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成长规律浅析
青年干部成长规律浅析
青年干部是我们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中的杰出代表,也是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他们承载着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新颁布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再次强调,坚持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全面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健康素质,可见党和政府对青年干部培养的重视。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引发和带来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对青年干部的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对培养造就一大批会治党治国的有高素质的新一代青年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研究青年干部健康成长成为当前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一、青年干部现状分析
我国青年干部在干部中的比例越来越高,他们大多受过高等教育,年纪轻,学历、文化层次较高,眼界开阔,思维敏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基础,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多数工作在基层一线,肩负着举足轻重的工作重任。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价值观偏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意识淡薄;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协作精神;思想浮躁,好高骛远;不能吃苦,劳动意识、
奋斗意识、开拓意识有待加强;责任感淡漠,对家庭、亲人、朋友、社会缺少热情;工作平淡,缺乏激情和年轻人的朝气;思想信念不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薄弱;“心理适应期”综合症。
造成青年干部以上问题,一方面是自身的原因,同时也与复杂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从内部原因看,一是个人平时疏于学习,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二是部分青年从小养尊处优、娇生惯养,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从外部原因来看,一是市场经济因素。在市场经济负面的影响下,一部分青年干部由于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与侵蚀,淡漠了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二是是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工作没有跟上,对这些干部缺乏有效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措施。三是由于党政机关所处的社会地位及组织结构的特殊性,青年干部一般会经历心理适应期。自我意识和自我感受能力偏强的人,往往适应期要长一些,反之则短一些;心理比较脆弱,自我调控能力差,缺乏辩证思维的人,往往适应期要长一些,反之则短一些;
   
二、青年干部健康成长的共同规律
    世间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有其规律可循,同样,青年干部的成长进步也是如此。能否认识到干部成长规律直接影响到干部培训的效果及干部的健康成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第三条指出,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把握干部的成长规律和教育培训需求,分级分类地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激发干部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潜能,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说来,青年干部成长规律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青年干部既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成就动机。
古人云:“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优秀中青年干部之所以成功,一个首要的前提就是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社会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将自己的命运同祖国和人民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的进步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树立了这样的理想信念和思想境界,站得高、眼界宽、心胸阔,才能正确对待名利、权力和地位,正确面对成功与挫折、赞扬与批评。只要立足本职,忠诚敬业,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做了贡献,人生就会丰富多彩。
(二)刻苦学习知识是青年干部成长的基本要求
我们正处于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各方面的知识信息很多,这就要求我们有目标、有选择地学,根据工作实际和自身实际进行学习。要学习政治、历史、哲学、科学、法律等各方面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合理,素质得以全面提高。第一,在学习上坚持与时俱进,使自己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首先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学习理论知识、更新业务知识。其次是在干中学,向有经验的老同志学习实践知识。第二,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干一行爱一行。只有热爱本职工作,对事业顽强地追求,才有希望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
(三)在实践中刻苦磨练是青年干部成长的根本途径。
历史和现实证明,参加实践是青年干部成长的根本途径,因为只有实践才能造就人才,艰苦能磨练人才,一个干部要能担当重任,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砥砺思想,磨练意志,增长才干。青年干部要自觉扎根于众之中,像孝顺父母一样去“孝顺人民”,在同众同心同德中净化自己的心灵;在同众情感融洽中从知心到知情;在向众虚心学习中集中民智增长才干。
  (四)严格自律是青年干部成长的重要保证。
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青年干部的考验是严峻的,对于涉世不深的青年干部更要警惕。青年干部必须为人表率,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在名利问题上,真正的优秀中青年干部“视名利淡如水,视事业重如山”;在廉洁问题上,真正的优秀中青年干部一身正气,拒腐蚀,永不沾;在作风问题上真正的优秀中青年干部在众中始终保持良好形象,从不降格以求,放松对自己的改造。只有牢牢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才能做一个真正为民办事、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的干部。
(五)组织的精心培养必不可少。
组织培养是青年干部成长的主导因素。离开了组织的培养、支持和帮助,青年干部就可能成长缓慢。各级党组织既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及时指出青年干部存在的问题,督促改正,又要热情关爱,客观分析青年干部工作失误的原因,为青年干部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青年干部也要主动地而不是消极地适应组织的培养,使个人努力与党组织的期望和客观实际情况趋于一致,使自己成长得更顺、更快,不走或少走弯路。
三、青年干部健康成长的路径探析
