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
31
员工心理资本的干预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
敖卿 肖平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一、引言
心理资本是近几年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Seligman提出要重点进行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学研究。Luthans等人(2005)对传统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进行分析研究后,以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的观点为基础,将心理资本明确定义为个体一般积极性的核心心理要素,具体表现为符合积极组织行为(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简称POB)标准的心理状态,并认为心理资本和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类似,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投资和开发而使个体和组织获得竞争优势。心理资本是指能够导致员工积极组织行为的心理状态。从个体层面来说,心理资本是促进个体成长发展与
绩效提升的重要因素;从组织层面来说,心理资本所起的作用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类似,能够帮助企业获取竞争优势。
与传统的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相比,员工的心理资本是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国内外的研究结果都证实,员工的希望、乐观和坚韧性三种积极心理状态及心理资本,都与他们的工作绩效显著正相关,员工的希望、乐观和坚韧三种积极心理状态及三者合并而成的心理资本对他们的工作绩效、组织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因此,开发、提升员工的心理资本,将有利于提高组织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投资收益,进而使企业保持和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然而,如何开发和提升员工的心理资本,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关于心理资本的开发和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如何获取、开发提升心理资本以及文化对心理资本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少。国外Luthans等人对心理资本进行了大量研究,实证了心理资本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并且提出了心理资本微观干预模型(Luthans, 2006),在心理资本微观干预模型中提出通过帮助员工进行目标和路径设计、克服障碍、说服等方法提升员工的心理资本。
二、心理资本微观干预模型
2007年,Luthans,Youssef和Avolio认为心理资本是指“个体的积极心理发展状态”,其特点是:(1)坚持目标,为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够重新选择实现目标的路径(希望);(2)对现在和将来的成功做积极归因(乐观);(3)在面对充满挑
战性的工作时有信心(信心),并能付出必要的努力来获得成功;(4)当身处逆境和被问题困扰时,能够持之以恒,迅速复原并超越(韧性),以取得成功。
Luthans等的心理资本微观干预研究包括1-3个小时的专题讨论,在对一家航空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进行了2-3个小时的实验后,测量的心理资本上升了2%。心理资本干预(PCI)包括:开发信心:通过体验成功、社会劝说、积极反馈、生理和心理唤醒;开发希望:通过目标设置、分步实现、主动参与、显示信任、时刻待备、应变计划、心理预演、重新设置目标;开发乐观:通过宽恕过去、欣赏现在、把握未来时机、现实的观点、灵活的观点;开发韧性:通过聚焦个人资产策略、回避危害策略、改变影响过程策略。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心理资本的干预作用
文化学认为文化不仅是人类创造的,而且同时也在不断地创造着人类,创造着不同国家、民族的性格、心理和行为方式。说明文化对人的心理的影响作用以及心理是社会环境和文化的产物。显然,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行为、心理。鉴于此,中国传统
思想文化是企业对员工进行心理资本干预的手段和方法之一。
两千多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支柱——儒家和道家文化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科学、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传统文化与心理的研究早已受到广泛的关注,在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研究领域都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并且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共识,即中国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比如: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不怕苦难,认为苦难能成就人生的信念,为身处逆境的人们提供了前进的动力,有利于人的成长和成功;儒家文化主张积极进取,能够提高人的适应能力。道家则主张人们要有“无私”、“不争”的心态,做到“宠辱不惊”,不论身置何处,都不应该大喜大悲,做到心静如水。这可以抑制人们的某些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心态。
从符合积极心理状态方面来说,构成心理资本结构包括自信、希望、乐观、坚韧、宽容、感恩。从这些心理资本特点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来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心理资本的积极干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自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
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诉人们遇到困难才能锻炼人,才能成就人,永远不能失去信心。“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告诉人们即使遇到危难,但终究会过去,黎明终究会冲破黑暗。处境恶劣时不要沮丧,不要丧失信心,事物
P .
