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丰南区重点达标名校2022-2023学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百 ...
2022-2023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积累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也许是物质生活丰富让味觉麻木了吧,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
B.总决赛现场,面对歌手的突然退场,主持人看风使舵,冷静救场。
C.这伙人伪装成政府机关人员,到处招摇撞骗,其手段之卑劣已达到了叹为观止的地步。
D.春节期间,越来越多的人忙于抢红包并乐此不疲
2.下列对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格列佛游记》中讲述利里浦特与邻国兵戎相见,是影射当时英法两国之间的连年征战。
B.《简爱》的主人公简爱是孤女,后到桑菲尔德贵族庄园当家庭教师。
C.《水浒》的结构很有特点,作者采取了先合后分的链式结构。
D.老舍通过祥子这个人物的变化,无情地批评了这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的称谓有谦称和尊称,“舍弟”“大兄”是谦称,“先帝”“尊君”是尊称。
B.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讲究时效,真实客观。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都出自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的《朝花夕拾》。
D.莫泊桑在《变龙》中用夸张、讽刺手法塑造“奥楚蔑洛夫”这一善变的小人物形象。
4.名著阅读
学好语文,就要多读经典好文,请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完成题目。选出下列表述中有误的一项:(    )
A.《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凡尔纳没有到过海底,却把海底的景写得如此的生动,使读者如临其境。
B.《简爱》中,罗切斯特与简爱举行婚礼时,被中止了,因为梅森证实桑菲尔德庄园中神秘的疯女人就是罗切斯特活着的妻子伯莎。
C.“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这段话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父亲的病》。
D.保尔,出生于贫苦的铁路工人家庭,幼年丧父,靠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
5.古诗文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峰回路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友人团聚,秉烛夜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歌送武判官归》中写在中军营里设置酒宴,用有西域特的管弦乐器齐鸣和响来增掭苍凉悲壮豪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格列佛在飞岛国看到各种怪诞的现象,如在拉格多大科学院,科学家们忙着从黄瓜中提取阳光、将粪便还原成食物、把冰烧成火药等。
B.保尔被神父赶出学校后在车站饭馆辛辛苦苦干了两年,后来在哥哥的介绍下做了司炉助手,并在家中结识了他的革命引路人朱赫来。
C.外国文学人物画廊中的四大吝啬鬼是: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和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
D.《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省吃俭用,用自己的钱买了第三辆车,但是因为老婆虎妞生孩子难产而死,为安葬虎妞只能把车卖掉。文学名著中刻画了不少性格鲜明的人物,有不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结合相关情节,从林冲、猪八戒、简•爱、鲁滨逊这四个人当中选择一位说说其个性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7.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诵。从外兄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見《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督往田,则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毕身不忘。久之,返临川,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其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后所作至万首。经生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①外兄:表兄。②句读:古人称文词之间该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相当于现在的标点。③南英辈:指艾南英等三人,与陈际泰被合称为“临川四才子”。④经生举业之富:读书人应试诗文的数量之多。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余因得遍书        此则岳阳楼之大
B.无砚师名人与游    出则无敌国外
C.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择其善者而
D.遇其叱咄            王命急宣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3.语段(一)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______”与“______”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摘录原文回答)
4.结合语段(一)(二)的内容,概括作者宋濂与陈际泰的求学经历有哪些相似之处。
8.课内文言文阅读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022年春节是几月几日日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又何(__________)(2)小信未(_________)(3)必以(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吾视其辙乱,望其旗
靡,故逐之。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和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爱国热情和深谋远虑。
B.“远谋”是文眼,曹刿的远谋在政治上体现为战前预见“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并认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
C.本文略写战争的经过而详写战前和战后议论,主要是因为本文的重点在于总结战争的经验教训,与中心关系不大的内容无需详写。
D.课文主要记叙曹刿与庄公的对话及指挥作战的史实,说明只有取信于民和战略战术得当,把握好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
9.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与诸弟书(节选)》清•曾国藩
诸位贤弟足下:
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二则,此三事者,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诸弟每日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俱须带在身边。予除此三事外,他课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将终身行之。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敢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诸弟此时惟有识不可以骤几,至于有志有恒,则诸弟勉之而已。予身体甚弱,不能苦思,苦思则头晕,不耐久坐,久坐则倦乏。时时属望,惟诸弟而已。兄国藩手草。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①审:清楚,明白。②洎():至,到。③骤几:很快成功。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B.一日间断/驱百里之外
C.行船走路/我之死,有子存焉
D.不敢以一自足/之心而寓之酒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时时属望,惟诸弟而已。
3.从“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和“诸弟每日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可以看出曾国藩是一个怎样的人?
10.宣纸的“前世今生”
①“宣纸制作技艺”与2009年10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宣纸虽为世人熟知,但不少人对其发展演进及内涵变化并不十分了解,仍将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内涵的宣纸混为一谈,因此有必要对宣纸的“前世今生”一探究竟。
②“宣纸”二字连用,成为表示纸张的专有名词,始于唐代《历代名画记》:“江东地润无尘,人多精艺,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这种“宣纸”还不是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为原料生产出来的纸张,而是“蜡之”后才可以用的皮纸。可见唐代“宣纸”是宣州地区所产高级纸张的总称,是以产地而称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