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时代 ·163·
智库论坛
大学生的青春之问
王冬妮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大学阶段就像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都说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学做人,那么人为什么活着?该怎么活?如何活的有价值?人的生命过程其他的动物的不同,人作为社会动物,不光要保证自身的存活以及后代的繁衍,还要进行社会生产活动、人际交往、创新创造,在极为繁复的社会活动中不停的观察、思考、决断和选择。
关键词:大学生;人生;本质;人生观中图分类号:B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18)33-0163-002
习近平总书记同青年大学生座谈时强调:“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做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
唯物论中的人生观包括,人们关注的人生的目的和人生的态度以及人生的价值等问题的总的观点和总的看法。我们是由类猿人演变而来,作为人类和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物种一样,要进行繁衍后代,经历一段又生到死的全部过程。但是,一个人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界中的生物活动是不一样的,人有双手,可以通过劳动而求得生存。当一个人从动物的形态变成一个人的过程中,人们的劳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人类的实践的活动是有主观能动性的。马克思曾说过:“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灵巧的蜜蜂更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荀子说:“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这句话说明了人饿了,就要吃饭,冷了就想着温暖,累了就想休息,喜欢好的事物而讨厌祸害,这是人生下来就具有的特征。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在于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指的是人和禽兽不同在于人有同情的心,羞愧的心,尊敬的心,并且能明辨是非。
我们通过对人的本质的探究到答案,
人对自身的认识,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是一个常新的问题。马克思告诉我们: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有两种属性:一种是自然属性,这是人的本能。一种是社会属性,这是人的本质属性。
大学生会对“做什么样的人”“如何做一个人”等问题形成了一定的疑惑,无论是否有意识,都会在这种有意识的认识的影响下,大学生来实践着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态度、人生的价值是大学生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由此得知,大学生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人生。人生的目的决定着大学生生活的道路的方向,同时也决定着大学生如何选择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和大学生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大学生活。人生的目的回答了一个人为什么活着的意义;那么人生的态度解释了作为一个大学生应当怎样活着有意义;以及大学生的人生价值阐明了什么样的大学生生活才具有一定的价值。这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生的目的指的是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的,大学生在大学四年生活中的如何实现关乎自己行动的根本问题和自己对什么样生活的追求。大学生的人生的目的是对“大学生如何活的有意义”这一问题的具体认识和有意义的解答,是大学生人生观当中的最核心部分内容,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大学生的人生的态度是指大学生通过不断的生活的实践,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而定义的一种较平稳和积
极的心理倾向,以及大学生乐观的精神心态。人生的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人生观的表现和折射。江梦南是吉林大学药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在她半岁时,经医院鉴定,耳毒物造成极重度神经性耳聋,左耳听
力损失严重,她侧的耳朵听力也完全丧失。从此,在她看来世界变得安静起来,在日常生活中都是靠看着口型读唇语和别人进行交流。在十几年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她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艰辛和汗水,以615分的成绩考入吉林大学,顺利完成了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全部课程。最近,她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录取为博士研究生,今年9月她将逐梦清华园,在学术研究的路上继续前行。
大学生的人生的价值是指大学生的生活及其大学生对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当下社会和大学生自身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大学生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的体现。从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和大学生社会的价值来看,他们二者既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又有存在着意义上的紧密的联系,二者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大学生人生的价值矛盾统一体。
总之,大学生的人生目的表明了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大学里的追求什么,人生态度则说明了要以怎样的心态和方式去实现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们与世界的关系,从而产生的总体的看法,得到的根本性的观
点。在唯物论上讲世界观决定着人生观,大学生具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产生对人生观不同的看法。自然界经过漫长的发展,产生了人和人类世界,通过社会实践人类有了一定的认知和本能,大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正确理解,要建立在对客观世界发展规律以及正确认识社会属性的基础之上。人生观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人生目标,人生价值判定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下转第168页)
智库时代
·168·
智库论坛
择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才,进而提升企业员工与工作内容的高度匹配,进而确保工作满意度提升,实践离职率的源头控制。其二,进行酒店管理人员自我效能感提升的有效培训,具体而言,其应在重视酒店员工心理素质的基础上,实现其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确保员工知识及技能的有效掌握,提高自身发展的满足感。通常,提供工作的相关信息、提升酒店职员工作能力、辅助酒店职员设置发展目标、消除酒店工作人员工作心理障碍等都是其重要的工作内容。其三,进行自我效能感、工作满意度的日常培养。譬如,树立酒店成功榜样、加强酒店文化建设、
充分授权和完善反馈机制等。只有确保这些措施的规范落实,才能有效的提升酒店职员的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满意度,从而为企业的深层次发展提供保证。
五、结论
酒店经营管理过程中,员工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具有重大关系;并且这些指标的变化受到员工个人经历、工作满足及心理状态的直接影响。实践过程中,酒店管理人员只有充分认识到自我效能感提升的必要性,在分析其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做好提升策略的保证,才能确保酒店员工工作满意度的提升,进而推动酒店的良性、
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张晶(1979-),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酒店管理。
【参考文献】
[1]范向丽,郑向敏.酒店中层管理者职业阻隔与离职倾向:自我效能感、性别的调节作用[J].旅游科学,2016,30(2):39-53.
