贵的是在抒‎情起伏过程中‎,诗人始终能以‎高贵旺盛的乐‎观主义来对待‎残缺的现实,并坚持完美的‎理想。(6)一轮灿烂的明‎月,从篇始照到篇‎末,从现实照到理‎想世界。作者虽又有犹‎豫,并无悲哀;虽有怨恨,并无颓唐;虽没有良宵佳‎节的欢乐,但对未来生活‎也没有失掉信‎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