青年干部是我党干部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这支队伍建设得如何,直接关系党的事业的前途和未来。青年干部要做到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洪流中,目标明确而不迷失方向,把稳航舵而不偏离航向,顺利到达理想的彼岸,应做到以下方面:
(一)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
对青年干部而言,首先,必须政治过硬、立场坚定。要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高举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定地跟党走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其次,必须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只有掌握了政策理论,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在复杂的事物面前分清是非。才能抓住问题的症结,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掌握了政策理论,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过程中。坚持原则。开拓创新;只有掌握了政策理论,工作起来才能提纲挈领,游刃有余。每一个青年干部都要苦练内功,以高标准严要求。
(二)勤奋学习,牢牢掌握服务本领
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青年干部成长规律的客观要求,要提高干部综合素质的根本途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径,更是新世纪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替日新月异,信息渗透无处不在。作为青年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为官一任,执政一方,工作一处,工作中要出主意、拿办法,要决策,就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一定的知识,要有对情况的透彻了解和科学分析。唯有丰富的知识基础和正确理论的指导,才能提出客观正确的意见,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政策。因此,青年干部一定要挤出时间多读书多学习,要在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同时,本着“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注重对当代政治、经济、科技、法律、现代管理、领导科学知识的学习,以丰富自己。
(三)加强磨练,在实践中培养才干。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加强磨练,是人才成长的基本途径,也是青年干部成长的必由之路。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青年干部人生阅历浅、社会经验不足、经受的磨练少。为此,首先,要在党性锻炼上下功夫。要时刻把自己置身于党组织的约束和监督之下,严格遵守党规党纪,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其次,要在实践中磨练自己。青年干部要勇于在环境艰苦、情况复杂、矛盾突出、困难较多的地方锻炼,勇于承担急、难、险、重的任务。这种经历,对青年干部的成长是一种财富、条件和机遇。
(四)发扬创新精神,事事敢为人先。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青年时期是最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时期,青年是最具有创造热情和创造潜力的体。《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第三条第五项指出,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队伍,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我们知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有大量的新情况需要去认识,有大量的新课题需要去解决,有大量的新任务需要去完成。青年干部必须做到,一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在不断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勇于创造、善于创造、不断创造。二是要解放思想。以解放思想作为创新的先导。三要艰苦奋斗。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只有立足本质,埋头苦干,才能不断攻克新的难关,攀登新的高峰。如果我们青年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有所改进、有所创造,我们的事业就一定会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
(五)充分发挥党校在培养青年干部中的主阵地和熔炉作用。
第一,强化科学培训工作。适应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增强培训的针对性、科学性。各级党校
要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的要求,研究分析青年干部的成长规律,制定培训工作的具体措施,主动配合组织部门搞好各类班次的干部培训。在新形势下,干部培训工作必须进一步树立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的意识,针对青年干部的实际需要,结合他们在实践中急需回答的难点问题和现实问题,精心设计培训班次和培训内容。要加强党的宗旨教育和廉政勤政教育,加强领导科学、领导艺术的培训,提高宏观决策和综合协调能力;加强经济知识、科技知识的培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第二,加大教育培训投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各级党校要在财政允许的情况下,加大对干部教育培训的投入,加快基地建设步伐,配齐教学设备,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师资待遇。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着力提高现有党校教师的素质。一是加强思想教育,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二是组织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业务进修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三是组织他们到基层去,采取带着课题蹲点调研或挂职锻炼、下派包村等形式,了解基层情况,摸准青年干部的现实状况,为有针对性培养打好基础。四是实行教师工作量化考核、竞争上岗、教学评选等管理制度,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建立党校兼职教师师资库,从职能部门、著名高校聘请一批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和专家教授担任兼职教师,弥补党校师资力量的不足,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干部培训的强大合力。
同时,要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优秀师资人才,对有突出贡献的师资要在晋升职称、评模等方面予以优先,符合干部选任条件的要大胆予以提拔重用。
第三,加强党校干部培训制度建设,健全教育培训管理机制。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干部培训有关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要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层层分解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到人。领导班子要定期与主体班学员座谈交流,了解干部对党校教学的意见建议;党校要定期召开由全体教师参加的教育教学工作会议,针对学员反映的情况及时对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党校要建立干部教育培训的跟踪反馈制度。及时了解学员回到各自工作岗位后的工作实绩,分析得失原因,为改进党校教育教学方式提供依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