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密度复习说课稿
《质量密度复习》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质量与密度》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是初中物理重要的一个技能要求,质量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与我们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并且为进一步学习密度、重力等相关知识作了重要的准备。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了解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并会进行换算;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性质,而且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了解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通过实际操作,初步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天平的使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托盘天平的使用操作的兴趣,在使用操作托盘天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素养。
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以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质量的概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密度的物理意义
难点:托盘天平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密度的计算
质量知识是今后学习密度、重力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但托盘天平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比较复杂,生活中不为学生所熟悉。
二、设计思想:
1、利用“最近发展区”,提高探究活动的可参与性
由赞可夫理论:教学要立足于“最近发展区”(即学生智力水平正在形成,但不能独立完成,还需经过努力和帮助才能完成智力任务)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的最佳效果产生于“最近发展区”教学设计要考虑
教学达成的目标,又要符合学生实际,将学生置于“由接近全知又不能全知”的境地,以便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探究活动。
2、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强调为学生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问题的研究,教师的角也将随着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
三、学情分析
中学生好奇心较强,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研究问题的能力,但思维方式还是比较形象,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的思维过程。
对于托盘天平的使用,动手操作学生基本可以完成,但对于为什么要这样使用还会感到一些疑惑。
四、教法分析
为突出重点,本课以引导性提问发现法为主线,以提问拓展学生思维,用引导让学生逐渐靠近问题实质,结合比较法,最终让学生自己发现并得出结论;为突破难点,采用模型演示法,以生动的感观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并用探究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破本节难点。
五、学法分析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需要的是创造型和开拓型的人才,所以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为了能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会学知识,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自主学习法、探究法和讨论法。通过自主学习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通过讨论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探究的过程也是学生创新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过程。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请学生观察玻璃杯和课桌。思考与交流:它们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分析不同的物体可能由不同的物质组成;再观察比较铁锤和铁钉,它们是由什么构成的,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分析不同的物体可能由相同的物质组成,只是组成不同物体所需的物质的多少不同。引出今天学习的内容《质量》,并得出质量的概念。
物理学中用“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二)复习课
1.质量的概念: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m”表示。
2、出示:①一个牙膏皮。提问:(a)将它卷起来,形状变变不变,它的质量变不变?(b)将它从南京带
到北京,位置变没变,它的质量变不变?②装有冰块的带盖玻璃杯。提问:容器内的冰全部熔化成水,状态变了没,它的质量变不变?
让学生通过观察,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3、质量的单位:
用教师错误描述:这枚铁钉的质量是10,引出学生对单位的认识,复习小学学过的单位,并结合课本的科学世界阅读学习质量的国际单位----千克。通过课本表格“一些物体的质量”进行质量单位的读写与换算。
3.质量的测量——天平
(1)介绍常用测质量的器具
讲解:日常生活中买粮、买菜,称出的都是货物的质量。请学生看课本图7—2“常见的测质量的器具”。
并区分日常生活中老百姓口中的“重”就是指的物理学中的质量,而物理学中的“重”指的是力。
(2)托盘天平的构造
让学生将讲台上的托盘天平与课本图6.1—2对照,认识托盘天平主要部件的名称。
底座,横梁、托盘、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标尺、镊子、砝码
(b)天平标尺的零刻线、最大秤量值、最小刻度值
通过天平底座铭牌上的数据信息,结合天平实物,认识天平标尺的零刻线、最大秤量值、最小刻度值的物理意义。
(3)天平的使用步骤:
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天平的使用方法,师生合作测量出一块铜块的质量来分析总结天平的使用步骤:a: 放, b:拨,C:调:d :测,e:读:f:收。
实验完毕,教师进行3组错误操作,请学生讨论归纳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项。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在知识合格方法上的收获。
(四)作业设计:
《火线100天》相关练习
七、板书设计:
1、质量:
(1)、定义:叫质量。
物体和物质是不同的概念。一切物体由物质构成;物体有质量物质有密度。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2)、单位:国际单位:主单位,常用单位:、、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        一个苹果约 150
一头大象约 6            一只鸡约2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
一种属性。
(4)、测量:在测量物体质量时小质量的物体要用测多知少法。
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也可
用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②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放在。
③调”:调节天平使指针指在,这时。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里,用镊子向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直
到。
④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⑤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2、密度:
(1)、定义: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    ,常用单位
这两个单位比较:      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1g/cm 3=103kg/m 3  1kg/m 3=10-3g/cm 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 与 V 成      ;即2
121V V m m =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            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          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          ,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      。即1
221ρρ=V V  ⑶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      。
2121ρρ=m m  (5)、图象:
左图所示:ρ甲>ρ乙
ρ m V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