[2]张凯丽,唐宁玉,陈景秋.诚实的奖励:员工自我效能感、差错承认与绩效评估关系探究[J]. 心理科学,2016(6):1448-1453.
[3]贺伟婕,何华敏,张林.销售人员自我效能感、组织认同与情绪劳动的关系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6(11):227-229.
(上接第163页)
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考察时强调,广大青年学生要培养奋斗精神,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不能只有具备认真的态度,同时还要在实践中脚踏实地,勤劳进取,也就是务实。要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人生,以务实的精神创造人生。
大学生要做到将正确的人生价值的与具体实践相结合,首先,必须坚持个人的能力的大小,但都要与个人所做的贡献要做大的统一,每个人选择的职业不同,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就应该对他的人生价值给于肯定,就像医生治病救人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职业表现。其次,要坚持物质方面的贡献与精神方面的贡献要统一,人通过劳动产生的物质财富和精神生产劳动的相统一,辩证的评价人生价值有大小,既要看这个人对社会做出的物质上的奉献,也要衡量看他
对社会做出的精神贡献是多大。最后,必须坚持完善自身的素质条件与贡献社会的能力相统一,评价人生价值的大小还要看一个人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多少,但并不意味着要否认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大学生自
我价值通过社会的实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作者简介】王冬妮(1987-),女,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彭绪琴.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理想信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9):96.
[2]张玉漫.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环境的优化[J].湖北社会科学,2013(1):188.
[3]韩震.发展学科优势拓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空间[J].新视野,2005(2):56.
[4]文玉.新时期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经济师,2003(3):23.
[5]杨豹.探讨市场经济中的诚信危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9):101-113.
[6]晏辉.现代性与现代道德问题[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0):91-93.
[7]高月兰.以德治国的战略意义[J].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98-99.
[8]马鸿雁.试论道德运行的外部机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3):56-57.
[9]谭宗梅,刘联.从道德与经济的关系看新时期道德范式的五性构建[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3):25-29.
[7]龚.从系统论的观点看社会道德的运行机制[J],教学与研究,2008(12):13-14.
[8]刘克书.从一稿多投论道德与经济发展的并重关系[D].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08.
[9]王评.大学生艺术修养的提高与改进[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01-105.
[10]胡海鸥.道德行为的经济分析[J],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10(1):134-139.
[11]曾志云.试论道德运行的内外机制[J].滁州学院学报,2007(2):45-47.
[12]彭绪琴.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理想信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9):96.
[13]张玉漫.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环境的优化[J].湖北社会科学,2013(1):188.
[14]韩震.发展学科优势拓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空间[J].新视野,2005(2):59.
(上接第160页)【参考文献】
[1]汪三贵.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5):148-149.
[2]郑瑞强.精准扶贫政策初探[J].财政研究,2016(2):18.
[3]王鑫.精准扶贫:内涵与挑战及其现实路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报,2016,5(5):74-75.
[4]梁士绅.新常态下的精准扶贫:内涵阐释、现实困境及实现路径[J].长白学刊,2016(5):128-129.
[5]廖富洲.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深入推进精准扶贫[J].学习论坛,2016(10):35.
[6]许汉泽.精准扶贫的地方实践困境及乡土逻辑[J].河北学刊,2016(6):184-186.
[7]唐丽霞.精准扶贫机制实施的政策和实践困境[J].贵州社会科学,2015(5):152-156.
[8]吴雄周.精准扶贫:单位瞄准向多位瞄准的颤变[J].湖南社会科学,2016(5):164.
[9]张笑芸.创新扶贫方式实现精准扶贫[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9):11-19.
[10]彭春凝.当前我国农村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研究[J].农村经济,2016(5):93-95.
[11]王宇.精准扶贫的理论导向与实践逻辑[J].贵州社会科学,2016(5):159-161.
[12]杨秀丽.精准扶贫的困境及法制化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6(01):108-110.
人生哲学
[13]何得桂,党国英,杨彦宝.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的结构性制约及超越——基于陕南移民搬迁的实证分析[J].地方治理研究,2016(01):31-45.
[14]黄承伟,覃志敏.我国农村贫困治理体系演进与精准扶贫[J].开发研究,2015(2):9.
[15]郑瑞强,曹国庆.基于大数据思维的精准扶贫机制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5(08):163-168.
[16]习近平赴湘西调研扶贫攻坚,新华网,2013年11月03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