32 人力资源管理
是不断变化的。2.希望。儒家思想崇尚“天道酬勤”,“劳谦君子,有终
吉。”(《易》)。认为勤奋的人会得到更多的回报,告诉人们只要勤奋,只要不断努力,就能获得回报。有耕耘就会有收获,只要不懈努力,永远不要丧失希望,并且通过不断努力就可以达到目标。道家思想的核心之一是“无为”,表面上看,无为是一种消极的思想,其实无为是顺应自然,不妄为的意思。坚持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而违背规律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有这样一种顺其自然的良好心态,那就无所谓希望也无所谓失望了。而且,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计较得失,长久以往,自然就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3.乐观。乐观、自信、知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
重要思想。“知命乐天”是儒家所推行的人生态度,而积极入世、乐观知足、讲究实干等儒家思想都体现出积极乐观进取的人生取向。孔子曰:“一单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可见,儒家所重视的乐观与自在不只是物质或生理层面,更是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幸福与愉悦。道家思想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乐矣。”告诉人们要乐观,需要有
知足者常乐的精神,时刻满足,时刻感恩。“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事多无兼得者”(《道德经》),其中体现的辩证思想,告诉人们要积极面对逆境,面对得失,保持乐观的心态。
4.坚韧。孔子认为对挫折要有一定的承受力,认为苦难能
磨砺意志,促进成长。甚至鼓励仁人志士主动寻苦难经历,以磨练和提高自己。儒家提倡坚忍不拔的精神,表现在“故天将降大任于世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磨砺观,给人们提供了战胜挫折、困难的精神信仰。道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辩证思想给予人们面对挫折的坦然心态。同时,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可以帮助个体以豁达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挫折,在遭受挫折后,能够泰然处之。
5.宽容。在儒家思想中,“仁”是最基本的思想,“人者,仁
也。”精神实质就是爱人,一方面爱自己,懂得自尊自重,珍爱生命。另一方面也要学会爱别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以,“仁爱”实际上是一种大爱,提倡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怀、照顾、支持,相互谅解、谦让、宽容。儒家思想是提倡宽容的,对他人宽容的人,自己才能心情愉快,增加自身的幸福感。
6.感恩。中国的感恩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感恩在中国
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儒家提倡感恩表现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
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唐代诗人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动人心弦,催人泪下。“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不报非君子”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俗语。常怀感恩之心,对别人、对环境就会少一份挑剔,而多一份欣赏,自己也多一份幸福之感。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马丁森集团对中国企业员工的心理资本的调查发现,中国企业员工的心理资本概况不容乐观,无论是员工幸福感维度呈现出比较低的局面,还是能够影响员工幸福感的各种社会心理因素,都普遍较差,远远未达到欧洲的平均状态。如果这种情况持续较长的时间,员工长期的压力会增加心脏病,胃肠疾病,抑郁症等身心疾病的发生概率。员工的职业倦怠会更加凸显,从而增加离职率、缺勤率和病假率。员工的满意度会明显影响到员工对工作的投入度和对组织的忠诚度。最终,这些都可能影响组织绩效和组织发展速度。
如何对企业员工进行积极的心理资本干预和提升其心理资本,基于我国的文化背景,传统文化干预是重要的方法之一,企业应该予以重视。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员工进行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的同时,有必
要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方面的课程,吸收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有利于调整员工的心理状态,有效提升员工的心理资本,从而提升员工工作的绩效和组织绩效,
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Luthans F B,Avolio B J,Walumbwa F O,Li Weixing.The psychological capital of Chinese workers: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with performance[J].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2005,1(2)[2]LuthansF ,YoussefCM,AvolioB J.Psychological capital Developing the human competitive edge[M].Oxford,UK:OxfordUniversity Press,2007[3]Fred Luthans,James B.Avey,Rachel Clapp-Smith and Weixing Li.More evidence on the value of Chinese workers’ psychological capital[J].Th 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 m an Re source Management,2008,19(5)
[4]Luthans F B,Avolio B J.Psychological capital development Toward a micro-intervention[J].Organization Behavior ,2007,27
[5]张静.当代大学生儒道传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6]黄赐英.传统文化: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因素[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2(1)
[7]田喜洲,谢晋宇.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结构维度的关系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
天将降大任于
员工心理资本的干预——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
作者:敖卿, 肖平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刊名:
人力资源管理
英文刊名: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年,卷(期):2012(8)
本文链接:d.g.wanfangdata/Periodical_rlzygl201208004.aspx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